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380章 下南洋的理由

买活 第380章 下南洋的理由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更士办案,闲杂回避!”

“走开,走开!更士办案,闲杂回避!——说你那!钻什么!你是同伙?”

人群中顿时响起了一阵刺耳的公鸭嗓子哀嚎,一个刚十二三岁的男孩儿被更士提着衣领提溜了起来,往外一扔,“穷钻!再赶过来,牢里大刑伺候!”

自古以来,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衙役、捕快虽然在上官面前不过是是卑微小吏,但哪怕在秀才跟前,都是横行霸道,更不说百姓眼里了,虽说有破家县令,灭门府尹的说法,但这针对的都是本地的殷实人家,一般的百姓,一辈子能接触到最大的官,便是从前的捕快、门子、帮闲、文书,以及如今买活军的更士了。

但凡是做这种活计的人,平时对百姓的脸色都不会太好,买活军的更士们也不例外,所谓亲民如子,那针对的都是文官,武官是要讲兵威的,如此才能镇压千奇百怪的刁钻百姓,譬如此刻,更士们将一户宅院团团围住时,便少不得有些爱看热闹的轻浮少年,没头没脑地往里混钻,你说他是犯人的党羽么,却也未必,就是到了这个年纪,跳脱不服管教,遇事爱蹭热闹,‘飞扬跋扈为谁雄’这句诗,送给他们是最恰当的。

“惹事!”

虽然买活军的更士们,平日里做事也算公道,从不曾勒逼百姓、索要钱财,更不会动用私刑。但身份放在这里,一般人家哪敢招惹?这少年本也是街坊,忙有人去告诉他父母,他父亲飞奔出来,二话不说,照脸狠抽了两个巴掌,顿时将他面上打得高高肿起,喝道,“下贱的孽畜!有你什么事?没听老爷们说的——穷钻?钻不死你?”

发落了不肖子,忙又做出笑脸来,上前要代儿子赔罪,更士们哪里理会得这个?见有人从屋内出来,便吩咐了声,“都让开,别挡路!”

此时只见屋内一阵啼哭声中,一个二十多岁的汉子,双手被反剪在身后,脸上罩了个口袋子,被人从屋里牵了出来,身前身后都有更士护卫,又跟出了若干亲友,都是面如死灰,垂着头被更士们领到马车之前,陆续上车,如此一家人走了一干二净,好事者等马车一走,便立刻聚拢过来,虽然不敢靠近,但也踮着脚张望着敞开大门内的景象,还有些人已经趴到了院墙另一头,窥视着那两层小楼,叫道,“哎哟,哎哟,柜子都被打开了,可是被翻得清清爽爽那!这到底是犯了什么事儿?”

“得了得了!”

居委会主任——迄今还是很多人习惯叫他里长,这边刚把嫌犯一家都送入马车,回头便连忙来清场,喊道,“都是没事做了怎么?不上班了?不上课了?闲着在家可交了人头税没有?游手好闲、嗅探邻里,这是好日子不过想去矿山了?”

买活军的百姓们,一向是习惯生活在严密而且精细的管理下的,不论怎么说,这也比敏朝严酷而莫测的管理要来得好,里长的权威起到了作用,人群逐渐散去了,但仍是兴奋地谈论着今日这出好戏的前因后果。“——怎么是他们家!”

“也不知道是他们家哪个犯了事!说起来原也是煊煊赫赫,难得泉州城破了,他们阖家都没有折进去的,还出了许多吏目,眼看着就要兴旺起来,谁知道又有了这么一劫!”

“刚才推出来的是他们家老三还是老四?”

“却都是吏目不成?”

“我刚才做饭时,贴着墙根听了一会,好像里头还有他们家堂侄媳妇的事呢——说是和她有私情,好像是老三吧?老三媳妇一听,跳起来就要打人……在屋里颇是扰乱了一番,你们在外头可听到了没有?框cei一声,那是他们家大饭盆给老三媳妇砸了!”

“听到了听到了!就说呢,怎么才进去就砸东西,原来是自己手里的家伙事给砸了!堂侄媳妇——哪家的呢?他们家堂亲可是不少!”

原来这犯事的一家姓宋,说起来,宋姓也算是泉州的大姓了,数百年繁衍生息下来,各分了堂号——泉州这一支姓宋的血脉,对外都可以说自己是泉州宋,这是他们的郡望,若是出门在外,遇到了泉州宋的子弟,那么也会互相照拂,至少比陌生人多了点人情在。

而在泉州内部,因为亲戚关系实在太多太混乱了,又多次分家,便不再按族谱来论亲戚,而是分出了堂号来,各修族谱,如今在泉州最出息的自然是宋玉亭为首的大海商顺风堂宋。还有许多支脉,难以一一记载。

因宋玉亭早就和买活军做生意,买活军攻占泉州之后,仗着这点情面,大多宋氏族人都能得风气之先,如今过得相当不错。今日被逮捕的宋家这一支,原本自己开了个小铺子,父子都在铺子里做事,又有几个孩子在宋玉亭那里打杂,因为原本识字,又从亲戚那里拿到了买活军的教材,得到了点拨,第一批就考了吏目,又顺应政策,积极分家、献田等等,政审分加了不少,现在日子过得反而比原本要好。

这老宋夫妻两人,从自己的公公,也就是曾祖父辈家里分出来以后,又把已经成亲生子的老大、老二分了出去,余下的钱财,自己还造了两层的小楼,现如今跟他们住的还有老三、老四,老三成亲没有两年,刚生了个大胖丫头,也是在攒钱准备独立出去——现在因为流行分家,许多人家都改了规矩,不再是跟长子养老,而是一个个分家出去,分出去时,只是贴补些买房或者租房的钱,大头财产不分,到最后幼子也分出去之后,再在孩子们之中择一户人家养老。

如果二老手里余下的钱财已经所剩无几,那也没什么好说,就看儿女们的良心奉养了,若是家资丰厚,所余仍多,那么二老百年之后,这笔钱只是象征性地给其余几房子女一些,最大头是给侍奉他们养老的那一房继承。

说起来,这还是《买活周报》之上,两个临城县、许县的老丈人投文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呢,认为如此一来,子女们至少都可以得到父母的一点帮助,也算是全了父母子女之间的情谊,但若想要继承更多,便要看在老人暮年时的照料了,照料得精心,多拿遗产也是应该,若是那等只知道索取,还十分理直气壮,将父母差使到老的不孝子女,一文钱不多给他们,也是应当应分的。

这样的办法,虽然并非强制,但仔细考虑,却很适合买活军这里鼓励分家的政策,尤其是手握遗产大头,死后再凭遗嘱分配的想法,是很合乎家长胃口的,要比原本强制大量分给长子的做法灵活得多。子女们各自有了指望,岂不是都来轮流讨好双亲,使父母免去子女凉薄之叹?虽然也有老规矩一定和长子住的人家,但也有宋家这样,先把成年孩子分出去的做法。

这个做法,如今就显出了作用,老三犯事,受到连累的是父母、妻子,还没分家的四弟,已经分出去的老大、老二如今看来暂且是无事的,若是那种阖家住在一起的,全家都要跟着进去,谁能在外奔走援救,或者说得直白些,谁能来帮这户人家看守一下门户呢?

果然,又过了几个时辰,正是中午下班下学的时间,就只见五六个人推了几辆板车,面色凝重地过来了,为首的正是宋家老大、老二,还有妻子堂亲一类,几人和守门的更士交谈了一下,更士便带着他们进去——从二楼窥探,可见他们便是要带走衣服,也要当面抖落,两面翻开了给更士看过,证实没有私藏什么呢!

能带走的,除了衣服之外,也就是一些金银首饰,又是锅碗瓢盆的盛器了,也都要受到查验,众人都是聪明的,眨眼便明白了更士们的意思——这帮人进去了,谁知道何时能出来?自然要亲戚来收拾些衣服送过去,另外这些首饰、碗盘都是小东西,很好偷盗,又是价值不菲,也要提防夜里进贼了带走。其余什么桌子凳子的,不可能携带了翻墙,倒是无妨。

如此一番翻箱倒柜,好好的一个家,一日之内便露出了破败之相,街坊邻居,难免议论纷纷,感慨不已,不少老人家看了这番热闹,不由又都受了触动,回去纷纷和家人商量起来,最极端的,只要有孩子进了衙门做事,便把他们分出去,哪怕是在家附近住呢,那也不能再住在一块了,防的就是今日这样的惨状。若说是要互相照拂,也不差这聚居在一处的情分,而倘若有一人犯了事,这阖家牵连的样子,怎么能让人不害怕呢?

“不过话说回来,这老三不就是个书吏么?手底下连个人都没有,他能犯什么事啊?”

也有人十分不解,举了自己家的例子来,“就说我家媳妇子,也是在府里做个抄写文书,那日打翻了一整盒墨,污损了好些重要文书,也不过是罚了一个月的俸禄——后来她申诉并非自己失手,而是那墨盒松脱了,不知怎么的,上头一调查,果然如此,那一批墨盒都被退回去不说,罚的俸禄也还回来了,可见这买活军的衙门,待人做事也并非十分苛刻,今日这般严整,定是出了大事——难道是……造反?”

书吏造反,似乎是闻所未闻,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感毛骨悚然,不知有谁说了一句,“别说了,若是造反,咱们也都没个好……知道什么叫连坐么?”

“咱们买活军这里可不兴这一套!非亲非故,只是邻里,连坐什么!”就有人连忙大声地反驳了起来,不过,话虽如此,心头却依旧是有些虚虚的——毕竟,一般的罪过本也就没有连坐这个说法,连坐的都是大罪,什么谋反、谋逆,都要连坐一家子流放,甚至连邻里若是知情不报也有罪责,在这方面,买活军并没有出过明确的规定,许多时候,百姓们还是从《大诰》中寻找法律问题的答案,但,《大诰》对这种罪名的处理,是非常严厉的,难免让人心头打起了小鼓来。

“怎么可能是谋反。”也有人只是觉得这说法十分不合理,“那宋老三还是个谋反的料子?最多也就是个男盗女娼的罪过!他是买活军吏目,和堂弟媳妇苟合本就是罪过!这个罪,一般人不告不理,吏目们若是被查实,男女都立刻开革、永不录用!只怕就是他堂弟不愿戴帽子,去告发了他也未必的!”

这样的大事,街坊自然众说纷纭,议论了几日,忽一日见宋家门又开了,里头几个家人垂头丧气,正在拖地烧水,连忙都去送水送笤帚,一面帮着打扫,也是邻里间的情谊,一面也是打探消息。

“他是猪油蒙了心了,杀千刀的烂肉!没的连累了一家人!”

宋家人呢,也是要急于澄清传闻,不让众人把他们家编排成敢于谋反的逆徒,便一边哭一边将事情原委道了个清楚明白:原来宋三在委员会,的确只是个书吏,没有丝毫的实权,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百姓寄来的举报信,将其登记成表格,总结事项要点和其中的违法情状,和原信装订在一起递交上去。

原本这活计是由两人轮班做的,但他的搭档前年开始就害病了,因和什么什么主任是近亲,仗着些老情面,便常常告假在家休息,活儿便落在了宋三一个人身上,办公室里常年只有宋三一人,宋三不免便动了点心思,因他和堂弟媳,原都在老宅那边时,便已经勾搭上了,见到有人写信检举堂弟媳,便将信件昧了下来,不往上递交,都私自或撕毁,或烧毁。

若是大罪,自然也没这个胆量,想着毕竟书信上写的,不过是蕞尔小事而已,如此神不知鬼不觉,那些举报的人,信件石沉大海,也当不会较真到底,来问个因由。果然,一年多下来,毫无异样,他胆气就逐渐壮了起来,偶尔也听了几个近朋友的嘱托,允诺他们,若有举报他们的信来,也一应将其隐匿云云。

“他是个糊涂虫!可知道里头牵连了多少事情?如今他那些兄弟,全都被抓起来了,连着他那同事的老亲,什么主任,也跟着卸职待查,委员会工作全部暂停,从主任到科员,全都分开来细审……要审他们,为何有人无故缺勤却不曾过问,不曾向上检举……”

说到这里,宋婆子也不由得放声大哭,扯着嗓子对那瞠目结舌咂嘴不止的老街坊诉苦道,“便是最后都出来了,还有什么用啊!我家得罪了如此多人,还如何在本地立足?本来听人说下南洋,下南洋,还觉得可笑,买活军这里越来越好,我们好端端的,为何要背井离乡?”

“如今到老了,却要因为一个造孽的儿子,有家也站不住脚,说不得,只能上船去客死异乡,再不得返回……天爷啊!我等竟是要变卖家产,下南洋去了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