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490章 三人的职场选择

买活 第490章 三人的职场选择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金娥、翩翩和赵大三人,一开始来鸡笼岛时,都是和官府签署了用工合同的,要在官府的分派下,以指定的报酬劳作满两年,才能享受官府给予的建房津贴——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否则大家全都看在给津贴的份上蜂拥而至,各寻生路去做些不缴税的事情,官府岂不是要蚀本了?

不过,鸡笼岛这里什么地方都缺人,在职司分派上,大致还是能做到因才而用,在去鸡笼岛之前,便可事先确定下自己的职司,并在合同中体现出来,譬如说赵大,他在云县做报子,做得好好的,收入也丰厚,倘若把他送到鸡笼岛后,让他去种田,那他如何愿意动身呢?

是以他便在合同里提出了要求,在吏目加以核实,确定他的确是个出色的报子之后,便予以确认,报酬和在云县做报子时相比,只是略薄一点儿,但只要干满两年,就不必退还最开始的建房津贴。——若不是有这样的好事,哪怕报酬一样,在云县生活,那城市是何等的繁华,别人何必到鸡笼岛来呢?

似翩翩、金娥这般,本来是做商行雇工,或者是做文员的女娘,由于鸡笼岛没有太多相应的岗位提供,她们的身体情况又的确比较特殊,到鸡笼岛之后,便各自先被安排了扫盲班老师、文书抄写员的工作,但这也不意味着她们就只能把这活儿做满两年再换工作,因为鸡笼岛内部还有一个转岗考试系统,和对外招聘吏目的考试,用的试卷都是同一套,这是可以对岗去考的。

也就是说,若是考上了,皆大欢喜,直接在岗位内部就给调动了工作,除了报酬在两年期满以前不会变动之外,其余和新考进来的人员待遇是一样的,而倘若没有考上,那也不必灰心,可以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做下去,两年后视情况而定,是出去再找工作,还是在这报酬比一般行情略低的岗位上继续干下去,若是愿意干,那还可以向上申请,从明年起,把薪水调高到正常的报酬水平。

有了这样灵活的用工办法,愿意来鸡笼岛这里的人口已经越来越多了,甚至于在新港建起来之后,现在来新港安家,都不能享受建房津贴,必须是那些去开拓新城的流民,才有津贴拿。而三人组中,两个女娘的工作,也在过去两年间分别通过招考有了很大的变化:金娥先做的是抄写员,她一心上进,不但花费许多时间读书,还把自己房子租出去的这份租金,又向赵大、翩翩匀了一点,去报考了一个‘指月’补习班。

这个指月补习班,收费并不便宜,但对于买活军的吏目考试,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能让人明确这个考试考察的是吏目的什么能力——要知道,这么六七年下来,买活军的吏目试卷逐年也变得越来越难。

从一开始基本通过扫盲班就能考过吏目试不一样,现在,倘若初级班数学没有学过十几个单元,也就是按鸡笼岛这里流行的说法,没有累积过十几个学分,公文的格式又是精熟,那根本就不可能考到高分——毕竟,各地来投考吏目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若是试卷简单了,起不到挑选人才的作用,那考试也就随之失去意义。

试卷变得难了,可学校又没有专门的备考课程,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也就应运而生了,这其中,冯老龙先生的‘指月’补习班,是有老招牌在的,在敏朝时,《指月》系列的文集便是闻名遐迩,到了买地,指月系列名声更大了,毕竟在敏朝,能读书,有望科考的人总不过十分之一,在买地那就不同了,凡是受教育的人都可以想想考吏目的事情,而一旦动了在课外再加点功夫的心思,把眼神往辅导书那一瞟,那谁还能不买几本《指月》来看看分析呢?

坊间颇有说法,说这指月补习班,让冯老龙赚了比写戏更多了数百倍的钱,这话令人半信半疑,不过,凡是和教辅有关的,只要出名那实在是太容易挣钱了,如之前翩翩和赵大排队时,百姓们议论的天一君子,他就是出了名的有钱,不但是大富豪,还是大慈善家——

他的钱,既不是继承来的,也不是靠他在报纸上骂人赚来的,关注他的拥趸人尽皆知,是他办的算学、政治的补习班赚回来的。据说指月补习班,和天一君子的天一生水班相比,别的科目都不落下风,独独就是这个政治,那是无法和天一君子相比的,凡是买地的政治理念,就没有人比天一君子讲述得更加仔细明白的,能让人一下就明白政策背后包含的道统思想,还有吏目考察的重点——据说吏目考试的政治题,有没有上他的班,分数能差上二三十分之多呢!

这两个补习班,学费都不便宜,但的确有校验,金娥报班之后,考了两次,第二次便通过考试,从文书抄写员调动到衙门里去做吏目了,也因为本来就是吏目,她参加运动员集训才会那么方便。若是私人聘用的商行职员,那就得看东家的脸色了。

翩翩这里,工作也是有了变动——她本来一直是在商行吆喝买卖的,不过是谋生而已,对这行并不喜爱,要说教书么,也没有太多的耐心,更何况扫盲班要接触的盲流很多,许多学生见她是小脚女娘,就算不敢说什么,但私下或是轻视,或是轻浮,总叫人有些不快,但毕竟没有真正可以抓到把柄的骚扰,又不好处置,因此翩翩一向是筹划着想换一份工作的。

恰好,她们的住处附近,是个社区的戏台子——新港这里,也有些按坊市来划分城市区域的意思,在规整的道路阡陌之中,每一块区域总是有一个菜市场,一个杂物店香烛铺,一个药铺等等,这些东西买活军叫做‘生活配套’,为的就是让百姓能方便地在住处附近获取这些服务。这其中,便也包括了宣讲台,也就是社区戏台。

这个宣讲台,一侧是大照壁,衙门的公告总是在这里招贴,另一侧是婚介所,婚介所招亲的木板一排排陈列着,还有他们的小院子也就在一边,因此这里无形间也成为了街区百姓茶余饭后聚会的所在。

宣讲台自己则是个三面留空,上有顶棚,背靠一面照壁的戏台子模样,官府发布公告、宣讲政策时,这就是宣讲台,有时到了冬日农闲,也会增开扫盲加强班,大班就在这里上课,而平时每三五日,这里便会有戏班子来演戏——这戏班子也是半吃皇粮的,一般就是在各街坊的宣讲台游走着演新的白话剧,也偶有能唱《鸳鸯错》的,但大多戏班就是三五个演员,各自道白,演《何赛花巧种田》这类型的白话剧。

俗话说,台上一出戏,台下十年功,几年的功夫,完全不足以让这些演员学会唱念做打这些硬功夫,但白话戏班子发展到现在,也逐渐有了乐器伴奏,有了一些民谣小调穿插其中,哪怕演员是大白嗓跟着唱,也能引来台下的唏嘘——这年头,天黑了以后自家点灯都嫌费蜡的,夜里有戏看还挑剔什么呀?横竖不用自家花钱,因此宣讲台这里的戏班子倒是个个都热闹,除非演出质量实在太差,否则都不喝倒彩,若是有牵动了百姓心肠的表演,那一元钞票如雨而落的盛况,也不是没有过的。

翩翩她们家在宣讲台附近,没事儿都看着戏班搭台的,也能听到鼓乐丝竹之声,这一来二去的,翩翩的心思便活动了:她原来在姑苏时,也曾习练一二乐器,当然了,和姑苏的戏班子那些乐师无法相比,可倘若就这水准,那她也不是不能试试。她会小鼓,会弹一点琵琶,在老家是不够看的,不可能转做乐师,但就在这戏班子里那可以说是恰好——有个乐师只会摇拨浪鼓,配着大白嗓在后台帮着前台的演员和声喊唱,这都给他混进戏班子里了,那她凭什么不行?

毕竟是姑苏女娘,正所谓苏样天下先,姑苏的曲艺也是外头比不上的,在姑苏显得平庸的翩翩,并不知道,月琴、琵琶、二胡,这都是很高端的乐器,其实如今天下间许多卖艺人,就是凭着拨浪鼓,大白嗓哼唱的曲调在乡间流窜行走,拨浪鼓便是他们接触到最能上手的乐器。

说起来,这还是松朝遗风呢——这拨浪鼓又叫鼗鼓,在松代是卖艺人的标准配置,松代有一位太后,在民间卖艺时就以此作为自己的乐器。如她这样会弹一点儿琵琶的乐师,在鸡笼岛这里进戏班子,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最关键的,还是她们这些折骨缠的女娘,愿不愿意从事这种在敏朝被认为是下九流,地位比唱家更低,被花娘鄙视的行当罢了。

要说刚从姑苏出来的时候,或许翩翩的确是有顾虑的,好容易从泥地里脱身,再去抛头露面的,岂不是惹人笑话?若说戏子地位比花娘低,那半吊子乐师的地位更是低过戏子,宁可去当垆叫卖,也不愿意做这行。

不过,在买地这里呆得久了,她的思想逐渐转变——戏子地位低微,主要是收入太低,任人玩弄,尤其是下乡的戏班子,前半夜唱戏,后半夜做什么不消说的。恩客的身份地位,和花娘的客人无法相比,地位自然低过花娘。可在买地这里,唱戏的就是来唱戏的,收的是官府的钱,因为要演何赛花这样的新式角色,演员全都是壮健女娘,还动什么歪脑筋?你敢过来撩拨,一拳把你脑花打出来了,官府都不判罪!即便不似,当即扭送衙门,后半辈子等着去矿山挖煤吧!

一旦少了这方面的顾虑,那乐师不就是一个又轻省,报酬又不低的好行当了吗?再加上翩翩有自知之明,她这性子做不得吏目,说实话也考不进去,因此,她和赵大、金娥商议之后,便转岗考去做乐师了。

因乐师技巧难得,这转岗考试对文化分要求很低,翩翩很简单便通过了,她声音娇嫩,唱歌至少在调上,又会多种乐器(如果摇拨浪鼓也算会一门乐器的话,翩翩可以说是百乐精通了),很快便得到了重用,于是,只又拿了一年的低工资,完成了和官府的约定,薪水便很快有了拔高,算上底薪和演出提成,她的酬劳从三十文一天,变作了差不多四十文一天。

这还不算完的,他们这戏班子,是在新港城里各坊市轮流演出,有些戏码,受到大众欢迎,在富裕的,工人居多的坊市附近,可以得到不少赏钱。这些赏钱按例是戏班子大家分,演员自然是得最多的,但翩翩虽然上不得前台(小脚不能反串男角,也不符合何赛花等演员的要求),但她可以在台侧帮唱,换多种乐器伴奏,所以戏班长特意规定,她可和演员拿一样的份额。

这么一来,可就不得了了,有时候翩翩一日可以分到二三十文额外的赏钱,都快赶上本来的定额收入了,这个收入,虽然还比不上赵大,但却超过了金娥不少——金娥作为初级吏目,现在一日也就是三十五文,有时候翩翩的收入是她的两倍呢。

这也就是小夫妻犹豫的点了,若是按自幼根深蒂固的思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主要是因为读书才能做官,做官吏那是百业中一等一的去处,若能有做官的机会,傻子才会拒绝。所以,赵大应该去考吏目才对——但,和所有事情一样,买活军这里的风气似乎又是新的,已经有很多人发现,在买地,做吏目似乎还不如经商,或者甚至不如赵大这样,做个有特殊技能的技术人员一类,官吏似乎已经不是最好的出路了!就说赵大吧,倘若他不去经商,其实继续做报子,他的收入是不低的,因为新港这里,不但城市占地广大,而且新的城区在不断扩建,道路很新,可能半年前记忆中的路,半年后再去已经满不是那模样了,周围阡陌交通小楼林立,原本记得真真的农家,已经不知去向何处。

因此,新港对报子的需求比云县更大,尤其是外地商人,倘若不雇佣一个精熟地理人情,人品诚实可靠的报子,离开新港后再回来,怎能不觉得此地已经全然陌生,连生意都不知道从何开始做了呢?

在新港码头附近,举牌带路的认路人,且还不是官方雇员呢,收入便不低了,赵大在云县时,便是出名的报子,到了新港更加如鱼得水了,他人活泛,又爱四处流窜,记忆力也好,每日去接翩翩下班,城里各坊市的变化,最迟一周也都尽收眼底。

不过半年功夫,在报子这行就有了一点名气,如今更是时常被富商找去认路,这些富商出手豪阔,几日服务下来,好酒好肉不说,便是打赏那也都是以一两银子来算的,一个月能接待两个富商,赏钱就有个几千块了,报子一天赚的那五六十文,比起来简直都不在话下!?这且不说,赵大还是个心思活络的,因金娥做抄写员,认识了印刷房的人,请金娥居中撮合,他又经营什么生意呢?那便是每个月都出一张新版的新港地图,上头标注最新的道路,还有一些重要地点的所在,行路时的方位以及地标等等。

这地图是模仿买地的新制图法画成的,不但风格简洁,而且会标注日升日落的方向、港口的方位,甚至还标注了港口下来时‘客人所在点’,在港口非常受到欢迎,而且,每月一更新,别人就是想要抄都难抄的,每每一更新,卖个二三百文一份,商人们都是哄抢——这里几方分成下来,一个月赵大稳稳的能拿一万多元,收入近乎是金娥的十倍!

金娥这里,原做抄写员时,地图由她来制,这分成收入她拿得倒也心安理得,一个月两千多元,也很可观了,但去做吏目之后,不可在私下再经营生意了,这分红也就不能再拿,守着那一千块的死工资,和赵大、翩翩比,收入上的差距已经是极大了。

就更不说是和那些经商的富户相比——这都也罢了,更有甚者,如今买地的吏目,要说作威作福,那是再没有的事,就连稳定都是空谈,真可谓是动辄得咎,就比如说那华男,悬梁刺股,巴巴地考上了云县的吏目岗位,就因为一点小过,可能落得个开革的结果,倘若他去商行做事,收入轻轻松松就可和吏目打平不说,离婚后和女子交往,便是留宿了,又是什么大事呢?又何必畏惧自己名声受损而不敢承认,最后反而落得这般下场?

做吏目的,收入低,而且一切言行举止都受到严格的规范限制,什么一夫多妻,那是没有的事,原本的爱妾也要放良了,因为买活军提倡一夫一妻。可做商人的,日进斗金不说,只要离开买地,花天酒地不在话下,在买地用雇工做掩饰大养外室,也很难去查问什么。

甚至于,喝点荤酒,私下推推牌九,打打马吊,官府也很难抓捕,不但有钱,而且享福,这使得吏目这个行当,在许多见多识广的百姓心中,地位急剧降低——千里做官只为财啊,没看敏朝那边,连京官都公然向地方官索要冰炭敬、年节敬、喜敬、门敬吗?倘若做官又不能做人上人,又没有比旁人多挣钱,这吏目还难考、难当,动辄受到牵连问责,那还做这吏目干嘛呢?

自然了,对一般农家来说,倘能做吏目,仍是很好的出路,只是赵大的路子野,本来的收入也高,才会有这样的迷茫,翩翩道,“依我说,你现在做报子,自由自在的,工作不算烦难,收入也不曾少了去,倒也快活。我原便是不解你为何要考吏目的,你若不考,我只有开心的。”

其实赵大想做吏目,主要是因为吏目正是在姑苏时所有人想都不敢想的职业,他是龟公之子,身份极其低微,做吏目都过不了三代清白这一关,从小看着衙门帮闲那威风凛凛的嘴脸,怎能不烙下这份向往?来了买地之后,发现自己也能考吏目,不能不想要尝试一番。

但实际上,说到利益得失,他也承认,一旦做了吏目,从此为公事奔波操劳,买活军的吏目遇到忙起来的时候,那真是通宵达旦,家里很难顾上,而且若是被提拔调职,和家人又有分离的可能。再加上报酬还比现在微薄了许多,实在是很不划算的一件事,因此便暂搁置了不提,又和翩翩商量道,“这蚝油生意,又是如何呢?

虽然也要四处奔波,但还可继续做地图生意,东家说,也不禁我空闲时私下接活做向导,如此,收入不至于下降太多,这蚝油若做起来了,只看《郝嬢嬢辣椒酱》,便知道赚头如何了——郝嬢嬢辣椒酱本钱还高呢,蚝油只是费柴火,蚵仔成本太低了,几近于无,若能做起来,咱们几辈子的钱可就都有了。”

翩翩对所谓‘空闲时做向导’的话嗤之以鼻,道,“有钱男人的鬼话,你只打一成的折扣来听那都是多的,你去商行做事了,还有什么时候是空闲的?你不四处奔走了,如何能及时画新地图呢?

若是要去做蚝油生意,那只能是放弃手里这摊子,老老实实去做的,到底值不值得你这般舍本钱,可不能光凭他那几句话,得去仔细看看蚝油到底是怎么造的,能不能如郝嬢嬢辣椒酱一样,大量制造,把价格降下来——倘还卖得和现在这样贵,那谁吃得起呀?”

这话全是道理,赵大听了,也只能点头笑道,“说得好,我们男人,吃不得几句好话,头脑便是发热,是个阿猫阿狗,天然也想做一番大事,你我久在勾栏,这样的羊牯大老倌看得多了,倘有一日我也有了羊牯相,好娘子可千万提醒我一声。”

翩翩听了,不由直笑,因道,“便是你这最会说话的蔫坏小嘴儿,把我给骗去的,你这心眼,较那比干还多一窍的,从小会算计人,把我到处地背着,也不肯实心实意的对我,我要南下,还和我算计这啊、那的,能叫那东家几句话给你哄骗了去?呸!拿些话来哄我开心罢了!”

赵大道,“哪有,我可离不得娘子的智珠呢。”

因又和翩翩商议着要去查看蚝油的工坊,说话间,两人已到了学校门口,拿起陶罐,和门卫说了声来送饭的,因能说出赵金娥的姓名,那门卫也还认得翩翩,上回她来给金娥送过换洗衣物,因便放了他们进去。

不想两人走到操场边上,却不见金娥身影,只有运动员们刚吃过饭,在树荫底下午休——鸡笼岛午休都是在树荫底下,进屋反而更热。

那和金娥一道练习的姑苏女娘祝延年过来说道,“你们来寻金娥的吗?她刚被叫走去办公室了,饭都没来得及吃。是外来的领导让她过去的,说是有事儿呢。”

翩翩一听,顿时不安起来,和赵大一起推着自行车去办公楼附近,正好和金娥撞了个正着,金娥面上颇有些心事,见到二人来了自然也有些吃惊,翩翩忙问道,“可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金娥笑道,“没有,都是好事儿——你们来给我送饭,自己吃过饭没有?”

于是,三人便找了一处树下,铺开油布坐好,一人捧着一个陶罐,一边吃面线糊,一边听金娥说道,“刚才是局里的领导来了,也是慰问一下我们运动员,另一个是和我说,现在有个出差的机会,是去叙州府的,去那里考察叙州府是否符合买地的接收标准——”

这自然是好事儿,一般来说,这种比较重要的出差机会,都是提升的前奏。二人听了,面上都先是一喜,但随后又立刻低沉了下来。“呀,那这样,运动会——”

“是啊,若是要去,明日就要出发,”金娥也叹了口气,“不能在家过年倒没什么,就是这一去,能否在时限内赶回来参加大运动会可不好说,若是要去出差,那运动员的身份,恐怕便只能放弃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