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434章 兄弟父子相会

买活 第434章 兄弟父子相会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大草原上,没有成形的市镇,对于地名的描述也十分的飘忽,人们定位一个地方,不是靠地名,而是靠时间,譬如说,从希拉穆仁草原的王帐,到延绥镇,快马也要走七天,若是驾着马车慢慢的走,那就要十天半个月的——

在这样的地方,向导要比关内重要得多,汉人所在的关内,驿站连着驿站,而且是有路可走的,只要在岔路口问问人就行了,可在草原之上,走到哪里都是路,也就走到哪里都没有路了。

一个懂得观察星象,分辨地形,记得方向的老向导,哪怕是老得干不动活了,地位也比年轻的壮汉要来得高。满都拉图自己就是很好的向导,和巴音一家相会之后,他对于方向也就更明确了,他们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又走了两天,这一天再走到太阳升到头顶的时候,便见到了远方星星点点的帐篷顶,灰白色的格日几乎连成了海——格日是鞑靼人对于所有帐篷的叫法,只有外族人才叫‘穹庐’、‘毡包’的。

“喝!这可赶得上察汉浩特的那达慕了!”虽然他也听巴音说过了现在边市的规模,但满都拉图也吃惊地叫喊了起来,“这和我上回来时,可大不一样了!”

“规模至少是上回造访时的十倍!”

毕力格很有把握地说,又指点着说出了自己的观察所得,“围栏方向,是延绥镇的方向,那里的边界线从定下来就没动过,帐篷都是往草原这里铺过来的,你们看,已经越过了那条枯荣线,很多帐篷都扎在长草的地方了!”

确实如此,这就足以说明边市的规模扩大了多少了——草原是没有一条明确的边线的,并不是说,跨过这条线,突然间就是极其丰茂的水草了。从草原到延绥镇这里,草是逐渐稀疏的,地也更加坚硬,石头越来越多,虽然还有草,但这里一从、那里一从,很难连成片。这是因为关内的汉人百姓常年在这里活动,再加上气候的变化……总之,汉人定居久了的地方,城镇往外的土地,草就长得不太好,这也是事实。又或者说,一个地方只有不怎么长草了,牧民才会感到没有和汉人去争夺的必要。

这样半是荒漠,半是草原的地方,放牧时是没有必要过来的,但在夏天时却很适合扎帐篷——那些草长得好的地方,土地本来就湿软,夏天雨水一多,那就是一脚一个烂泥坑,这种时候,牧民会直接住在有篷子的车里,不把毡包搬下车了,但集市这样搞可不舒服,在坚硬干燥的土地上扎营,肯定更便利一些。

因此,边市最开始,肯定是在较坚硬的荒漠土地上开张的,帐篷也都会尽量扎在硬地上,但现在,这星星点点的帐篷群,已经蔓延到了满目绿意的水草原上,车队经过时,也可以看到,很多牧民都直接住在蓬车上,没有给自己费事搭毡包。即便有毡包,也多是不大,至少都是一辆车能装得下的规模。

——“这么小啊!”满都拉图不知道的是,当巴图尔返回云县,把他拍摄到的草原风光呈现给谢双瑶看时,这个现在封号已经长到必须分段的统治者,曾多少有些吃惊地这么评价,“我印象中毡包都很大的,至少能容纳个二十几人什么的。”

这样的毡包当然也有,但此时,一般的牧民家庭,更多的还是以这样的小毡包进行组合,大小以一二辆车子能拉着走最合适,因为大毡包的搭建至少需要五六个汉子一起动手,女眷能帮的忙不多——确实是力气活。像是那日松一家那样,能有一个容纳商队的大毡包的,那就说明他们家以前日子过得很好,人口多,现在虽然被排挤了,但还保留了前些年积攒下来的家产,而他们每一次腾换地方时,都需要朋友特意来拜访,帮助他们搭好这个毡包。

边市这里,大多都是一个家庭出一个人,大家招呼着集合起来,往这里来做买卖的,他们带的车肯定尽量是要拉货,有时候连毡包都不带,所以,也还可以看到,边市往西有很多篷车。

往北延伸出去的荒漠上,也有很多半人高的低矮帐篷,外头围着一圈空荡荡的板车,还有马儿们被拴在一起——这是卖了羊毛,还没来得及买货物,而这些人,因为篷车不如板车好装,就连篷车也不带了,只带了收起来不占地方的帐篷。这是草原晚上太冷,必须要有个挡风的东西,不然,恐怕有些彪汉子连帐篷都不会带呢!当然,又或者这家人本来就穷,连篷车都没有,走到哪里都只睡帐篷。

满都拉图这一行人,气派当然又和平常不同了,他们也带了小毡包、帐篷:满都拉图在路上睡毡包车,骑兵们睡帐篷,而到了边市,他们就要支起大格日来了——也就是谢六姐印象中那种到处悬挂装饰,铺着彩色毡毯,可以容纳四五十人甚至是上百人,气气派派的大穹庐。这种大格日只要支起三四个,就可以容纳他们所有人,至于满都拉图,他自己住一个较大的毡包,这也是主子应有的气派。服侍他的奴隶,若是得他的欢心,就可以睡在小毡包里靠门口的地方。

“看,主子,汉人已经在这里盖起房子来了。”

毕力格眼尖地指点了起来:确实,在边市的中间地带,已经有了一栋又一栋的‘拜形’(土房),竟还有两层小楼,而且是平顶的,建筑和延绥镇里的完全不像。很多骑士都感兴趣地打量了过去,草原上习惯了低矮辽阔的视野,哪怕是两层小楼也是很难得的。

大队人马造访,边市当然也不可能毫无反应,远远地已经有一队骑士奔驰了出来,其中领头的鞑靼人,长相特异,双眼湛蓝,满都拉图一见就满脸放光,“可敬的巴图尔!”

“尊贵的满都拉图!”

两个骑士跳下马,大笑着抱在一起,捶打着对方的肩膀,“今天是什么好日子,我把我的好兄弟给盼来了!我几乎认不出你了,满都拉图,你简直换了个人!”

“正是适合相会的好日子,对你的思念让我动身东来——我的病已经全好了!巴图尔,多亏了你的指点,否则我现在说不定已经长眠!”

虽然巴图尔曾算是这片草原上值得一提的人物,但贵族们都知道,一个蓝眼睛的孛儿只斤,是不配掌管这样大的丰饶草原的,真正能和仁钦台吉掰腕子的,是巴图尔的嫡出兄长们,既然他们都死在了白灾里,那么仁钦台吉也并不会忌讳巴图尔前任台吉之子的身份,反而对他相当的照应,就如同巴图尔也不会记恨仁钦台吉一样,鞑靼人的思维方式,和汉人不是那么的相似。

满都拉图和巴图尔从小相识,十分熟悉,虽然不算是安答那样亲密的兄弟,但关系也一向良好,他之所以来到边市求医,就是巴图尔上回去王帐求医时,给满都拉图的建议。满都拉图犹豫了三个月,还是动身前来,所以他确实要感谢巴图尔,“我给你带来了贵重的礼物——”

车队后方,已经有一个小孩策马跑了上来,“额祈葛!”

“我的好宝珠!”巴图尔大喜过望,立刻把孩子从马上抱下来,“长这么高了!你妹妹呢?”

“妹妹还跟着额赫,额赫说,我来了边市找你,如果你和后娘还待我好,我再派人去接妹妹!”

“哪来的后娘啊,哈哈哈哈!”

巴图尔的儿子九岁大,虎头虎脑的,双眼也是隐隐发蓝,但长相中鞑靼人的味道更重些——个子像父亲,九岁已经十分高挑,他的马上功夫也已非常娴熟了,满都拉图欣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是个小勇士!离开亲人走了一千里,独个儿睡小帐篷,一次也没有哭!”

“是我的好儿子!”

这份厚礼确实让巴图尔笑得合不拢嘴了,“好兄弟,你送我这样的厚礼,我该如何报答你呢?”

“我们的情谊如山高,不用计算得这样清楚!”

这是实话,边市的扩张,虽然动摇了仁钦台吉在草原上的权威,但这也不影响满都拉图和巴图尔的关系——鞑靼人的亲缘联系远没有那么紧密,满都拉图也不觉得自己就一定是将来的台吉了,鞑靼人的继承办法和汉人不同,仁钦台吉的幼子,按照传统来说还更占据优势。满都拉图心里未必没有一点自己的小算盘,他特别积极地带人前来边市贸易,可以说是释放了友好的信号,当然,这也得看边市、巴图尔,是如何回报他的善意的。

边市的礼遇让人满意,他们放开了原本围在一起的栅栏,把仓库边上早准备好的一块空地,留给了满都拉图一行人进驻,这份诚意就让人点头了,也可以看得出边市这里考虑的缜密。骑士们没什么好不满意的,纷纷咧开嘴卸车,和自发涌来帮忙的牧民们寒暄着,顺带寻找自家的亲戚,“希拉穆仁西面,三棵树下的阿吉泰来了没有?他是我的奶哥哥!”

满都拉图当然不必亲自做这些事了,他留下心腹照看,自己带着毕力格,和巴图尔一起在边市里逛荡了起来,不住口的称赞,“好,好,巴图尔,这个边市让我喜欢,是我们鞑靼人做主的地方。”

他倒不是要否认买活军的意思,而是夸奖着此处做主的是巴图尔,有一个会说鞑靼话,知道鞑靼规矩、礼节的管事在,双方就很好沟通,说起话来也叫人心底舒坦。自己的善意有回报,对方的感激也看得分明,与和汉人之间的沟通截然不同,汉人的臭规矩多,说话也弯弯绕绕的,鞑靼人往往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耗在猜测上的精力多,叫人心里很不快乐。

“仰仗六姐菩萨的关照,边市这里越来越繁华了——我也快一年没来了,变化很大,这里越来越像个那达慕了,下午还有人摔跤呢!现在你们的人来了,摔跤场有热闹瞧喽!”

“真的吗!”满都拉图大喜,鞑靼人就没有不爱摔跤的,“好哇,好哇,我倒要看看如今这里来了多少勇士——说到勇士,巴图尔——”

他正想说从巴音那里得到的消息,也就是和马贼有关的事情,但眼睛一溜,就看到了街道两旁,那木头房子的店铺里摆着的一排排东西,禁不住就问了起来,“嗯?这个白白的东西,这是什么?是奶豆腐吗?我看着不像!”

“这些全是关内的好东西,现在边市繁盛,那些商队啊,什么都带来了一点。就连大米、糯米,都比从前多了。”

巴图尔也是会心一笑,冲跟在他们身后的儿子招了招手,“山丹夫,过来,想尝尝黄米凉糕吗?”

这家店铺似乎是小食铺,也就是说,除了大宗的商品出售之外,他们也卖小吃,恰好就是卖这些商品做成的好东西。在店铺一侧,可以看到一个长条的玻璃柜台,里面放了一碟一碟的食物,所谓的黄米凉糕就正在其中,用的倒是鞑靼人很熟悉的糜子,上头浇了透明的糖稀——虽然也是用糜子做的,但这样的好东西,草原上根本见都没有见过。

山丹夫抽着鼻子,从进边市开始,他的口水就已经吸不住了:边市这条街上,虽然有常见的牛马腥臊味道,但也有各式各样食物的香味,山丹夫虽然没有吃过,但是他闻得出好呀!

“想!”在父亲面前没什么好客气的,他响亮地回答。

店家立刻机灵地送来了一个碟子,巴图尔和他说了几句汉话,取来银叉子,把一块淋着糖稀的凉糕塞到山丹夫口中,“好吃吗!”

山丹夫瞪大眼,拼命地咀嚼起来了,望着父亲用力点头,满都拉图妒忌地看着他,自己的喉咙也微微动了一下:他就是爱吃甜食,可惜……

“我——我不吃,我不敢吃。”见巴图尔看向自己,他连忙退了一步,摇了摇头,“我答应了医生,从此再不吃甜食的,马上就要见到他了,我不能违约。”

“那么你们一人一块,算在我头上!”巴图尔也不相劝,便立刻招呼起了几个随从,这让满都拉图不免有些幽怨了:派人跑了几千里,到布里亚特去,把你上回没找到的亲人带回来了,就这样回报你的恩人?本来是不能吃的,但你要是多劝几句,看在你的面子上,没准也就勉为其难地尝一块了呢?反正,虽然答应了买活军的医生不吃甜食,但你巴图尔现在不也是买活军的人吗,你的建议也是买活军的建议啊……

刚泛起来的伤心,又很快被巴图尔给打破了,他接着就对满都拉图说,“黄米凉糕浇了许多糖,我不勉强你,满都拉图,你来看看,这年糕的模样多么洁白,多么惹人喜爱,要不,让他们给你烤一块?我们只稍微洒一点儿白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