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551章 中式恐怖故事(上)

买活 第551章 中式恐怖故事(上)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在客户寨子的土楼里,一楼就是一族,一族就是一寨,规模较小的寨子,一座圆圆的土楼几乎就是全部了,兴旺发达的寨子,则是一个圆接着一个圆,犹如阵法一样往外扩张,里头多是一姓——就算这一姓之间的亲缘关系已经十分疏远了,内部也矛盾重重,但不论如何,只要居住在土楼里,那对外就是同仇敌忾的战友,同时也是鸡犬相闻的邻居。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很值得信任的自己人,是决不能留在土楼过夜的,甚至连踏入土楼内部,都障碍重重。会出现在这里的生面孔,当然也只有本姓外嫁出去,回来探望父母的女儿了。

仇粟粟在土楼内有一个房间居住,主要是因为她女先生的身份,她是个有心人,自己也是土楼里长起来的,很熟悉在其中生活的规矩——想想看,数百人住在一座土楼里,如果人人都肆意妄为,那该是多么的矛盾丛生?

在土楼内,规矩是十分严格的:决不允许在土楼中心的广场上大声说话,也不允许在上头养鸡养鸭,平时在走廊中相遇,小辈要礼让长辈,要保持房间的整洁,不允许随意挑起口舌……一切的目的,都是保证土楼的安静,除了偶尔的婴啼之外,这里几乎听不到什么人大声说话,尤其是晚上太阳下山之后,就算是一家人谈天,彼此也是近乎耳语——隔墙有耳,在土楼这还不是一间,而是许多间,就连走路用力了一点,木地板那嘎吱嘎吱的声音,都会惹来隔房老人有意无意的咳嗽。

于如此的氛围之中,土楼那一圈圈的圆环,仿佛也就成了一个个晦涩的迷宫,其中发生的一切都是悄无声息的,人们的言语也是如此,低声而诡秘,在檐下耳语中互相交换着窃窃的议论,真实被严密地掩盖起来,展现在外的,永远是经过重重压制,完全符合那因生存的必要而形成的严苛规矩——千篇一律的沉默与顺服,个性早已被外在的困苦磨砺殆尽,倘若不是生活了一段时间,对他们已十分的熟悉,那么,你会很难分辨那些蓝衣的身影,他们的发式、衣着、步态,都是那样的相似。

仇粟粟的扫盲班,是开在土楼中央围成的广场上的,开在这里有很多种的考虑:第一,这里的天光好,而且能容纳许多人一起上课,第二,这里的传音好,在这里,哪怕是轻声说出的一个音节,都会立刻传遍了整座土楼,哪怕在屋里都可以听得很分明。

这样一来,不但方便了仇粟粟的教学,以及那些在家打理家务的妇女,用耳朵跟着学习,也起到了一个监听的作用,让她完全没有机会说出什么不恰当的话来——事实上,选择这一处作为教室,还是仇粟粟主动要求的,她知道只有这样,土楼里的老人家,才会赞成客女们、孩童们以及留在本地的儿郎们来上课。

当她搬出黑板,在广场上朗声解释着拼音、阿拉伯数字,算数的时候,仇粟粟也习惯了,土楼二楼、楼的走廊里,时而会有客女一边做家务——或者是纳鞋底,或者是缝缝补补,一边坐在栏杆边缘往下看。时日久了,这些客女们在目光相会时还会对仇粟粟笑一笑,她也逐渐地把所有人都认全了——仇粟粟在土楼里长大,是很懂得分辨客女们微小的差异的,也因此,当两个生面孔的客女,站在楼梯一侧隐蔽地打量她时,仇粟粟一下就识别了出来,而且,她感到这两个客女的目光中有一种让她不那么舒服的恶意,似乎她们对仇粟粟的存在,很有几分反感和忌惮。

这是她老家来的客女吗?难道西湖寨的女儿还嫁到邱家去了?仇粟粟有些吃惊,但她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客户之间的婚嫁,往往是很保守的,两姓时常世代联络有亲,一般来说,他们不和本地土著通婚,对于一些相聚遥远没有往来,又或者彼此有愁怨的客姓,也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就仇粟粟所知,西湖寨、黄金寨和她本家是素来没有往来的,所以她才选择了这两处。

至于其中的缘由,只看她现在的姓氏就晓得了,仇粟粟作为一个客女,去云县谋生无疑突破了相当的阻力,而且,因为所有的客户家族,其成员都有先天的政审分劣势——他们没有分家,还住在一起,所以仇粟粟还改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同音的仇姓。黄金寨有些单独开户建房子出去住的,也是出于这个考虑,虽然还和土楼同姓,但他们的政审分已经加上去了。

而且,这些人家还受到县里吏目相当的重视,吏目曾一再言明,如果这些开户分家的农户,发生了什么意外——就如同仇粟粟也一样受到这番话的保护——那么,全村人都会被株连扣分,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两次的话,黄金寨很可能就要被买活军列为逆贼了。

这两个寨中的族长、耆宿,都曾经被邀请去县城看仙画,看阅兵,对于寨子是否能抵挡买地的大军,他们心中是有数的,正是因为这么一番话,寨子里勉强保持了和平的氛围,那些独立出去的农户,也还可以踏进土楼的大门,甚至和别的学生一起来上仇粟粟的课。仇粟粟也因此,在上完课之后,有了个稍微能自由一些的落脚点——她有时候都觉得,客女们如此忙忙碌碌,成天田间地头的忙活,是否也是因为土楼内的氛围实在是太压抑,让人除非不得已,否则实在不想返回的缘故。

“我也看到了,好像是嫁去林寨的两个姐妹。”

这一天下课之后,仇粟粟便去土楼外独立的小院子里,和她的学生小黄一起摘毛豆,同时打听起了那两个客女的来历,小黄倒是认出了她们,“林寨和我们西湖寨是时常结亲的……但现在又不是正月初二,‘转妹家’,不知道她们突然结伴回来做什么。”

这两个陌生的客女,很快便消失在幽深的土楼中了,小黄和仇粟粟都再没看到她们的身影,小黄好奇地向妯娌们打听时,只收到了含糊其辞的回答:“好像是回去了吧。”

“没有看到她们来……”这样的答案,当然是无法让人信服的,但妯娌们的态度却又是那样的讳莫如深,让人无法继续再追问下去,只能任由其飘散进土楼内仿佛亘古不变的空气里。仇粟粟感到,从那天起,土楼内的氛围似乎更加不安起来了,人们对于她这个无辜的扫盲班老师,似乎也重新燃起了提防,客女们频繁地交头接耳,用极微小的声音讨论着什么,但是一旦察觉到仇粟粟的眼神,便立刻停止了说话,摆出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仇粟粟毫无头绪,只能加倍的谨言慎行,表达着自己的善意,说实话,这多少也有点儿自保的味道,因为她有一种感觉,似乎寨子里对于买活军的态度,正在变得抵触而负面,曾经一度消散的迷信氛围,又再度笼罩在土楼深处了,仇粟粟不止一次,看到戴着斗笠的客女,拉着妯娌姐妹的手消失在小房间里,随后,屋子里便传出了喃喃的念佛声,还有一些仿佛在宣讲佛经善恶报应故事的嘟囔。

当然了,她不能干涉土楼内部的信仰,而客户们一向是非常虔诚的,不论男女,对于祖宗和神佛的信仰都异常坚定,或许是因为在这样困苦的土地上,他们需要神佛保佑着风调雨顺才能生存下去,常年来形成的一种习惯吧。说实话,仇粟粟对于这种事是很看不惯的——在她看来,大家当然都应该崇拜六姐喽,不过,她并不敢明目张胆地表现出不满,反而尽可能和蔼可亲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们,只是增多了读报课的频率,希望把买地那种不拜神佛拜六姐的态度,潜移默化地烙印在土楼之中,作为对这种风气的反抗。

就是在一节读报课后,仇粟粟遭遇了意外,那天是她换班去黄金寨的日子,仇粟粟要独自走半日山路,翻过一个小山头,如果有人恰好要过去的话,可以和她同行,但她也是常来常往的——仇粟粟不是个弱不禁风的妹子,她是个典型的客女,家族来自北方门阀,为避战乱南下,而且这千年以来,一直固执地在北地客户内部通婚,这为她保持了高大的血统,她不必吃太多也可以长得很高。

到了云县之后,仇粟粟可以吃饱了,几乎是半年时间就长出了一身的肉,做泥瓦匠时,她的工资很高,也有了打熬身子骨的条件,如果是本地的南人土著,哪怕是男丁,只要他们一直以来吃得不是太饱,仇粟粟也可以凭借身高的优势,在一对二、的战斗中占到上风。

这样的一个女娘,才有下乡做教师的资格,仇粟粟是不畏惧独身走山路的,她就是这么从邱寨走去的云县。但是,一人独行,有时难免失了守望,仇粟粟也确实有些大意了,她行过山边一处高崖时,走到崖边去采摘崖顶那株桑树,桑葚结了一树,看着就让人生津止渴——也就是在这时候,有人从背后把她狠狠一推,推下了山崖。

“你和寨子里的学生谈起过那桑树吗?”

“谈起过的。”随着不断的回顾,以及自己‘脑震荡’的康复,仇粟粟的记忆越来越清晰了,她说,“我和两边寨子的学生都提起过那桑树,说我很期待桑葚成熟,可以采些来和大家分享……那时候的确是桑葚成熟的季节。”

的确,她是不免有些失落的,因为这也意味着,正是仇粟粟的学生们把这个重要的情报透露给了凶手,才让她落得如今这个下场——现在所有人都以为她已经摔死了,至少,黄金寨和西湖寨的人,如果没有去镇上的话,是很难打听到端倪的,如果不是仇粟粟运气好,遇到了去山间放套子的猎户,她确实是活不了的,甚至更惨的是,死也做了个糊涂鬼,仇粟粟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死,被谁所杀,她完全没有丁点儿线索。

“那节读报课,都读了什么报,你都说了什么话,学生们都有什么反应……现在记清了吗?”

不比她的感慨,王无名却似乎对于这个幽暗恐怖的故事,没有太多的反应,而是很自然地继续问着,“是这份报纸吧?两个月以前,宣布《新婚姻法》实行的报纸……我给你带来了。”

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报纸,送到了仇粟粟面前,鼓励她,“读读看,或许能想起更多呢?”

“我试试……”

仇粟粟用受伤的手臂做支架,把报纸撑在胸前,“我看看,头版……不,我一般读报不读头版,读笑话栏目多些……但是,但是那天不同……那天,有一个学生请我读读头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