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337章 黑客官大受小贩欢迎

买活 第337章 黑客官大受小贩欢迎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凉茶喽喂,今日刚熬的鸡骨草凉茶——爱吃辣的少爷姑娘们要来一杯窩,不然嘴角要上火。”

“白糖粽要不要?井水里刚打出来,两文一个!要碱粽也有,豆沙粽也有。”

“蔡家菜包子来,豆腐包香菇包笋干包,辣包不辣包,包君满意!”

“现蒸肠粉老爷们尝尝?鸡蛋肠粉两文一根实在不算贵——好来!黑客官们来一碟!”

“让一让让一让,海鲜上货,海鲜上货!要喝鲜鱼汤的往北面我们林记饭铺来!”

这不是羊城港,而是壕镜的街头——自从朝廷下发文书,明确承认了买活军对二岛的统治,壕镜和新安岛上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来:新安岛上门庭冷落,广府道的商船都不敢去新安岛和弗朗机人贸易,害怕被征了关税,只是这一道还不打紧,就怕回到羊城港后,还要再剃二遍头,那就是无法承受打击了。现在,新安岛那里的船不多,倒是很多农户通过罗湖进关,去新安岛做苦工。

壕镜这里这要热闹得多,因为罗湖是个很荒僻的地方,本地人不多,而壕镜周围有太多本来住在那里的人了。和香山县的关墙一打开,许多敏朝的百姓立刻剃了光头,挑上担子蜂拥而入——他们在壕镜的住处,基本上都被买活军拆除了,这些百姓们倒也不是太在乎,因为他们在壕镜的居留本来就不算多么的合法,所住的一般也都是凑合搭建的窝棚,要说房契、文书,的确是拿不出来的。

现在没了窝棚住,岛上又到处都是工地,他们便在关墙另一侧搭起新的窝棚来——买活军拆下来的烂木头遍地都是,百姓们愿意担走,买活军也不阻拦,这就是现成的原材料。

窝棚搭好了,炉子是之前就推走的,现在照样推回来,要买蜂窝煤还比以前方便,这些百姓们便每日都在工地外找个干净无尘的所在,开始做饮食生意——原本,是赚那些弗朗机人,以及在此处经商的华人老板的钱,也有些受宠的战奴能来买个零嘴,现在,华人商户还没有回来,弗朗机人成了奴隶,但是,更多的优质客户来了这里:买活军的兵丁们。

和一般的兵丁相比,买活军的兵自然是截然不同的,他们虽然一个个五大三粗的,不论男女看上去都随时能将人大卸八块,但是,在公道做买卖时,又干净、文雅,而且很讲道理,卖东西给他们,他们是足价付钱的。而且,买活军手头普遍很阔绰,食量又大,实在是很理想的客人。

生意和原来相比,要好做得多,不仅仅是因为这个缘故,也因为原本的劣质客户变得优质了——说实话,小摊贩们都蛮惊讶的,原本,他们对于黑奴,是抱有一种警惕心理的。这些黑大个长得丑恶,身上和所有洋番一样带了一股死葱烂蒜的狐臭味,并不很讨喜,买起东西来总想占点小便宜,眼错不见,或许就丢了些东西——他们连生面团都能扯走一块去吃呢!

但是,现在的黑奴们,已经完全不像从前了,他们甚至比原本的弗朗机军官还要更优雅,这些洋番们,口口声声地管自己叫老爷,但其实行为举止多数配不上这个词儿,黑奴们嘛,言辞上的客气劲儿就别提了,‘请’、‘谢谢’是不离口的,而且买东西时手脚也很规矩,衣着也要比原来体面得多了。于是摊贩们也从‘昆仑奴’逐渐改了称呼,现在叫他们为‘黑客官’,双方要比以前友善得多了。

这份友善,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黑人们非常、非常舍得花钱,他们似乎大多没有储蓄的概念,买活军让他们做活,每日二十文的报酬,管早饭和一顿正餐,一般来说,华夏百姓如果是会过日子的,就会吃早餐、晚饭,中午那顿随便垫吧垫吧,但是黑客官们都是早饭、午饭,到了晚饭他们就出来吃小摊,而且食量很大,一顿饭吃完二十文钱不在话下,这让小摊贩们见到他们就和见了亲人一样眉开眼笑——这都是来帮他们扫尾的好心人呢!

就是这会儿,粽子摊边上就站了好几个黑客官,都是刚下工,身上的汗水在背心上析出了盐花,看衣服就知道今天干活有多下力气,他们却还是若无其事,嘻嘻哈哈地说笑着,彼此练习着汉话拼音,“我要十个粽子,五个豆沙,五个白糖,谢谢。”

包粽子的老夏打量着他,“你一个人吃?一次吃完?”

黑客官们的汉话,在小摊贩进驻以后,进步的速度更快了,黑客官很无辜地点了点头,老夏取出一个白糖粽,放在手心给他看——这个粽子不大,因为糯米和白糖都不算太便宜,但也实在不小,大概有七八岁小孩儿的拳头大小,“一口气吃十个?不能卖给你——吃出事情来了,要怨我的!”

黑客官们便大笑了起来,取笑着这个叫做乌木的黑人,乌木不知所措地摸着后脑勺,“吃得完。”

“不行,不行,这个是糯米,吃下去会在肚子里吸水胀大。”老夏指手画脚地解释,他的官话也说得越来越好了,因为买活军的兵丁是说官话的。“会撑破肚子的,你肚子会像买活军的砲弹一样,会炸!”

乌木有些害怕了,“那要五个。”

“五个都多了!”老夏斜眼看了看他,不情不愿地说,“卖给你三个,五文钱!”

他的粽子是不愁卖的,乌木买了三个,剩下的几乎全都被黑客官们包圆了,黑人们站在当地,拆开粽叶,欣赏地嗅闻着芭蕉叶的清香。

“我们在老家也吃这个,这个是我们过节的时候吃的。”有个黑客官对老夏说,“不过,我们的粽子有这么大。”

他比划了一下,像是一棵小树似的大小,“光煮就要煮三天三夜,什么都加在里面,我们一年只吃一两次。”

所以老夏的粽子受到黑客官的欢迎,也就难怪了,这群黑大汉们一口就是一个,点头赞叹地嚼着紧实的糯米,粽子散着凝固的亮光,是冰凉的,但咬在嘴里甜甜蜜蜜,每一粒米都浸透了糖汁,老夏的粽子真材实料,得益于买活军带来便宜的白糖,糖汁熬得很浓稠,还加了不少油,混在一起油润香甜,能不好吃吗?

不消片刻,黑大汉们便将粽子吃完了,拍拍肚子,舔舔唇,又走向下一家,“老板,来五个包子,谢谢!”

菜包的价钱都是一样的,黑大汉们不太爱吃辣椒,他们吃豆腐包、香菇包,老夏看着他们的背影,用白话和一旁的摊主说,“不把这二十文吃尽,他们是不会走的。这帮仆街仔,哪里有过日子的样子?”

“是啊,是啊。”卖凉茶的老王也很热情地迎合着喊,“喂!衰仔!都是存D钱啦!过几年回老家去说个黑媳妇嘛!”他的官话说得不好,乌木他们茫然地看着他笑,是不会止住自己吃喝的脚步的,很快肠粉也卖完了,凉茶也卖完了——出人意料的是,黑人也很喜欢喝凉茶,他们认为这个东西很像是家乡的草药,相信这个喝了会很有精神。

在天全黑之前,又可以收摊了!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哼着小调,相帮着收拾起担子、推车,往关墙那里走去:这帮黑人真是很好的食客,不但食量大,舍得花钱,而且肠胃强悍,路边摊吃了一点事儿没有,最是受到这帮住在窝棚里的小商贩欢迎。

“快点,快点。”前方关墙处,守门的兵丁不耐烦地催促着他们,“要关门了,快来核销一下!”

这个核销的办法,是买活军提出来的,因为目前买活军不允许外来人口在岛上自由来去,除非是进来做工的,那就要能遵守他们的规矩——晚上住在营地里,营地门是上锁的。除了单身男力工之外,其余所有入关的人,都要仔细询问来意,并且不能过夜。

所以,这些要回香山县进货的小生意人,都是早出晚归,来时要发对牌,走时将对牌上交,关墙关上之后,买活军要来清点对牌数量。目前壕镜这里一天也就是两三百进来做小生意的商贩,有很多漂亮的女工想要进来做绣娘,但是她们也拿不出什么凭据,个个指尖都没有茧,于是不但不能进来做工,而且还被买活军拉去检查身体,看她们有没有得杨梅疮,若是得了,那就要马上接受治疗。

因为买活军严格而又繁多的规矩,关墙最近的管理比以前要严得多了,暮色中,一群人排着长队,慢慢地往前挪动,交回对牌、写下名字,卖包子的老蔡挑着担子过去时,恰好又见到关墙背后走出两个书生,带了两个挑夫,都挑着沉重的担子,扁担两头往下压得很弯,挑夫们都剃了光头,至于那两个书生,也正在整冠,很显然刚才被买活军的兵丁用篦子检查过了,确认头上没有虱子,这才被放行。

“看来可不是一般的书生。”老蔡心中便想:一般的书生,头上可很难没有跳蚤虱子。“这样的大人物,日落时分进关,今晚要歇在哪里呢?——恐怕是羊城港来的,香山县可没有这样的生面孔……看那担子,怕不是要给人送礼去?”

香山县虽然繁华,但终究只是县城,对老蔡这样的本地摊贩却没有什么太多的秘密,那几个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来历和来意已经被猜得七七八八,自以为十分低调,四人一行在一个个工地中左右穿梭,将那两个挑夫累得直喘大气,这才按照楚百户的指点,找到了郑队长的住处。

当下轻叩门扉,听到门后传来一声粗豪的‘边个’?便知道是找到了地儿,忙含笑高声道,“是羊城港故人来访,郑兄别来无恙?”

门被拉开了,一个二十啷当岁的年轻军官探头出来,“啊——傅兄!项兄!”

傅老爷是郑地虎在羊城港谈议和时,招待他住在自家的羊城港富商,也算是郑家老友了,项老爷则是项忠义受宠的义子,也是当时郑地虎结交的对象,几人不知在一起喝了多少次花酒,当时朝廷还在和十八芝谈招安呢,谁知道数年未见,东南沿海的局势已经是天翻地覆?三人目光相对,些微的尴尬之中却也不乏感慨,郑地虎连忙将身子让开,“快请进,请坐,我去给你们烧茶——来就来了,还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一点土仪,不足挂齿!”

买活军的官吏,按照事前的打听,是分了几波的,女吏目普遍住在总督府,而男吏目、军官、兵丁,则在民居中散住,因此这间屋子也谈不上什么装潢,里外两间,堂屋、卧室,仅此而已,还带了个小小的后院,不过天色黑了也看不太清,不知道有没有仆役在里头做事。

傅老爷见郑地虎舀水、烧炉子,找茶杯,一应动作熟极而流,也是微微一怔——虽说郑地虎也是苦出身,但他懂事没几年,郑天龙就发达了,身边何时少过几个下人伺候?不说十指不沾阳春水吧,这种琐事也不该如此熟练才对。

是买活军中均系如此简朴,还是郑家人在谢六姐麾下其实也没有这么得意?

项老爷原是项忠义的侄子,说来也是过过苦日子的,干活的意识比傅老爷强,他坐不住了,起身要帮郑地虎,郑地虎摆手道,“不碍事,做得习惯了,买活军军纪严格,军官不能无故支使士兵做活,内务自己办结,就是陆将军也不用勤务兵,我们行军时一切都是自己来。”

二人这才释然,郑地虎取了三个碗来倒上凉茶,道,“这里也是刚搬进来没多久,前主人家大概是华人,走时能带走的都带走了,我平日忙,也就只拿了几个碗来,这几个碗先喝茶再吃饭吧——可惜在军中不能饮酒,否则,故人久别重逢,一定要浅酌几杯!”

浅酌几杯?

这话由郑地虎说出来,都透着那么的离奇,想当年几人在羊城港的花街柳巷那是倚红偎翠、夜夜笙歌,只有不醉不归,哪有浅尝辄止?傅、项二人不免对郑地虎刮目相看,傅老爷也是赞道,“听闻买活军不喜饮酒,军纪严格,当日我还担心虎兄难免处处拘束,今日一看,我是白担心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虎兄如今很是个做大事的样子!”

郑地虎被他夸得面上微红,忙摆手道,“羞煞人!再别这样说了,如今我们军中人才济济,小弟也不过是敬陪末座罢了!”

“这是哪里话来,我们远在羊城港可都听说了,收复壕镜,可是虎兄打的头阵!”

二人连忙好一阵奉承,此言也正中郑地虎的痒处,他面上散起一团兴奋的殷红,虽然摆了摆手,但还是禁不住兴奋说道,“收复故土,着实是爽快,一吐多年来的浊气,不过,这还不算完呢!”

“哦?这话怎么说?”

二人既然来了这里,就是要和郑地虎做彻夜长谈的,只愁没有话题,再加上也是对买活军后续的战略十分好奇,忙都问道,“难道,收复了壕镜之后,买活军真要如传言所说,往南海用兵不成?”

郑地虎这就止不住了,“这是六姐亲口所说的话,接下来的战略,是要全力图南,又如何是假呢?”

他起身进屋,取出了一个卷轴,点亮油灯,示意二人上前,“你们瞧,这南海疆域图上,有多少岛屿是必须由我等夺取的?且听我一一与两位老兄说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