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757. 六姐又来扯头发了(上) 云县.谢双瑶…

买活 757. 六姐又来扯头发了(上) 云县.谢双瑶…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又山阴煤矿,运输费用特昂,并非仓促间门能够改变,我研读《地理》时,有见到‘草原煤矿丰富’的论断,只是没有具体指名是何处,若是距离辽东不远,而衙门暂无人手开凿,山阴矿山也有熟手,都是熟读教科书,至少有初级班水准的熟练劳工,组织性颇强,可以接受新式管理……”

谢双瑶饶有兴致地念出声来,她撒开手,把信纸扔在桌上,“所以你说,古时候皇帝是怎么把持得住的,这样的美人,又这么会办事,想方设法地讨好你,说好话不说,还设身处地,为你着想,帮你排忧解难,关键还确实当用,真是,要不西汉那会儿佞幸上位得不少呢,又能睡,又能用的,定力要是少一点儿,都得辗转于个个温柔乡之中,怠政荒嬉了。”

“范十三娘的确算是能力强又有眼色的商人了,她最大的优点,便是能很迅速地发现别人到底需要什么。”马脸小吴对范佩瑶也还算满意,主要是因为她写来的信件简明扼要,说的都是事儿,除了零星的客气话之外,没有什么水分。

这么一来,就减少了秘书班的工作量,她们不必写节略了,这也让范十三娘成为少有的重要来信可以直呈御前的人物,她也识趣,得到这个特权之后,从不曾滥用过,每次都是的确有事才写信来。总的说来,她给人的感觉的确靠谱,至于说她的立场,在马脸小吴这里倒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她的工作并不需要基于立场来调整对某人的态度,保证所有方面的信息都能经过标准化处理,最后转呈给谢双瑶,才是她工作的重点所在。

至于谢双瑶这里,既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那就说明,至少此时她还是有足够的定力来抵御这种无处不在的诱惑,甚至反过来享受其中,虽然统治工作极为繁复操劳,但不得不说,这种身为世界中心,被所有人想方设法讨好的感觉,也能让人尽享权力的美味——这是暗藏了毒药的美酒,一旦被这种讨好俘虏,那么就会一点点地失去手中的权力,但即便不能喝,也可以在安全距离好好地欣赏这杯酒漂亮的红色。

“确实挺有能力的,可惜她不愿意考吏目,否则金融方面的负责人,恐怕是非她莫属。”她这么点头赞许着,又轻笑起来,“不过,按她的性格,这个官也当不久,完成金融体系奠基工作之后,估计就会坏事了——她的权力欲、物欲都很重,也并不真正信仰买地的道统,她是肯定受不了清官的生活的。”

也因此,范佩瑶并不想做官,这也是她的第二个优点,很有自知之明,她所迷恋的是巨量的金钱所带来的权力感与奢侈享受,如果在敏朝,她会发疯地想要当官,自然是因为敏朝的高官可以理直气壮地拥有这些,但在买地,当官发不了财,还要受到严格的约束和限制,这就等于是给权力竖起了一道防护网,把范佩瑶这样的人挡在了外面。

这些人是聪明的,因为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本性,至于那些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盲目追求权力的人,就得靠内部反贪腐不断地往下筛了,对于他们来说,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官场生涯,在谢双瑶这里只是一个个数据罢了,她要做的是确保这层筛网始终在运作,至于说个体,没有到一定的级别,已经不足以消耗她的精力去关注了。

一如现在,进入她视线的几个新人,就都分别具有特殊的意义——科尔沁的格格瓶子,要不是报告中提到,她是四贝勒大福晋的侄女儿,谢双瑶是完全对不上号的,她除了电视剧女主角、黄金女配的身份之外,如今代表的其实是塞北大势。

现在的塞北,历史已经没什么参考价值了,变化太过剧烈,林丹汗的势力还没衰弱,而且攻击性比原历史要低很多,好像不再会出现历史上那种知名的换家操作了——他受到建州的压力,带人去西边攻占了土默特,一路上没遇到什么特别的抵抗,这时期土默特和卫拉特的战斗力挺弱的,大家都是一盘散沙,然后经典的来了,他走了之后,建州派兵占了察哈尔,所以林丹汗忙活了半天,也没把自己的领土变大,反而还把老家给丢了……

在那之后,林丹汗的势力就有点走下坡路的意思了,他好像也不是很重视培养继承人,在他染天花离世时,就只有一个儿子,叔伯兄弟也在他的打压下,死的死,拆伙的拆伙,他的妻子们游目四顾,居然没有第二个能做主的人,团结她们和建州对抗。

能带着小丈夫,顶住压力征战四方的满都海王后,那也不是人人可做的,就这样,没有未来可言的鞑靼王后争先恐后地带着林丹汗的老本改嫁建州,察罕浩特昙花一现,金刚白城在草原上连遗迹都没留下。这就充分体现了林丹汗的少谋——在一个血缘继承制的部落,不是说不能打压近亲男丁,但好歹等自己的儿子多生几个,再长大点啊,一味的高压统治,难怪各部落都觉得他苛刻寡恩,老家都那么容易地被建州占去了。

而在这个时代,林丹汗虽然还是在打压叔伯子侄们,但方式却是换了,第一批送过来的小王子,大部分都是虎福寿那样没有继承权的私生子,后来再来的小王子就有高贵血脉,正经亲戚了,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打通了和汉人做生意的渠道,开始有本钱给其余部落分润了——要说原本历史上吧,可能人家也想大度,但贸易始终被卡死,他的确没钱啊,现在有钱了,难道还不知道该怎么花吗?

当然,做生意的前提,是不得不配合扫盲,让买地的痕迹开始渗透进草原的河流中了,甚至于说动摇了喇嘛教的根基……这是谢双瑶事前没料想到的,但也颇为乐见其成,她始终抱持的一个态度是这样,一件事或许并不是直接地对买活军扩张统治有好处,但它符合谢双瑶的终极追求,那么,她就不会过多地去考虑一时的得失——她不会想买活军要多少年才能拿下草原,只会单纯地为知识在草原的散播而喜悦。

有钱,有政策,还有买地回流的人才支持,林丹汗在草原的地盘算是稳住了,而且强敌建州也有自行溃败的趋势,这就让他现在比原历史要更强盛许多——这时候就体现了土著的优势了,谢双瑶这里还有点被既有的视角给限制住了的意思,有点轻视林丹汗。但她底下的活死人,从谢向上到情报局的西北情报处,包括外交办公室,都是写了不少报告,分析认为,建州分家之后,塞外最值得注意的领导人物就是林丹汗,有必要开始给他上点眼药,预防着他不断坐大了。所以说,虽然扫盲很辛苦,但人才培养出来了,还是有享福的时候嘛。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尔沁就很值得拉拢了,除了政军牵制之外,的确在经济上也是很有意义的,这不是,敏锐的范佩瑶,就已经从教科书上发现了线索吗:鞑靼草原上,矿产的确丰富,尤其是煤矿,卫拉特、布里亚特、喀尔喀,都有大煤矿,而且是露天煤矿,开采难度相对不高——最重要的一点,范佩瑶是说透了,草原一马平川,好运货啊!先不说铁路,就说运煤的成本,怎么也比山阴运煤要低,如果之后铁路修起来,连上狮子口,那优质煤矿当真就能源源不断地通过陆水连运,运往位于南方的各大工厂了!

虽说这些年气候不好,北面的农耕表现注定不佳,但资源是真香啊……谢双瑶在谢向上的报告上做了批注,打了很多个对勾,只有一两个标了问号,这也不是反对,只是提醒谢向上在执行政策时要小心:科尔沁得从建州手里要过来,四贝勒就别惦记了,要继续做建州的附庸,不可能,但可以平等合作,为卫拉特运货中转。

科尔沁的事情就这么决定了,执行层面,有谢向上在,她还是很放心的,云县这里要烦的是后续怎么挤牙膏给谢向上送助手,在建州、科尔沁那边设立办公室……的确是缺人手,20岁有20年工作经验的吏目显然并不存在,各地都需要人才,但教育这块必须是一**出产的,现在冒头的一些吏目,算起来都是□□年前开始上学,这么推的话,至少还要再五年,人员的匮乏才会稍微宽松一些,前提是到那时候地盘还没有扩张……

至于建州要去卫拉特,包括后续生意怎么做,谢双瑶不准备现在考虑,她要看别人写的可行性报告再来定计划,目前来说,对建州几部突发奇想的异动,她秉持‘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只要买地能确实掌握狮子口-海参崴航线,把远东不冻港握在手心,那就不算是亏。

至于怎么融合民族,建设荒地,这个时间门和百姓会告诉她答案的,至不济,调动个能干的吏目过去,压榨一下他的脑细胞,没什么办不成的——那个地方有矿,还有木头,都是资源,还在海边,气候相对温和,肯定会有商号愿意过去做生意的,福建、广府道的冒险者,爱去南洋开种植园,那辽东的汉人难道就不想去苦叶岛砍木头吗?

气候上来说,人总是倾向于选择和世居地气候相似的地方去发展,这其实也是有道理的,世代居住的地方,体质已经适应,北方人肯定扛冻而怕热,在防寒措施充沛的情况下,让他们选择的话,估计还真有不少人宁可选择极冷,也不愿意选择极热的。

对买地直管领土的开发,可以复制南洋模式,私营种植园、砍伐队做基本单位,衙门来把他们组织在一起,嗯……说不准还真能和范佩瑶合作,苦叶岛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还有煤矿,这两种资源要开发的话肯定是官营矿场,如此,大量的矿工人手也能成为衙门在当地的暴力手段储备。

也就是说,买地未来几年内,往北边去的熟练工都得可着苦叶岛来,这么一来,去草原那边的人手就有点儿不够用了,因为很显然,大部分矿工都还是想离买地近一点的,愿意背井离乡的人就那么多,不是喊一声就能再叫来人的。

还真可以用范佩瑶的意见,从北方这些已经受过初步买化教育的矿工中招人过去,官私合营,这就是民间门资本的用处,可以网罗种种原因没有进入衙门的人才,把他们的生产效率挖掘到极限,有时候直营不如外包,这是真理,不然大厂为什么那么迷恋劳务派遣和外包?

“又要借助民间门资本的力量了啊。”

把谢向上的报告批了之后,科尔沁格格事件告一段落,同时大笔一挥,几乎没怎么思考就通过了庄氏夫妻案的请示报告,以及两本新法规的最终审核会申请——最后经过评议审核无误,两部法典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谢双瑶把近期的焦点人物一个个挪下棋盘,为他们的命运下了最终判语,最后却在一个新人物——也就是范佩瑶的祖父这里停住了,难得地有些犹豫:该不该让他去请讼师呢?还是直接示意范佩瑶,花费一定代价,让他闭嘴?

当然了,他的死活,相对整个买地,实在是非常的渺小。晋商的命这几年来的确不值钱,多死一个范老头儿,谢双瑶眉毛都不会动一下,这个人所具备的,是对身后那一整个阶层的象征和代表意义。他提出的问题,更像是民间门资本集中的不满:我们愿意跟着规矩来,但,买地有没有一个明确的规矩呢?羊毛算不算民间门必需品,囤积居奇的标准在哪里?这些规矩,买地是愿意讲,还是只想蛮横地玩游戏呢?

换句话说,这才是个让值得让谢双瑶深思的问题:在现阶段,官家和民间门资本,到底该采取什么态度相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