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56章 陆大红工作日志许县.陆大红 工作的……

买活 第56章 陆大红工作日志许县.陆大红 工作的……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外头’的人事效率的确都是很低下的,陆大红每次出差都很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而如今她既然要常驻外差了么不论是从单纯的理论分析角度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便都要好好分析这其中的原因加以改易做这件事的动力是很足的为她知道,如果这些经验当真有用的话,买活军所有的兄弟姐妹都会得到好处。

外头的人办事效率为什么差呢?第一个理由六姐提出的就是他们往往吃得都实在太差了。买活军的人很热衷于种豆子就是因为这一点,他们从六姐处接受了足够的教育得给食物分类,陆大红知道百姓需要三大营养素和膳食纤维,而买活军治下大部分活死人,在他们来之前,拼死拼活也只能保证碳水的摄入,还往往并不足够物蛋白质与脂肪对大多活死人来说都完全是一种奢望,那么理所当然,他们的思维会很迟钝,劳动效率也很低。

因为营养不良带来的迟缓,只能通过补足营养来解决,而和动物蛋白质相比,豆制品作为很好的植物蛋白来源便宜得多了,所以买活军在三县都很鼓励百姓们套种大豆,对于新占之地的百姓来说,如果能做到一天一鸡蛋,二两豆制品,便是非常滋补的,粮食再让他们吃饱,补上较为便宜的豆油出售,大约半年之后,做事的人就能很明显地感觉到,他们接触到的农民变得强壮聪明起来了,身体素质不再是阻碍提高效率的原因。

当健康不再是理由的时候,教育便显得重要了起来,陆大红越是和‘外边’的人接触,便越是能感受到教育和社会氛围的重要,教育,能让一个人的事办得更为灵巧,就譬如说这帮私盐贩子,哪怕只要有一个人受到良好的教育,便该把时间规划得更有效一些。他们已经共事了大半个月了,但直到吃完春酒,刘老大才安排弟兄们分别给买活军上课,教授他们一项很重要的知识——他们要前往那些村落里说的方言。

在她们来许县之前,谢双瑶就对陆大红提过刘老大这帮私盐贩子,她说在这个年头,私盐贩子是不可小视的,能在这个行当久久存活下来的,智商都并不低,其中有一点便是语言天赋,私盐贩子一定要会说多种方言,有时甚至是十几种,因为南方‘十里不同音’,而且会说官话的人大多集中在城里,很多村落,连村长都只能勉强听得懂官话,说是不太会说的。

这样的村落当然也只和会说方言的商队交易,不会说方言,便被认为不可信任,别说进入村庄了,民风凶恶一点的山村,直接就把人打杀,财物掠夺一空都不少见。谢六姐并不相信乡村民风就一定淳朴,她更相信穷山恶水出刁民,买活军继承了她对山村的戒备,他们的识字教师往山村里去时都一定有兵士陪同。而如果兵士和教师出了什么说不清的意外,买活军会毫不犹豫地把全村人都投入铁矿为奴,这样的事在云县就发生过一次,并被买活军四处宣扬,在那以后,他们在各处的工作就开展得顺利多了。

在南方,一旦离开城市,就必须要考虑到方言的问题,买活军在选拔人才时也注意这一点,陆大红她们这批兄弟姐妹都会说临城县和云县的土话,足证他们有一定的语言天赋,因此才能入选。而陆大红也和刘老大提过方言教学的问题,刘老大当时满口答应,之后却迟迟不见行动。

这让陆大红很疑惑,她开始以为她们要去的地方说的就是临城县和许县的方言——虽说十里不同音,但距离接近的地方,方言其实相似的点也很多,彼此是可以互相听懂的,或许刘老大认为他们的方言水平已经够用了,才没安排专门教学。

直到春酒过后她才知道,刘老大认为在春酒之后再开始教学是来得及的。“至少还要半个月才出门,足够足够。”

这不是时间足够不足够的问题,而是前大半个月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都被浪费了的问题,陆大红开始意识到六姐在教育第一批买活军时有多么的费劲,而...

且时间又哪里足够了呢?他们还有半个月就要出发,半个月学一门新方言怎么看都不很足够。

刘香主并没有敷衍塞责的意思,相反还很急于融入买活军,这只能是双方对事物的认识大不相同所致。陆大红发觉许县的城镇居民和农民不同,他们会更有知识,但却也更为懒惰,没有农民那么多活做,但还沿用了农民们以日为最小单位的时间观念,也就是说,刘老大他们认为,任何一件事,哪怕约好了是上午,最终执行是在下午或晚上,但只要在一天内发生了,便不能算是耽搁。

买活军的时间单位已经精确到了一刻,这是从考勤上来说的,按谢六姐所说,在她以前的日子里,真正精确的时间单位应该是分钟才对,每日里吃饭用几分钟,通勤用几分钟,锻炼几分钟,都是这么来计较的。陆大红以为许县这里,既然也有发六姐给的‘电子手表’,那么时间观念将会飞快地跟上,但她很快又在实践中印证了六姐的观点:移山易,移俗难,若不能让大家看到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处,时间观念便几乎永远也无法改易过来。

陆大红曾被六姐夸奖过‘善于思考总结’,她对此当仁不让,的确是个喜欢想事的性子。她时常会总结自己这段时间的心得体会,并立刻指导自己的工作,譬如这一次入主盐贩队,陆大红便参照了六姐制定新婚俗的态度——谢双瑶在制定任何一项新政策之前,总是想得很多、很坏,几乎要把最坏的结果都想好,以此为前提来调整政策本身,并且从来都不忘照顾到多数人的利益,哪怕这和她自己的意志其实并不完全吻合。陆大红无数次观察到这一点,六姐对买活军的政策往往有一种无奈的将就感,但不论如何,她绝不追求完美,从不完全由着自己的好恶来。

而且这么做的确是有用的,六姐推出的政策,(即使在她自己来看是无奈的妥协)有许多其实都很惊世骇俗,但在她的运作和引导之下,这些政策最终呈现之后,民间的反响往往不会这么糟。就以新婚书为例,这种新政策实际上是抬高了赘婿的地位,而且在陆大红来看,将使得还坚持老婚俗的人家在择偶中处于前所未有的不利,但以‘从外地吸引女娘’的说法进行‘包装’——这也是六姐很喜欢用的一个词——之后,哪怕是对买活军入驻反响最冷淡的私盐贩子们也全然没了抗拒之心,反而成了最热心的拥护者。

而那些原本几乎没有希望娶到老婆的活死人们呢?不消多说,那些大小伙子定然会狂热地支持六姐的政策,并且随之支持买活军的女娘往外地走动,并自发地保证她们的安全。至于她们吸引回来的女娘有多少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亲,这些小伙子是不会去想的,‘对未来的希望有时比现有的利益更能让人疯狂’,这也是六姐的原话,陆大红越是在工作中成长便觉得越有道理。

她在盐贩中的工作开展,便完全是秉持着这样的思路,照顾到了他们的利益,给予他们来自新统治者的厚待和尊严,所付出的不过是一些香菇干和对虾干,还有本来就准备付的危险津贴,但得到的则是狂热的支持。陆大红知道这些盐贩对她们有偏见和抵触,她并不打算完全用武力来消除,即使她和黄小翠的武力足以制服他们,但武力很难带来真正的合作,而且之后还会有更多买活军的女娘加入这个队伍,她们未必有这么强大的个人武力,陆大红希望能探索出一种可以复制推广的模式,她知道这才是六姐想要的东西。

“通过酒宴上的对话进行了间接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原本有一定的江湖地位,但没有文化的青壮年,对扫盲班的反应相当冷淡,似乎是抗拒摄入知识,他们也承认认字是可贵的,但认为不认字也能混的好,理由是他们原本就混得不错,而且拼音和简化字离开了买活军的地盘就没什么用,对他们来说便没有必要学...

“我正在通过方言学习对他们进行反教育,我请他们用拼音为我标注一些常用词的多种方言说法,因此小耳朵、祝老五自学了拼音,这些青壮年由于贩私盐收入较高,一直都能吃得饱,脑子事实上是相当好用的,只要他们感到有需要,学习的速度其实不慢,而且一旦学会了拼音,他们便会立刻认识到可以读懂皇榜的好处,而且很热衷于去读皇榜边角的笑话和传奇故事。要提高识字热情的话,六姐提过的办杂志、办报纸或许是很有用的,临城县和云县没有平缓坡地可以种六姐所说的速生林,但许县有,我和认字最快的吴老八提到了办报纸需要纸浆,造纸浆需要速生林,他说许县往外五十多里有个山坳,以前是林场,十几年前荒废了,但房屋还在,只要人手足够,可以重新开辟出来。”

“刘老大的时间观念也在逐渐增强,他们之前的日常生活有很多让人费解的空白,我观察过,刘老大每次做事说话之前,都喜欢慢慢地用一盏茶,至少要花掉二十多分钟,在此期间他什么都不看,好像也什么都没想,按我来说,完全无法理解,也太无聊了。而且因为他们彼此都非常不准时,有大量的时间花在互相等待上,这完全是无谓的浪费。”

“不过刘老大觉得半个月足够学方言也是有理由的,这是因为他们原本会得就不多,只够很基本的交流。这对他们买卖私盐是够用了,但我们要开展工作显然是完全不足的,我们需要一些能充当翻译的年轻人,所以我准备这一次出去时,在每村物色一些机灵的小伙子带回许县,等他们学会官话之后,可以回村充当沟通的桥梁,这一步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或许还要半年。”

陆大红每天早起都会总结前一日的心得,有时如果想法比较复杂,灵感比较多,还会冒着损耗视力的危险在晚上整理。这些日记体的工作报告她会再抄一份,捎回临城县给谢双瑶看,买活军的兵士们倘若受到重用,便会经常送回自己的日记心得,这就是谢双瑶所说的‘你们是我的眼’,哪怕是比较一般的买活军也尽量维持写工作日记的习惯,因为六姐要重用一个人,很可能前奏便是索要他们的日记观看,听说这可以发现‘思维模式是否出彩’,而虽然很多人一辈子也很难出头,但买活军中的高层却纷纷效仿。陆大红就每周抽查黄小翠和胡三红的工作日记,从中也发现了不少有用的点子,她都如实记载下来,注明了来源,再送到临城县去。

这些买活军和盐贩的磨合注定是漫长的,工作在磨合中开展,二月二龙抬头是个好日子,许县各处的工程要进入尾声,暂告一段落,各处的工人都忙着回家要赶春耕去,从临城县又有许多吏目被抽调了过来,还能随处见到二三十岁的农民背着包袱,大步流星地赶路,他们是临县的农民,到许县来教本地人种田的,买活军的田该如何种得好,这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这些都是本村推选出来,去年种地种得最好的农民,临县父老们高义,在六姐的吩咐下并没有藏私,而是慷慨地将他们借给许县,让他们和彬山买活军的老师一起,来教许县人种田。

这批人在许县自然是要被奉为贵宾的,买活军也借由此前的下乡扫盲活动,多少摸透了许县如今的村落分布,并在私盐贩子的指点下掌握了那些隐户、山民的聚居点,不夸张地说,现在买活军对许县治下的了解程度远超前任县令,前任县领导班子在治理中起到的作用实在是相当有限,现在大多都在扫盲班中积极攻读教材,争取早日融入体系之中。

没被包括在大多里的,也就不必多说了,基本都没活下来,像是陆大红这样的高层,已经可以看到今年秋天许县被完全消化的景象,不过,买活军在完全消化临城县后,人才逐步涌现,在人力上不再捉襟见肘,已有余力向四周探出触角。陆大红、黄小翠、胡三...

红还有她们的男同胞们,便成为了第一批深入敌境的情报队员,在二月初三这一日戴上义髻,换上了和外间制式一般的粗布衣裳,牵了一队毛驴,往城外而去。这也是他们在记事成人之后,第一次重新踏入‘外头’的世界。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了,大家久等了,今天决定双更了,因为评论马上就2w了,没差多少,然后这一章字数也不多,内容也比较平,就和下一章一起发,匀一匀

这一章提到的语言,也是我的大槽点!尤其是南方!南方在古代会说官话的人只比识字的人多一点点!大部分外来户和本地人是无法交流的!尤其是本地的农民!私盐贩子算是很珍稀的人才了,可以和多个地方的农民、底层百姓直接交流,其实别说是古代了,就是现在也有很多老人家是不会说普通话的,如果同时还是文盲的话,真的是没法交流的,只能靠比划

感谢在2022-01-2812:04:162022-01-2912:05: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狗腿子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粉猫甜白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凉风温茶、ckyt99、挽棠、狸夭、1、半亩方塘、半透明shi、qtfcl、黑眼睛、茶茶瘦了50斤、武茗雅、夜色如墨、开心喝醉、寡寡寡寡寡寡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水蜜桃奶昔?90瓶;寡寡寡寡寡寡、干嘛呢你们Σ、四栋人家、她説他説、翻阅小海王、半亩方塘、针心话打毛线、lora、一穷二宅、子龙哥哥、七七10瓶;雎鸠9瓶;冰糖柚、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愚者7瓶;秦瑟、咸鱼彤、薄荷仔、新人潜水艇、北以岭秦、那么穷还看书5瓶;qgxuan、丹嘟、橙子味气泡水、五条悟夫人3瓶;聂凝凝、十六花茶2瓶;fs湖、想要吃西瓜、月山薇、九日为雅、压路机、爱嚯珍珠奶茶、雨打涟漪、卿辰、黑眼睛、富贵儿、汤圆、xiaoxiao、十月秋、万水、韶婼、不阔以树、18205385、听雨、金色年华、1、18489252、gsyand、太烦真人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