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武侠仙侠 > 赤心巡天 > 第五十五章 正是春时

赤心巡天 第五十五章 正是春时

作者:情何以甚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4-05-31 07:09:00 来源:gegedan

元老会的政治手段虽然老辣,但归根结底,是他们推行新政没有取得料想的成功。所以走到这一步,也没什么可怨尤。

朝野之间,一夜易帜,新党溃不成军,没有几个坚持。

倒不是说主政到第五个年头,他们几个人连亲信都没有。而是政治上的失败,令他们直接放弃了权力。

从头到尾,他们几个争夺的都不是权力本身。而是改革这个国家的机会。

机会他们已经拥有,但他们没有把握好。

理想总如繁星满天,现实是嶙峋病骨。

晨间冷风卷起衣角,桃枝剑就静静躺在身边。黎剑秋手里拿着一张纸——此等文章,已遍传庄国诸境。

他举着这张纸,轻声念道:“境内分区,以巢分阶,刻薄无耻,将人分为人畜!此罪一也。”

这是好大一个恶名。

他沉默一阵,叹道:“巢区和非巢区的确滋生差异,分化阶层,所谓公平分区,未能把握公平,国策曰流水不腐,实际上各自为界,难予交通。治政五年,竟生‘巢民’,此相国之过也!”

这几年来最让他愧疚的事情,就是在境内分区之后,诞生了“巢民”这个阶层。这个国家过得最艰难的那些人,都留在巢区里。

按照他们原先的构想,巢区百姓应当是奋斗的百姓,是热衷进取,想要搏得机会的百姓。但最后留在巢区里的,都是没有办法的百姓。

黎剑秋又念:“外事疲软,四方不威。卑颜媚和,大失国格!此罪二也。”

庄国改元“启明”以来,的确迎来了和平的时期,四方无战事,边境安宁。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以前庄高羡在位的时候,庄国横扫诸方,想打谁打谁,连雍国都是屡次按在身下,威风霸道。现在的朝廷过于软弱,让那些有进取心的人,没有大国自豪感。

黎剑秋定了定,终是自言道:“去年与陌国起边衅,大将军欲伐之,我往而议之。虽是平息了战争,但也的确忽略了边民的委屈。说我‘卑颜媚和’,也不算过。”

他素来简行,偌大的国相府里,本来仆役就不多,这会也都被遣散了。此刻庭院空空,在这个薄雾的清晨,有一种难言的寂冷。

黎剑秋的声音还在继续念:“贪求享名,减产开脉丹,不能奉上国,又自损国基。此罪三也!”

这件事情倒是没什么好说。减少兽巢是启明新政的根本国策,新政既然失败,这条国策也自然成为罪责。

他的眼睛微垂:“刻薄无耻、卑颜媚和、贪名损国,这三样罪名落下来,真是天理不容。该千刀万剐啊……”

风吹书页,仿佛应和。

他将这张薄纸拿定,继续念道:“其罪四——”

吱呀。

院门推开。

以前的国道院祭酒、现在的元老会会长章任,出现在院外。

他打断了黎剑秋的自审,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位年轻相国,叹息道:“一切都结束了,孩子。”

庄国最好的国相是杜如晦,杜如晦最佳的继任者是董阿,而黎剑秋,接过了董阿的衣钵。

身为国道院祭酒的章任,很难没有感慨。

但身为元老会会长的章任,不允许有太多感慨。

庄国皇室已亡,现在他只代表道国。

黎剑秋撇开手中的‘罪状’,抬眼看着章任:“章元老,将有几丈雷霆?”

章任道:“经元老会决议——国相黎剑秋下野,大将军杜野虎去职,水君宋清约退位,新政废除。”

最后一点是意料中,其余都在意料外。

黎剑秋挑了挑眉头:“朝政更迭是大事,难道不需要几颗头颅来谢罪么?天下变革,岂有不血?”

“不用。”章任看着他:“你自由了。”

这位帝国元老,又补充道:“这是你老师一直未能得到的自由。”

“他未能得到的自由,我也未能得到。”黎剑秋笑了起来:“岂是如此自由?”

他在春风之中吹散额发,手一松,任由那张罪状飘飞在空中。

倏然握住桃枝,横锋于颈!

章任劈手一按,将此剑分开,阻止了他的自裁。

“你这是做什么?”章任皱眉问。

黎剑秋郑重地道:“我乃庄国国相,担主政之责,我的道被否定了,我当殉之。”

章任摇了摇头:“你不能死。”

黎剑秋不解:“你知我志,亦不吝我命。为何?”

章任不答。

如此对视一阵,黎剑秋‘呵’然一声:“我知道为什么了。”

“既然知道,那就走吧,远远离开这里。”章任转身离去。

“接下来你们来治国,会做得更好么?”黎剑秋在他身后喊道。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那要看对谁而言。”章任头也不回:“我觉得会更好。但或许你不认同。”

“百姓认同吗?!”黎剑秋追问。

章任终于停了下来,摇摇头,又往前走:“百姓认同你吗?”

黎剑秋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

新安相府,仍留当年故意。

清江水府,早不似故时豪绰。

倒不是现在的清江水族有多么穷酸,这几年新政推行下来,止战兴商,庄国百姓手里的银钱是更多的,水族之富庶,也更胜以往。

但当代水君不好享受,常常舍钱财于巢区,自己的宫殿倒是不怎么修葺打理。年久之后,自然显得不够华贵。

此时宋清约站在宫门外,宋清芷亭亭玉立在一边。

而宫门稍远的地方,站着两队缉刑司修士、几名郡府官员,清江郡的郡守,站在更远一些的地方。

宋清约抬眼过去:“郡守此来,是要监斩本君么?”

清江郡守后退一步,低声道:“不敢。”

宋清约问:“那是来拘我?”

清江郡守道:“您尊贵不凡,不至于此。”

“杀又不杀,拘又不拘。”宋清约问:“元老会是怎么安排的呢?”

清江郡守便道:“水君兄妹可以走,清江水族不能动。这是底线。”

“既要夺本君族属,又放过本君性命。”宋清约咧嘴道:“奇也怪哉!自古岂有如此夺权?”

清江郡守放低声音:“您这几年的贡献,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宋清约想了想,又问:“杜野虎呢?”

清江郡守没有说话,旁边的缉刑司首出声道:“杜将军可以走,兵不能动。这也是底线。”

宋清约算是明白了,苦笑一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感谢书友“20210301105379101420”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728盟!】,!

元老会的政治手段虽然老辣,但归根结底,是他们推行新政没有取得料想的成功。所以走到这一步,也没什么可怨尤。

朝野之间,一夜易帜,新党溃不成军,没有几个坚持。

倒不是说主政到第五个年头,他们几个人连亲信都没有。而是政治上的失败,令他们直接放弃了权力。

从头到尾,他们几个争夺的都不是权力本身。而是改革这个国家的机会。

机会他们已经拥有,但他们没有把握好。

理想总如繁星满天,现实是嶙峋病骨。

晨间冷风卷起衣角,桃枝剑就静静躺在身边。黎剑秋手里拿着一张纸——此等文章,已遍传庄国诸境。

他举着这张纸,轻声念道:“境内分区,以巢分阶,刻薄无耻,将人分为人畜!此罪一也。”

这是好大一个恶名。

他沉默一阵,叹道:“巢区和非巢区的确滋生差异,分化阶层,所谓公平分区,未能把握公平,国策曰流水不腐,实际上各自为界,难予交通。治政五年,竟生‘巢民’,此相国之过也!”

这几年来最让他愧疚的事情,就是在境内分区之后,诞生了“巢民”这个阶层。这个国家过得最艰难的那些人,都留在巢区里。

按照他们原先的构想,巢区百姓应当是奋斗的百姓,是热衷进取,想要搏得机会的百姓。但最后留在巢区里的,都是没有办法的百姓。

黎剑秋又念:“外事疲软,四方不威。卑颜媚和,大失国格!此罪二也。”

庄国改元“启明”以来,的确迎来了和平的时期,四方无战事,边境安宁。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以前庄高羡在位的时候,庄国横扫诸方,想打谁打谁,连雍国都是屡次按在身下,威风霸道。现在的朝廷过于软弱,让那些有进取心的人,没有大国自豪感。

黎剑秋定了定,终是自言道:“去年与陌国起边衅,大将军欲伐之,我往而议之。虽是平息了战争,但也的确忽略了边民的委屈。说我‘卑颜媚和’,也不算过。”

他素来简行,偌大的国相府里,本来仆役就不多,这会也都被遣散了。此刻庭院空空,在这个薄雾的清晨,有一种难言的寂冷。

黎剑秋的声音还在继续念:“贪求享名,减产开脉丹,不能奉上国,又自损国基。此罪三也!”

这件事情倒是没什么好说。减少兽巢是启明新政的根本国策,新政既然失败,这条国策也自然成为罪责。

他的眼睛微垂:“刻薄无耻、卑颜媚和、贪名损国,这三样罪名落下来,真是天理不容。该千刀万剐啊……”

风吹书页,仿佛应和。

他将这张薄纸拿定,继续念道:“其罪四——”

吱呀。

院门推开。

以前的国道院祭酒、现在的元老会会长章任,出现在院外。

他打断了黎剑秋的自审,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位年轻相国,叹息道:“一切都结束了,孩子。”

庄国最好的国相是杜如晦,杜如晦最佳的继任者是董阿,而黎剑秋,接过了董阿的衣钵。

身为国道院祭酒的章任,很难没有感慨。

但身为元老会会长的章任,不允许有太多感慨。

庄国皇室已亡,现在他只代表道国。

黎剑秋撇开手中的‘罪状’,抬眼看着章任:“章元老,将有几丈雷霆?”

章任道:“经元老会决议——国相黎剑秋下野,大将军杜野虎去职,水君宋清约退位,新政废除。”

最后一点是意料中,其余都在意料外。

黎剑秋挑了挑眉头:“朝政更迭是大事,难道不需要几颗头颅来谢罪么?天下变革,岂有不血?”

“不用。”章任看着他:“你自由了。”

这位帝国元老,又补充道:“这是你老师一直未能得到的自由。”

“他未能得到的自由,我也未能得到。”黎剑秋笑了起来:“岂是如此自由?”

他在春风之中吹散额发,手一松,任由那张罪状飘飞在空中。

倏然握住桃枝,横锋于颈!

章任劈手一按,将此剑分开,阻止了他的自裁。

“你这是做什么?”章任皱眉问。

黎剑秋郑重地道:“我乃庄国国相,担主政之责,我的道被否定了,我当殉之。”

章任摇了摇头:“你不能死。”

黎剑秋不解:“你知我志,亦不吝我命。为何?”

章任不答。

如此对视一阵,黎剑秋‘呵’然一声:“我知道为什么了。”

“既然知道,那就走吧,远远离开这里。”章任转身离去。

“接下来你们来治国,会做得更好么?”黎剑秋在他身后喊道。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那要看对谁而言。”章任头也不回:“我觉得会更好。但或许你不认同。”

“百姓认同吗?!”黎剑秋追问。

章任终于停了下来,摇摇头,又往前走:“百姓认同你吗?”

黎剑秋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

新安相府,仍留当年故意。

清江水府,早不似故时豪绰。

倒不是现在的清江水族有多么穷酸,这几年新政推行下来,止战兴商,庄国百姓手里的银钱是更多的,水族之富庶,也更胜以往。

但当代水君不好享受,常常舍钱财于巢区,自己的宫殿倒是不怎么修葺打理。年久之后,自然显得不够华贵。

此时宋清约站在宫门外,宋清芷亭亭玉立在一边。

而宫门稍远的地方,站着两队缉刑司修士、几名郡府官员,清江郡的郡守,站在更远一些的地方。

宋清约抬眼过去:“郡守此来,是要监斩本君么?”

清江郡守后退一步,低声道:“不敢。”

宋清约问:“那是来拘我?”

清江郡守道:“您尊贵不凡,不至于此。”

“杀又不杀,拘又不拘。”宋清约问:“元老会是怎么安排的呢?”

清江郡守便道:“水君兄妹可以走,清江水族不能动。这是底线。”

“既要夺本君族属,又放过本君性命。”宋清约咧嘴道:“奇也怪哉!自古岂有如此夺权?”

清江郡守放低声音:“您这几年的贡献,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宋清约想了想,又问:“杜野虎呢?”

清江郡守没有说话,旁边的缉刑司首出声道:“杜将军可以走,兵不能动。这也是底线。”

宋清约算是明白了,苦笑一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感谢书友“20210301105379101420”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728盟!】,!

元老会的政治手段虽然老辣,但归根结底,是他们推行新政没有取得料想的成功。所以走到这一步,也没什么可怨尤。

朝野之间,一夜易帜,新党溃不成军,没有几个坚持。

倒不是说主政到第五个年头,他们几个人连亲信都没有。而是政治上的失败,令他们直接放弃了权力。

从头到尾,他们几个争夺的都不是权力本身。而是改革这个国家的机会。

机会他们已经拥有,但他们没有把握好。

理想总如繁星满天,现实是嶙峋病骨。

晨间冷风卷起衣角,桃枝剑就静静躺在身边。黎剑秋手里拿着一张纸——此等文章,已遍传庄国诸境。

他举着这张纸,轻声念道:“境内分区,以巢分阶,刻薄无耻,将人分为人畜!此罪一也。”

这是好大一个恶名。

他沉默一阵,叹道:“巢区和非巢区的确滋生差异,分化阶层,所谓公平分区,未能把握公平,国策曰流水不腐,实际上各自为界,难予交通。治政五年,竟生‘巢民’,此相国之过也!”

这几年来最让他愧疚的事情,就是在境内分区之后,诞生了“巢民”这个阶层。这个国家过得最艰难的那些人,都留在巢区里。

按照他们原先的构想,巢区百姓应当是奋斗的百姓,是热衷进取,想要搏得机会的百姓。但最后留在巢区里的,都是没有办法的百姓。

黎剑秋又念:“外事疲软,四方不威。卑颜媚和,大失国格!此罪二也。”

庄国改元“启明”以来,的确迎来了和平的时期,四方无战事,边境安宁。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以前庄高羡在位的时候,庄国横扫诸方,想打谁打谁,连雍国都是屡次按在身下,威风霸道。现在的朝廷过于软弱,让那些有进取心的人,没有大国自豪感。

黎剑秋定了定,终是自言道:“去年与陌国起边衅,大将军欲伐之,我往而议之。虽是平息了战争,但也的确忽略了边民的委屈。说我‘卑颜媚和’,也不算过。”

他素来简行,偌大的国相府里,本来仆役就不多,这会也都被遣散了。此刻庭院空空,在这个薄雾的清晨,有一种难言的寂冷。

黎剑秋的声音还在继续念:“贪求享名,减产开脉丹,不能奉上国,又自损国基。此罪三也!”

这件事情倒是没什么好说。减少兽巢是启明新政的根本国策,新政既然失败,这条国策也自然成为罪责。

他的眼睛微垂:“刻薄无耻、卑颜媚和、贪名损国,这三样罪名落下来,真是天理不容。该千刀万剐啊……”

风吹书页,仿佛应和。

他将这张薄纸拿定,继续念道:“其罪四——”

吱呀。

院门推开。

以前的国道院祭酒、现在的元老会会长章任,出现在院外。

他打断了黎剑秋的自审,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位年轻相国,叹息道:“一切都结束了,孩子。”

庄国最好的国相是杜如晦,杜如晦最佳的继任者是董阿,而黎剑秋,接过了董阿的衣钵。

身为国道院祭酒的章任,很难没有感慨。

但身为元老会会长的章任,不允许有太多感慨。

庄国皇室已亡,现在他只代表道国。

黎剑秋撇开手中的‘罪状’,抬眼看着章任:“章元老,将有几丈雷霆?”

章任道:“经元老会决议——国相黎剑秋下野,大将军杜野虎去职,水君宋清约退位,新政废除。”

最后一点是意料中,其余都在意料外。

黎剑秋挑了挑眉头:“朝政更迭是大事,难道不需要几颗头颅来谢罪么?天下变革,岂有不血?”

“不用。”章任看着他:“你自由了。”

这位帝国元老,又补充道:“这是你老师一直未能得到的自由。”

“他未能得到的自由,我也未能得到。”黎剑秋笑了起来:“岂是如此自由?”

他在春风之中吹散额发,手一松,任由那张罪状飘飞在空中。

倏然握住桃枝,横锋于颈!

章任劈手一按,将此剑分开,阻止了他的自裁。

“你这是做什么?”章任皱眉问。

黎剑秋郑重地道:“我乃庄国国相,担主政之责,我的道被否定了,我当殉之。”

章任摇了摇头:“你不能死。”

黎剑秋不解:“你知我志,亦不吝我命。为何?”

章任不答。

如此对视一阵,黎剑秋‘呵’然一声:“我知道为什么了。”

“既然知道,那就走吧,远远离开这里。”章任转身离去。

“接下来你们来治国,会做得更好么?”黎剑秋在他身后喊道。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那要看对谁而言。”章任头也不回:“我觉得会更好。但或许你不认同。”

“百姓认同吗?!”黎剑秋追问。

章任终于停了下来,摇摇头,又往前走:“百姓认同你吗?”

黎剑秋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

新安相府,仍留当年故意。

清江水府,早不似故时豪绰。

倒不是现在的清江水族有多么穷酸,这几年新政推行下来,止战兴商,庄国百姓手里的银钱是更多的,水族之富庶,也更胜以往。

但当代水君不好享受,常常舍钱财于巢区,自己的宫殿倒是不怎么修葺打理。年久之后,自然显得不够华贵。

此时宋清约站在宫门外,宋清芷亭亭玉立在一边。

而宫门稍远的地方,站着两队缉刑司修士、几名郡府官员,清江郡的郡守,站在更远一些的地方。

宋清约抬眼过去:“郡守此来,是要监斩本君么?”

清江郡守后退一步,低声道:“不敢。”

宋清约问:“那是来拘我?”

清江郡守道:“您尊贵不凡,不至于此。”

“杀又不杀,拘又不拘。”宋清约问:“元老会是怎么安排的呢?”

清江郡守便道:“水君兄妹可以走,清江水族不能动。这是底线。”

“既要夺本君族属,又放过本君性命。”宋清约咧嘴道:“奇也怪哉!自古岂有如此夺权?”

清江郡守放低声音:“您这几年的贡献,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宋清约想了想,又问:“杜野虎呢?”

清江郡守没有说话,旁边的缉刑司首出声道:“杜将军可以走,兵不能动。这也是底线。”

宋清约算是明白了,苦笑一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感谢书友“20210301105379101420”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728盟!】,!

元老会的政治手段虽然老辣,但归根结底,是他们推行新政没有取得料想的成功。所以走到这一步,也没什么可怨尤。

朝野之间,一夜易帜,新党溃不成军,没有几个坚持。

倒不是说主政到第五个年头,他们几个人连亲信都没有。而是政治上的失败,令他们直接放弃了权力。

从头到尾,他们几个争夺的都不是权力本身。而是改革这个国家的机会。

机会他们已经拥有,但他们没有把握好。

理想总如繁星满天,现实是嶙峋病骨。

晨间冷风卷起衣角,桃枝剑就静静躺在身边。黎剑秋手里拿着一张纸——此等文章,已遍传庄国诸境。

他举着这张纸,轻声念道:“境内分区,以巢分阶,刻薄无耻,将人分为人畜!此罪一也。”

这是好大一个恶名。

他沉默一阵,叹道:“巢区和非巢区的确滋生差异,分化阶层,所谓公平分区,未能把握公平,国策曰流水不腐,实际上各自为界,难予交通。治政五年,竟生‘巢民’,此相国之过也!”

这几年来最让他愧疚的事情,就是在境内分区之后,诞生了“巢民”这个阶层。这个国家过得最艰难的那些人,都留在巢区里。

按照他们原先的构想,巢区百姓应当是奋斗的百姓,是热衷进取,想要搏得机会的百姓。但最后留在巢区里的,都是没有办法的百姓。

黎剑秋又念:“外事疲软,四方不威。卑颜媚和,大失国格!此罪二也。”

庄国改元“启明”以来,的确迎来了和平的时期,四方无战事,边境安宁。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以前庄高羡在位的时候,庄国横扫诸方,想打谁打谁,连雍国都是屡次按在身下,威风霸道。现在的朝廷过于软弱,让那些有进取心的人,没有大国自豪感。

黎剑秋定了定,终是自言道:“去年与陌国起边衅,大将军欲伐之,我往而议之。虽是平息了战争,但也的确忽略了边民的委屈。说我‘卑颜媚和’,也不算过。”

他素来简行,偌大的国相府里,本来仆役就不多,这会也都被遣散了。此刻庭院空空,在这个薄雾的清晨,有一种难言的寂冷。

黎剑秋的声音还在继续念:“贪求享名,减产开脉丹,不能奉上国,又自损国基。此罪三也!”

这件事情倒是没什么好说。减少兽巢是启明新政的根本国策,新政既然失败,这条国策也自然成为罪责。

他的眼睛微垂:“刻薄无耻、卑颜媚和、贪名损国,这三样罪名落下来,真是天理不容。该千刀万剐啊……”

风吹书页,仿佛应和。

他将这张薄纸拿定,继续念道:“其罪四——”

吱呀。

院门推开。

以前的国道院祭酒、现在的元老会会长章任,出现在院外。

他打断了黎剑秋的自审,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位年轻相国,叹息道:“一切都结束了,孩子。”

庄国最好的国相是杜如晦,杜如晦最佳的继任者是董阿,而黎剑秋,接过了董阿的衣钵。

身为国道院祭酒的章任,很难没有感慨。

但身为元老会会长的章任,不允许有太多感慨。

庄国皇室已亡,现在他只代表道国。

黎剑秋撇开手中的‘罪状’,抬眼看着章任:“章元老,将有几丈雷霆?”

章任道:“经元老会决议——国相黎剑秋下野,大将军杜野虎去职,水君宋清约退位,新政废除。”

最后一点是意料中,其余都在意料外。

黎剑秋挑了挑眉头:“朝政更迭是大事,难道不需要几颗头颅来谢罪么?天下变革,岂有不血?”

“不用。”章任看着他:“你自由了。”

这位帝国元老,又补充道:“这是你老师一直未能得到的自由。”

“他未能得到的自由,我也未能得到。”黎剑秋笑了起来:“岂是如此自由?”

他在春风之中吹散额发,手一松,任由那张罪状飘飞在空中。

倏然握住桃枝,横锋于颈!

章任劈手一按,将此剑分开,阻止了他的自裁。

“你这是做什么?”章任皱眉问。

黎剑秋郑重地道:“我乃庄国国相,担主政之责,我的道被否定了,我当殉之。”

章任摇了摇头:“你不能死。”

黎剑秋不解:“你知我志,亦不吝我命。为何?”

章任不答。

如此对视一阵,黎剑秋‘呵’然一声:“我知道为什么了。”

“既然知道,那就走吧,远远离开这里。”章任转身离去。

“接下来你们来治国,会做得更好么?”黎剑秋在他身后喊道。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那要看对谁而言。”章任头也不回:“我觉得会更好。但或许你不认同。”

“百姓认同吗?!”黎剑秋追问。

章任终于停了下来,摇摇头,又往前走:“百姓认同你吗?”

黎剑秋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

新安相府,仍留当年故意。

清江水府,早不似故时豪绰。

倒不是现在的清江水族有多么穷酸,这几年新政推行下来,止战兴商,庄国百姓手里的银钱是更多的,水族之富庶,也更胜以往。

但当代水君不好享受,常常舍钱财于巢区,自己的宫殿倒是不怎么修葺打理。年久之后,自然显得不够华贵。

此时宋清约站在宫门外,宋清芷亭亭玉立在一边。

而宫门稍远的地方,站着两队缉刑司修士、几名郡府官员,清江郡的郡守,站在更远一些的地方。

宋清约抬眼过去:“郡守此来,是要监斩本君么?”

清江郡守后退一步,低声道:“不敢。”

宋清约问:“那是来拘我?”

清江郡守道:“您尊贵不凡,不至于此。”

“杀又不杀,拘又不拘。”宋清约问:“元老会是怎么安排的呢?”

清江郡守便道:“水君兄妹可以走,清江水族不能动。这是底线。”

“既要夺本君族属,又放过本君性命。”宋清约咧嘴道:“奇也怪哉!自古岂有如此夺权?”

清江郡守放低声音:“您这几年的贡献,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宋清约想了想,又问:“杜野虎呢?”

清江郡守没有说话,旁边的缉刑司首出声道:“杜将军可以走,兵不能动。这也是底线。”

宋清约算是明白了,苦笑一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感谢书友“20210301105379101420”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728盟!】,!元老会的政治手段虽然老辣,但归根结底,是他们推行新政没有取得料想的成功。所以走到这一步,也没什么可怨尤。

朝野之间,一夜易帜,新党溃不成军,没有几个坚持。

倒不是说主政到第五个年头,他们几个人连亲信都没有。而是政治上的失败,令他们直接放弃了权力。

从头到尾,他们几个争夺的都不是权力本身。而是改革这个国家的机会。

机会他们已经拥有,但他们没有把握好。

理想总如繁星满天,现实是嶙峋病骨。

晨间冷风卷起衣角,桃枝剑就静静躺在身边。黎剑秋手里拿着一张纸——此等文章,已遍传庄国诸境。

他举着这张纸,轻声念道:“境内分区,以巢分阶,刻薄无耻,将人分为人畜!此罪一也。”

这是好大一个恶名。

他沉默一阵,叹道:“巢区和非巢区的确滋生差异,分化阶层,所谓公平分区,未能把握公平,国策曰流水不腐,实际上各自为界,难予交通。治政五年,竟生‘巢民’,此相国之过也!”

这几年来最让他愧疚的事情,就是在境内分区之后,诞生了“巢民”这个阶层。这个国家过得最艰难的那些人,都留在巢区里。

按照他们原先的构想,巢区百姓应当是奋斗的百姓,是热衷进取,想要搏得机会的百姓。但最后留在巢区里的,都是没有办法的百姓。

黎剑秋又念:“外事疲软,四方不威。卑颜媚和,大失国格!此罪二也。”

庄国改元“启明”以来,的确迎来了和平的时期,四方无战事,边境安宁。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以前庄高羡在位的时候,庄国横扫诸方,想打谁打谁,连雍国都是屡次按在身下,威风霸道。现在的朝廷过于软弱,让那些有进取心的人,没有大国自豪感。

黎剑秋定了定,终是自言道:“去年与陌国起边衅,大将军欲伐之,我往而议之。虽是平息了战争,但也的确忽略了边民的委屈。说我‘卑颜媚和’,也不算过。”

他素来简行,偌大的国相府里,本来仆役就不多,这会也都被遣散了。此刻庭院空空,在这个薄雾的清晨,有一种难言的寂冷。

黎剑秋的声音还在继续念:“贪求享名,减产开脉丹,不能奉上国,又自损国基。此罪三也!”

这件事情倒是没什么好说。减少兽巢是启明新政的根本国策,新政既然失败,这条国策也自然成为罪责。

他的眼睛微垂:“刻薄无耻、卑颜媚和、贪名损国,这三样罪名落下来,真是天理不容。该千刀万剐啊……”

风吹书页,仿佛应和。

他将这张薄纸拿定,继续念道:“其罪四——”

吱呀。

院门推开。

以前的国道院祭酒、现在的元老会会长章任,出现在院外。

他打断了黎剑秋的自审,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位年轻相国,叹息道:“一切都结束了,孩子。”

庄国最好的国相是杜如晦,杜如晦最佳的继任者是董阿,而黎剑秋,接过了董阿的衣钵。

身为国道院祭酒的章任,很难没有感慨。

但身为元老会会长的章任,不允许有太多感慨。

庄国皇室已亡,现在他只代表道国。

黎剑秋撇开手中的‘罪状’,抬眼看着章任:“章元老,将有几丈雷霆?”

章任道:“经元老会决议——国相黎剑秋下野,大将军杜野虎去职,水君宋清约退位,新政废除。”

最后一点是意料中,其余都在意料外。

黎剑秋挑了挑眉头:“朝政更迭是大事,难道不需要几颗头颅来谢罪么?天下变革,岂有不血?”

“不用。”章任看着他:“你自由了。”

这位帝国元老,又补充道:“这是你老师一直未能得到的自由。”

“他未能得到的自由,我也未能得到。”黎剑秋笑了起来:“岂是如此自由?”

他在春风之中吹散额发,手一松,任由那张罪状飘飞在空中。

倏然握住桃枝,横锋于颈!

章任劈手一按,将此剑分开,阻止了他的自裁。

“你这是做什么?”章任皱眉问。

黎剑秋郑重地道:“我乃庄国国相,担主政之责,我的道被否定了,我当殉之。”

章任摇了摇头:“你不能死。”

黎剑秋不解:“你知我志,亦不吝我命。为何?”

章任不答。

如此对视一阵,黎剑秋‘呵’然一声:“我知道为什么了。”

“既然知道,那就走吧,远远离开这里。”章任转身离去。

“接下来你们来治国,会做得更好么?”黎剑秋在他身后喊道。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那要看对谁而言。”章任头也不回:“我觉得会更好。但或许你不认同。”

“百姓认同吗?!”黎剑秋追问。

章任终于停了下来,摇摇头,又往前走:“百姓认同你吗?”

黎剑秋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

新安相府,仍留当年故意。

清江水府,早不似故时豪绰。

倒不是现在的清江水族有多么穷酸,这几年新政推行下来,止战兴商,庄国百姓手里的银钱是更多的,水族之富庶,也更胜以往。

但当代水君不好享受,常常舍钱财于巢区,自己的宫殿倒是不怎么修葺打理。年久之后,自然显得不够华贵。

此时宋清约站在宫门外,宋清芷亭亭玉立在一边。

而宫门稍远的地方,站着两队缉刑司修士、几名郡府官员,清江郡的郡守,站在更远一些的地方。

宋清约抬眼过去:“郡守此来,是要监斩本君么?”

清江郡守后退一步,低声道:“不敢。”

宋清约问:“那是来拘我?”

清江郡守道:“您尊贵不凡,不至于此。”

“杀又不杀,拘又不拘。”宋清约问:“元老会是怎么安排的呢?”

清江郡守便道:“水君兄妹可以走,清江水族不能动。这是底线。”

“既要夺本君族属,又放过本君性命。”宋清约咧嘴道:“奇也怪哉!自古岂有如此夺权?”

清江郡守放低声音:“您这几年的贡献,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宋清约想了想,又问:“杜野虎呢?”

清江郡守没有说话,旁边的缉刑司首出声道:“杜将军可以走,兵不能动。这也是底线。”

宋清约算是明白了,苦笑一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感谢书友“20210301105379101420”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728盟!】,!

元老会的政治手段虽然老辣,但归根结底,是他们推行新政没有取得料想的成功。所以走到这一步,也没什么可怨尤。

朝野之间,一夜易帜,新党溃不成军,没有几个坚持。

倒不是说主政到第五个年头,他们几个人连亲信都没有。而是政治上的失败,令他们直接放弃了权力。

从头到尾,他们几个争夺的都不是权力本身。而是改革这个国家的机会。

机会他们已经拥有,但他们没有把握好。

理想总如繁星满天,现实是嶙峋病骨。

晨间冷风卷起衣角,桃枝剑就静静躺在身边。黎剑秋手里拿着一张纸——此等文章,已遍传庄国诸境。

他举着这张纸,轻声念道:“境内分区,以巢分阶,刻薄无耻,将人分为人畜!此罪一也。”

这是好大一个恶名。

他沉默一阵,叹道:“巢区和非巢区的确滋生差异,分化阶层,所谓公平分区,未能把握公平,国策曰流水不腐,实际上各自为界,难予交通。治政五年,竟生‘巢民’,此相国之过也!”

这几年来最让他愧疚的事情,就是在境内分区之后,诞生了“巢民”这个阶层。这个国家过得最艰难的那些人,都留在巢区里。

按照他们原先的构想,巢区百姓应当是奋斗的百姓,是热衷进取,想要搏得机会的百姓。但最后留在巢区里的,都是没有办法的百姓。

黎剑秋又念:“外事疲软,四方不威。卑颜媚和,大失国格!此罪二也。”

庄国改元“启明”以来,的确迎来了和平的时期,四方无战事,边境安宁。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以前庄高羡在位的时候,庄国横扫诸方,想打谁打谁,连雍国都是屡次按在身下,威风霸道。现在的朝廷过于软弱,让那些有进取心的人,没有大国自豪感。

黎剑秋定了定,终是自言道:“去年与陌国起边衅,大将军欲伐之,我往而议之。虽是平息了战争,但也的确忽略了边民的委屈。说我‘卑颜媚和’,也不算过。”

他素来简行,偌大的国相府里,本来仆役就不多,这会也都被遣散了。此刻庭院空空,在这个薄雾的清晨,有一种难言的寂冷。

黎剑秋的声音还在继续念:“贪求享名,减产开脉丹,不能奉上国,又自损国基。此罪三也!”

这件事情倒是没什么好说。减少兽巢是启明新政的根本国策,新政既然失败,这条国策也自然成为罪责。

他的眼睛微垂:“刻薄无耻、卑颜媚和、贪名损国,这三样罪名落下来,真是天理不容。该千刀万剐啊……”

风吹书页,仿佛应和。

他将这张薄纸拿定,继续念道:“其罪四——”

吱呀。

院门推开。

以前的国道院祭酒、现在的元老会会长章任,出现在院外。

他打断了黎剑秋的自审,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位年轻相国,叹息道:“一切都结束了,孩子。”

庄国最好的国相是杜如晦,杜如晦最佳的继任者是董阿,而黎剑秋,接过了董阿的衣钵。

身为国道院祭酒的章任,很难没有感慨。

但身为元老会会长的章任,不允许有太多感慨。

庄国皇室已亡,现在他只代表道国。

黎剑秋撇开手中的‘罪状’,抬眼看着章任:“章元老,将有几丈雷霆?”

章任道:“经元老会决议——国相黎剑秋下野,大将军杜野虎去职,水君宋清约退位,新政废除。”

最后一点是意料中,其余都在意料外。

黎剑秋挑了挑眉头:“朝政更迭是大事,难道不需要几颗头颅来谢罪么?天下变革,岂有不血?”

“不用。”章任看着他:“你自由了。”

这位帝国元老,又补充道:“这是你老师一直未能得到的自由。”

“他未能得到的自由,我也未能得到。”黎剑秋笑了起来:“岂是如此自由?”

他在春风之中吹散额发,手一松,任由那张罪状飘飞在空中。

倏然握住桃枝,横锋于颈!

章任劈手一按,将此剑分开,阻止了他的自裁。

“你这是做什么?”章任皱眉问。

黎剑秋郑重地道:“我乃庄国国相,担主政之责,我的道被否定了,我当殉之。”

章任摇了摇头:“你不能死。”

黎剑秋不解:“你知我志,亦不吝我命。为何?”

章任不答。

如此对视一阵,黎剑秋‘呵’然一声:“我知道为什么了。”

“既然知道,那就走吧,远远离开这里。”章任转身离去。

“接下来你们来治国,会做得更好么?”黎剑秋在他身后喊道。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那要看对谁而言。”章任头也不回:“我觉得会更好。但或许你不认同。”

“百姓认同吗?!”黎剑秋追问。

章任终于停了下来,摇摇头,又往前走:“百姓认同你吗?”

黎剑秋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

新安相府,仍留当年故意。

清江水府,早不似故时豪绰。

倒不是现在的清江水族有多么穷酸,这几年新政推行下来,止战兴商,庄国百姓手里的银钱是更多的,水族之富庶,也更胜以往。

但当代水君不好享受,常常舍钱财于巢区,自己的宫殿倒是不怎么修葺打理。年久之后,自然显得不够华贵。

此时宋清约站在宫门外,宋清芷亭亭玉立在一边。

而宫门稍远的地方,站着两队缉刑司修士、几名郡府官员,清江郡的郡守,站在更远一些的地方。

宋清约抬眼过去:“郡守此来,是要监斩本君么?”

清江郡守后退一步,低声道:“不敢。”

宋清约问:“那是来拘我?”

清江郡守道:“您尊贵不凡,不至于此。”

“杀又不杀,拘又不拘。”宋清约问:“元老会是怎么安排的呢?”

清江郡守便道:“水君兄妹可以走,清江水族不能动。这是底线。”

“既要夺本君族属,又放过本君性命。”宋清约咧嘴道:“奇也怪哉!自古岂有如此夺权?”

清江郡守放低声音:“您这几年的贡献,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宋清约想了想,又问:“杜野虎呢?”

清江郡守没有说话,旁边的缉刑司首出声道:“杜将军可以走,兵不能动。这也是底线。”

宋清约算是明白了,苦笑一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感谢书友“20210301105379101420”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728盟!】,!

元老会的政治手段虽然老辣,但归根结底,是他们推行新政没有取得料想的成功。所以走到这一步,也没什么可怨尤。

朝野之间,一夜易帜,新党溃不成军,没有几个坚持。

倒不是说主政到第五个年头,他们几个人连亲信都没有。而是政治上的失败,令他们直接放弃了权力。

从头到尾,他们几个争夺的都不是权力本身。而是改革这个国家的机会。

机会他们已经拥有,但他们没有把握好。

理想总如繁星满天,现实是嶙峋病骨。

晨间冷风卷起衣角,桃枝剑就静静躺在身边。黎剑秋手里拿着一张纸——此等文章,已遍传庄国诸境。

他举着这张纸,轻声念道:“境内分区,以巢分阶,刻薄无耻,将人分为人畜!此罪一也。”

这是好大一个恶名。

他沉默一阵,叹道:“巢区和非巢区的确滋生差异,分化阶层,所谓公平分区,未能把握公平,国策曰流水不腐,实际上各自为界,难予交通。治政五年,竟生‘巢民’,此相国之过也!”

这几年来最让他愧疚的事情,就是在境内分区之后,诞生了“巢民”这个阶层。这个国家过得最艰难的那些人,都留在巢区里。

按照他们原先的构想,巢区百姓应当是奋斗的百姓,是热衷进取,想要搏得机会的百姓。但最后留在巢区里的,都是没有办法的百姓。

黎剑秋又念:“外事疲软,四方不威。卑颜媚和,大失国格!此罪二也。”

庄国改元“启明”以来,的确迎来了和平的时期,四方无战事,边境安宁。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以前庄高羡在位的时候,庄国横扫诸方,想打谁打谁,连雍国都是屡次按在身下,威风霸道。现在的朝廷过于软弱,让那些有进取心的人,没有大国自豪感。

黎剑秋定了定,终是自言道:“去年与陌国起边衅,大将军欲伐之,我往而议之。虽是平息了战争,但也的确忽略了边民的委屈。说我‘卑颜媚和’,也不算过。”

他素来简行,偌大的国相府里,本来仆役就不多,这会也都被遣散了。此刻庭院空空,在这个薄雾的清晨,有一种难言的寂冷。

黎剑秋的声音还在继续念:“贪求享名,减产开脉丹,不能奉上国,又自损国基。此罪三也!”

这件事情倒是没什么好说。减少兽巢是启明新政的根本国策,新政既然失败,这条国策也自然成为罪责。

他的眼睛微垂:“刻薄无耻、卑颜媚和、贪名损国,这三样罪名落下来,真是天理不容。该千刀万剐啊……”

风吹书页,仿佛应和。

他将这张薄纸拿定,继续念道:“其罪四——”

吱呀。

院门推开。

以前的国道院祭酒、现在的元老会会长章任,出现在院外。

他打断了黎剑秋的自审,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位年轻相国,叹息道:“一切都结束了,孩子。”

庄国最好的国相是杜如晦,杜如晦最佳的继任者是董阿,而黎剑秋,接过了董阿的衣钵。

身为国道院祭酒的章任,很难没有感慨。

但身为元老会会长的章任,不允许有太多感慨。

庄国皇室已亡,现在他只代表道国。

黎剑秋撇开手中的‘罪状’,抬眼看着章任:“章元老,将有几丈雷霆?”

章任道:“经元老会决议——国相黎剑秋下野,大将军杜野虎去职,水君宋清约退位,新政废除。”

最后一点是意料中,其余都在意料外。

黎剑秋挑了挑眉头:“朝政更迭是大事,难道不需要几颗头颅来谢罪么?天下变革,岂有不血?”

“不用。”章任看着他:“你自由了。”

这位帝国元老,又补充道:“这是你老师一直未能得到的自由。”

“他未能得到的自由,我也未能得到。”黎剑秋笑了起来:“岂是如此自由?”

他在春风之中吹散额发,手一松,任由那张罪状飘飞在空中。

倏然握住桃枝,横锋于颈!

章任劈手一按,将此剑分开,阻止了他的自裁。

“你这是做什么?”章任皱眉问。

黎剑秋郑重地道:“我乃庄国国相,担主政之责,我的道被否定了,我当殉之。”

章任摇了摇头:“你不能死。”

黎剑秋不解:“你知我志,亦不吝我命。为何?”

章任不答。

如此对视一阵,黎剑秋‘呵’然一声:“我知道为什么了。”

“既然知道,那就走吧,远远离开这里。”章任转身离去。

“接下来你们来治国,会做得更好么?”黎剑秋在他身后喊道。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那要看对谁而言。”章任头也不回:“我觉得会更好。但或许你不认同。”

“百姓认同吗?!”黎剑秋追问。

章任终于停了下来,摇摇头,又往前走:“百姓认同你吗?”

黎剑秋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

新安相府,仍留当年故意。

清江水府,早不似故时豪绰。

倒不是现在的清江水族有多么穷酸,这几年新政推行下来,止战兴商,庄国百姓手里的银钱是更多的,水族之富庶,也更胜以往。

但当代水君不好享受,常常舍钱财于巢区,自己的宫殿倒是不怎么修葺打理。年久之后,自然显得不够华贵。

此时宋清约站在宫门外,宋清芷亭亭玉立在一边。

而宫门稍远的地方,站着两队缉刑司修士、几名郡府官员,清江郡的郡守,站在更远一些的地方。

宋清约抬眼过去:“郡守此来,是要监斩本君么?”

清江郡守后退一步,低声道:“不敢。”

宋清约问:“那是来拘我?”

清江郡守道:“您尊贵不凡,不至于此。”

“杀又不杀,拘又不拘。”宋清约问:“元老会是怎么安排的呢?”

清江郡守便道:“水君兄妹可以走,清江水族不能动。这是底线。”

“既要夺本君族属,又放过本君性命。”宋清约咧嘴道:“奇也怪哉!自古岂有如此夺权?”

清江郡守放低声音:“您这几年的贡献,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宋清约想了想,又问:“杜野虎呢?”

清江郡守没有说话,旁边的缉刑司首出声道:“杜将军可以走,兵不能动。这也是底线。”

宋清约算是明白了,苦笑一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感谢书友“20210301105379101420”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728盟!】,!

元老会的政治手段虽然老辣,但归根结底,是他们推行新政没有取得料想的成功。所以走到这一步,也没什么可怨尤。

朝野之间,一夜易帜,新党溃不成军,没有几个坚持。

倒不是说主政到第五个年头,他们几个人连亲信都没有。而是政治上的失败,令他们直接放弃了权力。

从头到尾,他们几个争夺的都不是权力本身。而是改革这个国家的机会。

机会他们已经拥有,但他们没有把握好。

理想总如繁星满天,现实是嶙峋病骨。

晨间冷风卷起衣角,桃枝剑就静静躺在身边。黎剑秋手里拿着一张纸——此等文章,已遍传庄国诸境。

他举着这张纸,轻声念道:“境内分区,以巢分阶,刻薄无耻,将人分为人畜!此罪一也。”

这是好大一个恶名。

他沉默一阵,叹道:“巢区和非巢区的确滋生差异,分化阶层,所谓公平分区,未能把握公平,国策曰流水不腐,实际上各自为界,难予交通。治政五年,竟生‘巢民’,此相国之过也!”

这几年来最让他愧疚的事情,就是在境内分区之后,诞生了“巢民”这个阶层。这个国家过得最艰难的那些人,都留在巢区里。

按照他们原先的构想,巢区百姓应当是奋斗的百姓,是热衷进取,想要搏得机会的百姓。但最后留在巢区里的,都是没有办法的百姓。

黎剑秋又念:“外事疲软,四方不威。卑颜媚和,大失国格!此罪二也。”

庄国改元“启明”以来,的确迎来了和平的时期,四方无战事,边境安宁。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以前庄高羡在位的时候,庄国横扫诸方,想打谁打谁,连雍国都是屡次按在身下,威风霸道。现在的朝廷过于软弱,让那些有进取心的人,没有大国自豪感。

黎剑秋定了定,终是自言道:“去年与陌国起边衅,大将军欲伐之,我往而议之。虽是平息了战争,但也的确忽略了边民的委屈。说我‘卑颜媚和’,也不算过。”

他素来简行,偌大的国相府里,本来仆役就不多,这会也都被遣散了。此刻庭院空空,在这个薄雾的清晨,有一种难言的寂冷。

黎剑秋的声音还在继续念:“贪求享名,减产开脉丹,不能奉上国,又自损国基。此罪三也!”

这件事情倒是没什么好说。减少兽巢是启明新政的根本国策,新政既然失败,这条国策也自然成为罪责。

他的眼睛微垂:“刻薄无耻、卑颜媚和、贪名损国,这三样罪名落下来,真是天理不容。该千刀万剐啊……”

风吹书页,仿佛应和。

他将这张薄纸拿定,继续念道:“其罪四——”

吱呀。

院门推开。

以前的国道院祭酒、现在的元老会会长章任,出现在院外。

他打断了黎剑秋的自审,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位年轻相国,叹息道:“一切都结束了,孩子。”

庄国最好的国相是杜如晦,杜如晦最佳的继任者是董阿,而黎剑秋,接过了董阿的衣钵。

身为国道院祭酒的章任,很难没有感慨。

但身为元老会会长的章任,不允许有太多感慨。

庄国皇室已亡,现在他只代表道国。

黎剑秋撇开手中的‘罪状’,抬眼看着章任:“章元老,将有几丈雷霆?”

章任道:“经元老会决议——国相黎剑秋下野,大将军杜野虎去职,水君宋清约退位,新政废除。”

最后一点是意料中,其余都在意料外。

黎剑秋挑了挑眉头:“朝政更迭是大事,难道不需要几颗头颅来谢罪么?天下变革,岂有不血?”

“不用。”章任看着他:“你自由了。”

这位帝国元老,又补充道:“这是你老师一直未能得到的自由。”

“他未能得到的自由,我也未能得到。”黎剑秋笑了起来:“岂是如此自由?”

他在春风之中吹散额发,手一松,任由那张罪状飘飞在空中。

倏然握住桃枝,横锋于颈!

章任劈手一按,将此剑分开,阻止了他的自裁。

“你这是做什么?”章任皱眉问。

黎剑秋郑重地道:“我乃庄国国相,担主政之责,我的道被否定了,我当殉之。”

章任摇了摇头:“你不能死。”

黎剑秋不解:“你知我志,亦不吝我命。为何?”

章任不答。

如此对视一阵,黎剑秋‘呵’然一声:“我知道为什么了。”

“既然知道,那就走吧,远远离开这里。”章任转身离去。

“接下来你们来治国,会做得更好么?”黎剑秋在他身后喊道。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那要看对谁而言。”章任头也不回:“我觉得会更好。但或许你不认同。”

“百姓认同吗?!”黎剑秋追问。

章任终于停了下来,摇摇头,又往前走:“百姓认同你吗?”

黎剑秋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

新安相府,仍留当年故意。

清江水府,早不似故时豪绰。

倒不是现在的清江水族有多么穷酸,这几年新政推行下来,止战兴商,庄国百姓手里的银钱是更多的,水族之富庶,也更胜以往。

但当代水君不好享受,常常舍钱财于巢区,自己的宫殿倒是不怎么修葺打理。年久之后,自然显得不够华贵。

此时宋清约站在宫门外,宋清芷亭亭玉立在一边。

而宫门稍远的地方,站着两队缉刑司修士、几名郡府官员,清江郡的郡守,站在更远一些的地方。

宋清约抬眼过去:“郡守此来,是要监斩本君么?”

清江郡守后退一步,低声道:“不敢。”

宋清约问:“那是来拘我?”

清江郡守道:“您尊贵不凡,不至于此。”

“杀又不杀,拘又不拘。”宋清约问:“元老会是怎么安排的呢?”

清江郡守便道:“水君兄妹可以走,清江水族不能动。这是底线。”

“既要夺本君族属,又放过本君性命。”宋清约咧嘴道:“奇也怪哉!自古岂有如此夺权?”

清江郡守放低声音:“您这几年的贡献,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宋清约想了想,又问:“杜野虎呢?”

清江郡守没有说话,旁边的缉刑司首出声道:“杜将军可以走,兵不能动。这也是底线。”

宋清约算是明白了,苦笑一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感谢书友“20210301105379101420”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728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