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768. 沈君庸丧志 云县.沈君庸 军太能…

买活 768. 沈君庸丧志 云县.沈君庸 军太能…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云县城东,一条小河穿城而过——但凡城市,总是依山傍水,一定要有活动水源才会有人聚居,有些富裕的城镇,还会引河水入渠,围绕着城墙修建护城河,这就算是一等的好地方了。有了这两样东西,哪怕是遇到盗匪、天灾,城中的居民也不会太慌乱,只要把守住护城河上的几处桥面,大部分不成气候的盗匪,就都不会兴起进城抢掠的念头了。

自然,护城河往往是臭气熏天的,这是因为附近的居民要来河里涮马桶,而且有时还有人会失足跌落,带来新的异味源头。这是多富裕的城市都难避免的问题,就只能多疏浚了,便是姑苏那样繁华的地界,到了梅雨时分,城里也难免笼罩在水中秽物、青苔等带来的腥臭之中,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也会变得容易生病,也就是所谓的‘时疫’。

很多人是到了买地这里,才讶异地发现,其实,如果一座城市有了下水道,就算是在多雨的季节,护城河也绝不会发臭,甚至,假如卖粪有钱,往河里倾倒污物却是要罚款的话,那么,尽管金水售价不高,但人们还是更宁愿把粪水卖掉,城中的河流,居然也能维持清澈,而买地这里,虽然地处潮湿瘴气的南方,时疫却要比别处还少得多了。

云县这条河,便是很好的例子,它是发源于城外东山的小河,穿城而过,蜿蜒到吴兴县后,再往南去汇入闽江,原本因为在城中的缘故,河水浑浊,每到了早晨大家都来河里洗马桶,那股子味道真不敢恭维。买活军占领云县之后,慢慢地修好了下水道,建了污水处理厂、堆肥厂等厂子,把城中居民往城里倒马桶的习惯逐渐改变过来之后,大概五六年的功夫下来,河水清澈,随时可见游鱼跃出水面,颇为赏心悦目。

买活军又组织街坊百姓在两岸修葺栏杆,让街坊之间门互相较劲儿,石材、铁链都是自己筹措,最后评比优胜,会在头名的栏杆段做出标注,如此,街坊个个踊跃,不但树了栏杆,而且还无师自通,在岸边种树栽花,经过五六年,这会儿树已经逐渐有些模样了,夜里走在树下,头顶是圆月,对岸是钱街辉煌的灯火,吃过晚饭,来这里散步的百姓逐渐增多,又使得这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晚市。如今买地这里,尤其是云县,百姓们早就忘了太阳一下山,就关门闭户不敢轻易外出的感觉了。

叶仲韶、沈君庸郎舅两个,在树荫里漫步了一会,一时谁都没有吭声,还是叶仲韶打破沉默,絮絮地道,“若是担心和弟妹分离,如今看来倒是多虑了,既然定都羊城,戏社肯定也要搬过去的,就算总部还留在云县,也可以让弟妹到羊城去筹备分社——我和你姐姐也是做如此打算的,归根结底,文化中心要跟着政治中心一起转移,这是铁律。迟迟早早,张天如那帮人也都会过去的。”

“大家去,我便也要跟着去么?”

沈君庸的回复无疑非常的沈君庸,这也是他为何总有‘目无下尘’的评价了,和他要把天聊下去真不容易。叶仲韶也是多年来习惯了,知道他的为人,再加上自己脾气本来就好,并不以为忤,微微一笑,没接他的话茬。沈君庸徘徊了一会儿,反倒自己开口了。

“其实我也知道阿姐的苦心,她自幼便以我为傲,总相信我能做出一番成就来……如今她都已经是买地新戏第一人了,我却还原地踏步,名不见经传,除了几出杂剧之外,没有什么显耀人前可夸口的地方,她心底自然是很着急的。我又不听话……从前不去考科举,现在也不想做劳什子主任,活脱脱便是扶不起的阿斗,亲戚们背地里谈起,只怕也没少笑话吧。”

他这话虽然是疑问句,但语气却很肯定,叶仲韶也不否认,而是说道,“你阿姐并不是要你有什么名声地位,我也一样,亲戚中良莠不齐,那些庸人的说三道四,理他们做什么呢?”

这话就算是投合沈君庸的胃口了,他清瘦的面容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其实我自己也很挣扎……入买以来,我看了许多,学了许多,过去这三十多年,竟似乎是白活了一般,学到的还没有在买地的一半。心中的很多疑问,也都有了初步的解答,不再像是从前那样迷惘……”

“姐夫,我自命是个最畸零古怪的人,天生便反感旁人的强迫,我觉得这世上只有很少的事情是必须做的,科举无疑不在其中,投入十几二十年,头悬梁锥刺股地去准备那些无用的制艺,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我自小从这人世间门得到的印象,便是科举并没有让那些官儿变得更好。

他们为官的本领,和制艺也没有丝毫的关系——譬如你,姐夫,你是个制艺种子,读书大才,也是个清廉的君子,但却绝不是个能干的官儿。倘若不来买地,专注戏曲,依我看来,你虽然私德无亏,但事业上却是失败的,于国于家无用,就是寄生于科举的废物。”

他这话已经不能算是不客气了,简直就是指着叶仲韶的鼻子在骂,叶仲韶却听得很平静,并不吭声——沈君庸对科举的鄙薄,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沈君庸哈哈一笑,也不道歉,而是续道,“至于我呢,我也是个废物,我于世间门并无争权夺利的野心,只想着随心而为,做些有趣的事情,兴趣消失,我便去别处玩耍了。”

“写的那些文章,对我来说也不是争名夺利的踏脚石,而是有感而发,信笔由疆地写来,又想和人讨论,于是能发则发,发不了就改投小报。要说因此得到六姐的重视,进而入仕,那就绝非我意了,我想入仕自然会去考吏目的,以我的本领,应该还不至于考不上吧?”

这也算是沈君庸掏心窝子的话了,看来他确实是闲云野鹤、游戏人间门的性子,叶仲韶应了一声,“这自然是能考上的——只是你姐姐若是听了你的心里话,只怕是要失落了,她老对我说,你在老家的时候,还有忧国忧民之心,只是囿于敏朝官场,不能伸张志向,她以为你换了个环境,来到开明进取的买地,迟早都会有一番作为。”

“那时候的确是想要做点事情的,着急啊。”沈君庸也不否认叶仲韶的话,而是有些若有所失地笑了几声,“毕竟,这世上只是很少有事情必须做,却不是没有啊,国势日蹙,北匪陈兵关外,逐日壮大,而朝中官宦腐朽,无能应对,难道我华夏还要重演被异族统治的屈辱么?”

“那时候,我是打算去北方游历,择一名将跟从,为抗建出一番力的,这也是我等中华男儿应尽的责任——只是,计划还未周详,南边又有乱军崛起,一时间门声势赫赫,倒像是后来居上,要成为国朝心腹之患一般。我一个犹豫,想着跟你们先到南方看看,若买活军不成气候,再设法去北方走一遭……”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沈君庸来了买地之后,自然就解决了两个疑问:和南匪比起来,北匪根本不足为虑,南匪买活军是注定要一统天下的,只在于过程而已,而现在很显然六姐并不着急。而至于说南匪的统治是否能让他接受……虽然买地这里许多规矩和敏地都是不同,但大华夏的概念,显然让沈君庸很买账,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来了买地,接触到了‘华夏’这个概念的教育,沈君庸未必能把自己心里原有的念头,说得这么清楚呢。没有了亡国灭夏的危机,这小子就开始犯懒了……对自己也没要求了,便是躺着享受着太平盛世了是吗……

叶仲韶这会儿,暗地里有点磨牙了,文章憎命达,这话真不假,沈君庸吃的苦还是不够多,若是把他投入死囚牢去,不干活就得死,那不论他去做什么,现在估计都有一番成就了!?不过,听到这里,他脑中也逐渐有思路了,当下还是不反驳沈君庸——这样的人你不能和他抬杠,只能顺着说——“确实,你本就天才横溢,也因此对很多事情都容易失去兴趣,旁人耗费一生都没法登堂入室的学问,你这里三五个月就已经了解得很深了,要再往下钻研,就要花费大量时间门,却未必能有收获,于是你也就有些意兴阑珊,不如见好就收……于是,便如同现在这样,虽然涉猎甚广,却都是浅尝辄止。虽然什么都懂,但在哪一行也都没有太大的名声。”

这话算是把沈君庸的心思给说透了,不过他并无遇到知音的喜悦,而是很有先见地防备起来,轻轻地应了一声,‘嗯’。叶仲韶道,“其实这一点,你姐姐也和你说过了,你的天赋,出于众人之上,做任何事情都能有一番成就,我和你姐姐虽然不能和你相较,但至少在戏曲、诗文上,也颇有一些天赋。真要两头兼顾,出戏本文集,也不是不行,但最终我们还是选了侧重——

这聘书其实是发给我们夫妇俩的,商议之后,还是由我去而不是你姐姐去,便是因为比起钻研戏剧理论、戏剧批评,她更喜欢创作戏剧本身,而我虽然也能写戏,但却更喜欢整理归纳历代名家之长,将其和西方戏剧对比,归纳出古今中外通行的戏剧道理……或者更进一步,探讨曲目音律之学,也令我一想起来便心向往之,这系主任不是官,但对我来说,却比做任何官都强得多。

我做官时大概只是个无用之官,做系主任大抵能够强些,其实便是不做学问,只做个讲师教授,能从事这样的工作,便感到十分满足值得,若是还能从大学获得报酬,那就更有一种赚便宜了的感觉。”

他语调温和,娓娓道来,并无丝毫居高临下,劝诫隐藏在言语之中,婉转动听,教人难以兴起反驳的心思,只觉得叶仲韶所说的,不无道理,他谈到研究时,声音中的喜悦也的确货真价实,极有感染力。便是沈君庸也听得住了,眸中不由闪过一丝遗憾:他是因为兴趣转变太快,迄今没有找到如此吸引自己的方向,还是因为畏难不肯攻坚,这才迄今都无法安顿下来呢?便连他自己一时间门都有点儿不坚定了。

“实际上,真个要说的话,做系主任也就是个穷风光罢了,想要发家致富、位高权重,那是不能的,自古来教书匠从来清贫,若是为了功名利禄,继续呆在戏社,赚的不少,去办报纸那也是名利双收,你姐姐要是盼着你出人头地,也就不叫你做系主任了。

她啊,最是知道你的心思——那些海商、书记员、匠人之流,汲汲营营,无非钱奴势婢,你是最不屑的,大丈夫生于人世间门,岂能为阿堵物所困,对你沈君庸来说,钱就是世上最不必要的东西。名要好一些,却也不是必须,你所追求的,是那种得获新知、开拓眼界的喜悦——君庸,你啊,还是适合做学问!”

沈君庸抿紧了唇角,却并未反驳,而是默默地听姐夫说道,“便是不做金融系主任,也是适合择选一门学科,浸淫其中,去享受那种学海无涯的感受,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在大学里获得一个职位,也不过是为了方便交际而已,再聪明的人也需要朋友谈天说地,你把文章投去报纸,又能收到什么回音呢?就算读者有反馈,他们该如何找到你?大学,大学不就是做这个用处么,把聪明人都聚在一起,在大学里,能懂得你,能和你谈论、争辩的人自然就多了,你在大学是绝不会寂寞的——只要不被比你更聪明的人打击了就行!”

沈君庸的鼻子立刻翘起来了,斩钉截铁地道,“这样的人,还没有出生呢!天下之才一石,我沈君庸虽不说独占八斗!但却至少也有过半之数了!”

还是那么不知所谓的傲气……叶仲韶在黑暗中短促地微笑了一下:沈君庸亏得尚未对法学发生兴趣,不然,他和张天如这两只趾高气昂的大公鸡该怎么斗,叶仲韶都想不出了。

但是,这话当然是不能反驳更不能嘲笑的,沈君庸自尊心很强,非得额外让出三尺,双方才能谈下去。也只有叶仲韶这样的谦冲君子,方才能在这么耐心的一番谈话后,从他这里哄出几句真心话来。

“要说我是怯场才不肯去大学,姐夫你这就是玩笑了,也不必激将,如此浅计,我如何会上当。”

这不,沈君庸把袖子一甩,有些怫然,终于透露了自己的顾虑在何处,“就算你说得不无道理,我或者可以尝试着钻研一下金融学的烦难部分,但这个大学,我也是真不想去——我是一天县学都没有去过的人,受不得这个拘束!这么一个活脱脱的国子监,叫我进去受刑装样,扮个君子严师模样出来,我如何能忍得?不去!不去!还是去不得!”

原来是因为这个……!

虽是意料之外,但仔细考虑,却也在情理之中,叶仲韶呆愣之余,也是再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拍着沈君庸的肩膀,道,“君庸,君庸!你把中央大学当成什么了——你心中的大学,难道就是国子监的样子吗?”

这……

难道大学不该是国子监的样子吗?

沈君庸也是眨巴着眼睛,顾不得生气,有点儿迷惑起来了,“难道,大学还能有别的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