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520章 滟滪堆

买活 第520章 滟滪堆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巨积水中央,江寒出水长。沉牛答**——如马戒舟航。好一个滟滪堆,真是长江十八险,唯此滩最高啊!此石之大,若是要将它炸掉,小友,不知道又要多少药火呢?”

“这个得看石头的体积了,这一阵子是春汛,滟滪堆江水湍急,根本就无法靠近,要等到秋天枯水的时候,再让会潜水的好汉子,划到它下头去,计算出整块势头的体积,才能确定爆破体积,还有爆破的开凿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已经快到清明时节了,这十数日来,峡口处都是阴雨绵绵,但白帝城码头边撑伞的人却没有多少,大多是披着蓑衣的船夫、苦力们正在来回奔走忙碌,不论如何,人们的号子总比冬日时要多了几分气力和喜色——

春天一向是个充满了希望的季节,前方还有漫长的夏日,秋日的萧瑟还在许久之后,天气一天天的和暖,树上有了新绿,食物逐渐丰富了起来,伴随着农夫的号子,一年的耕作又开始了,而前方叙州、万州的战事也终于告一段落,对白帝城来说,这个春天要比过去的那个严冬,更让人欢喜得多。

“a是啊,跟我一起发音,把嘴张圆,大家看,这个a字,像不像是一个人张开嘴发的音?”

这个春天里,白帝城也出现了不少新的声音,就在码头附近,除了正在讨论‘爆破体积’,讨论药火威力的几个女官之外,不远处便是一个简易的扫盲班——几个买地的女娘,把自己的短发别在脑后,斗笠就搁在脚边,正站在黑板上方突出一小片的草棚下头,往黑板上书写着粉笔字,随后翻过身来,大声地教导着带着斗笠,在细雨中各自拿了树枝,往泥地上写写画画的苦力学生们,“这就是拼音中的a,来,和我说,啊——”

“啊——”

响亮合一的声音,穿过重重雨幕,抵达了秦贞素耳边,她回过头去,略带笑意地看了眼扫盲班——这是买地考察团在白帝城常驻之后新开设的,已经有两个多月了,除了在山顶军营处之外,更多的点位是在码头边,方便揽活的苦力,闲来无事时也能去听听课。

从刚开设时只有寥寥学生,到现在里外层,几个班都十分热闹,凭的全是买地吏目自己的本事,他们的课上得深入浅出,大多数人在一个月后至少都能学会七八个拼音,五十以内的加减乘除。便是那些脑子最愚笨的人,也不至于自暴自弃反而不来了,因为扫盲班在上课之余,还会穿插着一些有趣的掌故,甚至还会抄录话本小说在黑板上,让懂拼音的人大声朗读出来——对于白帝城的苦力来说,这样的娱乐便是非常长足的刺激了,足以勾得他们过来蹲着,蹭着免费的热闹。

若是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还有些鸡蛋柴米的奖励,也是实惠,而且甚至可能还会得到白杆兵的赏识,成为白杆兵的辅兵,对于码头苦力来说这是极好的归宿,有这样多的好处在,这扫盲班如何开不起来呢?秦贞素常说一句话,那就是由小见大,光从一个扫盲班,便可见到买地的吏目个个能力都是十足,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是多面手,让人眼馋之余,也不免佩服买地的教育体系,如何能培养出这么多的能吏来。

“若是买地的药火,连滟滪堆都能炸断的话,那岂不是连城墙也可以随意炸塌了?”

自然了,今日秦都督在码头边,并非是为了视察扫盲班而来,而是好奇于买地打算如何对付江心的那块大石头——刚才秦都督吟咏的诗句,就是诗圣杜子美所做的《滟滪堆》,凡是经过峡的游子,没有人会忘记这块巨石的,它是游人出川所遇的第一难关,也可以说是最险恶的关口:

这块石头,大的时候,即便是在白帝城上看,也犹如大象一般庞然,若是靠近了那几乎就是一座小山,小的时候又被江水湮没,露出窄窄一线,犹如马背。杜子美诗中‘牛马’的典故,便是应在这里了。

秋冬枯水时,滟滪堆露出水面的部分庞然如象,这也就意味着水位很浅,滟滪堆旁暗礁密布,从川蜀如峡的下水船,可以借着水势过去,但上水船非常容易触礁,反之,夏秋时分滟滪堆露出水面的部分极窄,甚至完全被湮没,会围绕石头形成漩涡,成为‘滟滪回澜’的奇景,此时下水行船非常的凶险,很可能会被漩涡卷入,在礁石中落得个船毁人亡的下场!

滟滪两字,舟子‘犹豫’之意也,围绕这块巨石,诞生了无数民谣,什么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全都诞生于白帝城附近的船家,和这片礁石斗智斗勇的千年历史。这也是买地表态会为川蜀炸除的第一座礁石——这消息刚送到不久,和消息一起送来的,还有返程的小佘。

这一次出差,小佘也可谓是极为折腾了,这峡他已经走了次,而且马上即将要走第四次。第一次是进川,这个不多说了,第一次是出川送信,小佘回到夷陵之后,便和买地重新建立起了联系,之后很快通过千里法螺得到了买地的表态:买地愿意支援川蜀的亲善势力,炸毁礁石疏通航道。

当然,这是个很长期的规划,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过买地愿意尽快安排炸毁滟滪堆,以此作为开始,逐渐建立起包括了疏通航道、两地通商、文化交流、人口迁移在内的一个巨大规划——这滟滪堆还是谢六姐亲自挑选出来的标志点呢!若不是六姐批示,小佘自己都不敢用滟滪堆这块硬骨头做头菜,想的还是从夷陵往上,慢慢开拓的保守思路。

若说是从夷陵往上,只怕川蜀这边的动静还没这么大,一旦是要说炸掉滟滪堆,那么白帝城的老老少少,就免不得奔走相告了——凡是生疏一些的舟子,在滟滪堆这里操舟送命,简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块亘古以来就横在江心,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江口水文,既让水师入蜀变得极为困难,又让商船出入也变得极为危险的大石头,难道还真能被买地的药火给炸开吗?

这消息,是白杆兵在夷陵驻守的势力——也就是秦贞素的独子马总兵,通过飞鸽传书的方式送回来的,还要先于小佘一步——飞鸽传书这东西,也就是在川蜀这一块是最管用的,当然,若不是如白杆兵这样,在峡两端都有据点的大势力,也玩不转这东西。要知道,飞鸽传书可是很麻烦的,就连买地都没有这样的传书方式呢。

要实现飞鸽传书,并不是和如今买地话本里一样,随身携带一只鸽子,然后随意指定某地,鸽子便会灵性地飞去送信,并且把回信带回主人身边——这也就是话本里写写罢了,实际上,飞鸽传书是要饲养大量信鸽,同时定期携带到下游/上游处,遇到紧急消息,则一次放飞十几只鸽子,每只鸽子都记载着一样的内容,这些鸽子会先后飞回自己的饲养地——同时在一段时间的修养后,再通过船运的方式抵达下游,形成一次循环。所以可以想见,如果不是掌握了一条固定行船的航线,定时有船送鸽子,还能养下一支鸽倌队伍,一般人根本是玩不起这一套的。

当然了,飞鸽传书在峡这一带的意义,也要比平地更大得多,人行峡艰险无比,鸟飞则要稍微好些,秦贞素饲养的信鸽灵巧懂事,并不会飞入山中——那里有猛禽捕食。小佘之所以动身回川蜀送信,也是考察团里的吏目,借助秦贞素向夷陵发出信鸽,告知他万州冲突已经圆满解决,他这才先送出简短口信,再带着任务,乘船返回白帝城的。

此刻,在码头附近便可以见到小佘正带着一群人指指点点,时不时地又低头画图,他们就是在做《炸毁滟滪堆计划表》,买地的吏目,做事一向是谋而后动,而且喜欢留下文字证据,他们彼此也很注重‘落纸留痕’,这都是敏地这里的吏目瞠目其后的素质。

秦贞素对于买地考察团不推诿,不争功,高效率高合作的风气,是非常喜爱的,但她更关注的还是药火的威力,药火炸毁滟滪堆,这计划对她的震撼力不清——说疏通航道好像过大了没有实感,可滟滪堆是白帝城附近居民太熟悉的地点了,要说炸掉这座小山,那种震撼感一下就来了。王小芸忖道,“倘若真能炸毁此处,相信川渝一带,奢氏土司等人也罢,叙州帮也罢,官府也好白杆兵也好,都不会再有势力,想着和我们买活军争风了!”

“炸城墙和炸石头,对于新式药火来说都不算太难——”

仅仅从飞鸽传书的角度来说,白杆兵是否和买活军友善,意义就相当重大,考察团已经收到指示,要和白杆兵打好关系——牛油生意因此变得至关重要起来。不过王小芸如今见识多了,视野和从前不同,也知道有时要争取盟友的支持,比起表示友善,还不如表示实力,因此便徐徐说道,“在我们买地,有这么一句话,有了药火的加入,战争将完全改变形式——药火的用处远远不止于红毛小炮的射程而已,还在于对城墙的摧毁。绝大多数城墙的厚度,不可能超过滟滪堆——”

“能有分之一,便很了不得了!”秦贞素插口说道。

“不错。”王小芸望着小山一样的滟滪堆,自信地说道,“等到滟滪堆被炸掉,您就知道,药火对城墙来说将是怎样的一种利器了——当然,我们买地不是很在乎这个,毕竟,即便是没有药火……”

即便是没有药火,他们也有太多仙器,足以对一般的地方势力,造成碾压了。

这句话,王小芸并没有明说,但秦贞素已是神色凝重地微微点了点头,她突然说道,“滟滪堆这件事,最早今年秋天可以办妥么?”她没有说今年春天——药火要从买地运来,用时四五个月很正常,最早也要六七月才到白帝城,而夏天又是丰水期,这时候滟滪堆几乎是不可靠近的,所以最早也要到九月才能执行计划。小佘带来的口信中也说得很清楚,买地已经开始调集物资,派兵运送前来,王小芸道,“这里给您交个底——如果大江航程没有意外的话,药火送来以后,我们只需要大概半个月的准备功夫便可。”

这话是有另一重意思在里头的,秦贞素把眉毛一样,立刻表态,“好,如此,大江航运包在我身上,我立刻向两江总督去信,谁敢和我秦贞素作对,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派兵护送装了药火的船……想也知道这一路上大江两岸必定是暗潮涌动,买活军也确实需要借助秦贞素的力量,否则这支船队很难顺利抵达夷陵——道理是很简单的,买活军如果要大兵趟去夷陵,那基本就是改朝换代了,这是很大的动静,不可能因为争一口气而这么做,所以大江两岸的州县对买地不会那么畏惧。

但,秦贞素的白杆兵是有出川勤王经历的,不知何时也会被再次招募,对于大江两岸的士族来说,他们怎敢得罪这种随时有可能光明正大地在本地行军的势力?要知道,土过如剃,虽然白杆兵名声好,但那也是大概说来,得罪了秦贞素,白杆兵屠一族灭一家,难道还有人和他们认真计较吗?

“多谢都督成全——都督,这滟滪堆一炸,对咱们的牛油生意也是大有好处!”

王小芸本就有意请白杆兵出手相助,秦贞素如此机敏爽快,也令她大喜过望,又忙说道,“是了,小佘带回去的两箱牛油火锅料,在夷陵办事处受到极大的欢迎,非但我们自己的商队,就连各地行商也认为这是极好的商品,并不在乎成本,都是争购,就连六姐都点名要一罐送去官府——说是已经很久没吃到正宗的牛油火锅了!”

牛油生意前景好,对白杆兵的财政会有很大的帮助,不过,秦贞素却是微微一笑,对此事似乎并不太在意,而是洒然道,“一点生意上的小事而已,还犯不着太上心,我极力促成此事,除了对于疏通航道有很大期望之外,还要借重药火威力,震慑奢安土司之心,让他们不敢再生异志——明人不说暗话,小芸,我可是把自个儿的算盘都亮给你了!”

王小芸这才明白秦贞素为何冒着名声有损的压力,和买活军眉来眼去——对一向忠义无双,以忠君为第一立场的白杆兵来说,秦贞素在万州之乱中表达的中立态度,实际上是已经让她的政治资本正在逐渐减少了,消息传到京城之后,皇帝还能像从前那样信任优抚白杆兵吗?秦贞素是否会受到朝廷的申饬呢?

当然了,她是土司,秦贞素对白杆兵的所有权是非常正当的,不能通过简单的任免来褫夺,但只要朝廷授意,本地衙门中的官僚还是可以通过种种手段,分化白杆兵的势力——高封秦贞素的小叔子和堂亲就是不错的选择,这只军队始终是以马氏族人为主,并不能算是彻底的秦家军。

付出这样大的政治代价,甚至不惜要为买活军扬威,为的并不是白杆兵的牛油生意,而是要震慑土司,消弭川中的战事灾祸,这样的苦心不能不让人感动,王小芸心中一热,“都督请放心,卑职明白,我们出发以前,六姐也是再叮嘱,一切以稳定为主——战争或许是最有效的对话手段,但对百姓来说从来不是什么好事,我相信六姐一定也希望平定川内局势,为川内的百姓,找出一条轻省些的活路。”

“是啊,在这崇山峻岭之间,要找一条活路是多么的不易,这四面的高山,锁住的不止是外敌,还有百姓的生机那……”秦贞素也叹了一口气,喃喃地道,“我每次回川,都有一种安心却又无奈的感觉,尤其是前些年去京城勤王,那时,京城已流行起了买地的奢物,和我上回进京面圣时相比,变化太大了。”

“走过数千里长路,回到白帝城的一刻,看着周围毫无改变的山水街道,我又觉得安心,又觉得陈旧。仿佛回到了娘胎里,这里什么都是熟悉的,都是好的,是我极力想要维持的一种不变——可这种不变,在见识过了京城,见识过了买地的仙器之后,又让人感到那样的无力……本地的乱象,其根本我看得清清楚楚,在于地理,在于人心……但,看得清楚又如何,就像这滟滪堆,人人都知道,将它一去,江水便可平静得多了,但我们谁有搬山的能力呢?”

这是一向强势的秦都督极少显示出的软弱,若不是和王小芸十分投缘,或许她也并不会这样吐露自己的心声,她望着那块大如巨象的巨石,眼光悠远,“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此为天神之处,非人力所能转移,或许,川蜀之处,非得有另一个天神出手,才能让本地焕发新颜……”

虽然对于六姐的武功,王小芸没有丝毫怀疑,不过,眼看着六姐连面都没露,便让秦贞素这样的天下奇女子有了归附之念,王小芸也不禁暗暗激动自豪,她道,“六姐给您写了一封亲笔信——还在寄来的路上!六姐连滟滪堆都了如指掌,相信对巴蜀的局势,定能有让都督耳目一新的见解!”

炸毁滟滪堆,这件事经过秦贞素的布局力挺,看来除了单纯的商业民生意义之外,又多了一层厚重的军事、政治意义,王小芸从奉节一路返回万州时,都在思索着该如何把这件事办得更妥当周全一些——她已经写了一个厚厚的本子,分析各方可能的态度,以及她个人想出的预案,准备和小组进行内部讨论。不过,这一日下船回到客栈时,却是还来不及洗去风尘,便欣喜地叫了起来。“团长!你们回来了!”

“啊,是王小芸!”

之前分去了叙州的视察组,也大多跟着吴老八出了院子,“好好好,这下我们这个会,人可齐全了——就差奉节的小佘了!”

“小佘他其实参加不参加无关紧要,他是一定要留下来的,还要主持炸滟滪堆呢!”

吴老八把人归总了,在客栈院子里找了个僻静角落:天气暖和起来了,这片客栈现在都被考察团包了,倒也不担心旁人窃听,那么在院子里开会倒比在逼仄阴暗的房间里强得多了。“王小芸,你来得正好,现在考察团的本职工作算是圆满完成了,不过,我们各自都还有些兼的活没有收尾,所以现在要规划着分批返回,你小组里,小雷是要留下来最后一批走的——她开的医学班预计还有一个月的功夫。”

至于谢金娥,已是定了第一批回去,吴老八看来心情不错——一行人带到这时候还没减员,工作都完成得出色,已经开始安排回乡小事了,他这个做团长的当然开心,“怎么样,你打算哪一批回去,是和谢金娥一起走吗?”

“这……”

王小芸一下为难了起来,她并没有立刻给出自己的答案,吴老八便绕过她去问别人了,金娥、小雷也都投来了询问的眼神:回乡的事情,大家都是有所预料的,只是在等叙州组考察结束而已,万州这里,公审大会已经开过,秩序已初步建立起来,大家的工作虽有插曲,但完成得都还算不错,很多人已经心急火燎地盼起了自己的归期,并且议论起了回到买地后要享受的第一件事,到底是一个大澡,还是去看戏,去踢球又或者是去大读一通这几个月来刊发的报纸了。

第一批回乡的名额,在调查团里还有些宝贵呢,吴老八既然给了王小芸选择的机会,她却犹豫起来,这不能不让她的两个朋友有些为她着急了,较无城府的小雷,便先给她使了个眼色,低声问,“你在这还有什么事儿?我帮你办了得了,你和金娥第一批回去,说不定还能赶上开运动大会呢!”

王小芸的心思,却根本不在什么运动大会上了,她心中思绪万千,半晌才低声说,“我……我想先见一个人再做决定。”

“啊,是谁?”

“——黄老的女儿黄景秀,她的伤已经大好了吗?”

小雷有些愣怔,“好是好了,你去奉节后不久,她就能下床了——但你找她做什么?你也知道,现在万州府的一批遗老,都很捧着黄景秀,似乎隐隐用她做为乡党表率,和叙州帮对抗的意思,你现在去见她,可未必能讨得了好!若再闹出什么乱子来,团长那边——”

确实,这黄景秀是个烈性女子,倘若她再撞了一次柱子,那万州这边刚平静下来没多久,被扫盲班、公审大会勉强安抚下来的民情,恐怕就要再度沸腾了,王小芸会因此招到叙州帮杨将军等人的埋怨不说,就是吴老八也未必放过她,不过,她并不因此退缩——现在的王小芸已经很有些担当了,她反而执拗地摇了摇头,沉着眉眼,倔强地道:

“我有些很重要的事要问她,得不到答案,我睡不着觉,也……也离不开这万州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