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历史军事 > 明末,朕成了贼寇 > 第四十一章 战略部署41

明末,朕成了贼寇 第四十一章 战略部署41

作者:愧无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4-12 18:55:35 来源:耽美小说

李岩沉思片刻道:“陛下之前准备废除八股文,转而实行唐制科举,前段时间陛下找我提到过此事,他觉得直接废除八股文太过决断,很多读书人都是练习八股文为主,随便变更恐怕引起不适,所以后续会开科考试的。”

牛金星满脸迷茫,“陛下当真如此说了?”

魏藻德听闻觉得李自成竟然能考虑到这方面,实属不易,于是笑道:“要是如此那当真是天下读书人的福音啊!”

“牛军师,陛下确实说过,并且还决定让你来担任大顺科举的主考官呢。”

牛金星受宠若惊,“当真!”

此时的牛金星内心激动坏了,他还以为李自成不再宠信他,现如今看来是自己想多了,能把如此重任交给他足以见得对自己的信任。

“要是我做主考官,那李岩你呢?”

李岩摊了摊手,“陛下并没有交代,牛军师,大顺第一次科举非常重要,现如今大顺境内很多空官位无人,这可是关乎我大顺的根基问题呀!”

牛金星激动地擦了擦头顶的汉瞬间觉得自己还能再喝几杯,他举起酒杯敬李岩和魏藻德。

“来!咱们今晚不醉不归!”

几日后,内阁成员四人分别写好了关于长城各关的军队部署问题。

李自成不仅让内阁成员写了方法还让大顺军内的其他将领也写了一份,最重要的是明廷降官剩下的几位也写了几份。

他一一看了个遍总结出一些大顺军内将领大多数不同意在边关设置太多兵力,只要稳住山海关,及时清军从其他关口入关他们也可以直接攻打锦州城围魏救赵迫使清军退兵。

明廷官员则建议继续沿用前朝的九边重镇部署,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兵力,同时也能更快的预警做出反制。

九边重镇是在朱元璋的建立的卫所军民一体的重镇基础上建立,后续皇帝为了集权和对地方军官的掌控力,从而衍生出巡抚和监军太监和地方总兵官三堂共理的格局。

这样的三堂共理看似相互制衡相互检举制衡,其实本质上是将简单得问题复杂化,从而让各边关相应不及时,甚至出现混乱的局面。

在加上崇祯一朝欠缺粮饷太久,士兵和总兵抵抗意愿不高,所以满清才能如此顺利的入关洗劫。

现如今大顺的地方政权分别是节度使(巡抚职责)和防御使(明朝的备兵道)已经地方总兵三个相对独立的机构运行。

朱元璋仔细翻阅了四名内阁成员的奏折,李岩偏向于沿用大明制度,只是监军上提议让朱元璋亲自派人监督,给予边关将领更多的自治权。

牛金星和宋献策则提议,采取九镇部署少量大顺军,由刘宗敏管理大部分队伍流动在山西北直隶一带,一旦哪里发生入关就立即支援过去,同时也可以应对南明的突然袭击。

魏藻德的提议还是沿用明朝制度,只不过少了太监的加入,采用当地节度使和总兵官共同治理相互监督。

现如今,山海关长期驻守的顺军人数在三万多,刘宗敏带回的四万人已经分轨到各个城池。

田见秀的关中三万人不能动,那是他们闯军的根本。

刘宗敏和刘芳亮当初为了能够尽快收复山海关,紧急调用了十万人攻打,他们俩联合的兵力除去京城的两万,再除去山海关的三万,还剩下十2万左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