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762. 讼师风采(上) 云县.王剑如 好讼师…

买活 762. 讼师风采(上) 云县.王剑如 好讼师…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讼师?衙门委派的?衙门委派了你做讼师?”

“正是,这是我的调令——从秘书班到法律专门学校的,请您过目。”

东郊靠山,一片铁丝网拦成的荆棘围成了的大院跟前,五大三粗的更士颇有些诧异地望着王剑如,就着她的手打量了半天公文,却没有把文件拿到自己手上——以王剑如的年纪,他有所怀疑倒也很正常,但从他的行动便可看出来,更士署的训练还是很到位的,这位更士的举动完全合乎规矩,不因为来者的奇特而有所怠慢:

一般来说,证明身份的公文,对方是不会上手拿过去打量的,尤其这是门岗,只起到一个保卫作用,初步判断为真即可,真要是拿过去了,不经意间有所损毁,那后续追责也是让人头疼的事情。所以,稳当的吏目都不会给自己惹这种事情。

“这是秘书班的印信不假。”

很快,这吏目便下了结论,但却没有立刻放行,“你是法律专门学校派来的,可有凭据?另外,现在难道在押的人犯,衙门都会给无偿派来讼师?这是什么时候的新规定?”

“那倒不是。”王剑如解释道,“衙门虽然委派讼师,但也是要经过当事人的亲属申请,这是一个,第二个,这肯定是要收费的,只是收费不高而已。我们讼师过来,也并非是为了帮助人犯脱罪,只是要帮着写文书,解释官府的用意,告诉他们,什么样的行为在买地是犯罪,甚至是朗读笔录,让人犯愿意签字,等等,都是服务的内容。”

她这话不假,孙玉梅等人也都是点头,实际上,这也是如今买地刑事讼师常见的工作内容,只是因为如今人们观念尚未转变过来,在民间这种服务尚且不为人知罢了,如今民间百姓,还是沿袭了敏地的观念,提倡‘息讼’,只有来自江南特定地方的移民会因琐事登上公堂,并且平时也有学习法典的热情——毫无疑问,这说的就是之江道、九江道和江南徽州一带的百姓,这些百姓是最刁钻最喜欢上公堂的,北方移民则截然相反,任何事情都喜欢在民间调停,说到见官那是打从心底里排斥。

当然了,这说的都是百姓,商家之间有纠纷,登公调解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民商讼师在诉讼之中,起到的作用会更大一些,写状子、找证据,彼此驳斥甚至当堂还有要打起来的。而刑案这块,疑犯的家人乃至讼师,就都要低调得多了,一般都不敢质疑大理寺的控诉,就和王剑如说的一样,很多时候就是解释给懵懵懂懂的疑犯听,他的行为犯了什么罪,认罪的话要承受什么结果,若是不认罪的话,要承受什么结果等等。

如此说来,刑事讼师和更士署、大理寺便不算是十分对立的了,甚至有时候可以说是对更士工作的补充,这位守门人听王剑如这么解释了一番,面色稍霁,“原来如此,这么说来,许多案子倒的确是有讼师好些,你们不知道,许多犯人懵懂无知,被抓进来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法,只知道一味喊冤,殊不知这其实是害了自己,反而会重判,瞧着也叫人着急!”

这时候,三人的学生证,以及李校长手写的选调书,他也都过了目,确认身份无误,守门人方才放她们进去,还好心地带她们去找狱卒,一边走一边抱怨起来,又好奇道,“不过,既然这服务久已有了,我们这里怎么从未有讼师来过?”

“一个是民间不知道,还一个是刑事讼师实在是少……满云县能找出一巴掌兼刑事讼师的都难,您说吧,这事儿都落到我们三人头上了,就可见一斑了!”

孙玉梅是最擅长交际的,三言两语说得守门人也笑了,“倒是!不过你们校长倒也是用心的了,这个案子也合适你们女讼师接手,尤其是王姑娘——”

他扫了王剑如一眼,终究是对她的年纪和体型——以及显而易见的缠足女娘身份有些担忧,不过并没有明言,而是笑着说道,“起码这些人犯都是斯文人,我们还专辟了一排屋子来关他们呢。若不然,就这几天,都怕他们出事,男监里真有些难管的壮汉,就前儿还进来一个抢劫杀人的,哪敢把这些肥羊和他们关在一起。”

这其实是在暗示,王剑如这般的女讼师最好别接刑事案件,毕竟从体型来讲,双方差距实在太大,以至于似乎大家都本能地认为,双方最好不要产生交集,对弱势的一方来说才最安全。王剑如倒不怨怪这大哥多事——做更士的人,和做讼师的一样,见到的听说的那就更多了,难免产生强烈的避险心理,因为他们实在是见到太多运气不好的受害人了,即便罪犯会受到严惩,受害人的伤害仍然是实打实的。

不过,她当然也不会就此自我禁足了,而只是在心底默默地期盼着火铳技术的进步:受到双脚的限制,她这一辈子是不可能在防身术上有什么成就了,用尽全部努力,大概也就是能把上半身锻炼得健壮一些而已,但是,其实只要有火铳的话,男女之间,就没有什么区别的……她的脚走路的确不方便,发生冲突时她都不能跑远,但只要她拔枪的速度比任何人都快,那就没人能在她的射程里伤害到她。

当然,这也需要买地这里不禁止持有火铳,不过这一点问题应该不大,至少现在的大风气是要让民间偏远地区分枪自保——要是野兽下山也有一搏之力,只要有口子,王剑如就能设法搞到一把火铳,此外就是希望火铳能尽快小型化、精致化了,不然就现在这重量,除非专业士兵,不然一般人压根没办法随身携带,她就只能去学匕首了……

一边心不在焉地思忖着将来的事情,三人一边也跟着守门人走过了三道铁门,进入监区:这里是云县最大的监狱,虽然更士署也都有些房间是用来囚禁人犯的,但一旦羁押时间久,或者人数众多,都会押来此处。

不过,这里并不是人犯的最终服刑地,买地这里是没有坐牢这一说的,这一点和敏地一样,被羁押只是在等待判决而已,一旦判决下来,敏地那边是笞、杖、徒、流、死,而买地这里要简单得多,轻罪劳役——和古时候的城旦舂有点像,重罪苦役,而再重一些的话,那就判死刑了,经过六姐复核无误,当即执行。

监区这里除了等判的人犯之外,就收容一些劳役轻罪,监区也因此分为几处:重罪嫌疑犯、轻罪嫌疑犯、劳役犯。这其中劳役犯的区域是最大的,因此前几日被锁进来的期货交易所众人,便被安置在劳役犯的操场上,临时发了不少帐篷,这会儿隔着铁丝网也能看到,大家都在帐篷跟前愁眉苦脸地蹲着身子,双手牢牢地抓着自己的裤腰——裤腰带被抽走了,这些富商在宝船上大概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转瞬间竟会落得如此狼狈!

当然,他们彼此之间肯定是不允许说话的,到了晚上,若是有人低声细语喋喋不休,监狱这里就直接用麻核塞嘴,守门人介绍道,“这里如此安静,也是因为好些嫌犯不知规矩,被狠狠收拾了两三回,又不给他们吃饱饭,这会儿也就都老实下来了,不然,那气焰嚣张得很!”

说着,他便把王剑如一行人移交给直管狱卒,自己告辞而去,三人组热情地向他道谢,孙玉梅还说想给他介绍亲事,倒搞得也是大小伙子的狱卒一个劲地看她,王剑如这里也很满意:买地的吏治,还真是颇为清明,这要是在敏地,有钱能使鬼推磨,不说这么多大豪商聚在一起,那管事的怎么都得掂量掂量,对他们客客气气的,就是单蹦一个东家掌柜进去,只要肯使钱,那牢房和自家也差不了什么。六姐一句话,就能办成这样大的事,底层的吏目也不畏惧这些商人和自己顶头上司勾结,叫他们吃挂落,有底气一视同仁地对待富裕嫌犯……这些事情都不是真如看着这样理所当然的,背后折射的是整个系统运转的效率。

比起一个案子的得失,更让王剑如看重的,是整个系统的风气,她极喜爱买地的这种氛围,曾有的决心,随着在买地生活的每一天,都只有更加坚定——她愿付出一切,只为了继续维护天地间这股子叫人喜欢的正气。从前敏朝的正气,对她可没什么好处,它的败坏只会让王剑如拍手称快,如今人世间能有这样一处所在,这样的一团火苗,她王剑如能笼罩在它的光芒之下,便已经是极大的幸运和幸福了,她也愿用自己的一生来维护它,弘扬它,一个人能有这样一种东西去维护,其实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所有的坎坷比较起来,似乎也都是值得的了。

有了这样的志向,王剑如身上的小病小痛,便显得无足挂齿起来,对于烦难的工作,也比从前要更加细致了,她今早五点天一亮就起来了,一上午到处奔波,到此时却依旧是精神奕奕,将铁丝网后,帐篷中众人的神色都看了个大概,心中已有计较,当下低声和两个师姐交代了几句,便端正衣裳,越过操场,走进提审室去等待范老七了。

由于讼师的少见,监狱并未特意修建会见区,不过好在提审室内也没有刑具——买地这里以疲劳审讯为主,基本是不动肉刑的,所以提审室的氛围并不算阴森瘆人,范老七走进提审室时,也还算能掌得住,他脸上写满了不服和不悦,王剑如看了,暗暗点头:情绪太满了,反而有点虚张声势,若读不懂这一层,只怕还真会被蒙蔽过去,以为他是什么被冤枉了的良善人。

“范培勤范东家是吧,幸会幸会,我们是经过你妹妹范佩瑶申请,由官府指派,为你做辩护的讼师。敝姓王,王剑如,这二位是我的助手。”

“讼师?”

范培勤先是茫然,随即显然是大感荒谬,打量着王剑如满脸讥诮,“你才多大,就算是讼师?十三娘为何请你来?莫不是要坑我!”

王剑如这一次会见客户,打定了主意,绝不会做半点违规的事情,一切都要合乎程序,她心平气和地解释道,“不是范姑娘请了我,而是刑事讼师,必须由官府指定,百姓不得自行聘请,否则若是请些泼妇愚夫胡搅蛮缠,又或者是敏地过来的讼师,不熟悉买地规矩还自以为是的,岂不是误事?我们三人便是官府指定给您的刑事讼师,请东家放心,我们会在法律准许的范围内,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尽其所能地帮助你的。”

“滑天下之大稽!你们三个之前打过什么官司?”

……一阵沉默,范培勤这会儿终于忍耐不了了,举起手抖下袖子,振臂道,“一次官司也没打过,一次堂也没上过,来做我的讼师!这不是在帮我,这是在害我!你们回去,我——我要申请换人!我不要你们做我的讼师!”

他的排斥是显而易见的,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至于这嚣张的言行,则有配合情绪,施展演技的嫌疑,王剑如对他的心思洞若观火,示意沈期颐道,“逐字逐句,如实记录。”

沈期颐笔头功夫很好,她来记录也是三人商量好的,此时点了点头,奋笔疾书。范培勤则不免停下发怒,有些狐疑地看着她们,王剑如解释道,“东家的怀疑,也是有理由的,不过,你要换人那也得等我们回去再往上报,由上头再指派人下来。”

“现在除了我们之外,没有别人符合要求的,或许要等上许久,那东家的案子,只怕就要等到那时候再往下发展了。您和别人还不同,别人没请讼师的话,就听凭大理寺、更士署等地的处断,或放人,或判决有罪,送去苦役,完全听天由命,自己是使不上一点劲儿的。您有讼师,讼师可以帮您,但也因此,必须把程序走完,完成讼师的辩护,上头才能继续发落,这要是一直没人接手,于您或许有利,或许有害,要是大家都出去了,您因为没有讼师无法出去,这是有害,要是大家都去做苦役了,您因为没有讼师而迟迟不能去,那就是有利。”

“当然了,是有利还是有害,这就完全看您自个儿的判断了,我们这里不过是按部就班,您想换人,我们回去就交接上报,不过,在此之前,不妨把今天该问的一些话都问清楚,这样后来要再指派讼师,他们也能根据材料来决定接不接这个案子。”

她如此好声好气,倒是让范培勤不好继续发作了,当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那句‘利害你自己判断’,范培勤只要不是傻的,都能体会出王剑如的暗示:要是非常排斥讼师,那岂不就说明是自认结局不利,宁可卡着了?这不是间接认罪了吗?

“那你问吧!”

他的气焰有点收敛了,但仍是盛气凌人,王剑如只做没有感觉,点头应了一声,开始问起一些最基本的情况:年龄、姓名、籍贯等等,随后又问了被抓的具体经过,这些都没什么不能说的,范培勤一一答了,眼看时间接近正午,王剑如的询问也接近尾声,因她语调淡定颇有条理,又展现出一定的口才,这么一番交流下来,气氛逐渐缓和,范培勤对她竟也多了几分赞赏,更主动道,“你这讼师,小小年纪倒是沉稳,若是真没有旁人,便还由你来做也行,只是务必要上心,这和学堂可不同,不是能出错的事情!”

王剑如等的就是这一刻,她立刻感激一笑,仿佛很有几分急切地道,“当真?那多谢东家!不瞒东家说,我年纪太小,实在是不容易找案源——实则我是半点不差的,更比别的讼师灵活多了——他们都死板的很那,只抱着规定不放。”

她回头瞥了一眼,见沈期颐已经在收拾笔墨了,方才压低声音,似乎卖人情一般,低声道,“您大概不知道,买地的讼师,若是在代理一罪的过程中,发现委托人犯有另一罪,是有举报义务的,所以我刚才在记录时都没问您——您还不知道吧,这几天已经有人向更士署告发了好几份小报的事情……我这里也是刚刚得到消息……恍惚听说和场外交易所也有一定的关系……”

见范培勤的瞳仁猛然缩紧,一刹那间惊慌失措,她便心领神会地笑了起来,却不给范培勤否认和撇清的机会,而是竖起手指嘘了一声,“我没问,您也不回答,明白么,谁都没违反规定,您别开口,这要开口了,咱们就彼此都麻烦了……”

说完了,也不等范培勤回答,边站起身来,示意孙玉梅、沈期颐跟上,一跛一跛,飞快地出了提审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