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502章 红油如镜

买活 第502章 红油如镜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锅子这个东西,若说还要有人什么人来发明的话,那就实在是太侮辱人了。只要是在有冬天的地方,现架起一口锅,使得锅中的食物保持温热,就是脑子不带拐弯的土著都能想得出来。如今华夏天下间少吃锅子的地方,除却刚开拓的南洋之外,只怕也就是鸡笼岛、琼州岛那些终年沃热的地方了。

贫富之间的区别,不过也就是吃得精细还是粗糙罢了——穷人么,一个锅子,白水里豆腐萝卜,能加些酱油做蘸料,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这锅水是没有太多味道的,因为盐贵,所以要在各自的蘸料碗里找味道,一般是粗盐加醋,有些地方醋还很贵,那就是用醋布加水拧一拧,有点儿味道就完事了。更穷更吝啬的人家,挂条咸鱼,让大家用眼睛借一借味道,也不是没有。

至于富裕人家,自然不会如此寒酸,此时常见的做法,还不至于到只用高汤那样奢侈的地步,一般来说都是熬煮鸡鸭汤,做八宝一品锅子,本身就是炖锅,以小火温热着吃,若不是设宴的场所,那么家里吃到一半,把料吃空之后,也会把熟菜倾入汤中加热,在南方常见是清炒的青菜豆腐,天冷油凝,倒入汤中再煮一会儿比较入味,还有雪里红等酸菜,放入汤中也可起到解腻下饭的作用,算是江南冬日常见的吃法。

若是在鸡笼岛、云县这样靠海的地方,冬日吃锅子,现在还逐渐流行吃山珍海味一品锅——用这几年来逐渐常见的山珍干货,如笋干、木耳、香菇干等,发起来做汤底,再把码头鱼市便宜卖的小杂鱼拿回家中,略微腌制,会吃的还买些海带干、海蛎干、金钩海米,一起加到汤中,一大锅烧滚以后,大家先吃料,最后再吃汤底。

会吃的再下一碗面,留几枚虾子相配,这一碗海鲜面那真是鲜美异常,撒上一些辣椒、青葱在上头,是很多人心中冬日无上的美味,足以压得住这顿实惠不贵的锅子阵脚,唯一的缺点,便是鸡笼岛大多时候天气还是炎热,就算是冬日,这么一顿吃下来,也是满身大汗,又想吃,又燥热,禁不住的为难呢。

若是在从前,鱼鲜不说,木耳、香菇干就没有便宜的,不过买地农业发达,这些年来,各色干货的价格逐渐下落,尤其是香菇,逐渐从野味蜕变成寻常的家常菜,买地各人都喜它肉厚,滋味也浓郁,各地都引入了养菌厂,养菌、晒菌,逐渐成为买地农户一门新兴的副业,香菇干也成为买地往外贸易重要的货物之一,也是少数输出的非工业品。众人一品这锅子汤底的味道,都吃出香菇的鲜味儿,有人道,“这是用香菇干磨粉撒在里头了吧——真是鲜美,就是有点辣!”

说着,便要再喝一碗,老艾忙笑道,“不急!吃这牛油红锅规矩是先烫菜——”

这时,一盘盘鲜肉片也来了,只见那红锅沸腾翻滚,生肉入内,不就便熟而缩起,饱蘸汁水,此时取出,在蒜泥、芫荽、酱醋碗中一滚,送入口中,那真是说不出的刺激。蒜泥、芫荽、辣椒,都是味道极重的香料,这烫肉的腥气,完全被遮盖了过去,又有红油点缀期间,着实是香浓味美!?众人只吃了一口,都是停不下来,尽管肉有过老的缺点,但众人牙口都是不错,完全可以忽略,当下一边喝茶一边吃肉,只觉得痛快无比,吴老八尝了几口,也动容道,“是牛肉——看来,川内果然多牛!这牛油居然能富裕出来做锅子了!”

他这话也是有道理的,因为牛油、猪油的用处很多,食用反而是相对次要的事情了,牛油是上好的蜡烛原料,也可以做灯,用来保养刀剑要比植物油效果好得多,而且还能做抹脸的面脂,上唇的口脂,凡是用脂作为结尾的东西,牛油都是最上等的原料来源,其次则是猪油。

除此以外,上等澡豆,药物——大多数治皮肤病的方子都是要用荤油来和的。牛油还能造船,如果用量足够,比桐油效果要好,总之,这东西各地也不是不产,毕竟就算不杀牛,到了年纪也还是会老死,一个地方每年多少都有牛油出产,但即便如此,要说富裕到满足了这些所有需求,那也还是有些不够的。

不足的部分,大多时候是由猪油、羊油补充,也因此荤油在百姓的饮食中是比较昂贵高级的东西,大多数时候,有途径都会卖掉,宁可自己食用素油,用荤油做的点心之所以名贵,也是因此。在买地没有崛起之前,那都是给本地大户吃用的奢侈品,就算如今,买地的养殖量大大提升,民间仍然没有用这么大量的荤油来做火锅的习惯,炖一只鸡,借助鸡油、鸭油的香味,就已经是殷实的表现了。

别说牛油,就连牛肉,在买地都是少见的,买地的牛政和敏地一样,都非常严厉,而且贯彻得比敏地还好,敏地还经常有些小牛‘跌死’,买地这里,问责制度完善,牛的来去都是可以查的,一年之内倘若意外死亡太多,要有人受罚。

而且,本地的达官贵人毕竟还少,吏目调动频繁,个个压力也大,并无闲心享乐,因此,一年中最多只有一些老死的牛,把牛皮、牛油、牛尾等物分离之后,剩下的牛肉,熬煮许久也是难咬,要说用来烫火锅吃,那根本咬不动啊!川蜀这里,不但有牛油红锅,还不止是秦将军这样的顶级人物享用,还能成为本地饮食新尚,蔚然成风,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便是川内的牛确实是很多的。

“我们川内盐多,富顺县是知名的井盐地,凡是有井盐的地方,驱牛的数量就自然要比别处更多得多,这些牛稍一老迈,便不堪劳作,要说耕田,也没有这么多田可耕,便只能宰杀了事。”

秦贞素从容以主人姿态,徐徐介绍道,“富顺县虽然距离万州还有一段路,鲜肉难以送来,但我们这里,别的不说,牛油、牛皮、牛尾这些东西,还是比三峡外多得多的。质量也是上乘,川蜀牛油,行销两湖,已非一日,这两年三峡航船稀少,听说两湖的伞匠都在叫苦——

没有便宜的牛油,他们只好改以桐油制伞,却偏偏本地的桐油产量也是有限,一时间僧多粥少,桐油价格也上升,伞匠只好少做伞又卖高价,倒是连累得两湖几处州县,这几年来,都是用斗笠、蓑衣挡雨,撑得起伞的人还越来越少,百姓编了若干打油诗,听说还是买地运来一批桐油,这才平抑伞价呢!”

这本是趣事,一般人听说,也是会心一笑,感慨天下事果然是息息相关,因为三峡航运萎缩,牛油无处可去,富裕得可以用来做火锅,诞生名吃的同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居然是下游的制伞匠人,这样的联系,自然是十分有趣的。

不过,要说对生活有多大的影响,他们却又觉得还好,毕竟伞不是什么便宜的东西,百姓们还是习惯以蓑笠避雨,若只是伞价提高,还不至于误事。只有买地的吏目们,听秦贞素这样说,表情却逐渐严肃起来,谢金娥不由得脱口而出,道,“供应链问题,分工越精确的经济协作体系对交通的要求也越高——”

这样看来,三峡航道已成为川蜀对外经济交往的阻碍,航道萎缩,影响的绝不只是牛油供应,甚至会对大江下游的经济系统,都有个不大不小的冲击,其对川内经济的反馈,也会逐渐显现出来——虽然是天府之国,但也不是什么都自给自足的,总有些东西要从川外购买。

但现在川中的货物运不出去,叙州帮的船只只够运人用的,货物无法交通,别的不说,川蜀的经济货币就始终无法得到补充,别的影响更不必说了,久而久之,主官也会发觉,分明是天府之国,但经济却始终难振。而等到经济体消化了这波冲击,设法从内部通过降级补充完成之后,川蜀实际上就成为了完全独立的经济体,和中原的联系进一步疏远,有些东西,想要再建设起来就有点难了。秦贞素、张凤仪婆媳,对于谢金娥的说法,居然并不陌生,而是饶有兴致地接口道,“这个供应链的说法,我们也在搜罗来的教材中看到过介绍,只是蜀地毕竟距离买地遥远,买地的教材、报纸,传递十分不便——”

这样的要求当然要予以满足,吴老八立刻答应送白杆兵一套买地从扫盲班到中级班的教材,秦贞素闻言大悦,又亲自提杯来敬吴老八,吴老八起身和她碰了一杯,笑道,“如今两湖的伞匠也好,车匠也罢,都开始用清油制物,便是三峡通航,只怕牛油也不如往年好卖了,若是不嫌路途遥远,我们买地倒是可以做主买下——”

秦贞素请客吃牛油红锅,或者是有意,或者是无意,但只看她对牛油如此精通,便可推断出一点:白杆兵绝对是牛油贸易的大庄家,甚至是富顺县盐业背后的靠山,三峡航运萎缩,对她这样需要钱来养兵的土司来说,影响其实很大。

牛油积压卖不出去,只能用来做红油锅,对本地百姓来说自然开心,是多了一味本地特色菜肴,但在庄家手里,那绝对是无奈回笼现金之举,和卖到两湖相比,亏得不是一成两成。买活军如果能接盘牛油库存,哪怕只是一个许诺,以他们的信誉来说,对秦贞素都是很大的缓解。

果然,听得吴老八此言,秦贞素眼睛便是一亮,她虽为汉家女子,但做久了夷族土司,说话办事比一般的敏地官僚要直接得多,闻言立刻说道,“那太好了,这是解了我们万州府的燃眉之急啊,吴团长不知道,如今川内实在是缺铜,也缺铁,百姓们没有钱币,又实在不信任宝钞,市面上无钱,局势便是紧张,万州这几年才刚刚恢复一丝元气,若是再闹起来……”

川内缺铜,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川内惯使的乃是铁钱。但铁毕竟是被损耗的东西,再者连年战事,对铁的需求也大,这就是川蜀第一对外需求之物,吴老八之前已经知道,这也是叙州如今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因此便点头道,“慢则两年,快则一年,买地这里应该会拿出方案来解决叙州府的钱币问题,到时……”

到时,万州府一带自然也可跟着沾光,就像是如今江南一带,远到武林、姑苏,买地的钞票都可通用一样,一种货币一旦发明出来,又难以仿造,便立刻会向外扩散,成为交界区域的通用货币,而且因为买地货币的购买力相对稳定,在民众间很得到追捧,甚至还出现炒钞票的现象。

吴老八忖道,“虽然这种现象也会让金融商人得利,但在川蜀这里,推行买地货币的好处还是有的,六姐不是说过么,一个地方凡是使惯了别的政权的钱,那就根本谈不上金融和经济独立,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该政权的附庸……”

真是因为想到这里,他才罕见地提前做出许诺,果然令秦贞素、老艾等人都是大喜过望,看来货币缺乏,是三峡航运萎缩以来最困扰他们的问题,没想到一顿饭之间便得了了许诺,虽然时限较久,但这也合情合理——就这交通不便的程度,若是吴老八夸口半年三个月能办到,秦贞素还不敢信呢!

当下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老艾又是凑趣把小佘疏通三峡航道的事情一说,秦贞素更是大喜过望,亲自起身去敬小佘,大有要把此事坐实的意思,还好小佘只喝了一杯酒,思维还非常清楚,怎么也不敢把话说死,这才没让川内两诸侯联手,吃到买活军这大户的肥肉。

不过,这种事本就是去撞一撞运气的,便是小佘答应下来,后续的花费呢?也要川内各方势力均摊,那就又要牵涉到各方对买活军的印象了,还要看技术上是否可以实现,总之,这进展注定是快不了的,秦贞素也不着急,回座后便立刻和吴老八谈起牛油贸易,这一次是问得相当细节了:买地要多少,怎么运,什么价格——价格都还好说的,大宗买卖给予折扣这很常见,关键怎么运。

“据我所知,叙州和买地之间,都没有太多贸易往来,船只从叙州出去时,满载的都是人口,根本没地儿上货。从川外回来时,也多是载着客商,可以说从三年前开始,川内和川外的实物贸易就已经近乎断绝了,现在哪怕是入川的军资,都是来得缓慢,因为纤夫人数太少,军资在夷陵放得发霉的都有。”

说来说去,又回到船运上,秦贞素也是愁眉不展,道,“这牛油要运出去,至少要给船家比走人力更多的价钱,若是要我们包运费,那还是亏本撒。”

吴老八是私盐队首领,也是做惯生意的,怎会不知这运费的重要性?川蜀的牛油,如果原本是100文,运到买地,算上折损,卖300文,那将将是没亏本。这也是为何川蜀牛油只卖两湖的原因,距离远近,关系到这生意是否合算,若只是这样运去,那到买地之后,除了衙门自己吃下以外,交易所是没有人会提货的,这个价格够他们自己在本地开养牛场去炼牛油了。

但若说要衙门吃下,那就要问吴老八有没有这个权限,给衙门增加这样的补贴预算了,现在众人已经入川,对讲机的信号大不如前,要有效沟通十分困难,而且蜀地冬日连月阴霾,不见日光,太阳能电池难以补充能量,所以更不敢多用对讲机沟通这样的事情,只能做一个生死关头的后备。此时考察团的确是在买地很罕见的孤军,对于吴老八来说,这也是个考验。

自然了,买地也有无数没对讲机的商人东奔西走,吴老八更是老盐贩子了,他既然敢吐口要这批牛油,显然也是有腹案的,胸有成竹正要答话时,谢金娥忽然扯了扯他的袖子,低声道,“团长,你可是想高价卖这火锅底料,如卖郝嬢嬢辣椒酱一般?这主意虽好,但团长,你可别忘了一点——我们那里是不许卖折箩的,这牛油火锅,若在买地,怕真没几人能吃得起!”

她是女子,吴老八是男子,两人共事在此时便是吃亏——不好凑近了附耳密谈,这话声虽低,但还是被秦贞素、老艾听去,老艾的笑容在嘴边缓缓凝结,秦贞素却是不明所以,直接问道,“怎么回事?为何买地如此富庶,还吃不起我们万州都有人吃的这红油锅子?”

谢金娥本不欲再说,但秦贞素再三相问,她没有办法,也只得稍微放大声音,道,“我刚才出去洗手时,听到都督手下亲卫雀跃,道是老油锅子又有补充了,因此揣测,这红锅之所以不喝汤,便是因为吃完之后,撇去残渣,剩下的高汤自然凝结,下一顿还是可以照常使用,所以众亲卫叫做老油锅子——”

她说到这里,饶是买地吏目心机都是深沉,面上也不由得微微变色,小雷更是掩口欲呕,吴老八直接瞪了谢金娥一眼,金娥面上也有些不好看,但还是坚持说道,“我们买地不允许这种食用方式,因为会传播各种疾病,所以,牛油红锅在买地就只能吃一顿或者两顿,售价自然要比在万州高上数倍——”

她也没想到秦贞素性情如此直接,自己一句话,竟然把愉快的宴会气氛破坏殆尽,也是眼圈微红,但还是坚持着说道,“还是要想别的办法,否则,这批牛油,官府买去也是亏本,单纯的畜油,我们的货源还足够用的,犯不上花这样的高价来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