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循循 > 第 64 章

循循 第 64 章

作者:伊人睽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29 21:26:27 来源:gegedan

姜府中的对峙如同暴雨挟剑,每一丝呼吸似乎都带着锋刃。

只有姜芜的泣音虚弱。而即使姜芜,在极大的痛苦后,也努力收敛,不想自己表现得过于弱小。

过廊风过,吹来的凉气惊动这里所有人。

内圈站着姜明潮,身后是拿剑抵着他的张寂。姜明潮的身前是姜循,姜循身后是抱着她双腿哭泣的姜芜。而外圈,密密麻麻围满了姜府的卫士。

只要姜明潮一声令下,所有人都走不出这里。

姜明潮绝非贪生怕死之人,他弄清楚姜循和张寂在为姜芜鸣不平时,轻轻笑了一声。

姜明潮看着姜循:“循循,为了隐瞒你和姜芜的关系,你当花了很多精力吧。而今又为了一个不堪重用的她,你放弃这种隐瞒,与为父为敌。你可做好准备了?”

姜循睥睨嘲弄:“爹,我没有做好准备。但是你今日不放过阿芜,你也走不出这里。”

姜明潮抬头,看到墙头树上檐上,站了些卫士。那是姜循的人。

姜明潮:“放养你几年,你倒养出了一些忠心的狗。你别忘了,你如今的所有,是谁给你的。没有了我的支持,你还能肖想你那太子妃?”

姜循:“我愿与爹同生死,共进退。”

她语调轻柔温和,似有深情,可这话放在这里,显然不是表忠心的意思。

姜明潮望着姜循眼中闪烁的凉寒之色,轻蔑扯嘴角,又侧过头,看向那拿剑抵着自己的张寂:“你呢,张子夜?你也要跟着我的一双女儿L,做一个狼心狗肺之徒,弑师求荣?”

张寂面容紧绷,神色分外惨淡。

若说姜循此时是疯狂,他则是拼力收敛着自己的一腔痛意,违背自己的心性,来做这昔日绝对厌恶的恶徒。

张寂:“老师,我只求你放过阿芜。我只为阿芜求一个公正。”

“公正……”姜明潮低喃,然后笑出声,他笑得平静而冷漠,让人胆颤,何尝不是另一种疯态,“这朝野之下,权势横行,政治诡谲,谁也不能幸免。我亦得不到公正,你们小辈凭什么肖想‘公正’?往上走的路当有适当牺牲,循循,我早教过你的,你不记得了?”

姜循微笑:“爹,阿芜不值一提。”

即,不牺牲姜芜,也不会影响你太多。

姜明潮:“可我若偏行此事呢?我为恶,你要诛杀为父?”

他轻生死,任何人不能用生死来威胁他。姜循握紧手中匕首,匕首锋刃让她掌心血流得更多,掌心愈发刺痛。

对付敌人,若不能夺走敌人最在意的,那又叫什么报仇?可姜循没退路了,如果今日姜明潮不退,她就只能、只能……

她想得越深,眼神越亮。她即将开口时,玲珑赶到了这里。

玲珑扶着月洞门旁的藤蔓,一眼看到对峙的几人。那几人势同水火互不退让,再那么下去,必生战祸。玲珑的开口,打破了那种僵持——

“郎主,娘

子(),张郎君?()?『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请你们冷静!自相残杀,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既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不能私下说,非要闹到明面上,让所有人都下不来台呢?

“多少人在外等着看姜家的笑话,烦请几位三思。”

姜循绷着的面容上,一双眼盯紧姜明潮。

她的“台阶”来了,她还不想在此时和姜明潮翻脸——姜循跟着玲珑的话,快速低声:“爹,阿芜不能嫁。”

姜明潮凝望着她,既因为那小侍女的话,有了退一步的台阶,又从姜循这重复了几遍的话中,窥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姜明潮半晌后,改了主意:“卫士撤退。”

主人有令,卫士虽犹疑,却仍毫不犹豫地收刀退后。与此同时,姜循下令:“撤退。”

墙头树上的卫士也离开了,张寂慢慢地收回了自己的刀。他立在最尴尬的位置上,看姜家的局面似乎发生了变化。而他这个外人,必是第一个出局之人。

他长立不语,平静接受。

果然,姜明潮对姜循淡声:“你私下有话对为父说?”

姜循:“请爹去书阁私谈。”

姜明潮若有所思地颔首。

他转身欲毫不留恋地离开,看也不看那瘫坐在地的姜芜,却多看了一眼身后的张寂。

姜明潮轻飘飘:“你我师徒之名,到今日,便断了吧。日后,你不必再登我姜家门了。”

张寂一言不发,撩袍便跪。纵是心间千疮百孔,他都要坚持下去。面无血色的青年跪在地上,好像受伤的人是他一样。他膝盖在石砖上磕出重音,听者皆要惊心。姜明潮却再也不看,回头走了。

姜循看张寂一眼,又看了姜芜一眼,跟上姜明潮的步伐。

--

“你是说,贺家用了‘神仙醉’,混在送给流民的粮草中,致使很多人死了?”

书房中,姜明潮皱起了眉头。

他近日和太子有了些罅隙,看到太子和贺明走得近,却不想贺明为了讨好太子,做到了这一步。姜明潮闻此而生厌,心想到底商户出身,手段粗陋又残酷。

姜循:“是。只要我拿到证据,我便不会放过贺家。贺家的兴盛皆凭太子一言,太子让我和贺明在朝堂出手前赈灾,本就是利用我二人的意思——若是出事,他不会保。”

姜循低笑:“我们那位太子的品性,爹还不明白吗?他舍弃身边人,舍弃得十分果断,一丝犹豫也没有。我猜他早知道‘神仙醉’一定会出事,他才隐在幕后,把我和贺明推出去。

“爹还想和贺家联姻,难道是想和贺家绑得更深,脱不开身吗?我必然会为了自保,而拿贺明祭天。我不可能让我的名望在此间受损——我需要爹帮我。”

姜循:“爹是太傅,还是观文殿大学士,又在国子监做博士……学子们的舆情言论握在爹手中。这把刀应当向贺家挥出。贺明倒了,贺家倒了,太子才会重新依赖爹。于私于公,爹这一次都应和我联手。”

姜明潮面色

() 淡淡。

他不说好,也不说不好。

而姜循何其了解他。姜循知道他这个态度,便是默许之意。姜循虽然早知他会同意,却仍于此时松了口气,后背隐隐生了一层细汗。

姜循低声:“爹,我会保全姜家名声,只要你不再逼迫阿芜。娘昔日在的时候,不是许过阿芜不嫁人吗?你和娘一向同进同出伉俪情深,何不继续遵照她的意思?”

姜明潮坐在晦暗的书阁后的檀木桌后,目光微微闪动。

姜循向他屈膝行了一礼,背身便要走。身后传来姜明潮的淡问:“你何必在乎一个姜芜?”

姜循顿一顿:“我日行一善。”

姜明潮嗤笑:“你行善?”

姜循挑衅:“对啊,坏事做多了,得偶尔做点好事,否则怕雷劈下来。”

她意有所指,姜明潮闻若未闻:“我教你手握利刃,你娘教你隐藏心机。这些都不是让你为了一个阿芜,就暴露自己……自此以后,你身处旋涡,便更加危险了。”

姜循侧脸轻笑:“怎么,爹要拿着这个软肋杀我?我身上有蛊,爹不会做更多的无用之功。”

姜明潮发须花白,闻言并不笑,只道:“阿芜的事……孔益死了,太子也会死吧?你也想杀为父吧?”

姜循客气道:“爹不在意生死,我杀爹做什么?我还想和爹联手对付太子呢。”

姜明潮轻轻一笑。

他态度不明,姜循半真半假。姜循一步步朝书阁外走,原本唇角噙笑,却是背过身,笑容便消失了。她每走一步,神色就冷一分。快走到书阁门口时,她脸色已经阴沉无比,如黑云密布。

她咬牙强忍。

可她手扶在门上,终是没忍住,回头看向姜明潮。

姜明潮一直坐在书桌后盯着她,见她回头,也不意外。

姜循脸色难看,语速飞快:“我实在不懂爹——至今不懂!爹是大学士,出身名望,家世无不谐之音。在我小时候,爹像个好人,像我心目中的英雄。

“你和娘一起遍走四海,听民生,记文史,教出一个个学生,耐心聆听他人的困境……你在凉城时见我是孤儿L,还用李代桃僵之法,骗娘一起把我当做亲女儿L,收养了我。你当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可为何随着时日变化,我越发看不清爹?爹既允我杀孔益,对付贺家,说明爹知道他们为恶。可爹难道不知道,首恶是太子吗?若非太子纵容逼迫,他们都走不到自取灭亡的那一步……爹为什么要扶持太子上位?”

姜明潮淡声:“不然我应当如何做呢?”

姜循盯着他。

姜明潮:“循循,我大约猜出你在做什么了。说实话,我不介意。某一段路,甚至你我同行。只是这朝堂之事,你才沾染三年而已。你走了三年的路,为父已走了三十年。

“朝堂君臣,恰如晦烛明火,反之亦然。我大魏国制至今,改之又改,到此朝,文有中书武有枢密,还有三衙在旁专事君主。翰林入

禁中,学士通机要,御史退宰相,彼此协作又彼此提防。臣权已被分之又分,大权只在君主手中。而为父送你一个问题,你可以慢慢思考这个答案——

“倘若君主早已背弃,凡人该如何是好?”

姜循目光幽静地看着那坐在一团昏暗中的养父,她神魂受震,若有所悟,可她绝不承认。她行了一礼便告退,不再和姜明潮多言。

--

姜明潮和姜循走后,仆从们在玲珑的斥责下,慢慢散了。堂下跪着的只剩下姜芜和张寂二人。

玲珑回头看二人一眼,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选择先将绿露那个不省心的侍女拉走。而人声渐渐寂寥,姜芜跪在堂中,那种被窥探被猜忌的感觉稍微退散。

她只剩抽泣,泪水沾在腮上,脸颊哭得又绷又干,精神还十分疲惫。

垂着眼的她,睫上沾着一滴泪。透过这滴浑浊的泪,她看到青如云的男式无纹衣摆,落在了她面前。一只手朝她递了过来,她抬起头,看到是张寂。

他形容不好,半张脸苍如雪,半张脸赤如血,发冠也有些歪,几缕散发落颊。他因她的事而憔悴无比,但他却仍站得笔直,俯眼望她。

甚至此时,他看她的眼神,不复往日的审度探究,多了几抹怜色。

张寂开口的声音也不如平时冷寂,而是带着一种诸事落尽的苍然沙哑:“起来吧,我送你回院中休息。依循循的本事,老师应该不会把你嫁过去了,你不必害怕。我会去贺家看看……你放心。”

姜芜仰望着他,看他落魄看他强撑。她心间剧痛,睫上那滴水终于落下。

她哽咽:“对不起,师兄。”

张寂摇头:“是我的错。阿芜,起来吧。”

--

他送她回院落。

她此时状态很差,恍恍惚惚。过去的一路甬道上又没有仆从围观,张寂便干脆牵着她的手,在前领路。姜芜从后看着他的背影,看着他牵自己的手骨。

她好像想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想。

姜芜回了房,张寂劝她歇息。姜芜听话地上床,让张寂怔了一怔。他立刻背过身不看,榻上的姜芜却轻声问:“师兄,你会陪我吗?”

张寂静片刻。

他低声:“你睡着后我便走。”

他将内室与外室相隔的那张屏风拉开,自己背靠屏风而坐。青年倚着屏风,清寒孤绝,让姜芜看了很久。

姜芜听张寂说:“没什么大不了的,阿芜。我此前不知你和循循情谊好,而今知道……循循便有本事说服老师。只是循循应该短期内不会来看你,今日她也不会来了……她到底顾虑很多。”

姜芜:“师兄不用解释这么多。我知道循循不会来,我并没有我爹以为的那么蠢。”张寂认真道:“你不蠢。”

姜芜枕着手,目光看着屏风外的青年,自嘲而怅然地笑了一笑。她当然不是真的蠢,真的蠢货经过这么多事,也该一点点长大了。譬如她今日,已然这样

虚弱,她仍在唤起张寂对自己的责,对自己的护,对自己的愧。

他怜悯自己,心疼自己,愿意保护自己,她才能和他走得近啊。

姜芜说:“你还叫他‘老师’?”

张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姜芜片刻后又道:“他不让你再登姜府了,不让我再见你了,怎么办?”

她的心提到嗓子眼,绷得发紧。这么多日的相处,今日的崩溃,她能否打动张寂的心,让这个不为任何人停驻的冷漠之人回首?

姜芜屏住呼吸,攒着被褥的手指捏汗,她终于在很久很久的寂静后,听到了张寂的回答——

“府外会见面的。”

姜芜登时如虚脱般,松下了那口气。

她唇角浮起一丝笑:她终于赢了一次。

张寂回过头,隔着屏风,便看到她那个清浅温婉的笑。昏暗室内,她团在褥间,脸白唇翘,发丝一缕缕地沾在脸上。张寂忽然感到一阵心悸,忽然不敢多看。

他扭头,平复自己呼吸。顷刻,他取出一片树叶放于唇边,生疏地吹起了一只小曲。

姜芜怔忡,听出了这小曲是金陵调子,来自江南,来自建康。张寂竟然……

她含着笑,在绵绵潺潺的小曲声中,步入了梦乡。

--

姜芜梦到了三年前。

某一晚,日暮昏昏,倦鸟归巢。姜府明堂已熄烛火,万籁皆浸在一片寒鸦聒噪的死寂中。

这是夏日的一夜,姜芜在所有人睡了后,走出了自己的闺房。她脱了鞋袜,摘了钗饰,站在潮热的碧湖前。雪白的裙裾被水打湿,她踩着湿滑泥泞的布着青苔的石头,一点点朝湖心走去。

活着已让她痛苦。

富贵比贫穷更让她无以为家。

她以为自己回到姜家可以得到悉心教养,可是姜母生病姜父沉迷权术,他们都不是很关心她,却希冀她成为像他们养女一样出色的贵女。

他们发现她不是,便决意抛弃她。

姜芜听到了姜夫人和姜太傅的私谈:他们说,阿芜已然不中用,不如让循循回来吧。

太子妃之位不能落到他人之田,一个女儿L既然承受不了这种重击,便换另一个更坚强的女儿L吧。

明明是夏日,湖边也很热,但一点点朝湖心走去,姜芜开始感觉到寒意,冰凉刺骨。这种寒意在骨缝间战战,就像她这些日子感受到的一样。

她流落街头十年都不曾绝望,却在回东京半年的时间中感到了然无趣。

既然姜芜总是不重要的,既然没有人喜爱姜芜在乎姜芜,那么生命对她来说便难以忍受,不如死去。

只要闭上眼,只要没了呼吸,她就可以获得永远的平静。再不会有人斥责她,嘲讽她,利用她,欺骗她,最后再奚落她。她再不用当这也不好那也不对的阿芜了。

冰冷湖水漫上姜芜的口鼻。

窒息的感觉无疑是痛苦的。

可姜芜

一点声音没有发出,她沉浸在自己的荒芜自堕中,没有发现姜府的灯火一重重亮了起来,有一个人穿过一层层廊庑,奔跑在姜家府宅中。

姜循奔跑在夜幕中,穿过廊风石阶,掠过华叶满枝。

她久不归家,姜家却人人当她是“小娘子”,回答她的每一个问题。她久不归家,她跳下马车推开府门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看病重的姜夫人,而是四处寻找那个无人在意的姜芜。

在那个燥热的夏夜中,姜循踩着水,朝湖心游,急促地唤人:“阿芜,阿芜——

“我回来了!你不是有很多话想和我说吗,你不是恨我吗?你不是想知道我去了哪里吗?我回来了——我告诉你,我也十分恨你,恨你抢走了我原本平静的生活,恨你抢走了本该是我的太子妃。

“你还没有偿还干净恩怨,你想躲到哪里去?你便一点担当也没有,只畏畏缩缩地躲着吗?躲能躲一辈子吗,躲能——”

姜循看到了湖心的水泡,看到了姜芜漂浮的发丝和衣裳。她霎时失声,霎时脸上失去血色。

然而姜循咬着唇,仍然向湖心游去。

她在建康学会了凫水,因自己初见江鹭便是落水,被那小世子抓着狠狠练会了凫水。姜循从没想过,因欺骗而起的一段情缘,带给她会凫水的本事,让她在这一夜救下了姜芜。

姜循抱着湿漉的不断咳水的姜芜,姜芜抱住她哽咽,哭得喘不上气。

两个少女在寒夜中相依偎,姜循握着姜芜的手,与姜芜抵额发誓——

“你来帮我吧,帮我成为太子妃,帮我获得权势。让那些欺辱你的人都下地狱。我可以帮你复仇,你信不信我?”

姜芜只是哭,只是抱紧她。

从那以后,一条无形的看不见的线,牵连在姜芜和姜循之间。她们在白日剑拔弩张,在黑夜抱臂取暖。她们可以是没有血缘的姐妹,也可以是不见天日的密友。

她们不再需要亲人,她们成为彼此的亲人。

--

三年后的今日,姜芜早已明白,其实姜循的计划中不需要她。

无论是复仇蛰伏还是夺权大计,姜循一个人就可以做好。姜循只是在那一夜,拉住了她下坠的手,给了她一条活下去的理由,让她看到了一点幻梦般的希望。

三年后的今日,姜芜已经平静,已经足以从那段污秽中走出。她已经知道姜循为了帮她,牺牲了些什么;她心想没关系,她亦愿意为了姜循牺牲。

她将日夜为姜循祈祷。

姜循愿身坠泥沼不复活,姜芜祈她有身退的机会;姜循放弃了未来,姜芜祈她有未来;姜循绝情断爱,姜芜祈她会得到真心的爱。

愿姜循终有自由日,身披五彩翼,脚踏华林枝,挣出樊笼,得天垂怜。

--

姜循离开姜家,身心疲惫。

她终是没有去看姜芜,因玲珑说,有张寂在。张寂在也好……姜循给姜芜安排这条路,既是为了获得张寂的兵力支持,也是为了

让姜芜看到更广袤的天地。()

张寂此人,冰心雪魄,不为万事万物动摇,不为私情胁迫折腰。姜循少时,十分讨厌这种人。她与张寂关系一向不冷不热,更是在张寂带回姜芜、威胁到自己时,痛恨此人不顾私情。

?伊人睽睽提醒您《循循》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可是当人脆弱时,找不到依靠时,又需要这种人的存在。

姜循遍观东京男女,大约只能寻到张寂这唯一一个不轻易背叛、不推人下火坑的郎君。

姜循至今不喜张寂,但她知道姜芜需要什么。

所以……就这样吧。

姜循让玲珑和卫士们不要等自己,她不愿驱车,想慢慢走回府宅。玲珑知她心乱,不作多事。姜循便抛开所有人所有事,也放空自己,孑孓独行。

她走过市廛。华灯初起,大魏不禁夜,许多摊贩们纷纷出摊,唱卖声渐起,比白日更有一些喧嚣。

她路过几个出内城的流民。那几个流民本有说有笑,认出了她后,想起了她赈灾又烧粮的事,笑容收回,充满敌意地看她。

她路过一家父母带着小孩来逛街,买新衣,买灯烛,买日常用物;她路过相携的戴着帷帽的女郎们说笑,擦肩时香风徐徐,尘烟中也带着胭脂艳色;她路过乞丐被打被驱逐,流氓朝着她吹嘘调笑,大腹便便的商人对着跪地的仆从指手画脚。

她路过一重重灯火,点亮整个大魏内城。

多么繁华的东京。

多么肮脏的东京。

姜循穿过厢坊,进入了自己居住府邸所在的巷中。

落日余晖已淡,昏昏暗暗中,她步入此巷,便突兀地停住了步伐。

她的心神回到现实中,看到在这条长巷深处,靠墙倚着一位年轻郎君。春衫拂风,半肩已凉,他在这里不知等了多久。而他比她更敏锐,她才踏入此巷,他便侧头,朝她看了过来。

一张十分晃眼的男子脸。

自然是江鹭。

只能是江鹭。

姜循静静地立在巷头,看着巷尾的他。稀疏的孔明灯从很远的地方飞上天空,夜幕中几点寥寥星火,将此时的江鹭映得皎皎,添了不太寻常的韵味。

深巷中的江鹭看着她,轻声:“我此来,有两个问题。

“一,白日时,你没说完的后半句话是不是,你现在想要爱?”

姜循想到自己白日时与他说的话:“我年少无知时,喜欢你这种责。现在嘛……”

姜循不答,只问:“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江鹭立在巷风深处,面容模糊身形秀拔。一重重飞上天的孔明灯下,他眼睛似有水似生雾,又有几分红意——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我现在反悔了,想要做你的幕中之宾、裙下之臣,你还愿不愿意要我?”

熟悉又悸动、伤怀又惊喜的感觉如海风,如松啸,向姜循兜头袭来,淹没她,吞噬她。!

() 伊人睽睽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