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141章 军坏事做尽!

买活 第141章 军坏事做尽!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老先生,这可将怎么办呀?如今俺们这里竟是不知如何是好了!”

在张宗子这番异想天开的大冒险过后不数日,华亭县郊外,在法华汇那大片大片的稻田菜地一隅,坐落着的一座小小农庄之中,华亭知县潘老爷正是愁眉苦脸地对着在座的几位士绅诉苦,“这起青头贼,竟是当真要来烧杀抢掠的——今日我收到绍兴来的急信,说是绍兴张家的一位小少爷,便是我那同年陶鸣凤他的外甥,那日也是背时,好奇去看青头贼做生意,竟被青头贼用了妖法蛊惑,自己跑上前去,让青头贼把他给捉走了!”

“这位小少爷,自幼跟着鸣凤长大,便如同亲生的一般,他母亲前年刚刚故去,本该在家守孝,为的是在武林文华荟萃之地,可以略沾染一些文采,这才让他去西湖边寓居读书,不料竟惹出了这样的祸事!鸣凤一听这事,立刻就快马来信示警,又让我妥当防备——诸位老先生,这华亭县可以停靠的港湾极多,手里的兵将便只有这么一点儿,晚生如今实在是无计可施了,只能请老先生们出手相助!”

此时端坐在农庄内堂用茶的几位士绅,闻言也不由都是一惊,跟着一起看向了坐在上首的主人徐子先——华亭县士绅如今以徐子先为首,是很显然的,此次买活军来犯,众人也都先后在报纸上收到了消息,不过也是心照不宣,都觉得买活军还是来做生意的,所谓的抢掠地方,只是个噱头罢了。毕竟这几年来,虽然年年都报匪患,但私底下众人也没听说什么买活军蹂.躏地方的消息。

若是如此,这些士绅便以为生意是很可以做一做的,而且也很积极地打听着前头那些港口的消息,事先派了下人去海宁、武林看风色、学规矩,去海宁的仆人回来得早,形容中秩序井然,令人信心更增,很多士绅都开始筹措银两,预备着要买些盐糖,他们还有大宗的皮棉要卖——松江衣被天下,岂是浪得虚名?只是这些年来,因为瘟疫的缘故,棉花工人手也有折损,而且折损得要比农户更多,因为工厂是很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地方,棉絮的卖价也就跟着逐年上升。

这些士绅从报纸上很快便发觉,若是从买活军那里买棉絮,再卖皮棉给他们,倒是比自己组织人手梳棉来得更为便宜,如果买活军的船队真的能够每年来访四次,形成稳定的供应,那么这样的生意是大可做得的。——只有很少的商家,想托人情来向徐子先请教,为何买活军那里梳棉的成本如此的低,但他们很难见到徐子先的面,而他们的东家又以为这是个很上不得台面的问题,有买卖便做买卖,实在不必问这么多。

但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氛围,很快便因为张宗子被绑架的消息,一下地破灭了。潘知县也好,其余几位老爷也罢,这下是真正开始忧虑买活军的造访,潘知县向徐子先交底,“如今华亭县中,能战、敢战的健卒,不过百余名,便是要向卫所调兵也不大济事,卫所不过七艘船,数百军士,买活军这次船队来了几十艘,目前还不清楚多少有炮。”

因为报纸上提过,买活军以一艘船而俘虏了十艘敌舰,虽然消息极为荒谬,令人不可置信,但华亭父老也不敢掉以轻心,潘知县提出了一个非常稳妥保险的策略,“还不如请诸位耆宿跟晚生回县城中,御敌于城外,以水师游击,诱敌深入,倘若其真欲入侵县城,那么正好和水师来个里外包抄,攻其不备,至少也能让贼子吃个小亏,此后来往时,不敢再觊觎积善人家。”

这其实就是要放弃城外的诸多百姓,龟缩在城内了,至于什么里外包抄,那都是说得好听的。——这对策最好的一点,除了尽量保卫了士绅的安全之外,还有一点便是也不耽搁他们做生意,横竖这生意都是掌柜去张罗,最多最多,不过损失一些田里的收成罢了,不过买活军似乎是从来没有抢收过庄稼的。

因此,众人都不由得面露赞同之色,又望向徐子先,等他决断。

这位在野养望的华亭官宦领袖,面容清矍、神色安详,虽然贼寇临门,但却并无半点慌张之色,光是风度便和潘知县有云泥之别,方才他一直一言不发,由得众人商议,此时沉吟了片刻,方才缓缓道,“云容此策固然稳妥,但却稍显暮气,此置城外百姓于何地耶?法华汇为我徐家族人所居,以老朽而言,此时必不能离了此地。”

众人一听,都是面现敬意,便连潘知县也不计较自己被撅了回来,徐大人原本住在城内,自从传出了买活军要滋扰地方的消息,便收拾行李,阖家迁来了城外农庄,以示和聚居此地的族人共进退之意。这也令徐家族人与有荣焉,人心更加团聚。这一点,的确令在座众士绅都自愧不如,更是对徐老心悦诚服。

“再者,买活军行至此刻,只绑架了张家小儿一人,可见其中必有缘故,此事当时所见者众,稍后几日,待更多消息传到县里,事态当更明晰,不必只听信他陶鸣凤的一面之词——不过,既然是云容你的同年,且张家在地方上也一向是厚德明理,其子嗣还是要设法搭救。”

“我华亭士绅,更该展现士气,方才能让贼子知难而退,不至于掳掠地方。”徐大人说到这里,略顿了顿,似也在做决断,片刻后方才叹道,“他们前日离开武林府,算计着这两日也该在我们华亭登陆了。其要补充食水,靠岸的位置,必然会泄露给百姓知晓,我徐家愿出五十庄丁、族人,将港湾围住,只放开通道许本地人出入,另派我家劣子二人,设法周旋,试探能否赎回张家小儿,以全云容你同年之谊,如此,至少让买活军看到我等守卫华亭的决心,令其不敢造次,各位所见如何?”

徐子先虽然以名望居为士绅之首,但他一生为官清廉,名下田产不过数百亩而已,还多是族人寄托在他名下的,实际上并不属于徐家,这五十庄丁,已经是徐家几乎全部人手。他竟肯全部派出,自己留守毫无人手的农庄,这令众人均是不由感佩不已,纷纷慨然道,“如此,我愿也出二十庄丁,并附银二十两,以壮胆气!”

这二十两其实大多都要打发守军,小部分才给庄丁,不过也是聊胜于无,其余士绅,闻言也是出钱出人,不片晌便凑足了百余壮丁、二百多两银子,又各自定下了策略,还是以稳为主,能吓阻了买活军那就最好。

潘知县虽然绝不会亲自去见买活军的人,为他的同年斡旋,但对徐子先的策略,也是满口赞成,更是拨出了一百名守军,这样一来,把守港湾的人手便有二百名,不论是帮着搬运货物,还是吓阻买活军上岸,都至少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掌握一些主动。众人也略略安下心来,各自回家收拾了行囊,前往县城安顿——虽然很钦佩徐大人的智勇,但他们是绝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的,华亭县这里,便是富户,也不会给自己的农庄修什么高墙,留在乡下庄子里,完全只能听天由命,难道遇事还要往佘山跑吗?自然还是要住在县城里,才能降低被绑架的风险。

如此过了几日,城里果然流传起了买活军靠岸的港湾——自然是在金山那里,距离法华汇其实还有一段路的,华亭县便有许多百姓事先打鱼杀猪,简单地熏一下,又用买活军那里的盐腌制起来,准备卖给船队,好在现在天冷了,能放得住,若是天热,便非得做得很咸才能避免生蛆。“见到船了!”

这几日,天天都有人到海边去眺望天际线,顺便从事一些简单的营造工作——买活军在华亭不会停靠已有的私港,那么此时唯一的观测方法就是派眼神好的人去看天际线,用眼神来捕捉帆影。而去都去了,平整一下沙滩,准备些木板运货,也都是顺手的活儿。

“船来了!”看到十几个小黑点出现在天边时,便有人跳了起来,冲出沙滩,上马回城报信,途中还在徐家库停了一停,很快,全副武装的兵士,便和挑着甜水、青菜和鱼肉的村民混杂在一起,顺着官道陆陆续续地走向了城外野地。

因为要靠风的缘故,船行速度并不是很快,等到这里的人员逐一就绪,那边的船队才堪堪靠近,一切和海宁时差不多,都是船队在远处抛锚,而一艘小舢板先来探路。

或许是因为在船上时便观测到了岸上的光景,这一次乘船来的买活军脸色不太好看,隔得很远便不再往前划,而是拿起他们那个特产铁皮大喇叭,大声问道,“这么多人围在沙滩上,什么意思?”

在场的商铺管事虽多,但因为徐家二公子在场,便公推由他出面交涉,徐家二公子壮着胆子,将手合拢在嘴边,喊道,“我等并无歹意,只是护卫乡土,防止入侵,生意还是可以做的,尽管放心!”

双方一来一回,周旋了好一会儿,买活军方才靠岸,但上头众人都是神色不悦,那少女于姑娘捧着传音法螺,连续低声说着什么,但靠岸之后,便也大方下船,哼道,“从未见过这样胆小的州县,真要打,你们这些人管得了什么用?我们的炮拉来,轰开城墙也只用一炮!”

这是不可否认的,虽然买活军只有几个年轻男女,但在气势上毫无疑问地压制住了在场众人,诸人在他们的指挥中,小心翼翼地排成几队,报价、扑买,结账,买补给……一应程序走下来,和海宁没有一丝差别,更没有什么人被他们蛊惑,请求买活军绑架自己,众掌柜也就逐渐放下了警惕,更加专心地做起生意来——以买活军的速度,他们也实在是不敢分心的,稍微一分心就跟不上扑买报价。

若说武林府还是卖丝绸多,松江府这里对各级棉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便都特别的大,别看大家都产棉布,但只要货不一样,买卖还是可以做,譬如松江布花色多,而买活军的布很多有弹性,这就可以互相趸货,此外还有皮棉供给、棉絮购买的需求,如今敢来此处贸易的,都是松江府有数的大豪商,吞吐量极大,买活军出动了两艘鸟船前来运货,众人从一早开始报价,搬运到了日落西山时才算结束,此时众军士早懒散不堪,便连庄丁们都放下警觉,被贸易气氛吸引,卖力帮忙搬运了起来。

此时便显出了徐大人的老练,这些货物必须要脚力担出海边,背到官道的车上,才能运回城去,因为货值高昂,也怕强人收到消息,埋伏抢劫,因此众人都要彼此等待,结伴前行,这二百多的兵士也正好护卫商队,最便宜不过。众人兴致也都颇为高昂——兵士庄丁们有赏钱,而商队也做成了生意,如此有说有笑,先一道将货物送进城内,宣告安然守住了城池,徐家二公子便在潘知县款待之下,于县衙内歇宿了,预备第二日一早再起身返回农庄。

由于昨日气氛并不好,徐二公子不敢说张家小子的事,也要和潘知县解释几句,这一夜事务很繁多,众人睡下时已是三更,但不到五更时分,便又有人来将二公子叫醒,通红着眼禀报道,“二少爷,昨夜,昨夜俺们返回庄子里以后,只见里头已是空无一人,老爷、太太、老太太并余下妇孺全都不见了!连来庄子里造访的李老爷父子都没了踪影,庄子里的族人们,都吓得跑到山里去,后半夜才慢慢下山来,说是、说是买活军的人下午时分闯了进来,如狼似虎,将庄子里的人丁全都掳走,洗劫一空!咱们庄子的庄丁族人都出去了,只留下老爷太太们一干老弱,竟是无一人能够抵抗,都被买活军活生生抓去了!”

“他们还说……这就是咱们老爷安排联络人手防备买活军的下场,叫二少爷拿钱去赎人,”说到这里,传信人终是忍不住哭了出来,“说是要叫天下人知道,和买活军作对,就是这个结果!”

一旁的潘知县,也早已是面无人色,热泪长流,听得呜咽了起来,“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凶威如此,买活军直是欺人太甚!我这就上折天子——二公子放心,必定要在甬城港把船队截住,将徐老解救出来!”

徐二公子双眼发直,半晌说不出话来,往后仰面跌去,众人顿时一拥而上,掐人中的掐人中,掐虎口的掐虎口,潘知县更是取出紫金护心丹来,喂徐二公子吃了下去,又休息了一刻,好歹方才缓了过来,按着胸口流泪摇头道,“不必了……我们临走以前,还看到一艘福船远远的折向南方,离队而去,想来……想来那船上搭载的便是家父……可笑我们只顾着装货,中了他们调虎离山的计策,几艘小船走了又回,竟是压根就没留心,还想里外包抄他们,却原来,是抄了我们的后路……”

一番话说得潘知县惭愧无比,正要请罪时,徐二公子又一把抓着他的手,挣扎着道,“云容兄、云容兄,当时在场的,必定有人和买活军私通,否则何能得知是我徐家出面组织人手?云容兄也要小心买活军报复!”

说完这几句话,似乎药效上涌,便垂目昏睡了过去,潘云容被他说得又气又急又愧又怕,无计可施之下,竟不由放声大哭,翌日便上折子请罪,引咎辞官。而华亭县士绅均是人人自危,一时间县内风声鹤唳,都不敢对徐家伸出援手。

徐二公子四处奔走,变卖了家产,凑足了一笔银两要去赎人以前,这才有人暗暗请他吃了一顿‘断头饭’,又送到了金山私港前,目送他踏上一艘小船,帆影逐渐消失在天际,这才相予叹息,自道人生无常,谁知道徐家在华亭之败,竟是由这一件小事而起,又叹买活军凶威至此,而朝廷不能有丝毫遏制,恐怕天下将有大变,而草民倒悬之日,似乎已不可避免,近在眼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