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322章 鞑靼人的新未来(上)

买活 第322章 鞑靼人的新未来(上)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鞑靼人是天生的战士,他们上马拉弓,下马挥刀,和汉人一年一度的杀年猪不同,鞑靼人不论男女,从小都在杀生中长大,对于大牲畜的杀戮,是生活的一部分——人,其实也是大牲畜的一种。

杀人,对巴图尔来说不算什么事儿,杀女金管事就更不算什么了,女金人轻视鞑靼俘虏,认为他在庄园中孤立无援,没有一个汉人会搭理鞑靼悍匪,他就算要逃,能逃到哪儿去呢?这里是女金人的大本营,是他们的白山黑水,可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土默特。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巴图尔只需要一个向导,一个从庄园直接去往狮子口,能够认路的马奴,女金人终于把这个向导送到了巴图尔的身边,于是接下来的一切,便显得那样的顺理成章了。

庄园的马奴们,农奴们,他们有杀人的能力吗?或许是有的,但没有杀人的技巧,也没有杀人的经验,但有了巴图尔,他们就知道该怎么杀人了,有了巴图尔,见识过战场的马奴被组织了起来,他们打探着守军的动向,打探着外头的消息,暗自收集着铁器——其实,杀人一点不难,他们只是需要一个人来带领他们。

巴图尔就是这样一个有眼光的人,鞑靼军官这一天从马场里拨出了十匹骏马,由护卫们珍惜地将它们牵走,送往盛京的方向。和马匹一起离开的护卫,大概占了庄园守军的一半,巴图尔让队伍走了三天,这才发动马奴们行动,他们在粮仓里放了一把火,吸引着守军前去查看,随后赶往武库,拿到了弓箭与刀枪——

这是杀戮的一夜,奴隶们用人命填光了庄园的二十多名守军,一个牛录有数百人不错,但这几百人一年来不断被抽调到前线,随着三十人的运输队离去,庄园守军只剩下二十人。他们有甲——箭囊也总是鼓鼓的,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建贼,虽然已不复当年,不能站在前线,但多年来刀口舔血的生活,依然让他们保持了相当的警觉。如果是单对单,他们占据了地利,或许连巴图尔都不能轻松将他们拿下。

但谁都知道,战争就是人多欺负人少,庄园里只有二十名守军,但汉人奴隶却有数百,二十人,怎么能和数百人打呢?

他们的箭矢很快因为弓箭发热变形而失去了准头,他们虽然穿甲,但却没有防得住眉心的头盔,巴图尔抽冷子一箭射死了首领,用不娴熟的汉话吼了起来,“带上口粮!换上衣裳!拿起刀枪!”

从窝棚里蜂拥而出的汉民们,在昏暗的、跳跃的火光中茫然地打着转,像是一群发臭的裸皮牲畜——雀蒙眼,鞑靼人不得这病,但农奴实在是吃得太差了,巴图尔让看得清的人带上看不清的,告诉他们不要着急,部队会在天亮后才出发。

这一整夜,他们熬煮了粮食,搜索了庄园,马奴们杀了庄园里所有能喘气的女金人,女人和孩子,一个都没有放过,当庄园里兵丁不够的时候,女人也会出来当监工,她们抽鞭子的力道一点也没有软弱,而所有汉奴都记得,自己的家园是如何被残酷的摧毁,他们的孩子是怎么被女金人的铁蹄践踏,这些监工的孩子还不懂事时,就学会了骑人马,他们在汉奴脖子上拉屎撒尿,尖声大笑,这是他们从小就根植在心底的看法——汉人,鞑靼人,奴隶!奴隶就该这样□□!

现在,这些小个的头颅成了京观的尖顶,汉奴们在庄园门口排列地基,人头一个个,先堆成一个小的台基,随后再往上垒,最后的顶端是个孩子的头,他的双眼无神的大张着,望着远方的道路。

天亮了,汉奴组成的队伍从京观旁路过,他们都吃了饱饭——宝贵的粮食,他们能带走多少就带走多少,但吃下去的不多,巴图尔不允许他们吃太多,吃得太饱就走不动路了。

这些农奴们都换上了女金人的衣服,有些人戴着他们的帽子,马奴们打扮得是最神气的,他们牵出了马场所有马匹,还有幼马在马群内侧穿行,庄园里已经几乎什么都不剩了,武器被带走,粮食带不走的,全都被抛在了泥地里,让马儿来回践踏——很多汉奴都因为这个决定而痛哭不舍,但巴图尔非常坚定,他不会把粮食留给敌人。

这一夜下来,农奴们按照原本劳作时的编组做了分队,马奴们来充当队长,数百人的队伍在道路上拉得很长,去过狮子口的马奴在前头带路,巴图尔殿后,他们在道路上挤挤挨挨地聚在一起,占满了整条崎岖的石子路。

巴图尔策马前行,从京观边经过时,他注视着那孩子的头颅,他的嘴微张着,再没有了平时恣睢的笑意,显得前所未有的平和,这是个闹腾的狗崽子,带着与生俱来的恶毒。而他死在了巴图尔散布的恐惧之下——又一次,他用暴力和战争,对抗着自己的命运,这似乎是这片土地上永远的旋律,人们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为自己发声,他们杀死别人,剥夺别人的声音,注入自己的声音里,让它越来越大,大到能够被人听见。

巴图尔只知道这种办法,他只能这么活。

他拨动马头,向着狮子口的方向走去,马蹄哒哒的响,巴图尔的心里没有报仇雪恨的快意,没有重获自由的开心,没有对前路漫漫的恐惧,什么都没有,只有似乎没有尽头的茫然。

这是一次很突然的□□,似乎谁也没有想得到,居然在盛京后方,这样安若泰山的女金老巢,还有人胆敢作乱。巴图尔找了一个很好的时间,女金正处在兵力频繁的调动之中,大量兵马被调集到了关锦前线,抵抗敏朝正面军的压力,而余下的兵力,要防守狮子口方向的几座主城,因为现在东江军又来了,他们没入老林子里,从狮子口四散而出,在野地中游击骚扰着女金人运输补给的军队。

此时,女金的后方是很空虚的,巴图尔带着这群砍头货,一群又脏又臭,又没有体力的汉奴,顺着马奴上回抄的小道,居然太太平平地走了三天也没有遇到追兵,这时候他们已经离开了女金腹地,距离狮子口只有五天的路程了,在这时候,他们遇到了第一次危机——女金人的卡伦,他们的探子发现了他们。

“我们被盯上了。”

这其实是早晚的事,巴图尔并不诧异,在他的预想中,农奴中如果能有一半到达狮子口,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功了,这些吃得太差的农奴几乎没有战斗力,在战争中只能起到消耗敌人箭矢的作用。而即便庄园附近的女金庄户没能在几天内向旗主报信,他们也一定会被卡伦发现——卡伦是女金人的探子,和敏朝的夜不收一样,都是在战场附近‘抓舌头’的一把好手。狮子口附近是女金重要的战场,肯定有一支卡伦额真活动,几百人的队伍,不被发现是不可能的。

但,一个卡伦奈何不了一群人,他要回去报信,当远方林间传来马蹄声时,巴图尔便知道卡伦是去找人了。卡伦额真就像是草原狼,而他们是慢吞吞往前走的野牛——不,比牛更差,他们是肥胖的家猪,走得很慢,没有獠牙,只能按照自己的节奏行事,等待卡伦额真前来狩猎。

巴图尔本可以带上郑十儿,号召认路的马奴们,一起骑马飞快地前往狮子口,这样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成功到了狮子口,他们就能够得救,而狮子口的东江军如果足够勇敢,也可以和他们一起来拯救必定被抓的农奴们——虽然,巴图尔很怀疑,他们能不能活到那时候,留下的农奴们,可能会被卡伦额真就地处死,而处死几百人总也需要时间,拖延时间,这就是农奴们能够起到的作用。

是的,巴图尔本可以这么做的,他就是这么打算,才带上了这么多人。但不知为什么,巴图尔并没有这么选择,或许是因为飞马逃走也不一定能到达狮子口,也或许是因为巴图尔已经懦弱了一次,打算用生命来洗刷自己的名誉,做为一个孛儿只斤,高贵地死在战争里,而不是在漫长的奴隶岁月中一点一点死去。当这世界只能如此的时候,死亡便显得更像是一种解脱,一种退场的方式。

“走。”他沉着脸吩咐,“能走多远走多远,至少还能走半天。”

马奴说前面有个山谷,可以在那里落脚,他们到山谷时天色已晚,队伍按部就班地做饭扎营,并未因为卡伦的出现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这些农奴们与其说是沉着,不如说是麻木。活着也是受折磨,也是慢慢地死,若是被抓住了,一刀砍头,或许也是不错的死法。

但那天晚上,并没有队伍来,第二天也没有,战斗是第三天发生的,在茂密的老林子里,有人从林子深处放了冷箭。‘嗖’的破空声之后,汉奴们的方向传来了痛呼声,有人倒地了,巴图尔厉声叫喊,“把箭杆割断,继续走,不要停!”

割断箭杆,为的是破坏这只箭,让卡伦们无法回收利用,女金人的日子紧紧巴巴,能杀人的铁箭可不是用完就不管了,要从敌人的伤口中□□,修葺之后继续使用。割断箭杆之后,他们只能把箭头绑在临时削成的木箭上,这会严重影响到卡伦们的准头,他们的箭很难再用了,只能剜出箭头收好,一个卡伦也就携带二十多支铁箭,他们无法保证每箭必中要害——刚才被射中的汉奴还能继续走路呢,箭头卡在了肩膀处,甚至没流太多血,他只是发出沉闷的痛呼声,但还在同伴的搀扶下往前走动。

逃亡的队伍里有行家,敌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让这支卡伦额真变得有些被动了:逃奴队奈何不了他们,只能任由卡伦们任意来去,但卡伦们只能‘抓舌头’——抓住落单的敌人严刑拷打,对于这样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即便流民们几乎毫无战斗力可言,但在山林间他们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就像是凶狠的狼群,冲不破牛群的阵型时,也只能饿着肚子离开。

牛群们有没有惊慌,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巴图尔没想到汉奴们居然如此沉着,他想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失去了恐惧的力气,他们长期以来忍饥挨饿,脑子都不会转了,现在又长途跋涉,能吃的东西也不多,他们就像是骆驼,只会跟着头驼慢慢地往前走,哪怕下一刻就被狼咬断了咽喉,最后一口气也还是要向狮子口迈出脚步。

从老林子里的动静来判断,这支卡伦额真大约有二十多人,他们在逃奴队里周围放了几支箭,但没有抓到‘舌头’,很快退走了。郑十儿以为这是卡伦们放弃骚扰的征兆,啃不下的硬骨头就由得他们去。巴图尔倒觉得他们可能是去通知自己所属的牛录了,一支牛录至少有一百多人,只要找到一个可以大规模交战的地方,就足以轻松吃下逃奴队。他们对于沿途的地理,远不如这帮女金贼熟悉,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等待着可能的,结果必然的大战,但,第二天他们没有来,第三天也没有,当狮子口的城墙在望时,巴图尔几乎不敢相信,他们就这样简单地到达了敏朝的地盘——那支卡伦额真呢?

他们是发现了更好对付的目标?还是在去找牛录的路上,被东江军的夜不收杀了吗?他们的牛录遇到了东江军的拦阻,无法穿越老林子,来到小路这里?

这条路的确不适合突袭,全是在林子里,满负重的士兵只能单人通过,几百人的队伍,速度便很慢了,上千人的话一天只能走几里,巴图尔挑了合适的时机,找了合适的道路,他拥有准确判断的见识,统御队伍的能力,再加上了一点运气——长生天保佑!一整支队伍居然大体上平平安安地都到了目的地。

大概有一两个人掉队,被射中的几个农奴,有一个半路上没了呼吸,但这比巴图尔预想中的结局要好了很多,他们都活下来了,从残酷的女金主子那里,回到敏朝主子这里来了。

他们来到狮子口城下时,已经快入夜了,队伍里还混杂着一些单个儿的逃奴,他们是从老林子里往狮子口逃的,多数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惊魂未定,在林子边缘试探时,见到巴图尔的队伍,便壮着胆子加入了他们。

巴图尔也没有驱赶这些奴隶,虽然,他觉得其中可能有女金派出的探子,但现在巴图尔的想法和从前不同了,他想的不是探子可能带来的损失,而是真正的逃奴们承受的恐惧——如果惧怕探子,狮子口就不会收留任何一个逃奴,既然主人的胸襟都如此广阔,巴图尔没有必要毁坏这些可怜人最后一点希望。希望,他现在知道了,是这片土地上最为珍稀,也最为宝贵的东西,是巴图尔已经逐渐失去的东西。

守军让他们在城门楼子外过夜,明日再来盘查身份,这是合理的,谁也不会放一群手执利器的流民在黄昏进城,他们还有剩余的食物,这一夜,吃饭时有农奴开始哭泣,他们的眼泪大滴大滴地从脏污的脸颊边划过,无声的哭泣变成了呜咽,有人低低地叫着老天,巴图尔破天荒不觉得这些哭泣的男人软弱。

第二天,他们卸下武器,脱了衣服,在寒风中光溜溜地披上守军扔来的单衫,瑟缩着走进城门,巴图尔的身份没有惹来太多怀疑——汉奴们争先恐后地为他担保,讲述着巴图尔那夜是多么的英勇,多么的临危不乱,一路上又是如何运筹帷幄,策马侦查,教导他们尽量扫去行动的痕迹。

如此,他们才能避开卡伦的耳目,平平安安地来到狮子口,受到了毛大帅和谢六姐的保护——提到毛大帅和谢六姐时,守军脸上明显出现了笑意。

“没有避开他们。”

不过,巴图尔还是老实说,“我们被一个卡伦发现了,但是他们的额真没有拿下我们就撤退了,我以为他们会带着牛录来——那是三天前的事了。”

他望着守军队长,似乎在等一个答案,队长点头说,“我们的夜不收也杀了不少卡伦,三天前,在北面老林子里,我们杀掉了一支卡伦额真!”

答案就在这里了,在这片看似空荡荡的野地里,纵横交错着看不见的探子们,他们彼此间残酷的血拼,决定着逃亡汉民的命运。虽然汉奴们没有见到东江军一眼,但他们的命是这些夜不收冒着危险救下来的。巴图尔告诉他们,“要感谢夜不收,他们救了你们的命。”

他也想做夜不收,巴图尔的汉话已经说得蛮好了,他也是个上好的探子,他认为自己在白山黑水间,还是能够砍掉几个卡伦的头的。但他没有如愿,原因有两点,第一,所有逃亡来的辽东汉民,都会用最快的速度被送到东江岛上去,不会留在狮子口——这是为了防备其中混有女金的细作。其实在东江岛他们也不会住很久,这些汉民会被送到登莱,在登莱学拼音,之后随着买活军的船只步行南下,他们中很多人都去了鸡笼岛。

第二,虽然巴图尔是鞑靼人,而且是个可以信赖的鞑靼人,但他还是当不了夜不收,因为现在,敏军的夜不收和以前不一样了,至少东江军的夜不收有了新的要求——他们要会拼音,最好还会写字,巴图尔虽然会说汉话,但他不会写拼音,所以,他不够格。

巴图尔就这样被送到了东江岛,他还抱了一丝投军的希望——草原已经回不去了,他又能去哪里呢?哪里还有一个鞑靼人的容身之处?

也只有边军了,鞑靼人几乎是天生的士兵,敏军和建贼中也有不少鞑靼人,东江岛上恰好就有一个出身鞑靼的军官虎大威,他是朝廷派来协助东江军运军备的,巴图尔想要投入他的麾下,但虎大威却建议巴图尔去买活军那里看一看。

“买活军?”巴图尔有些抵触,虽然他也对那里很好奇,但买活军所在的福建道实在太远了,而且,去那里要坐船,巴图尔不喜欢坐船,鞑靼人都这样,是极好的骑兵,但却对海船有天生的畏惧。“那里一个鞑靼人都没有,他们会排挤我的,我长得不像汉人。”

的确,巴图尔从罗刹族的母亲那里继承了身高和蓝眼睛,他的长相不像鞑靼人,和汉人相去就更远了,如果不是他姓孛儿只斤,他在汗国内会被当成色目人。色目人在南方,别提多显眼,只有在各族通婚的北方才不那么罕见。

“排挤?不会的。”虎大威让巴图尔好好学学拼音,他递给巴图尔一封报纸,“学会拼音之后,你就可以看懂这篇文章了——只要会说汉话,认得拼音,认为自己属于华夏,那就是华夏的子民。”

“我们鞑靼人曾经统治过华夏,我们居住的土地,也是华夏的疆土,至少,买活军是这么认为的。买活军对族裔、国家有不同的看法,巴图尔,学学拼音吧,到买活军那里去看一看。”

虎将军似乎总有些疲倦,大概是因为他在东江岛上不是太顺心,毛帅对于非东江系的官员,排挤得是很厉害的,更不说虎大威还是从鞑靼降卒做起的小偏将,在大敏的军队里,鞑靼人的处境与在女金军队里差不多——一样是如此的尴尬而卑微,总是小心翼翼的受气包。

巴图尔如果愿意过这样的日子,他早就剃了头发,在八旗中当个小军官了,他心底的好奇越来越浓,“将军,买活军的活死人真不欺负人吗?”

虎大威说买活军的活死人从来不欺负人,也不让人欺负,买活军那里,有许多规矩都和外头不同,他让巴图尔好好地看,自己去品味,一个鞑靼人是更喜欢生活在敏朝,还是在买活军的治下。

真的什么都和外头不同吗?

巴图尔翻开那本拼音教材时,突然又想起了那个女金孩子的头颅,空洞洞的眼眶望着天空,在他的幻想里,蛆虫从他嘴里慢慢地扭动着探出头来,就像是他的灵魂试探着,窥视着这片冷酷的大地。

或许在有些地方,这样一个顽劣的孩子会被毒打,会被呵斥,但不会被斩下头颅,堆在京观顶部,但巴图尔想不出那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暴力在辽东,在草原,在巴图尔知道的所有地方纵横交错,他没有杀过孩子,但他许多次漠然地站在门外,听着门内的惨叫,汉奴们的孩子死了,他们又杀死了别人的孩子,谁也不能责怪他们,这就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基本的方式。

他不知道人不这样活还能怎么活。

巴图尔学了拼音,登上海船,去了登莱,他从登莱走到云县,见证了汉人百姓的苦难,他见到那么多的饥饿、**、愚昧、疾病,汉人的日子也没有比鞑靼人好多少,所有人都在挨饿,总是在挨饿。他见识到了种类繁多的,隐蔽的暴力——永远都是暴力和死亡,汉人觉得鞑靼人很野蛮,但他们其实也没什么不一样。

最后,巴图尔走遍了半个天下,终于到达了云县。

他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