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1012.六姐的娱乐

买活 1012.六姐的娱乐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3-12 14:35:58 来源:gegedan

晚上十一点, 女军主一天繁忙的工作总算是告一段落了——告一段落,指的是她把今天该批的文件都批了,一些有时限性的消息也跟进了, 并且做了一定的思考, 同时还针对于今天的突发事件总结了自己的感悟。谢双瑶一直有写工作日记的习惯,毕竟, 以她的繁忙程度来说, 有些事情如果不写下来, 再过一段时间自己估计都忘了当时是怎么想的。

至于一些各方面认为她有必要看的报告,不紧急的那些,那就只能抽空看,或者当睡前读物了, 还好谢双瑶睡眠一直很好,不然, 睡前看到些有意思的东西,一激动思绪亢奋,这要是失眠了,第二天的工作还怎么做?她每天的工作量是十分庞大的,时限文件的批复一天都不能拖延, 要是没休息好,只能从讲课这部分去克扣,但这也很耽误事,因为很多人都是放下工作来上培训班的,不能让他们白来一趟, 只上几个课时。

说实话,现在就算不做培训这块,谢双瑶每天的事也够忙了, 她也一直在考虑,是不是该放弃培训班,改为选拔教师去培训——培训班这块目前分两个领域,一个是科学技术,尤其是农学这块的答疑、培训,另一块是有希望提拔的潜力吏目来上的道统培训班,随着人才的逐渐涌现,谢双瑶在其中的作用,虽然还有不可替代的部份,但比重也是越来越小了,很多时候,数理化领域,她能回答的问题也不多,和十几年前相比,现在起码拥有另一个时间线研究生水平的数理化专家也在逐渐涌现,虽然很多都在工厂兼职,但把他们临时抽调出来开班,会比让谢双瑶一直兼顾要有效率得多,也容易一些。

至于道统这块……谢双瑶从前亲自主持培训班,有一个目的是能对这些未来的吏目有一定的了解,形成自己的印象来决定之后的任用,但随着摊子越来越大,吏目人数越来越多,熟人政治这肯定不能持久了,总有一天她必然会只熟悉高级干部——最开始,基层干部都熟悉,修路的还是自己的三哥呢,现在还能做到对中层干部心中有一点模糊的印象,至少多多少少在各种培训班上接触过,但谢双瑶现在统管的疆域之大,中层吏目缺口之多,已经到了一个界限。

以前中层干部提拔之前,都能给一次培训班的机会,但现在如果还坚持这条规矩,很多州县的人手短缺情况要长达几年无法解决,再说,吏目选拔机制也早就设计出来了,似乎是到了一个放手的时机,让机制去挑选中层吏目,谢双瑶通过统计局、情报局以及各级百姓的反馈,对于效果进行观察,再考量该如何调整。

摊子越大,统治者管的东西就必然是越悬浮,距离实务越远,这似乎是无可违背的规律,因为底层的工作总是很容易做的,能轻易地找到替代者完成,并不会非某人不可,而协调各方,让整个机制顺利运转,并且形成合力往某个目标去推进,这听起来悬浮的职责,难度却非常的高,对于资质和资历都有极为苛刻的要求,因为这在某种程度来说,是一种反人性、反科学的目标,一个组织到达一定规模之后,陷入内耗、混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才是正常的结果。

当摊子到达一定规模之后,能维持原状就已经非常不易了,更遑论要捏合力量,往某个远大目标去发起冲锋呢?谢双瑶的工作从一开始就不好做,挑战只有越来越高,现在她已经完全看不清前路,无法对结果做出预测了,她感觉自己正在骑着大象过桥,倒不至于说步步惊心吧,但对于是否成功到达对岸也是心中无数,看似每一步都踏得很稳,但也没准重量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桥面会突然垮塌,这都是不好说的事,任何人都不能预测一点儿。

有点慌,但还行,日子还是得过,她不属于情绪内耗型的人,大多数时候,意识到归意识到,该干嘛那还得干。晚上十一点,忙碌了一天的谢师傅走进洗漱间,打开热水龙头,很享受地洗了个澡,又感恩地使用了她的冲水马桶:说实话,这两点是她多年苦工,在买地所得到的,切身相关的唯二的好处。下水道管网和热水锅炉,的确提升了谢双瑶的生活质量。在此之前,由于谢双瑶的身份限制,她不便去澡堂,别人都去澡堂淋浴了,有时候她还只能在自己的宿舍里擦澡,简直比普通百姓还委屈。

至于抽水马桶,也不必多说了,谢双瑶在非洲最难以忍受的就是如厕问题,抽水马桶开始在华夏逐渐普及之后,她每到上厕所心情都特别好,如果能联通上原有的空间,谢双瑶在那一刻最想做的就是去网上发个帖,倾诉一下作为穿越者,在金手指巨大的前提下,为了用上不反味的抽水马桶她依旧是努力了多少年。

说不定会被评个最菜穿越者什么的……谢师傅心不在焉地胡思乱想着,一边擦头一边打开了角落的留声机,优美的小提琴乐声,伴随着留声机运转时轻微的机器白噪音,顿时填充了静谧的室内,给清凉的秋夜增添了少许放松的气氛。谢双瑶也跟着哼哼了一会儿,她在考量要不要吃个夜宵,但又否决了自己的想法:身体是工作的机器,必须好好维护,这会儿并不饿的话,没必要给胃增加负担。再者,她希望自己是壮实,而不是肥壮,适度的脂肪,充足的肌肉,能让她扛住繁重的工作,还不容易生病,但脂肪过多的话对健康也没好处,所以,饮食上依然要控制。

怪不得说戒急用忍、百忍成钢、小不忍则乱大谋,谢双瑶心想,再忍下去都快成变态了,吃喝上忍,作息上忍,工作上忍,那什么地方能发泄呢?所以有时候她特别理解,有些社会成功人士,对外人如春风拂面,但对自己家里人却好像恶鬼一样,完全是另一副面孔,这就是把家庭当做了自己发泄的渠道,把忍下来的情绪变本加厉地宣泄出来了。又或者是有些社会名流喜欢偷窃,或者有变态的醒脾,也都是一个道理,就是要通过这种非常态的刺激来缓解心理压力。

“那就说明他们其实承受不起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等于是被自己的社会地位给压垮了。”

谢双瑶这边,还行,她也不是感受不到压力,但还不至于被压垮,至于说宣泄的渠道……在这块她也还是有优势的,谢双瑶往床上一靠,一边嘀嘀咕咕地议论其余成功人士,猜测买地这些新晋的大吏目,有没有人承受不住成功,一边掏出手机,“开刷!”她想不到还有什么事情比耍手机更能解压的。

当然,男人也可以,但生活中容纳进一个新个体,和想刷就刷,想停就停的手机,那还是大不一样的。谢双瑶心想等她在培训班这块放手,私人时间稍微多一点之后,或许独处时会有空虚的情绪袭来,感觉需要个伴。

到那时候,她就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陪伴了。是能聊天的,还是话少体贴,不多BB,大家厨房见的,反正她可以随便选——哎,说到这也挺遗憾,你看,人性就是如此,哪怕她知道自己绝不可能去搞后宫,但在真正要选择的时候还是有一个瞬间想全都要的。“聊天的话,和陈奇挺能聊得来,话少厨艺高的话,嗯,那这个可选的就太多了……因为要聊天聊得风趣不容易,但学会闭嘴却总是不难的。”

她随意地想着,思维相当跳跃,“哎,说起来,留声机虽然出来了,但国内的小调灌出的唱片还不多啊,还真是,这块上国内如今的音乐是有点落后的……哎哎,怎么又指点江山起来了,真是一股子领导味。”

什么事情都上纲上线、忧国忧民,这是领导常见的毛病,在有些饭局上,就是敬杯酒,也得对这酒的厂家、产地、行业说出个一二三四来,谢双瑶以前对此是比较反感的,她认为很装。但她自己做了统治者之后,才知道这不过是吏目对上级本能的拙劣模仿,像是她这样职位的人,每天的工作内容角度就的确是这么的高,理所当然看任何事情都是高屋建瓴、指点江山了。这江山没她指点还真不行呢!

“说起来,对这事因为不急的缘故,也拖了好久。”

被留声机勾起了思绪,淡薄的睡意很快消散了,她放下手机,从永远不会缩短的待办清单里,找到惦记已久的事情思考了起来。“文娱这块,怎么说呢,某些领域蓬勃发展,简直到了过分的程度,感觉大家的脑洞开得巨大,但有些领域还真是短板,而且是持续的短板……”

蓬勃发展的,当然是一次元的话本类目了,买地的小说、戏剧发展得的确是非常好的,小说这块,直接跑步进入现代社会了,就这么说吧,谢双瑶就算现在开始,不干别的了,就专看买地土产的小说,她也有个两三年不至于文荒,对,市场供给就是这么丰富。

戏剧类目呢,虽然还比不上后世的京剧什么的,但发展得也很好,要知道,现在比较接近于后世的传统戏剧的戏曲,也就是昆曲,别的小调、梆子之类的,和集大成的京剧、黄梅戏等地方戏曲相比,肯定是小巫见大巫,才会在未来被逐渐淘汰掉的。戏曲是复合艺术,不但有文本,而且要有音乐和表演者配合,进步速度不可能和单独文本的小说一样快,但得益于叶仲韶和张宗子、卓珂月等一大批戏曲创作者的贡献,现在也算是势头很猛。

戏曲在传播上唯独的劣势,就是灌唱片效果不好,因为如今的唱片录制,在高低音域和复合声道的表现上都有瑕疵,戏曲必定有锣鼓管弦伴奏,播放起来效果就比较含混,而单乐器乐曲上,古琴曲声调幽咽,播放效果也很一般,笛子、月琴、琵琶,这些乐器的表现要好得多,同时西洋的小提琴,很适合灌注唱片,它还有一个特别的优势,就是独奏乐曲很多。这一点没什么好不承认的,传统乐器的独乐名谱就那么十几首,不像是小提琴、竖笛、羽键琴,都至少有上百乐谱可供选择。

买地这里,比较时新的新派戏剧,那是白话剧,有配乐,但演员是说白话的。唱戏的新本子不多,老本子昆曲,吊嗓子咿咿呀呀,哪怕是清唱,灌唱片后也没法听,这就是科学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的制约了,谢双瑶想,这绘画、音乐两块,本土文化的确处于劣势——绘画她是没办法,这块的底蕴她没法靠金手指来强行拔高。但在音乐这块,谢双瑶之前就有想法——乐器独奏,这个也是金手指无能为力的地方,但本土小调,也就是流行歌曲这块,是不是能使使力啊?

在这块,说实话,谢双瑶真不是专家,她是不懂的,只是基于一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她认为古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要素是值得发扬和传承的,并不愿意看到传统文化因为受到对外开放必然的文化融合,失掉这些要素,油画再好,她的乡愁也在丹青水墨之中,同样的她也希望买地的下一代在抒发情绪的时候,唱的是《鲜花调》、《五更鸟》、《小白菜》、《茉莉花》,而不是《伦敦大桥倒下来》的调子。

不过,愿望虽然是强烈的,但她能做什么呢?谢双瑶手里还真没有什么后世的民乐琴谱,这东西并不流行,她能拿出来的也就是一些戏剧录音了,名段倒是都有的,《红鬃烈马》、《坐宫》、《月儿弯弯照天下》——月儿弯弯照天下,问一声军爷你哪里有家……

谢双瑶也不知道这些录音能不能帮助到叶仲韶等人,啧,说实话,她从前没拿出来,主要是还想着力推白话剧来着,只是现在看,白话剧在留声机这个平台上也没什么优势,人多口杂,台本又多,而且不是音乐,在乐曲这个领域提升不了什么竞争力……

要么,多放点流行音乐,古风歌曲?这个储备倒是挺多的,不过这就又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了,那就是,除了科学教育的必要之外,她所携带来的这些庞大的信息库,究竟要对本时代的民众开放多少?

尤其是在一些并不紧急,必要性也不强的领域,过度的开放,会不会反而引起一些棘手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