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352章 特长是走远路

买活 第352章 特长是走远路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想去南洋闯荡的,这里排队登记,都带了炭笔没有?”

“带了,带了。”

“没带的到这里来买,一文一根,或者自己借一下,把表给填了!”

一大早天刚亮,云县衙门之前就已经是挤挤挨挨排满了人,上百人挤在一起,天气还不算太热,各自都已经是一身的细汗,不过这怎么也比烈日当空时再来办事要好些,这段时间,云县衙门也采用夏令起居,早上提早上工一个时辰,六点开始上班,等到中午十一点便下班了,到下午三点再来办公,晚上六点再下班。

尤其是这些在露天地里填表的人,如果不是一早来,恐怕是要中暑的,这些汉子们多数都穿着背心、麻短裤,趿拉着草鞋,剃着短短的寸头,在额头上扎了一个毛巾包的幞头,这是买活军这里力工特有的一种装束。不过,外头的力工可不像这儿,一个个都能读会写,至少也学会了写拼音,汉字的话,过于复杂的不会,被简化过的一二三四,也能蹩脚地写出来。

表格是油印出来的,油墨还没有全干,拿在手上,一不留神就是个黑指头,人们纷纷蹲了下来,弯着腰,用手托着表格吃力地填写着,有些有先见之明的人,带来了写字用的垫板,这下可成了红人了,这薄木片被周围人争相借用,“快,写完了借我使使!”

名字、住址,文化程度,籍贯,这些都是必写的东西,大家也已经很习惯了,那些到云县来做工的农户们,地址要写两行,一行是在云县的住址,一行是老家的常用住址。此外,还有此时从事的职业,具备的技能,这些东西都是有固定格式的,扫盲班中一堂很重要的课就是教人填表。

“职业:农户、建筑工、瓦匠……”

徐振之混在人群里,斜眼看着身旁那精瘦的矮个汉子填表,技能就写得更多了,要把农活里擅长的部分写出来:擅长喂养牲畜、擅长种水稻,会驯狗,能骑马,会做一点简单的木工……

一个合格的农户,掌握的技能实际上是多种多样的,若是都要写下来,真需要一张很大的纸,还好,这表格是双面的,一面写不下,可以打箭头写到后头去,徐振之瞧着大家奋笔疾书,一时间油然有些心虚,拿着笔斟酌了半晌,才下笔填写表格。

姓名徐振之,年纪三十六,住址、文化程度:扫盲班毕业(童生),住址写了他在云县住的单身宿舍,籍贯江阴。职业的话,徐振之犹豫了许久,写了个‘旅游家’,想想又加了一个,专栏作家——他以为这个说法似乎比旅游家要体面得多,旅游家就好比阅读家、赏画家一样,以娱乐为家,似乎的确是有些纨绔的味道。

不过,这两个家听起来感觉和农户、瓦匠什么的完全没法比啊,透着那么的无用……徐振之简直要有些自卑起来了,他在特长这一栏更是字斟句酌:写旅游专栏日记、走远路,走远路……

“走远路也算是特长吗?”

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很小众的概念,这么多人挤挤挨挨的站在一起,徐振之看别人,别人也看他,不禁就有个汉子很诧异地说,“原来走远路也算是特长啊!”

他倒没什么恶意,只是用很赞叹的眼神看着徐振之,似乎在感慨他思路的开阔——原来这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种特长!

周围的人群里也响起了恍然大悟的‘哦——’,人们几乎是动作一致地低下头,又加上了几个字,因为他们的确都是走过远路才来的云县。徐振之脸上发烧得厉害,只是老着脸皮往下写:撰写诗词歌赋、会算账,会说各地方言……

原来还是个老式的文化人!

人们对徐振之倒是客气了一些,不再去窥视他的表格寻找灵感了,他们写完了特长,便开始写自己去往南洋的目的了。是要定居,还是要发财,愿意住五年以上回来,还是宁愿随时都想搭船返回,在南洋希望能担任什么职务……

这些是选择题,只需要打勾就可以了,徐振之偷眼看去,大多数人都选了想要定居,愿意住五年以上,在南洋希望担任的职务,很多人都写了兵丁,也有写吏目的,写老师,写管事的,愿意继续种田的人实在是不多。

也是,都在云县这里站住脚了,若是愿意种田,在原地不好吗?或者去鸡笼岛不好吗?若是要去南洋,自然是要有一些和本地不同的好处,很多人都在去南洋的目的那一栏选了其他,补充说明:娶妻。看来买活军这里的百姓,也不是个个都能娶上老婆……不过,至少可以去想一想了,这和敏朝相比,其实已经是个不小的进步了。徐振之也是来到买活军这里之后,才突然间意识到,成家几乎是所有成年人的需求,在外头,有太多适龄的男子保持单身,已经过于司空见惯到所有人都不觉得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这些想去南洋的人里,只怕有八成都是为了去南洋找个媳妇。”

他心中如此估摸着,另有两成,则是为了拼个与众不同的前程出来。不过,买活军这里的风气,和敏朝的确是非常不同的,在来到云县以前,徐振之还以为,活死人百姓们只怕去南洋的热情不会太高,除了军船以外,要找一艘船搭着去南洋只怕不易,但没有想到,买活军的民风更加外向、开拓,即便在本地可以吃得上饭,但是,敢于闯荡的人居然这样的多。

其实,在徐振之来看,这大概也说明,本地的活死人依然是可以感受到压力的,生活中也有烦恼,若真是美满富足,一无所求,也就不会往外去发展了。这个认知,倒是让他心里稍微释然了一点——本来就该如此,这才合理嘛,不论政治有多清明,百姓们该有的烦恼还是一个都不会少,一个人人都没有烦恼的社会,是徐振之所无法想象也不能融入的,眼下这样的局面,反而还让他觉得比较踏实,有效地安抚了他入买境之后一路来受到的震撼。

四轮马车、弹簧避震、水泥路,沿路上那清洁的茶棚,可口而又实惠的吃食,可靠亲和的老板,几乎是一尘不染,没有牲畜粪便的平坦道路、太太平平的沿路治安——每天晚上还都可以洗澡呢!吃食上更是没有什么要吃苦的地方……这样的游历,简直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了!也难怪活死人见到徐振之在特长里写‘擅长走远路’,会这样吃惊了,毕竟,如果是这样的远路,哪怕就是走上一千里,又有什么难的呢?

徐振之对于各地的水泥房客栈、澡堂、洗衣厂等机构的巧妙设计,早已经是赞叹过一遭又一遭了,来了云县以后,更是惊异于此地的繁华,这座小小的县城,到了晚上,几乎是灯火通明,那煤油灯简直亮得令人炫目!

这还不算完,有些工厂用的是沼气灯,那就更可怕了,在晚间远远看去,竟仿佛是在自家屋子里藏了月亮一样,那光华透过厂房的横梁传出来,甚至把夜空都给照得发亮了,这和‘火树银花不夜天’的京城元宵相比,虽然灯火的花样远没有那么多,但震撼人心的程度却要犹有过之。

便连徐振之这样,对于山川秀水的兴趣远远大过人间烟火的旅游家,一听说这个沼气池是和自来水、抽水马桶配套的一样设施时,也不由得完全着迷了,恨不得立刻拜访方家,请教这一套设施中的机关道理,并且马上生出了这样一个念头:若是能在买活军治下,置办一套有自来水、锅炉房、抽水马桶和煤气灯、沼气灯、地暖的房子,伺候着母亲住下,那……那才叫做真正的孝顺呢!若是,若是能每年兑换一次给母亲体检的机会,那就更好了……

云县的美食,也一样是让人惊叹的,哪怕是这样热的天气,只要有钱,照样能吃得起鲜肉,无非是价格要上浮一些而已——天气热,牲口也苦夏掉膘,肉价是要有些上涨的。

“想要吃海鲜,每天中午能吃到新鲜的,晚上的都得腌过才不至于腐坏,若是要吃肉,就在钱街!”

徐振之的邻居们是这样说的,徐振之第二天便去查看,果然,钱街上,肉饼蒸蛋、鲜肉饺子、千层肉饼、辣酱烘饼、咸卤豆腐花,鲜肉小吃应有尽有,就这一项已经足以说明云县的富庶了:只有这些鲜肉小吃每天都可以卖完,小贩才会逐日备料。看来钱街那一带的客人,手头实在是很阔绰的!

这样阔绰的地方,饮食还能难吃了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庄子在临城县的玉米卷饼,钱街上早有了,纯正的报纸风味,三文一卷,就是一张掌心大小的小饼子,配着西红柿酱汁,风味特别的辣椒圈——甚至还有极为昂贵的酸奶油供应,这个东西在报纸食谱上也有提及,不过,临城县就算有羊奶、牛奶,谁又会做酸奶油呢?

徐振之吃了一个加酸奶油的小饼子,果然风味更加丰富,那酸奶油浇在料上,犹如凝酪般好看可喜,馅料里还添了脆弹可口的手剥河虾仁,这样名贵的卷饼,除了云县,也就是京城、武林这样的地方能够供应了,徐振之甚至怀疑武林街头也养不起这样的摊子——一个虾仁卷饼要十文,加酸奶油再加两文,就一张而已,壮汉若是要吃饱,岂不是要来个十个八个的,一顿早饭就要吃了百八十元?

就算在武林,能常常这样吃的人家也是有限的,可在云县,这卷饼好卖得很,想吃虾仁卷饼还要早些去呢,因为要保证新鲜,馅料有限,过了早市,常常就已经售罄了。

徐振之在这里,油然就有了些‘长安虽好,百物腾贵’的感想了,他原本想在云县内外再领略一番的想法,也因为阮囊逐渐羞涩而有所更改,尤其是今日交了表格之后,对于自己经由买活军选拔前往南洋的前景,更不乐观:人家去南洋,不是去做生意,就是去种地的,就他一个人,特长是走远路、诗词歌赋……若是徐振之自己做吏目,也不会选他去,去了当即就要返回的,也不会留在南洋做事,又有什么用呢?

见到衙门口的盛况之后,徐振之便意识到,自己得另外想辙了,他从衙门口出来,先去吃早饭,吃了一大碗酸辣鸡肉粉——鸡胸肉汆水后撕成丝,用西红柿泥、辣椒油、陈醋、虾油、芝麻等物一抓,烫好了的粉养在凉井水里,抓出来就那样一拌,口中酸香四溢、鲜辣可口,冰凉开胃,徐振之一人可以吃完一大碗,再来个热乎乎的炖罐,这炖罐要得是很有讲究的,若是粉热汤也热,这样的天气下,实在吃不进口,粉是凉的,一口气吃了许多,就要饮些热汤来暖暖胃,否则一早上恐怕是要闹肚子的哩。

这样吃完一大碗粉,已是又出了一身热汗,徐振之回了宿舍,打来井水,又擦洗了一遍身子,换了一件短衫,嗅嗅身上没有异味了,这才戴上斗笠,按照买活周报上写的编辑部地址,抖开了买的云县地图,在上头辨认了片刻,仔细画出方向来,抖擞精神,掸了掸衣裳上的灰尘,往周报编辑部的方向,大步走了过去。

这一次且先把稿费取了,足够在云县这里再品尝一些美食,唔……徐振之吸溜了一下,又赶紧用手背抹了抹嘴角,然后,再买船票回江阴去,将母亲接来云县住一段时间,若是可以,不知能否请沈编辑介绍中人,先相看好一套房子,他们快抵埗之时再写信来请中人出面租下。不过这样的话,不知钱财是否还趁手,早知道,该在武林多换些买活军的钞票来的……

也是一路上太贪嘴,吃了不少美食,但那酸辣鸡肉粉的确相当美味……

徐振之又抹了抹嘴角,他开始有些愁钱了:算来算去,钱还是有些不够,该问问沈编辑,在买活军这里出书难不难,若是将专栏集结出版,或许也还能换点子小钱,足够这一路上的使费。至于去南洋,公费无望,若是托不到人情,私人前往的路费,那也只能回家再筹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