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146章 谢双瑶配饭

买活 第146章 谢双瑶配饭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那他去上了没有呢?”谢双瑶一边吃饭一边津津有味地听故事,她还挺满意于郑地虎的消费手笔,在浴场没留神超预算消费的老板很多,但之后还舍得花五十上模拟班的人,可以说是真正有魄力了。“不愧是十八芝的老二,挺大气的,是应该给他一点好脸色。”

“扫盲班和模拟班都去上了,而且扫盲班还去的是晚场,一天都没浪费。”过来做汇报的是张局长,他最近调岗来云县统管治安,像是郑地虎这样身份非常特殊的人员,接待由一波人负责,但情报是归他来汇总的。“的确很有眼色,学习能力也很强,根据他自述,他会说十几种方言,弗朗机人话、东瀛话、荷兰话,都能熟练交流,因此郑地虎对学会拼音是很自信的。”

“那是。”谢双瑶可不会小看十八芝,“他去看老部下之后什么反应?”

“我们也没虐待那帮人,都按一般战俘的标准对待。”买活军对没有结下血仇,本身名声也不是很臭的俘虏,都和当年对马百总是一个态度,做活即可,还给他们上认字班。“他们在我们这里,吃得好,睡得好,还能上课,都胖了,个把海盗还长高了。郑地虎没什么可挑剔的,只提出可以让他们去船场做活抵债,并保证在谈判结果出来以前,他们是不会逃跑的。”

这些海盗倒不至于吃不起饭,但在海上吃食歇息不可能和陆上一样好,过来修路之后,饭可以随便吃到饱,这一点是海上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吃胖了挺正常。买活军这里不让他们去修船造船,其实也是因为怕他们夺船逃跑,既然现在有了郑地虎的保证,似乎便也可以让他们靠近大海了。谢双瑶翻阅了下报告,“哦,现在他们都可以不带麻绳做活了啊?那要去海边还要栓麻绳,恐怕未必愿意呢——说不定还有海盗希望能留在咱们这里,不跟郑地虎他们回去了。”

一开始,这批海盗干活时是要在脚踝上栓麻绳的——这是地主对付庄客和农奴的老招数了,麻绳一米多长,走路是不太有妨碍的,但狂奔很容易被绊倒,这就杜绝了乘机逃跑的可能,便是逃出去了,这样的奴隶也是一眼便被识别身份,因为麻绳往往泡过水,很不容易割断,这些奴隶便是逃走了也只能潜藏于荒野,很难再回归到村镇中去。

在买活军这里,由于经济繁华,治安井然,百姓们对于这种逃犯的态度自然是更警惕而敌对的,因此吏目们便很敢于启用俘虏们去做活——目前来说,经常是让他们去种地,以此来抵消很多农民冬日进城做活的影响,这样土地就不至于完全荒了,少了冬季的作物出产。让从远方过来,还没来得及分田的流民,以及俘虏,先种一季越冬作物,是这两年来比较普遍的作法。

延平府中,就有不少郡王府的家丁们现在正在长溪县做活认字,对于其中没有太多劣迹,没轮上处死的那些,买活军的计划是做完三年的苦活,初级班毕业,便可以放他们自由。而被海军抓回的鸡笼岛海盗,则被安顿在了云县附近,也是路修通了的几个村子里,郑地虎这才能下午去晚上回,谢双瑶觉得有海盗不愿返回鸡笼岛也是可能的,鸡笼岛那里的农业生产条件还相当原始,当然和买活军这里不能比了。

“他们其实都挺机灵的,也知道没有结下死仇,有被赎走的可能,便彼此看守着,也保证了不会逃走。扫盲班都上得很积极,”张局长对这批海盗的评价不低,“这倒也是自然,能跟随郑地虎出海的,本身都是海盗中的尖子。其中许多人都会说多国语言,甚至还有东瀛孤儿。”

一艘俘虏十艘,光水手就有五六百,出一些人才的确不稀奇。对这些海盗的审讯也是很有价值的,由于买活军问的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他们的伙食,又或者是婚配情况,水手们的戒心并不强,多数都如实回答,买活军这里也轻易地推出了一些宝贵的信息:十八芝麾下的人口构成,鸡笼岛的开发程度,甚至还有他们如今的战略意图与痛点,这些都是通过侧写数据估算出来的。

虽然对郑天龙后续的发展轨迹心里有个大概,但这也不是什么游戏,会把细节数据写在面板上给人研究,谢双瑶也是查阅了报告才知道,现在十八芝还算是刚刚起家的阶段,虽然还很有钱,但远没有那么有钱,别的不说,鸡笼岛上的居民大概也就只有数百,还处于初期垦殖阶段。此时他们和岛上的荷兰人关系也还满不错的,因为十八芝中不少海盗都是荷兰人在东海的买办——不过如今郑家在晋江已经是很响当当的招牌了,郑天龙还有意回老家去修祖宅,去年甚至还去泉州参加了天妃大祭,也是平安来去,没有受到任何留难,可见其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威势。

招安的话,也是有在谈的,这一点海盗们都很清楚,因为他们正是护送二老爷来羊城港做这事的,朝廷的意思,是希望能有一支势力来清扫海面,肃清那些行事恶劣的小海盗,作为水师的补充,而这人选除十八芝以外还有谁能担当呢?这几年来,十八芝屡经火拼,已将无数小海盗,或是吞并,或是抹消,原本还和十八芝有一争之力的王家,又遭了天罚,有一支船队全然消失无踪,这便是时运站在了十八芝这里的证据。如今海上其余人家,都已经无力和十八芝争锋。在海盗们来看,下一个海盗王已经毋庸置疑,便是从长崎一路火拼到吕宋,都不会有丝毫畏惧,战无不胜的天龙郑一官!

说实话还挺招人馋的……

谢双瑶也没问这些海盗对买活军的军事力量怎么看,现在身为阶下囚,人家很难给出客观的答案。不过她也并不想和郑氏兄弟火拼,还是觉得黄谨的收服提议比较香,理由当然有很多,最有份量的便是郑家现在拥有规模最大的华裔远洋水手群体,而且航行范围极大,在整个东亚的船厂人头也都很熟,对于现在连河船工都想要的买活军来说,这笔人力资源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眼下我们的高层里没有太多十八芝的仇家吧?”为了慎重起见,她再确认一次。“沿海的百姓们呢,有没有什么区域和十八芝有血仇?”

“那倒是没有,”张局长如实说,“按俘虏的说法,以前十八芝都是在长崎那一带跑贸易的,跟随大华商李旦做事,他们那批人,不会到岸上劫掠百姓,嫌油水不足,都是在海上黑吃黑,而且叶落归根,颇为照拂家乡,在闽南的人望是很高的。”以如今敏朝禁海的形势,可以这么说,在海上跑的船就没有什么无辜的,黑吃黑是常态,掳掠地方——如果掳掠的是东瀛吕宋,那都还算是相对好的,谢双瑶也不觉得自己能找到一支纯白无暇的海盗军,不会对十八芝所有人的过去寻根究底,她点头说,“那就是可以吸纳的了。”

买活军现在对于一些外部势力,是予以坚决剿灭,还是给予融入买活军的机会,主要的判断标准是和他们自己的势力有没有死仇,比如说延平郡王,在本地鱼肉百姓,剥削过甚,留在本地的龙子凤孙就没什么好结果,恶贯满盈的那些被当场处决,其余人送到矿山为奴,年纪小于十岁的则打散了送到各地的矿山奴营中做杂事,不过也给他们上学的机会——在买活军这里,只要不当场处死那就一定都是要上学的。

这些孩子服务了十年之后,是有机会转为平民的,其余人就要看自己的运气和表现了。说实话,谢双瑶也知道这个政策不是特别的公正,会出现做了一样的事,但A因为有仇家在买活军内能发声,B的仇家已经死完了,如此A被治罪,而B成功融入买活军的现象。不过她追求的也不是彻底的公正,而是有效的统治,因此便只能这么接受了,只能说不管什么时候,运气都是实力的一部分。

“郑地虎已经知道那一战的始末了吗?”她拿八卦配饭还是吃得很香的——因为在云县的关系,物产相当丰饶,又有海鲜,这顿饭很丰盛,有烧黄鱼、蒸青蟹,还有在冬日很难得的暖房鸡毛菜,汤是紫菜蛋花汤,不在海边现在可没有新鲜黄鱼、青蟹吃,现在买活军往外卖的多数都是咸呛蟹,渔民在船上就做了起来,因有雪花盐,倒是比外头的味美,也相当畅销。

黄花鱼只下了一点酱油,起锅时淋一小勺镇江香醋,鱼肉蒜瓣一般,块垒分明,而且一点刺没有,鲜美异常,鱼汁淋在白米饭里也是美味,张局长已经吃饱了,而且中午吃的也是黄鱼——谢双瑶吃的也是食堂菜,只是她最近实在忙,是小吴帮她打回来吃的——但他看谢双瑶吃饭还是有些吞口水。

“知道了,他下午反复问的主要就是那一战的经过。”说到这里,张局长也不禁有一丝笑意,“估计是没想到射程和精确度会带来如此碾压的优势,这一次回去之后,不管怎么样他一定会和天龙禀报,以后我们的船只应当不需要惧怕海盗了。”

这就是技术代差的威力了。现在十八芝乃至荷兰人、弗朗机人的船上,普遍使用的火.炮都是红衣炮——这实际上已是这时代最先进的火炮了,敏朝现在还造不了,官军这里,前些年千辛万苦地从壕镜的弗朗机人手中购买了不少红衣大炮,并在宁远守城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甚至连徐子先大人的下野,都和红衣大炮有一定的关系——不过这是题外话了,总之,弗朗机人对壕镜的占据,之所以得到朝廷的默认,便是因为壕镜有他们的炮厂,而且他们也愿意卖给朝廷。

这种红衣大炮,比敏朝从前所用的那种轻型前装,甚至是枪、炮不分的小炮,固然是先进了许多,用以守城,‘血肉横飞,几无可制’,但也相当沉重,只适合大规模会战,若是在商船上,并不能布置过多,否则吃水太深,商船就无法载货了。不过葡萄牙人、荷兰人都有以类似火.炮武装的战舰,在吕宋一带耀武扬威,维护本国船只的通行权,并对过路的敏朝商船收取保护费,此时在南海,如果不做两国的买办,是很难自由通行的,其原因便在于这红衣大炮。

自然了,这样的军国利器,朝廷的匠作也在全力仿制,这也是徐子先在朝时所竭力奔走推行的‘西学’之一,这位老大人能在下野后举家投奔买活军,真不是没有缘由的,在朝时他就是颇令人侧目的西学党,和西林、阉党的关系都不紧密——对于其余西学,朝廷的态度极为保守,但他们尚且还是承认,这红衣大炮的威力要比自家的所有炮台都大得多。朝廷在造炮上,实际上已落后于外夷不少了。

而在谢双瑶这里……她可以选的就很多了,谢双瑶采取的是跟随战术,她是这么选择攻坚目标的:永远比主流先一代。比如说,现在以及未来两三百年内,流行的都是这种射程最多1.5公里(精确射击距离大约是1公里),重量一吨的前装炮的话,那么她就会在自己能搜索到的材料里,选择介绍最完备,工艺(看着最简单),射程大概3公里(精确),重量在700公斤到1吨之间的后装炮进行仿造。

科技树是得一步一步攀的,制造第三代机器,大多数时候都要用到第二代工具,并不可能一飞冲天。从省时间的角度来说,这种提前一代的策略是比较容易贯彻的,在工艺上也好实现。以纺纱机、梳棉机和飞梭的复制为例,实际上工艺储备都已经成熟,缺少的就是一个点子,这种就很容易地复现出来,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难关,毕竟是按图索骥,这要都能错就离谱了。而高炉炼铁这种比较超时代的技术就攻关了五六年——蒸汽机这种,本时代已经在西方有应用的机器,由于本土几乎完全没有储备,复现的过程也是磕磕绊绊。

就红衣大炮的制造来说,敏朝这边的技术储备是完全够用的,甚至还能做一些创新,比如把铸铁炮改为铁芯包铜等等,朝廷的效率低,那是因为他们人浮于事,真正到技术派上台,还是能够迅速实现自产。而买活军这里,开设了专门学校之后,又招揽了许多江南工匠,楚大财从蒸汽机这里抽出手来,半年下来就试制出了谢双瑶挑选的阿姆斯特朗炮——她载过这个炮的资料文献还完全是因为这炮在二次元里很有名气……

一旦炮制出来,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这种带了轨道,能够调整射击角度的跨时代红衣小炮,打十八芝船队不是吊打?人家还没进入炮击距离,这里买活军就直接把桅杆轰断了,以一当十并不是传说。买活军击沉了两艘之后,其余船只就意识到无法通过炮战取胜,凶心大起,想要以多欺少,迅速靠近打接舷战,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红衣小炮和大炮相比,没有炮膛复位、降温的程序,发炮速度更快,而在海上不管怎么迅速,靠近船只的时间也是按小时来算的,靠近了那不就等于是送菜吗……

主桅杆被打断,机动性极为下降,而且船是无法远航的,除了两艘船只因为损害严重而沉没之外,其余八艘敌船只能被困在海域中,等着买活军用传音法螺通知同伴赶来……整个过程没有别的海船发现,因为他们是随着买活军进入外海,并不在常规航路上。而且等后续支援到的时候,这数百水手已经基本水尽粮绝,只能主动扯了裤腰带,绑着双手,依序上船投降了……

相信只要郑地虎了解过这一次遭遇战的详情,便可意识到十八芝实在是不够买活军打的,不过谢双瑶还是决定给他一点时间去充分接收消息,她咽下嘴里最后几口饭,又喝了两口汤,满足地叹口气——郑地虎在浴场被宰的滑稽戏真是很好的下饭菜。

“来先搞定SSR吧。”她说,看了下手表,起身去特意空出的体检室,“徐子先他们已经到了吗?把人请进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