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439章 山丹夫的婚事

买活 第439章 山丹夫的婚事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店家,来一碟酸辣海带,一碟咸酸菜,再来一碗羊汤下的馄饨土豆粉——羊肉有没有?”

“有,有,要杂碎还是手把肉?杂碎便宜,只无羊肠,一碟三文钱,羊肉贵些,一碟五文钱!还有老茶汤、粉汤、油饼子,客官要啥的都有!”

昨夜的欢聚这才刚刚散场,边市里一早,赶着刚出门的当口,过来摆摊的汉人百姓也都到了,有些专在羊身上找生意的摊贩,干脆就没回去,一早起来,新煮个一腔羊,此时羊汤刚滚,那些彻夜欢宴回来的鞑靼人,坐下来喝几口早酒透一透,再吃一碗土豆粉,便自顾自回帐篷里去睡了。

而还有些口内来的客商,他们不愿错过这大啖便宜羊肉的机会,虽然是早上也还是点了手把肉——这羊肉若是在京城一带,一碟没有个二十文那是下不来的。一碟五文钱,便宜了不少不说,而且份量是京中的数倍,口外的羊的确又便宜又新鲜,而且没有膻味,不多吃几顿,岂不是可惜了的?

“来个羊肉土豆粉吧!再来些腌酸菜,多撒点韭菜花和芫荽!再来一碗炒米茶。”

“炒米茶我们这里却没有,给你去隔壁叫一碗来。”沿着街两边是一排茶棚,这里是买活军给边市划出的饮食区,在集市的上风处,而且围起来不给牛马进来,空气要清新许多,摊贩们紧紧挨在一块,蛮汉杂处,那汉人掌柜的笑盈盈地说道,转身喊了起来,“喂,巴雅尔,来一碗炒米茶——加不加奶皮子呢!加糖还是加肉干?”

“加奶皮子、加糖!”

商户有钱,哪怕明知道加奶皮子和糖要更贵,也还是爱喝甜口的奶茶——原来鞑靼人的奶茶是没有咸甜口这一说的,但谁让京城正流行所谓的珍珠奶茶?虽然珍珠如今边市还是没有,但把鞑靼人的奶茶加些炒米,再加一点奶皮子,一点白糖,喝起来不也蛮像一回事的吗?

价格却要便宜得多了,一杯奶光茶不过一文钱,加了奶皮子也只要三文,厚厚的奶皮子就往里加,白糖加了才要五文钱,而且加的少,想要再甜点得掏钱再来一份糖——这也不怪掌柜的,他们的白糖也在边市这里掏钱买的。

“就算再加一份糖好了,也七文钱,京城里,一杯正宗的奶茶,没有个三十文可下不来的,口外物价实在便宜。”

商人们一边吃早饭,一边谈论着草原的丰饶。在摊贩区之外,那几座拜形内,满都拉图手下的兵士们,却有些郁闷地对他们自己的亲戚发着牢骚,“边市这里虽然繁华,但什么东西都贵着呢,卖东西换来的钱,一不留神就全花掉了,想要的东西还没有买完。”

“这个粉汤油饼,也太贵了!却又怎么这么好吃呢!”

他们是要把握机会多吃面食的,透亮的红薯粉条,在羊肉浓汤里熬得入味了,再加上红彤彤的辣椒,绿油油的芫荽、白生生的洋葱,这东西刚一尝到嘴里就让人心花怒放,再加上油香十足松松软软的油饼子,咬一口满嘴是油,嚼着满口的浓香,这一份早饭就要十五文——没见到肉不错,但在边市,便宜的是肉,贵的是那两个油饼子,是做油饼的面粉啊!

但是,物以稀为贵,鞑靼人就爱吃油大的精面食,很多台吉亲卫已经在询问了,这样的美食,难道住在边市附近的亲戚们是可以时常吃得到的吗?

“那怎么可能,也就是遇到亲戚了能来吃一顿,稍微尝一尝,最好是在二楼窗户边上,可以往远方看一看。”

因为草原地势多平,居高临下俯瞰道路的感觉,对鞑靼人来说是非常新鲜的,所以所有房屋的二楼都比一楼更受欢迎——还好是水泥房,若是板房,那些身体沉重的鞑靼汉子在楼上一走,楼下岂不是就要随着震灰了?

“一会要是没吃饱,就再去小摊贩那里找补一碗奶茶吧。”亲戚们这样对亲卫说,“我们住在这里种田上课,倒是能把土豆吃饱——时常吃个羊汤土豆粉,羊汤熬土豆,也就很满足了。边市的羊汤很便宜,我们经常来买,也过来卖我们自己种的蔬菜,换些咸菜回去储存起来。”

在边市附近,就是那日松家的四季草场,现在,那里已经有了二十多户人家在种土豆、种菜了,他们现在把土豆收获了以后,送到边市这里来卖掉——说是卖,其实是换,送来收获好的鲜土豆,称重过后,按照一个比例,带走磨好的土豆粉末,再买一把马口铁的漏勺,这样,需要做土豆粉的时候,只要有水就行了,种土豆的人家都会自己用漏勺做土豆粉条。

当然了,干制好的土豆粉条,他们也会换一些,这一趟迁徙时可以用得上,余下的,鞑靼农民更愿意自己做,因为换成土豆粉末,要比换成土豆粉条划算一些,而且土豆粉末也可以做搅团吃,这东西不用牙,老人和孩子可能都可以吃。

“大概有五千斤的土豆粉给我们带走。”亲戚们看似随意地说,“配上炒米,一家人半年是够吃的了。吃完了也不要紧,土豆粉很便宜,春羊毛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来买一些。”

五千斤看似是多,但家里人口也多,一个牧民家里十几口人很正常,五千斤也就是半年多一点的量,不过,至少这东西比炒米要好吃一些,这样一来,牧民在艰难的年景,也不用忍饥挨饿了,至少可以吃个饱饭。

台吉亲卫们计算下来,不由地说道,“有些人口少的家庭,可以干脆住在边市附近,一边养羊,一边种草、种土豆,都用不上迁徙!”

“我们也是这样说,有些人家就想要定居下来——一亩草可以养四只羊的话,只要三亩地就可以养活一家人了,两亩地种草,一亩地种土豆,这样轮换着来,种土豆的地,种一季,歇两年,给它多多的种草,恢复他的肥力。三个人养八只羊,种一亩土豆,一年有三千斤的土豆,四十八斤的羊毛——土豆自己吃,一个人一天可以吃三斤!还能卖羊崽子,日子过得很好!”

一天吃三斤土豆,当然是吃不完的了,但光吃土豆也不行,可以把多余的口粮拿来换粮食,此外他们还能养几头牛,这样有牛羊奶做白食,不说卖羊毛,光靠土豆和白食,吃饱就不成问题了。四十八斤羊毛,空闲下来慢慢地打成毛衣的话,可以制成大概二十身毛衣裤,这就相当于一个人一年打个六七身羊毛衫裤,对于勤快的人来说,乘着空闲时间做一做,总是有的,那么这里就是十五两的出息了。

一年吃饱喝足之后,还能有十五两攥在手里,在草原的穷牧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收入,而且,养八只羊实在算不上什么事儿,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只在这一点了,“这个土豆,好种吗?种土豆不至于吃许多苦吧。毕竟咱们鞑靼人会放牧可不会种地啊!”

“一亩土豆没什么难种的。”亲戚不以为然地说,“有人来教的,一步一步很仔细,你就跟着去做就行了,嗐,再说就一亩地,能有多累啊!”

“那,那……”

便是台吉的亲卫,也不由得下了这个结论,“那如果边市周围有地的话,定居下来也不错啊!”

到底是定居舒服,还是迁徙游牧舒服……这问题得这么看,若是定居下来三餐不继,吃苦受罪的,游牧了至少还能勉强吃饱,那是游牧舒服,可若一样是吃饱喝足,甚至留下来还能吃得更饱的话……谁不喜欢住在踏实的,能挡风遮雨的房子里,谁愿意永远和一家人一起挤在一个毡包里呢?

“是啊,关键是、关键是……这不是从前没人教咱们种田吗——而且也没有土豆这样的东西啊!原来种糜子那还不如买呢,一亩地就一百多斤二百斤的,要种到三千斤得种十五亩,这是十五亩和一亩的差别啊,兄弟,而且糜子还要打、晒,这些事咱们鞑靼人一件也做不了,可土豆呢,挖出来就行啦——挖出来洗一洗,一蒸,那不就可以入口了吗?”说到这里,这些前牧民们就忍不住要唱起歌来赞叹土豆这样的好东西了,“长生天赐给我们谢六姐,谢六姐赐给西北金土豆,金土豆的好处一万般,鞑靼人永远把她念心间!”

“要是能住在边市附近的话,其实还可以这么着,女人、老人和小孩种土豆养羊,男人驾车,到草原深处去收羊毛——”

到底是台吉的亲卫,看得更远,为了能天天吃上粉汤油饼,他们也开动脑筋筹划起来了,原本很看在眼里的亲卫这份工作,似乎也显得有些无关紧要起来。“种地养羊,吃饱可以,吃好不行,做生意,风里来雨里去,才能挣上大钱,吃了行商的苦,回到边市时才能把美味的油饼子随便吃!”

“巴图尔,再这样商议下去,我就要丢掉一个亲卫了,来的时候我带着两百多人,回去的时候,恐怕有一百人不愿意跟我走,另外一百人,要回去把他们的家里人接来。这附近的草场,恐怕要换一批主人了!”

在餐馆二楼的角落里,满都拉图也正在和巴图尔吃着早饭,他操着一根嫩生生的黄瓜惬意地啃着,时不时喝一口羊汤溜边儿,驱散草原清晨的寒意,面前则摆了一大碗粉汤,还有两个油饼子——满都拉图也不可免俗,对粉汤油饼一见钟情。“边市这里越来越好,来了才知道传说一点也不夸张,现在我想问你,那些蜂拥而来的鞑靼人,会不会引起汉人的警惕,他们对耕地的要求你打算怎么解决?”

巴图尔笑着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奶茶,“满都拉图,你还是这么睿智——耕地的要求好解决,延绥镇的敏人也不必担心——六姐的智慧像大海,没有什么能难得倒她。咱们先好好吃个早饭,这些问题会上再谈——其实,你应该住在边市不走,边市这里有蔬菜,你的吃口要比在王帐好得多。”

满都拉图确实受邀参加了下午在边市召开的一个会议,他也赞成,有些话可以在会上再聊,事实上,巴图尔的话正中下怀,满都拉图确实想在边市多住一段时间,之前,他学习‘买’学只是出于纯粹的兴趣,现在这份紧迫感要强得多了。

“会上再商量吧!”对这件事,满都拉图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但是他也知道,巴图尔不是最终做主的人,买活军在边市的事务由委员会决定,巴图尔是委员会的主任,但越是如此,越要注意小节,譬如他现在如果和满都拉图商议得太仔细,到会议上一端出来,好嘛,什么都商量好了,还要别的委员干嘛呢?

说不了公事,那就说点私事吧,乘着山丹夫还在睡,满都拉图说起了去布里亚特寻人的事情,“当年你的草场和部众,最好的那些,被大汗分给了其他孛儿只斤,但也有不少被她当着嫁妆带去了布里亚特,其中就有你妈妈留下的宝石装饰。

但这一次我只派了五个人去接山丹夫,乌云琪琪格的新丈夫部族兴旺,还有二十多个奴隶,也算是个小台吉,我就只带回了山丹夫,没有提出对财产的要求。巴图尔,如果你还想念你的妻子,我带来的两百个兄弟,陪你去布里亚特,把你的财产和女人抢回来!”

像是巴图尔这样的情况,几乎可以说得上是死而复生了,他妻子乌云琪琪格改嫁是一件无可非议的事情,落单的女人如果还有大笔财产,在草原上可不得安稳,不过,这样的情况也的确尴尬,该怎么处置没有公论,要看三方的实力:巴图尔如果实力强,前来接回乌云琪琪格,后夫无法反抗,那就没什么别的话,反之亦然。

如果乌云琪琪格的奴隶最忠心,在三人中最多,还有兄弟为她撑腰,那也可以由她来选择愿意跟随前夫还是后夫。现在,巴图尔虽然没有奴隶了,也离开草原了,但他是买活军的将领,有了满都拉图毫无保留的支持,那么,两百个战士去布里亚特抢回妻子,问题也不是太大,主要是乌云琪琪格远在布里亚特,如果她还生活在仁钦台吉的草场上,那毫无疑问,这一次满都拉图的骑士就会顺道把她和女儿也接回来。

“她在布里亚特过得怎么样?”巴图尔问,“如果她更喜欢后来的丈夫,我把卓娅接回来就行了,如果她在布里亚特过得不开心,那么,我可以把她一起接回来——当然同时也要讨回她的嫁妆和我的财产。”

巴图尔的态度耐人寻味,满都拉图问,“你不喜欢她吗?你从前的妻子。哦,对,我记起来了,她不是你抢回来的妻子——你们的婚姻是大汗做的媒人。”

这里说的,是鞑靼人婚姻的两种形式:鞑靼人如今仍然偶有抢掠婚,男方把女方掠走之后,若女方的家人愿意认可,便算是正式成亲,若女方的家人不认可则可能爆发两个家庭、两个部族之间的战争,当然,这说的是地位相当的家庭。如果是有权有势的贵族掠□□女,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未嫁的女孩若被年轻的贵族掠走,对家庭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喜事,不论如何,被掳走的妇女往往相当顺从,也愿意和抢走她们的男人生儿育女过日子。

现在这年头,除了部族交战时,战士会互相掠夺妇女之外,和平时期各部落还是以聘婚为主,也一样举行各种仪式,有聘礼和嫁妆,成亲时以羊喉咙处的硬肉作为饮食,象征婚姻的牢固。当然这样的聘婚就不再会考虑到新郎本身的喜爱了,面也没有见过就被决定婚事的情况不少见。抢婚来的女人,虽然没有嫁妆,但往往能得到丈夫的喜爱——毕竟是看上了才会被抢的么。

巴图尔和妻子乌云琪琪格的情况就属于后者,乌云琪琪格一样是小贵族之女,才会有嫁妆随身,她比巴图尔大了六岁,以寡妇身份出嫁,还带来了一个男孩也速该,这男孩就比巴图尔小八岁,巴图尔说,“乌云琪琪格就像是我亲爱的姐姐,我敬爱她但却不爱她,说来让人发笑,虽然我们生了两个孩子,但我和也速该之间还比和她更熟悉亲密。”

“也速该、也速该……对,我记得那孩子,他就像是你的小弟弟,也速该现在——”

“也速该和我一起出征,死在了广宁。”

满都拉图不说话了——这就是鞑靼人的生活,也速该死的时候才十几岁,但战争是公平的,每一次战争,都会有也速该这样的少年兵死去。

“那日松的哥哥也死在了那里,我娶了乌云琪琪格不久就时常出门打仗,平安相聚的日子很少。”巴图尔平静地说,“如果现在她的丈夫能够陪伴她,就把卓娅接回来,财产留给她吧。但是,卓娅一定要接回来,我听山丹夫说,她的新丈夫心胸不宽广,对山丹夫不像是对自己的儿子一样厚待。”

这样的人,在鞑靼人中是会被瞧不起的,鞑靼人如果娶回(抢回)孕妇,会把孕妇生下的孩子当亲生的看待,至少待遇上不会有任何差别,就像是也速该,他跟着乌云琪琪格而来,将来也有权利继承巴图尔的财产。鞑靼人的心胸要宽广,家庭才能不断地扩大,大家的力气能往一处使,不过,这只能说明乌云琪琪格的新丈夫比较小气,倒不能说他和乌云琪琪格的日子就过不好了,或许这样的人更宠爱自己的亲生孩子呢?

“她还是想留在新丈夫身边。”满都拉图说,“山丹夫说过,额赫担心卓娅在路上吃苦,想把她留到六七岁再送到你身边——你打算把山丹夫送到南方去,是吗?”

巴图尔既然一点财产也不打算要回来了,那就说明他不会让山丹夫在草原生活——在草原生活一定要有自己的财产和部众,乌云琪琪格带走的东西就必须拿回来给山丹夫,这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但是,如果山丹夫要去南面的话,草原上的财产又有什么意义呢?巴图尔点了点头,“我会把卓娅接来,让他们一起南下,山丹夫可以先在边市上课——”

他似笑非笑地看了满都拉图一眼,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也的确,满都拉图派出去接人的战士已经离开了边市,巴图尔当然会有所猜测,他也就很直白地说了。

“山丹夫是个好小伙子,能干的小男子汉,巴图尔,你去年去台吉王帐的时候,见过我的女儿德德玛——”满都拉图认为,在南下前如果能给女儿说一门亲事,那会是很好的事情,德德玛聪慧能干,比山丹夫大了两岁,很适合做他的第一个妻子,鞑靼人不避讳女方比男方大。

“哎,满都拉图啊!”巴图尔笑着摇了摇头,“你肯定没仔细学我给你的教材——山丹夫才九岁,他不能定亲!我也不能为他做这个主!”

“啊?”满都拉图傻眼了,“儿女的婚事父母不能做主,难道汉人也开始搞抢掠婚了?”

“想要在边市扎根,你要学的东西可还有很多呢。”巴图尔这么说完,便一边喝奶茶,一边慢悠悠地讲述了起来,“我就先给你上上课吧,满都拉图,我来告诉你,这会儿买活军那里的姑娘小伙们,他们怎么成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