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85章 新婚俗新婚书带来了新婚俗

买活 第85章 新婚俗新婚书带来了新婚俗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说起这帮私盐贩子,在过去的一年中,们的变化也相不小。第一个是外出的频率变得比以前更高,算下来几乎是毫无休息,刚走完一趟,休整个三五天的,又要动身出发。一年下来是走了往常三年的路,又因为往往要携带大量的妇女儿童迁徙,经过了变故也比从前多了不知多少,一年下来,们普遍比从前更要老练得多,而且已经可以说是个个识文断字,充分地体会到了识字的好处。虽然出门在外,但由于买活军的兵士总是跟着们一道走,侥幸也未曾断绝了学习。

第二个变化,则是收入比以往要高,而且是高得多,在买活军治下,这群私盐贩子的收入也算是高的了。们出门在外,每一日都有危险津贴,若是受了伤、生了病,所有的花费也都是买活军包了去,吃穿住行都不花自己的,除了私盐的利润,有危险津贴,若是立了功有奖金。在民众收入普遍徘徊在750文到900文一个月的时候,们的月工资是三千文起,最多的一个月甚至可达到六千、七千文。

非但是收入的提升,们的社会地位,悄然间也有了极大的改观。一年过去,去年带回来的些成年人,如今许多已是扫盲班毕业,在许县一带安了家下来,这些人见到带们回来的恩公,自然是毕恭毕敬,有些念恩的,买了礼品去看望盐贩子们。有些被带回来的孤儿,有些岁左右的,已开始做半日工——吃了几个月的饱饭,又上了课,虽然也乡,但逐渐习惯了本地的生活,渐渐地也品出了好来。

这些孩子们并不知道有些人在背地里过问过她们的安危,她们除了曾见过一面的六姐之外,最感谢的是孤儿院的教导老师,以及把她们带来这里的叔叔阿姨。见到吴老八这些人,都抢着叫叔叔,上前问好,有些买了一文对们来说很珍贵的‘叮叮糖’,来请贩子们吃。

这对私盐贩子们来说,在财政上是个损失——真能吃孩子们的糖不成?有些贩子心软些,如小耳朵,每每在街上被孩子们围上,都要破费个三五文买糖分发,来是孤儿院来训斥了一番,说是不能让孩子们养成这样的习惯,方才有所收敛,不过也是私盐贩子中最惦记这些孤儿的,每每返回许县,都去孤儿院探望,有个小妹子,七八岁上一病死了,大约是把过往的遗憾寄托在了这里。

是吴老八,也比平时更关心孤儿院的消息,这些孩子本来和没有任何关系,但经由的手带到了这里,仿佛彼此间就多了一份联系,也多了一丝责任感,一份牵挂。每次外出回到许县,瞧着几个熟的面孔又长高了一节,头发也比以前黑了,脸也圆了,缺牙豁嘴的笑容也变得比从前更多了。心里无端端地生出了许多快慰来,现在们这些盐贩子做人口买卖时,普遍都比以前要更加的用心了。们开始体会到一种从前甚至不会去渴望的快乐,是靠着自己的能力,改变了人的命运,让她们活了下来,而且越来越好——这样的快乐是很让人珍惜和往的,尽管在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们觉得这种额外的善心简直就是在犯傻。

买活军来了以,们的生活、想、学识和从前相比逐渐都大不相同了,在本地的人望似乎也随着这些新人口的加入而逐渐变得更高,在路上行走时,老街坊的神里都多了份尊重和亲近——从前固然也很少有人敢于得罪们,但这种情感是有相的不同,吴老八这些事人是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的。

这些私盐贩子们也都觉得这样的改变相的好,是一种说不出的喜欢。虽说外出依旧很苦,旅途中的艰辛、周折和焦虑更是外人不足道,但这份工越做越有劲,不过是一年的功夫,们对买活军已是发自内心的拥戴,而且很支持买活军拿下衢县和江县,如此一来,许县就不再是新占之地,们或许也就有了考进买活军中,做个兵士的机会了。

第三个变化,则是很普遍的,就是们中成亲的人变得多了。这些私盐贩子们发现陆大红真没有骗们,不管许县本

地男丁娶亲的困难是否有所缓解,们这帮私盐贩子反是先都看到了好处。而且很多人都发觉,随着自己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的提高,能和们相配的适婚女性也都纷纷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们现在能说到的人家,要比买活军没来能说到的人家,在质量上有了极大的改观和提升——不论社会总的环境是如何,有本事的男性总是能不愁娶妻的,甚至能挑挑拣拣,而这些私盐贩子现在也算是很有本事的一群人了。

然,由于买活军的规定,盐贩子们的婚配对象多数都有过婚,以寡妇居多——许县起来了之,本地人群普遍的行为是设法给外地的亲眷捎信,很多人会把在外地寡居的妹子、小姑、小姨等接回家。这些寡妇有些不满23岁,有些则是25、26,有些带了孩子,有些则把孩子留在了夫家,她们的共同是家庭情况相对较好,而且本人相对地精明。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因为在这个世道,如果家里太穷,是供不起寡妇的,年轻、相貌不丑、能生儿子的寡妇,如果嫁到了外地,会在丈夫身亡迅速地被远远卖掉——穷人如果把女儿远嫁,只有一种由,是对方给的彩礼高,这种相于是一种卖断,嫁妆极其的有限,女儿嫁到外地几乎就不会也无法和家里联系,最多是请同乡送个口信。这样的寡妇,婆家会在她能卖得上价钱的时候将其变现,并不会给寡妇守寡或归家的机会,们要填补自己彩礼的支出。

哪怕是家里富裕一些,养得起一个寡妇,可以尝试着进行守寡的家庭,寡妇要面临的风险也很多,‘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句不是白说的,如果家门男丁稀少,又有一定的财产,宗族可能会看上寡妇的家财,或是强行将其改嫁,或是设计强娶,或者栽赃陷害,哪怕没有这些谋财害命的心,也有大把的游荡男丁,视寡妇为可以勾搭的性.资源,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寡妇‘已经尝过了男人的滋味’,天然仿佛失去了贞女的高贵凛然,既然已被一个男人获得,么似乎所有男人都可以如法炮制,而如果遭到她们的拒绝,反而要恼羞成怒,反过来喝骂侮辱着她们匮乏的性.吸引力,‘一双破鞋,有人要不识抬举!’

性格不够泼辣强悍的寡妇,在民间是很难守住的,能够供养得起一个各方面都无懈可击,也有一定生活质量的寡妇,必定是书香人家、地主豪门。但寡妇的消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总有些夫家、娘家条件也都可以的寡妇,试着想守一守,随着时间的变化受到各方面的凌迫,最终悄然消失在人海中。

而且这个过程会因为社会经济的收缩而飞快的加速,一旦世道不好,会有很多寡妇的命运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娘家人也很难有帮助她们的余力,世道不好时,养活原有的一家人本已很难了,要再凑钱去接人回家,是承受不起的,们所能付出的只有一些不要钱的泪。

但买活军来了以,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最大的一是买活军收用女工,岗位多,而且报酬并不低,和男人没有显着的区别。这让本地的人家有了期望,知道女儿回家以并不需要人养,对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财政没有太大的影响。第二则是买活军定期有私盐队去外地,这些女儿如果想要回乡的,可以跟着大队一起走,能免去担忧路上会遇到的风险。——这年代,女人上路就是危险,娘家凑钱去接女儿,则会将女儿和接她的亲眷一起置于危险之中,如果个人都没有平安到家,哪怕是富裕些的娘家,在财政上都不容易承受这样的打击。

有了这,在风险和利益面前被逼得无处容身的亲情,开始发挥作用了,日子好过了,这些人家开始迫不及待地联络着外地的亲眷,接回了这些挨日子的寡妇们。甚至有一些外乡的寡妇主动地到买活军治下来讨生活,许县、临城县这几个买活军治下的县,对于相邻的州县形成了虹吸效应,让适婚年纪的女性大量的聚集,而这些女性想

在本地彻底扎根,最快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一户新的人家。

这批婚配意愿很高的年轻寡妇,的确有效地填补了许县新滋生出的婚配需求——随着提供给女性的工作岗位,让女性聚集了过来,也有很多原本压根没有娶妻能力的光棍汉有了娶妻的念头——虽然多数才26、27,但在此时已可以叫老光棍了。们本来是极穷的,连共妻都供养不起,但买活军来了以,们不但有了工做,而且有了买房的希望,也就有了成亲的资格,这份希望让们比谁都有干劲,甚至成了买活军最狂热的拥护者。

也是因此,虽然颁布了新的结婚年龄限制,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临城县的婚姻并没有沉寂下来,反而三不五时都能到吹打声,人们对结婚年龄限制的埋怨也渐渐地少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外来的小寡妇,如果消息灵通一些,都会有意地把自己的年纪登记为23岁,反这也是无法查证的,哪怕是本地外嫁的寡妇,如果在婆家能先见到自己的家人,再来买活军这里登记返乡,也会更改年岁,以期获得更多的选择权,嫁人或不嫁人,横竖是由得自己的,然是少受一层限制是一层了。

在婚书的签署上,也呈现出许多截然不同的风貌,外来讨生活的寡妇们,在本地落脚的欲.望是最迫切的,也因为她们本来就没有住所,又不识字,按如今许县的开销,一边上课一边做事,要租房、吃饭,想要攒钱买房是很困难的。再者,对没有根基的女子来说,想要融入一地,最好的方法就是婚配,外地人更是能籍此获得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网络——这帮寡妇们多少都晓得事了,她们知道这种无形的东西有时其实非常的重要。

因此,这批寡妇的婚配积极性很强,而且她们也没有太多讨价价的余地,不像是本地归乡的寡妇,可以暂住在家中从容挑选,哪怕是不嫁,只要能往家里交生活费,住个几年也不会惹来太多的埋怨。外地寡妇对婚书是不挑剔的,因为她们在婚前往往没有任何财产,甚至有一些含糊的债务,暂时也找不到很稳定的工作,并没有什么东西值得自己去保护。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大多数外地寡妇对家庭财产权、子女冠姓权、丈夫的忠贞都并不在意,她们唯独普遍的要求就是要确保自己外出工作的权利,这个权利是不愿让渡给夫家的,因为这是她们来许县的目的。有一些寡妇则要求确保丈夫不得殴打自己,这一看就知道前夫大概是打过她的。

这些条款,大多都是在新开设的婚介所内商议的,媒婆转介的婚介人坐在长桌横处,相亲的双方彼此隔着长桌坐着,彼此望着,婚介人解释着条款的含义,明确一些必要的共识,譬如倘若双方有一些严重的疾病和残缺,要事先说明,并且按下手印。如果有意隐瞒,要约定彼此罚金多少。也要对双方的债务和积蓄进行明确,在析产时不会牵扯到声明以外的财产。婚书是一本很厚的册子,用纸相不少,而且一式份,如果不是许县有林场可以造纸,恐怕光写婚书,纸都要不够用了。本地的寡妇就要沉着得多了,她们的要求也非常繁多,比较普遍的三权是财产权、工作权和人身权,即有自行决定工作的权力,自由处分本人所得的权力,婚内不受人身侵害的权力——财产权上,多数是约定了双方各按收入比例支付一定的生活费,通常比例是相同的,但数额男方会出得较多一些,如一月收入是一千文,愿支出五百,而女方由于刚回家落脚的缘故,没有考过扫盲班,么一个月只有六百文,支出三百,作为家**同的花销,这部分开销也言明了由女方来掌管。

这样的变化,如果没有之前席卷许县的分家潮,其实是很难实现的,在分家大潮以前,不论男女的收入都要上缴,之再由亲长往下分配。但由于买活军政审分的制度,们治下并不存在什么大家,只有大族——已分家了,

但认可彼此间的亲戚关系,许多紧密的大家庭主动转化为松散的宗族,以此来规避政审风险。就算很多家庭分家以前想的是做做样子,但一旦分家分炊,或是各自别居,大家长会发觉,自己很快地失掉了对子女们的掌控力,更不说财权了。

本地寡妇们的要求,也进一步推动了分家的速度,临城县到了年限却没有娶亲的单身汉是很多的,至少总比这几百个寡妇要多得多。然每个人能拿出来争取媳妇的条件是不一样的,有些人长得周,有些人会办事儿,有些人收入高,但不管怎么说,倘若不能满足财权的要求,连加入竞争的资格都没有。固然有外地的寡妇可以去找一找,但人往高处走,外地的想找本地的,本地的难道就不想找本地的了吗?

因此,哪怕是为了孩子的婚事着想,这些单身汉也纷纷开始分家另过了,许县的房地产市场去年是格外兴旺的,很多人家在改建老屋,或者购置新房,人们对婚房的要求也比以前高了,如果是从前,老屋里能有一间属于小夫妻的房子,就足够让人满足了。但现在,县里一些有实力的人家已经开始追求水泥房,或是独门独户的小院,或者更进一步,独门独户的水泥小院了。

除了这普遍的三权之外,本地的寡妇有许多个性化的要求,譬如有些寡妇带回了自己的儿女,她要在婚书中体现出这些已存在的儿女对她财产的继承权,有些寡妇则由于本家血脉的凋零,要求在冠姓权上做出约定,有几个孩子要跟她的姓,有些本地寡妇则要求男方给付高额的彩礼作为她的婚前财产,即离婚了也不能索要。

这些要求完因人而异,对女性的婚配价值的影响究竟也有大有小。而且能不能接受是完看男方自己的,旁人完无法预测。就譬如说小耳朵,嘴是最硬的一个人,成亲最快的也是,去年六月里,受亲朋所托,从建溪带回的刘家女儿,九月人就成亲了,约定了所生的孩子一半跟女方姓——或者由女方来决定,因为女方家兄弟少,迄今没有第三代,丈母娘决定变通一番,从女儿身上来延续姓氏,而且路受到启发之,她也决定把自己的姓氏安一个在孙辈头上,因她的娘家遇上发洪水,几乎都死绝了。

由于刘家不要彩礼,而且言明了愿意给女儿一处房产,刘家女儿是绝不会让步的。时许多人都觉得这门婚事要告吹,因为小耳朵收入很高,在外地寡妇中是很吃香的,完可以找一个旧式的太太。但小耳朵不但答应了下来,而且也在婚书中约定了的一半孩子有一个要跟奶奶姓——父亲家里穷,母亲家里过得去,多年来屡受舅氏接济,连贩私盐的路子都是舅舅介绍的,既然答应了刘家,么母亲也觉得不能吃了亏。

如此一来,们如果生了四个孩子,将是四个姓氏,这不太像是孩子,反而更像是几个人合股做生意,股份的体现——说谢六姐是这么评价的,随她又说了一句,“更接近于如今婚姻的本质,满好。”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因为有这一句,小耳朵俨然可以抬头挺胸了,不太有人敢公然地对发表侮辱性的言论。但这依旧是让许多人很吃惊的一桩婚事,私下惹来了许多议论,算是极为殊的例子,私盐贩子中更多人是娶的外地寡妇,或是以较优惠的条件娶了本地寡妇,们收入高,多数都置办了水泥房,条件在本地是相优越的。足以能养得起媳妇不外出工作,保证工作权其实已是极大的让步了。——而在这桩婚事之,新式婚书在许县俨然地铺陈了开来,现在哪怕是刚上过扫盲班的农户,在给自家接回来的寡妇女儿找女婿时,也要找个空儿,来城里请教一下介绍人,把婚书的条款弄得明白,身边要带上自己的女儿,因为买活军强行规定,婚书是不允许抹杀离婚权的,也就是说,如果女儿本人不情愿,么她出嫁也可以自行离婚,并且来城里工作——总之,如果女儿不情愿的,也是不成的,因为她们现在

可以很方地养活自己了,忽然间她们的意愿也就变得重要了起来。

吴老八作为私盐贩子中的佼佼者,光是要比旁人更高一些的,和旁人不同,早年就有成亲的机会,只是因为自己光高的关系,耽误了下来。说起来今年不过是24,只是因为消息灵通,买活军拿下许县时虚报了岁,算是可以成亲。

这半年一年来,家里也没少给说亲,只吴老八在外实在繁忙,而且现在不比以前了,不是说父母去谈条件——以前的条件无非就是彩礼,也是由父母做主支出的,和新郎本人关系不大,但现在的婚书不是本人去完无法谈,每个的要求都不同,不是本人谁也不敢包办,就事儿没成,反而怕惹来了各路的埋怨,自己也不占。光是许县去年就不下百余起父母意图包办惹来的纠纷,人们已经完习惯了买活军的吏目应付这些纠纷的口吻。

“好大的胆子,买活了么?没有买活,不就是六姐的奴才?一个包身的奴才,敢给别的奴才做主?哪怕是肚子里爬出来的,也是六姐的家生子,什么时候说奴才能做家生子的主了?”

这是无可辩驳的逻辑,哪怕是农户也很明白,只要是签了卖身的死契,么在求得主家开恩之前,们的一切都不属于自己,自然也包括了生下的孩子。家生的丫鬟被拉去配小子时,主人也不会问过父母的意见。父母更是没有去央求的身份在,固然也有慈悲的主人,但权利依旧牢牢地握在们手中,这是天公地道的道。

“六姐开开恩,给们多留了一些粮食,倒是抖起来了!买活钱了吗?没就仍是六姐的奴才!六姐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六姐让各个奴才们自行婚配,算是什么东西,也敢驳六姐的嘴?皮痒!是要把们家的粮食都收走了,叫做回从前的包身工,我看才舒服。”

大多数家长在这一步已是无从反驳,灰溜溜地回到家中去,而不愿从命的寡妇们,有些也立刻就在别的县府里被安排了新的工作,连夜就搬走了,离开了家人续的干涉。买活军要求女性23岁才能结婚——现在的百姓,孩子从五岁起要帮着家里干活,岁以就有被送到店铺里去学徒的,三四岁被视作是大半个工了,23岁,对百姓家的女孩子来说,相于参与了三年左右的劳动,由于现在满23岁的单身女性多数都是寡妇,她们在为人处事上的经验也比较丰富,被人诓骗的几率较低,23岁差不多就是能完为自己做主的年纪了。

然,这个道对男性也是适用的,25岁的男儿郎,也会对自己想和什么样的女性共组家庭有了大致的概念。而这个概念注定是岁、五岁、二岁的男人不可能清晰的。吴老八越了解买活军的种种政策,越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这样对黄大人和王老爷解释,“婚龄限制是婚姻自主的基础,这者必须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单拎出来,否则压根就没有所谓的婚姻自主。”

至于晚婚带来的人口繁衍效率低下的问题,吴老八居然也不是没想过,是这么看待的,“但如今要来我们这里做活的人很多,如今烦恼的该是怎么尽量地多养活一些活不下去的孩子,因为普天之下这样的孩子是很多的,而不是怎么生养出更多的孩子来。”

这句让黄大人几乎是肃然起敬,发觉吴老八的心胸和界确然是大大地打开了,而原本有些接受不了的王老爷也无可说了,低声道,“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善,大善。”

吴老八虽然谈吐上进步了不少,但是不懂这有些复杂,带着诸暨口音的,也没有深究,而是开始介绍起了自己的难题。

“今日所见的这个周小娘子,是我在诸暨搭救出来的,她的情况,殊也不殊,家中曾是小织户,有些积攒,也收容了不少工人,不幸丈夫去世,但家里有公婆,又需要一个人来打织场,留住了她没有别嫁,新寡的这年,本来倒也相安无事,但前年、去年的年景都很不好,族里日子过不下去的人逐

渐多了,她们孤儿寡母守着的份小小的家业,惹来了几房堂亲的觊觎……”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