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743. 总台接线办公室 云县.徐晓莹 徐晓莹…

买活 743. 总台接线办公室 云县.徐晓莹 徐晓莹…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科尔沁部的格格托我们的对讲机传信?传的是什么?”

“好的,知道了,会如实上报的,行不行还是明天这时候回话。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吗?”

“嗯嗯,明白,明白。最后一句话再重复一下——”

春风吹起,这会儿的云县,厚棉袄已经完全穿不住了,有些性子急切的年轻人,仗着在室内,只是在薄衬衫外面穿一件毛线开衫,一边办公一边还心不在焉地摆弄着开衫上亮闪闪的珍珠贝纽扣——这纽扣从缝上的那一天起,主要就起到一个装饰作用,一件衣服大半的价钱,全在这磨制得圆润璀璨的纽扣上了。

这是现在最时新的搭配:毛线开衫和珠母、珍珠或者蜜蜡纽扣,一上身就知道这准是有钱人家,至少是有一份体面高薪的工作,要不然,谁家也不会花这么多钱来买毛线开衫,这是最不实用的服饰了,又不挡风,也不保暖,穿在棉袄里不舒服——毛衣哪有不高领的?要说单穿在外头当外套吧,不挡风呀,等到风暖和的天气,穿着又太热了。

而且,里头的衣服也难搭配,怎么也不能搭配高领秋衣啊,未免不雅,那么,即便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只要天气稍冷一些,似乎也就没有道理穿它了。算来算去,也就只有在办公室里,套在衬衫外头穿上那么短短一两周了——为了这么一两周的时尚,要花近两千块钱,这要不是钱多得花不完的人家,谁会如此豪奢?

“明白,延绥边市街,你的通话时间到了,明天再见。”

伴随着滋滋啦啦的杂音,把对讲机放到一边,站起身开始收拾桌面文件的徐晓莹,无疑就是这么一个有钱的姑娘,一旦离开了刚才的通话场景,她的动作就麻利起来了,收文件,起身腾位置,回到自己的工位上,一言不发地开始誊抄刚才速记下来的对话,同时对身后通话位响起的对话充耳不闻,不管传达的是多么重要的大事——这对总台接线员来说,也只是她们的日常工作而已。

在屋子中央,一台一人多高,大概一米来宽的机器,正散发着低沉的嗡嗡声,机器两侧雁字排开了足足八张办公桌,八个接线员里七个都在埋头整理资料,她们是轮流接线的,一人接线一次后,在通话时限内尽量和汇报单位进行简短沟通,之后整理通话内容,进行摘要简报。

除非是特别紧急情况,否则总台的通话信息,是半天上报一次的,接线员排班也是半天轮换一次,此外,她们还要轮流值晚班,机器除非检修,否则都是不关机的,只要不关机,总台旁边就一直要有人值守,这是铁打的规定。

八个人守一台机器,轮流接线,只上半天班,按道理来说,这该是一份轻松的活计,薪水还高,但要接线员自己来评论,这份工作的压力就只有自己知道了,目前来说,买地的无线电短波分有两个频道,有两个总台。接线员是公用的,这要是在台风季,被划分去海事频道,那真是连轴转,深夜值班都是按四个人来排的——

没事不要紧,一来就是大事,汇报台风信息,呼叫船只,协调各地防台,都需要接线员深度参与,海事频道每天都还要更新船只动向图,确认哪些船只要播报到台风预警,经常是,等到所有该呼的船只都予以确认回复时,接线员的嗓子都要喊哑了,耳朵也抽筋:台风天是强对流天气,通讯质量也会跟着下降,杂音很大,要在这些杂音里确认到对方的编号和讯息,就得靠接线员的耳朵了,所以,接线员每年都要测听力,听力不好的就得转后勤岗,平时生活中还得注意保养耳朵,有些接线员事业心重,都是少往热闹的地方去,尤其是绝不看戏,就怕听多了锣鼓,回头听不明白对讲机了。

徐晓莹她们现在呆的陆地频道,也没好到哪去,虽然不像是海事频道每年有忙季,但通话质量那是常年的差,不像是海事频道,距离一般都较近,而且大海地形平坦,信号质量肯定好,哪像是从陆地频道,别的方向都还好,就是川蜀云贵方向,山是真的多,带去的对讲机,经常是喊半天无回音,全是杂音,怎么调彼此都听不清。能听这两个方向通信的,都是科室里的技术大拿,被人高看一眼,年底评优少不了,就连在领导跟前,说话都硬气得很。

延绥边市所在的西北方向,要稍微好些,虽然杂音重,但也能听清,不过这个频道时段,也是块硬骨头,新人轻易不敢上手——信息量太大了,在有限的时段内要说的很多,除了□□势之外,还有货物上的反馈,词量大,新人上来很难从杂乱的背景音中分辨出对面的意思,对面报这季度羊毛产量降,接线员听成‘毛茶酱’,这种笑话是真闹得出来的。

也是因此,科室内不成文的规矩,有些人是专门负责这个方向的,徐晓莹也是因此在总台办公室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虽说买地这里一般不给职位设限,大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但总台接线员相对是很特殊的,要求的政审分很高,多是出身彬山的女子,以及许县、临县、云县的本地年轻女郎担任,这些员工身家清白,一家人都在买活军境内发展,也较让人放心些。久而久之,大家彼此间也是默认,能担任这个职位的,都是买地这里比较‘有根基’的人家出来的。

徐晓莹呢,她本人是瘦马出身,无父无母的孤儿,被卖给苏松水师将军府,因不得将军宠爱,被随手转送给大了她十多岁的一个老师爷,跟在老师爷身边伺候了几年,也是因缘际会,随着姑苏女娘南下的潮流一道糊糊涂涂到了买活军这里,又是一番波折,总之到了最后,也没进带她们南下的大善人开的服装厂做事,而是自己上学考试,从售货员做起。

因为自己对语言有擅长,本来想转去做通译的,恰好有接线员招考,因为她有一个极大的优点——对于各地的方言,尤其是西北的方言,辨认得非常好,这是原来接线员普遍的缺陷,因此,虽然因为出身所限,政审分有缺陷,但也架不住总台实在是缺人,便被破格招入总台办公室,并且很快站稳了脚跟,专门负责西北时段,尤其是边市通话,基本都是安排徐晓莹来做接线,也只有她才能从杂音中分辩出有时是汉语、鞑靼语夹杂的通话,并且将其速记下来。

【麻绳需求加大,供不应求,而关陕一带产麻量无法满足,请求在大江贸易中增加发往西北的麻绳配额……】要说接线员好做吗?除了刚才说到的难点之外,也不是光耳朵好就能出类拔萃的,徐晓莹写到这里,笔锋微微一顿,在下头另起一行加了备注:【从前鞑靼人多以羊毛搓绳、制毡毯,现在羊毛大量流入关内,相信在消耗较快的羊毛绳原料缺乏,导致麻绳需求上升之后,很快也会出现草席需求的上升……】

是了,好的接线员除了会听,自己也要见多识广,能给有限通话时间内传递出的信息做描补,不但要求耳聪目明、眼疾手快,还要求有很广的知识面,至少对自己负责的通话地域,要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尽量保证第二日上头给出的答复是有意义的,而不是在一来一回的互相询问中浪费时间。

徐晓莹自从开始负责西北地域,便很注意提升自己,她听得懂西北方言,原是因为老师爷就是西北人,而且曾经做过边商,和她说过一些边市的见闻,但后续知道这么多细节琐事,却是因为她到办公室上班之后,一有空就多看报纸,在生活中也有意结识西北方向的旅客,和他们了解边市的方方面面,别看只是个接线员,但却也俨然是半个鞑靼通了,这才能给汇报做注解——也是因此,科室每每评优,她都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名,在科室颇为掀起了一股学习徐晓莹的风气,徐晓莹也不藏私,大方传授经验,越发受到重用,这要不是接任者难寻,说不定早就被提拔调任出去了!

【政治要闻:科尔沁部格格前来探亲,并托对讲机向建州方向传话,请建州单位送信给亲人科尔沁台吉吴克善,原话如下……】

写完了四条商业信息,她又开始写政治信息,这条信息是今天这次通话的主要内容,挤占了不少通信时间,而且关系比较重大,徐晓莹回顾着自己画下的速记符号,掰着手指复写完了,又走到办公室最前端,仔细查看一张大地图上插的小旗子:这是通话单位的动向旗,一样是每天更新。

【建州方向,距离科尔沁最近的通话单位负责人是京城使团团长谢向上,他持有一个对讲机,距离科尔沁部大约是快马五天的距离,另外,按照2月11号的通话记录,建州四贝勒夫人正和使者一起滞留科尔沁部进行游说活动,科尔沁格格拜访察罕浩特或许和这次游说有直接关系】

有了这份备注,边市对讲机传递的信息便显得有血有肉,有因有果了,否则光秃秃的一句话实在是让人费解,好像科尔沁部正在面临什么生死危机似的——实际上,现在西北有能力发动对科尔沁战争的势力是一个都没有,如果不能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那就容易轻视了格格的请求,错判了消息的重要程度。

写完了对前因后果的简短分析,徐晓莹犹豫了一下,给这份消息标注了两星重要程度,并且注明了约好的回话时间,又写了谢向上的名字、对讲机编号,粘在报告封面上——这是这份报告牵扯到的通话单位,也意味着这是一份中转传话的请求,和台风天的防台通信一样,牵扯到多个对讲单位,会更受重视一些。这样,一份完整的通信报告就做好了——此时距离她撂下对讲机也不过就是不到十分钟时间。

不言不语地站起身,踩着软底鞋,徐晓莹没有和任何一个同事搭话,拿着报告向传达室走去——重要评星有两星,就可以列为优先件,不用等到下班时间再统一收集,可以先单独送到对应的办公室,由该办公室判断要不要上报给六姐:有资格用对讲机的通话单位地位都还挺重要的,所以距离最高决策者也只有一个对应办公室而已。

像是这份报告,牵扯到了外交战略,所以呈送的肯定是六姐直管的外交办公室,由常务主任来添加报告,不管怎么说,至少今天下午会有一个初步的态度,让总台知道,如果边市街对讲机动用紧急对讲时段来要求回复的话,可以告诉他是会帮着转达,还是要等待云县这里决策。

上个月五两银子的先进奖,还真不是白拿的啊……

一边往回走,一边在心底复盘着刚才这桩信息的处置,确认没有违规,各方面细节都做得不错,徐晓莹才是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看走廊边的座钟,又赶忙鼓舞起精神,加快脚步要回办公室去,她的通话时段又要到了,这一次是大同对话单位,说实话,那边的方言也是难懂,这几天信号又不好……

想到又要回到寂静无声的办公室,她就忍不住搓了搓手臂——为了方便同事工作,接线员在工作时段是禁止闲聊的,同时不能发出任何大动静,就连鞋底都要特制为软底鞋,木屐什么的绝对禁穿。可以说这种氛围多少有点凝重,徐晓莹虽然很喜欢工作中的挑战,但每每想到办公室的这种气氛,也老是胸口一闷一紧,她苦笑着又玩起了珠母纽扣,心不在焉地想到了这件毛衣的价格:“二两半,贵是贵,但的确好看,再坚持坚持,下个月又评优,又可以买件好衣服了……平时也没个花钱的地方,要说自己买个小院子,那价钱不是自己能高攀得起的,再说,也有宿舍住,地儿不小,这钱不买衣服不也是吃了喝了?买,还是得买……”

不用好衣服吊着,有时真感到在办公室前有点儿怯场,很难鼓起全部干劲,徐晓莹对这份工作是又爱又恨:体面、报酬丰厚,工作时间还不长,这都是优点,可说难说烦说急,也真是一点不假。她最怕的还是信号不好,聚精会神地在杂音里寻找人声,努力半天却往往还是无功而返,那感觉实在是,差劲极了!

“但到底还是要感谢对讲机,不然,买地哪有这么俏式的毛线开衫卖——毛线都难得!更不要说这么快地就把好款式给扩散开来了。”

?她回到办公室里,一面默然机械地做着自己的事儿,为下一个通话时段做准备,一面乱七八糟地想着,在脑海中娱乐自己,“也不知道科尔沁的格格,还得用几次边市对讲机,唉,千万别再用了,用一次就是一次两星报告,写多了两星报告可是要折寿的,今晚庄家那边还联系我呢,要是边市街那边要紧急对讲,我还真不一定能赴约……啧,也不知道庄夫人案,最后到底该怎么判……”

“好烦呀,我要是坚持不肯作证的话,该不会,最后还真就影响到官司的结果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