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729. 走近科学.吸血蟒古思 草原.瓶子 红…

买活 729. 走近科学.吸血蟒古思 草原.瓶子 红…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怎么能没有佛龛呢?

天定的规矩,不管是多么高贵的毡包,只要它是主人一家起居的地方,在毡包的尊位——西侧方位,一定是摆放着红漆的木柜子,万万是没有错了的道理!

虽然鞑靼人到处游牧,但毡包内部的布局是不会变的,进门后首先看到的一定是火炉——因为火炉的烟管要直接伸到毡包顶上的天窗外去,而围绕着火炉,什么家什都有它的位置,东边是做饭吃饭的地方,也是小辈起居的地方,西边是一家人欢聚的地方,长辈休息的地方,也安放着家中的贵重物品。

这其中最为贵重的,当然就是佛龛了,在木柜子的北侧,也就是尊位中最尊贵的地方,一定会安放着佛龛的……对于瓶子来说,这几乎就是毡包的门一定要开在背风处,大多数时候是向着东南开一样,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由于太过司空见惯,她刚才进毡包的时候,虽然觉得少了点什么,但却一直未能发觉到底少了什么,这种不适感,在她终于发觉不对之后,这才被震撼取代了:这户人家怎么能不信佛呢?不管什么流派……是黄教还是红教,他们总该信点什么啊!不然,他们还能算是鞑靼人吗?

真要说起来的话,她不算是特别迷信的,因为她年岁不大,小年纪的人,往往不会太迷信的,因为他们还未曾品尝过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过那种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们的痛苦,主要来自于自己的欲求得不到满足,却还很少品尝到已拥有的东西被夺走的感觉。

瓶子对于佛龛的缺少,如此不能接受,也并不是出自她内心的格外虔诚,而是鞑靼人和喇嘛教,的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鞑靼人几乎是落地就信教,而且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他们几百年来一直信仰的就是喇嘛教,至少在瓶子的认知中是如此的。

而且,贵族信仰的是红教,牧民信仰的是黄教,当然,贵族和牧民同时也都信仰萨满教,也举行萨满教的祭祀,这是不矛盾的事情,但不管是哪个教派吧,鞑靼人的柜子上,总有一尊佛龛,哪怕立着的是一尊空白的牌位也好,那也代表了他们信仰的大日如来呀。

没有佛龛……是太穷了吗?连佛龛都供奉不起吗?但看生活用度,他们家很富裕呀,连马口铁的盘子都用上了……是了!他们对待日历的虔诚,就如同其余牧民对待佛像啊!这日历原本就是摆放在柜面北侧的……故事书也是从柜子北边的格子里取出来的,他们信仰的,不是佛像,而是……而是文字吗?

这个发现,又一次给瓶子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她的天地仿佛突然倒转了一样,无数问题从心里冒着泡泡钻了出来:不信仰喇嘛教的话,他们……是了,他们难怪富裕喽,他们不给布尔红供奉钱财嘛……一次法事也不做,他们这是不修来世喽?只修今生的福报,这么说,他们的钱全都花在自己身上,难怪他们有钱买马口铁的家什了……

要知道,一有余钱供奉给喇嘛,那些贵族,甚至把草场、牛羊大片大片的奉献给喇嘛庙,多余的儿子,出家去学佛,去做喇嘛……这都是草原上非常普遍的事情,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常见,瓶子虽然年纪不大,但也听说了太多牧民节衣缩食,甚至宁愿饿死自己,也要供奉布尔红的事情。

现在,突然有一户人家完全和这个教派脱开了联系,这是多么惊世骇俗的事情啊!她简直无法想象他们该怎么生活了——不做法事,不占卜吉凶的话,该怎么办婚礼呢?喜事没有萨满和喇嘛参与,这像话吗?连黄教都不信的话,在牧民间能交到朋友吗……

红教和黄教的矛盾,是如今草原混乱的一大来源,历史悠久,贵族已经信仰了数百年,看重供奉的红教,以及喇嘛作风朴素,戒律严格,受到牧民欢迎的黄教,在草原上发生了很大的冲突,如今的几大草原势力,都有自己尊奉的教派,很多时候各大部落彼此的摩擦,就是来自于信奉的教派不同。甚至在同一个祖宗的兄弟部落之间,也会因为信仰的不同而彼此陌路。

尤其是林丹汗直接统领的察哈尔,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因为林丹汗本人就是换过信仰的,他从小接受黄教僧侣的教育,曾被灌顶数次,但后来又被红教僧侣的法术折服,改信红教,大汗本身的信仰变迁,让下头的台吉无所适从,察哈尔内部信仰混乱,导致各部众关系复杂,僧侣传教间摩擦重重,这是各草原公认的事实。

很多草原台吉,也因此对林丹汗怀有不满,只肯承认他是察哈尔部之主,不愿在名义上承认他是鞑靼大汗——说的就是喀尔喀,喀尔喀部的贵族普遍信仰红教,对林丹汗早年推行黄教非常不快,即便林丹汗后来改信,也难以消除心中的芥蒂。

但没想到,就在喀尔喀内部,红教和黄教好像都突然间发生了动摇,瓶子不认为这是个例——抛弃喇嘛教必定已经形成了一股风潮,她虽然也发现了自己的无知,但自信还是能想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的:如果只是一户人家不怎么信仰喇嘛教了,那他们也不会放弃佛龛的,就摆着呗,平时不去供奉不就行了?

很多贵族从红教改信黄教,也是偷偷摸摸的,在改信的人多到一定程度之前,根本就不会表现出来的,先出头的人,肯定会承受压力,摆个佛龛能碍什么事呢?这都不摆,那一定是这一片的牧民人家都不摆了,大家都习惯了,走亲戚的时候,不会对这一点说三道四,才把佛龛收起来的……天啊,喇嘛们都怎么了?他们平时不是最热衷于到处传教的吗?怎么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又是瓶子怎么也想不出答案的问题,因为喇嘛在草原上是极度活跃的,这些从吐蕃来的僧侣,在自己的老家斗得非常激烈,黄教受到红教的重重压制,正指望鞑靼这里的信徒给他们提供力量,因此,在草原上传教的力度非常大,瓶子都不知见过多少次喇嘛传教的场面了:身披破烂僧袍的喇嘛,一手合十,牵着驮着行李的两匹马儿,一边念经数珠,一边在草原上缓缓行走……这些年轻的喇嘛,很多时候就是鞑靼贵族的小儿子,他们博学、温和,往往懂得医术,极其受到牧民的欢迎,甚至很多牧民争相让自己家中的女眷来款待上师呢!

当然,这些喇嘛在瓶子一家面前,表现得很谦卑老实,因为有资格和台吉家打交道的,一般都是年长而有威望的上师了,他们是安居在寺庙中的,不会和年轻喇嘛一样到处传教,要说这一片草原被漏掉了,或许也不奇怪……才怪!喀尔喀这么要紧的地方,如此庞大的草原——尤其是和科尔沁接壤的地方,他们怎么会放过?科尔沁这里还是萨满教和红教的天下,黄教早就垂涎这片土地很久了!瓶子还记得祖父临死前,还在交代父亲,小心黄教喇嘛过来向牧民传教,带来纷争呢!

在她极度的困惑之中,故事书被取出来了,萨日朗——一个满脸严肃的圆脸小女孩也从山坡上跑过来了,她满手都是刚开的野花,嘴角也还有野莓留下的污渍,被老祖母催促着去洗了手,却忘记洗脸了,背着手咳嗽了一下,小心地拿过书册,清了清嗓子,大声念道,“嘎拉巴故事——走近科学,吸血蟒古思的劫数。”

哈?

别说瓶子,就连乌云其其格也露出一脸困惑来,饶有兴致地坐在一边抽烟的满珠习礼、赛因等人,也都转过头惊讶地望着毡包前的小姑娘,吸血蟒古思?走近科学?

除了内容的陌生以外,这里也有太多音节是他们听不懂的了,嘎拉巴有劫数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一个传奇故事,《十八部蟒古思嘎拉巴》,就是《十八个英雄征服蟒古思(魔王)的历劫故事》,魔王各有各的神通,英雄也各有各的来历,有铁头蟒古思、凶恶蟒古思等等……但是无论如何,吸血蟒古思是从来没有听说的,而且‘科学’也是陌生的音节。

客人们惊讶地彼此交换着眼色,老额涅格却很司空见惯,吩咐孙女,“你就像是第一次对我读一样,解释给他们听。把小字都读出来。”

“好吧——”萨日朗便又用手比着书本上的小字,大声地朗读起来。“科学,是世间万物运行的道理,走近科学,就是用科学的方式来告诉大家,所有嘎拉巴背后的科学道理。”

这算是解释了这两个音节的含义,萨日朗又开始读了——不是唱,她是在绘声绘色地朗读。“今天要讲的,是在东方很东的部落中,有个学习了科学的拔都(勇士),从远方回到家乡,抓住了吸血蟒古思的故事……”

哦哦,这是大家所喜欢的!而且,和赛因讲的故事相比,要更新鲜得多,赛因会的故事也就只有那么几部,都是他从小听别的唱诗人哼出来,并记在心里的,瓶子等人当然都听过很多遍了,当然,再听老歌也不会厌倦,但新故事即便没有乐声伴奏,也还是先声夺人地引来了他们的兴趣。

满珠习礼站起身来,走到姐妹们身边坐下了,赛因也轻轻地晃起了随手取来的拨浪鼓,为萨日朗伴奏,瓶子注意到,他的嘴唇蠕动着,用极度渴望的眼光望着萨日朗手中的书册,她完全能感受到赛因发自内心的,露骨的饥渴。

“在拔都的故乡,这些年来,总有些坏话围绕着老人僧哥,人们说,僧哥很少吃饭,但却一直干活,好像不知道饥饿,也不知道劳累,有时候,僧哥会从嘴角流出血来,好像……僧哥像是吸血蚊一样,从旁人的身上吸血为生。”

简短、质朴,甚至很没来由的叙述,立刻就抓住了大家的心,胆怯的乌云其其格,倒吸了一口凉气,一把抓住了姐姐的胳膊,好像很害怕自己也被吸血的僧哥盯上一样,这些很少听故事的客人们,立刻就进入了情绪里,提心吊胆地听着萨日朗,把恐怖的气氛更加铺陈了开来。

“有些好心的年轻人,帮助僧哥做活,僧哥表面对他们很感谢,但到了夜里,僧哥会偷偷去吸他们的血,第二天起来,他们就感到很疲倦,身上也总有小包,有时候,如果僧哥吸得太多了,这些年轻人还会上吐下泻,发起高烧,大病一场……”

“人们很畏惧僧哥,害怕僧哥吸他们的血,就让僧哥住在离人群最远的小帐篷里,大家都不敢和他说话,他们说,僧哥是吸血蟒古思的爪牙,如果被僧哥注意到了,就会被吸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