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819. 未曾想到的展开 云县.费尔马 他们只…

买活 819. 未曾想到的展开 云县.费尔马 他们只…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这里的人种普遍身高不矮——比不上那些北欧的蛮子,但看起来营养非常充足,即便是街边的苦力,身上也有充足的肌肉——在这里很难看到瘦削的人,我的意思是,我们在巴黎街头常常见到的那种瘦削。”

“他们的生活太富裕了,精面粉——可以用来做白吐司的那种面粉,在这里的售价简直便宜得可怕。你看到他们是怎么买午饭的了,一个女人一口气买走了五个面包,我敢肯定那东西要比国王吃的吐司还更松软。他们是怎么吃它来着?也配上黄油吗?”

“买一个不就清楚了?”

领导们的猜测当然再对也不过了,仅仅是他们才刚离开不久,这帮学者们便非常默契地从公园四散离去了,他们三五成群,最终的目的当然都是学校,只是因为立场和文化的不同,并没有扎堆凑在一起。

自然,也不是个个都能抵达目的地,有些教士没走出几步路就被扫盲班吸引了注意力——云县这里,按街坊和街道分布的扫盲班是从来没有断过的,因为各地前来需要再教育的新鲜人口也从未止歇,所以,也可以说学校其实随处可见,而教育的内容恰恰很适合这些洋番:扫盲班面对的学员,有很多都和这些洋番非常的相似,完全不会说官话,只会说自己家乡的土话,而且也注定不可能用同一母语来传授。南方是十里不同音的地方,小山村里出来做工的汉子,要指望老师也会说那冷僻的方言,用方言来进一步解释?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在成人班这里,买地逐渐发展出了一套同时面向不特定母语学生的教学方案,主要是从实物开始,结合情景对话,以日常需要为根基,不断的往外辐射。譬如这会儿,扫盲班里就在教导着学员们怎么买吃的:一个篮子,里头随意地摆放着一些青菜萝卜,两个老师搭伴教学,一个人做询价状,指着一条萝卜,“多少钱?”

“duo——shao——qian——”

另一个人重复了一遍,转身把拼音写在黑板上了,这种黑板白笔的方式,让洋番们会心一笑——早在罗马时代,他们就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石灰笔不如这里的粉笔,字迹清晰、上粉细腻,甚至连字母都写得很漂亮,虽然比不上花笔字的花哨,但光是这笔迹就胜过不少不学无术的贵族。

学生们大概都是学会了拼音的,跟着大声读了一遍,接下来老师又掏出了几张钞票摇晃着,“钱。”

他取出三五个萝卜,“多。”

又拿走了四根,只留下一根,“少。”

这样,‘多少钱’这三个音节,便被分解成三个有单独意义的单词了,这时,两个老师一人拿了四根萝卜,一人拿了一根萝卜,四萝卜者问,“我多?”

“你多!”

台下的汉子们齐声回答,而一萝卜者问,“我少?”

“你少!”

这样,伴随着不断的设问和发问,‘你、我、他、多、少、钱’,这六个字很快就被记住了,而且意思是非常明确的,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比史密斯要好,史密斯虽然精通汉语,但也很难在一艘缺乏教材和汉语环境的船上展开教学,他让大家都牢固掌握了汉语拼音,这是个成就,但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常用语,乘客们多数是死记硬背,不像是在扫盲班这里,立刻就感觉自己掌握了好几个单词,同时也勉强记住了对应的汉字字形。

大部分教士,已经十分满足于他们现在接受到的教育了,虽然他们未被许可入内,但也已经在教室外跟着念念有词,在掌心中划拉了起来。但也有一些人,他们的学习能力天生便强,就算一起在船上接受一样的教育,他们也已经完全掌握拼音,同时初步掌握了大概数百个汉字,以及对应的用法。

这些旅行者们很容易便感到如今的课堂内容过于简单,而且进度较慢,总是在不断的重复已经说过好几遍的知识——说实话,这样的知识只说一遍,大家就该记住,如果还要重复一遍的话,那就是对智商的侮辱,这些教师居然还要重复好几遍,那简直就是在犯罪——犯下浪费所有人时间的大罪!

这些旅行者们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便感到厌倦,从人群中心退了出来,并且不自觉地离开了大部队,跑到其余地方去游荡了,他们想去更进阶一点的学校,或者去寻找知识教的祭坛(他们忘了,进入华夏‘熟地’之后,就没有知识教的据点了)。不过,走到一半又被食物的香气给分了心。

“新鲜出炉的肉丁馒头嘞,两文钱一个,菜馒头、红糖馒头一文钱一个,刀切馒头一文钱两个!”

街角的华式面包店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洋番们好奇地看着本地的居民们络绎不绝地从面包店门前经过,时不时进去用荷叶包着几个面包出来,让人惊异的是,有些面包似乎是有馅料的,散发出浓浓的酱料香气,费尔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喃喃地说,“有点儿像是Focaccia——你们知道的,意大利人也叫它们Pita。”

“从地中海到中东,所有人叫它Pita。不过,在这儿人们好像把它们蒸起来吃——看看,那个竹子蒸笼,这是多么的精巧。”

欧罗巴没有竹子,这是罕有人知的事实,竹编品在欧罗巴是极有异域特色的特产,因此,理所当然,欧罗巴的饮食体系中,烤比蒸更常见。但他们也不至于不知道什么叫做蒸食,洋番们饶有兴致地凝视着小摊,德札尔格第一个宣布自己又学会了好几个单词。

“Rouding——肉的意思,我听懂了,Liangwenqian——意思是两块钱。”

他指着面包店上方悬挂着的拼音汉字双语招牌,很明显已经把这些拼音和实际意思对应上了,同时一马当先,撸起袖子去买面包,“红糖馒头多少钱?”

就算在洋番听起来,他的汉语也非常生涩,带有浓重的口音,其余人紧张地看着他和店老板,但是,老板似乎也没有打算欺辱这些异乡人——买活军这里,平民的守法和清洁程度,实在是让人很不能适应的。

“两文钱。”这个胖乎乎的老板说,甚至还说起了西班牙语,“Dos,dos!”

Dos正是西语2的意思,但大家真没想到一个平民也会说几句西班牙语,他们不由得为这种普遍的智力震慑住了,敬畏地屏住呼吸,注视着德札尔格从怀里掏出了一张十元纸币,买回五个红糖包子,分发给了同行的法国人们。

“唔!”

人们本来是打算赞颂德札尔格的勇气,并且让他继续发挥作用,带领大家去更高深的学校走走的——至于走丢,不是问题,费尔马宣称他可以记住所有经过的街道,只需要在时限到来之前返回河滨公园就行了。(至于其余英国人走丢了怎么办,这个他们并没有列入考虑)。但是,牙齿刚一咬下,人们就完全被这种淌着糖汁儿的美味完全征服了,一个个都全神贯注地往下吞咽着柔软而芬芳的面块。

这种蓬松的感觉,是所有面包压根无法给予的——这里绝大多数人在日常饮食中只能做到不吃黑面包,也就是说,供给他们的面包里没有树皮、泥土和其余肮脏的杂质,但是仍然混有少量麸皮,颗粒也比较粗,吃起来费牙口,而且,理所当然地散发着一股发酵过的酸味儿。只有偶然能够尝到的白面包,可以拥有一种香甜的气息,甚至洒上糖霜,至于说蛋糕,他们中大部分人逢年过节能够吃上一小角,就算是非常幸运了。

除此之外,还有那浓浓的,令人陶醉的,醇厚的糖汁——人们压根就吃不够,他们隐约的感觉有些遗憾,因为这种甜味似乎还偏淡了一点,似乎在他们的追求中,还可以更甜,更美味,但是,这种甜味在欧罗巴已经超过了他们的阶级了,白糖,那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只有大贵族的甜品才能达到致死的香甜,他们通常的饮食中,也就是蛋糕能有那么一丝甜味吧,如果能再喝点甜酒,那就是非常不错的日子啦。

“这样的甜味,两块钱——在蔗糖产地还要更加便宜。”

教士裕可敦摇了摇头,提到了他们在占城吃的斑斓米布丁,那是用米粉做的,因为占城的面粉比较贵,米粉点心更常见,但是毫无疑问,这帮法国人还是更喜欢吃面制品。“蒙主保佑,走遍世界,我从未见过比华夏更加富裕之地了。”

事实上,裕可敦作为让.阿诺的朋友,一个不怎么严肃的贵族家次子,数学、物理爱好者,以及一个挂名教士,本来也没有走出过法国,但大家都能明白他的意思。在他们所接触到的所有游记以及亲朋的闲谈,见识到的其余所有王朝之中,能够让百姓也能吃到如此美味的国度是完全没有的,即便莫卧儿王朝、奥斯曼帝国乃至神罗皇帝,法国国王,都拥有震慑人心的建筑奇观,以及街头巷尾流传的奢侈服饰、传说饮食,但……这终究是不同的,不是吗?

这种不同无需言明,也能静静地呈现在心底,带来异样的情绪感受。他们没有吭声,静静地吃完了红糖蒸面包,裕可敦又开玩笑般地说,“自从进入华夏以来,我们的饮食实在太过精细,我倒是有点儿消化不良了,好像少了家乡的面包来磨砺我的胃肠,它就不知道该怎么动啦。”

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说来也是可笑,进入占城之后,团队的饮食开始显著地有提升了,他们随口吃到的点心,用料都比原本的节日点心更奢侈,但不知是为什么,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肠胃消化不了占城港的主食米饭,又或者是因为吃得太好、太多了,船上大家的排泄都不怎么正常,要么是便秘,要么是腹泻,个别饮食消化都正常的乘客则显著地发胖了,比如费尔马,占城到云县,二三十天的航程他至少胖了十斤,消瘦凹陷的脸颊也重新丰满了起来。但是,不管肠胃怎么样,面对这样的美味他们又很难不尝。

“根据昨天的介绍,在完成检定考试,确认拥有汉语能力之前,我们想要离开居住区并不容易吧?除非有通译陪同?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都得在居住区吃饭学习了?”

他们很快为自己寻找起大吃大喝的借口,“这样的话,有必要利用这次的机会多品尝一些美食,居住区的伙食虽然用料也非常的扎实——”而且,当然,比起老家的饮食,这帮洋番没脸说居住区的东西不好吃,但他们和盲流、赤贫农民不同,他们只是不经常吃到好东西,但不代表缺乏对美食的品鉴能力,只能说居住区供给的伙食虽然是免费的,而且用料实在,滋味丰富,但明显没有这些自由市场供给的美食好吃——营地会供给这种刚出炉的红糖蒸面包吗?明显不会,大概是因为华夏米比较便宜,目前的两餐都是蔬菜(其品种也十分丰富,是欧罗巴没有见到过的,而且相当甜脆美味)、腌菜,搭配上不限量的米饭,对于洋番来说总有点不对味儿。

“应该也会有小贩到我们的居住区外兜售东西的——你知道我们的营地旁边是另一个外番居住区吧?那里居住了很多女人和小孩,从服饰来看,他们很像是记载中的鞑靼人,成吉思汗的后代。”

裕可敦对费尔马说,“她们的居住区外就有很多小贩,我猜测其中一些会过到我们这里来的。他们目前只是还在谨慎的观望——那些小贩说不定也会说几句西班牙语哩,我远远地看见,鞑靼人的营区外,小贩和她们聊得热火朝天的,互相教对方说自己的语言。”

费尔马认为,会说西班牙语的华夏人可以去做通译,毫无疑问那更加赚钱,实在没必要来做小贩。而且这对他意义不大,他也不会说西班牙语,他的语言天赋不如德札尔格,后者精通拉丁文,学汉语也是飞快,费尔马则对拉丁文一窍不通。

“我猜想倒是不会。”他嘀咕着说,“鞑靼人靠什么赚钱我不知道,我们这全是一群穷鬼。”

“什么?”裕可敦大声问,费尔马摇了摇头,刚想用‘没什么’来打发,德札尔格就从街角大步走了回来。

“我问到了。”他得意地说,“本地最大的学校在城东,那个人让我们乘自行车过去——一个人两块钱,就能把我们载到目的地,步行大概需要一小时!”

他怎么就能完成如此复杂的对话,实在是个未解之谜,而裕可敦一听说步行需要一小时,便立刻决定找自行车,虽然语言不通,但他自认身体情况不足以支持长时间的步行。费尔马虽然也能理解,而且也认为乘自行车是有必要的,否则恐怕刚到了地头就得往回走,免得让阿诺出来找不到人会着急,但是,摆在眼前的问题也是显著的。

“等等,我们没有钱啊!”

他不得不指出这个讨人厌的事实,“我们所有的财产就只有二十元,由德札尔格保管,已经花费了十元在吃饭上,再花费十元的话,我们就没法回来了!”

其余四个人虽然都是数学爱好者,但却好像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事实一样,面面相觑,呆若木鸡了——这些法国人在非洲港口被洗劫了一番,靠做文书勉强糊口,上船后蹭的是英国人的补给,入港之后,当大家兑换货币时,他们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换钱的东西,让.阿诺用自己的十字架从清教徒那里换了一笔小钱,今早出发前,匀给德札尔格二十元,主要是预备他们在河滨公园散步时买水喝。

事实摆在眼前,这帮赤贫的数学家现在连吃第二个红糖馒头的能力都没有——虽然他们远远说不上饱足,甚至还可以再吃上四五个,但是……

得想点办法挣钱了。

这个念头生平第一次摆在了五人面前,挣钱,成为了一个他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他们现在似乎终于沦落到了不挣钱便连饭都吃不上的地步——在此之前,他们这个阶层对于钱财非常的随意,出生时有,那就一辈子都不用操心,钱财自然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聚集过来,如果出生时没有,那么似乎做什么也都无法挣来,只能随波逐流地品味着清贫。

也是因此,他们对于挣钱这件事,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彼此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想不出一个好主意,费尔马喃喃说,“还好,居住区似乎是管饭的,否则我们极有可能在这么富裕的国度中饿死,或者被强行分配一些粗活。”

“我们倒是可以靠计算来换钱。”裕可敦乐观地说,“我们会算账,这是个优势,即便还不会说汉语——但账本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是算得出来的。”

“是吗?”费尔马并不乐观,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华夏采用的记账方法,光是欧罗巴各国的记账法就已经五花八门了,当然,他可以抽点时间来学习,不过在这样一个扫盲班遍地,数学能力并不罕见的地方,他不知道谁会用几个不通汉语的外国人来算数。

知识……在这样的地方如此的丰厚,唾手可及,以至于它迎来了一定的贬值。数学能力可以应用的地方非常广阔,这一点比在欧罗巴要好太多了,数学在欧罗巴几乎派不上什么用场,数学变得有用了,但与此同时,但数学能力对具备它的人来说,又没有那么好用,变得有点儿无用起来。

他在心中寻思着,同时和几个朋友信步乱逛,难以决定要不要擅自前往城东学校,然后被困在那里,理所当然地拖延返程时间,惹怒现在最有钱的让阿诺。街区中一间间繁华的店铺映入眼帘,这里的店铺都很整洁,在骑楼连廊中,统一摆放着货物,这种连廊式的建筑让他想到了教堂常见的走廊,触目可及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往来的华夏人如此的健康、体面、智慧而清洁,空气中没有任何异味,甚至连体味都没有,反而让他们有些自惭形秽,费尔马感到了迫切的,消费香水的需要,他不想让自己污染了这香甜的空气——

“好香啊!”

与此同时,不止一个人闻到了这股香气,他们不由自主地向着一间明亮的店铺汇聚过去,那里传来了一股销魂蚀骨的甜香,店铺外,客人们已经排起了长龙,德札尔格诧异地抬头看了看招牌,“Pan——这是间西班牙面包店?”

他踮起脚尖往里张望了一下,吓得倒退了几步,“店主是个黑人?!”

“味美面包店。”

费尔马朗读出招牌上的拼音,他分辨着香味中那股子浓浓的黄油味道,“这是……黄油蛋糕?是的,这是黄油蛋糕的味道,我曾在侯爵府上多次品尝——他们把蛋糕就这样做出来当做商品来卖?!”

“还有这么多人来买?!”

法国人有些接受不了了,他们(尽管深知自己买不起),但却还是挤在门口想要打探价钱,一百文——五十文——二十文一块?不高于一百文都不算贵,能够随时买到蛋糕并且品尝——还是用这样的价钱,这生活就算和大贵族相比也丝毫都不逊色了!

“三十文掌心大小的一块!”

这价钱和蒸面包比当然算贵的,但也绝非高不可攀,至少法国人是愿意花这个钱的,可问题是他们现在又没有这些钱!裕可敦再也不提自己的消化不良了,急得团团乱转,差点把从店里出来的女顾客撞了个四脚朝天。

“对不起!对不起!”

他立刻本能地用法语不断道歉,还想试着把那个小胖墩从地上扶起来,但有点儿困难,费尔马连忙用刚学会的汉语道歉,同时帮着这个女孩从地上收拾起她的物件:一袋面包,蛋糕大概是刚才吃完了,她嘴角还沾着芳香的残渣,一沓试卷,批分惨不忍睹——这是数学试卷?

他的动作暂时凝固住了,抽出卷子瞟了一眼主人的姓名——写的是拼音,pingzi——仔细看了起来,而德札尔格在一旁也认出了这个胖墩儿。

“是你!隔壁帐篷区的鞑靼胖女孩!”

对方也认出他来了,“是你们!嘈杂又穷困的欧罗巴洋番!”

当然,彼此语言不通,只是传递出了最简单的信息:他们认得彼此是谁。这也足够消减了彼此的敌意,胖女孩瞥了费尔马一眼,飞快地抢过其余试卷,费尔马拿着手里的卷子不让她夺走,而是贪婪地注视着上头的几何图案——平面几何习题,当然,难度很高,不愧是买活军中心的教育水平……

“我们能教你。”

在他身边,德札尔格已经灵光一闪,又一次运用起他出色的沟通天赋来了,一通比手划脚后,女孩迟疑地体会了他的意图。

“你们教我——数学——”

她不肯定地猜测着,“我——请你们——吃蛋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