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164章 沈曼君被抓壮丁

买活 第164章 沈曼君被抓壮丁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沈曼君,下班以后不忙走,六姐要见你!”

云县第一学校,教师办公室一角,一名秀气的长发少妇抬起头来,有些困惑地起身问道,“劳驾请问,是要见我沈曼君吗?”

“是呀!”

来传讯的是个身形瘦削,腿也生得很长的短发丫头,她的头发乱七八糟地在脑袋周围支愣着,只绑了根红头带固定,笑嘻嘻地说,“你们下午四点下班对吧?到时候我会来办公室找你的,等着我哟——别担心,不止你一个人,好些人都要去呢!”

“啊……”沈曼君犹豫地还想打听些细节,但那少女已是转身风一样地跑了出去,她们这些专门传口信的小孩子,不论男女倒是都跑得很快。也不顾自己的几句话,已经让沈曼君成为了办公室的焦点,已是有几名同事用亮晶晶的眼神望着她了,就等着她一点表示,便要上前搭话,打探一下沈曼君究竟是为什么能得了谢六姐的青眼,居然甚至越过了自己的丈夫,能被直接叫去,觐见传说中天妃转世的无生老母娘娘谢六姐的凤驾。

说实话,这一点沈曼君也是不甚了了,她甚至因此感到了一丝恐慌——她究竟做了什么,能招惹到六姐菩萨的注意?这样一来,他们一家还能顺利赎身买活吗?该不会,该不会孩子的病治好了,但阖家却都走不了了吧……也不知道王家那边,能不能给出个主意……

但招引她和丈夫、儿子来到此地的世交王家,如今举家几乎都定居在临城县,沈曼君在本地并没有太知心的朋友,她更是完全想不到六姐召见她是要做什么,这份疑虑让她一整个下午的课都上得十分的不安稳。下课之后,也无心批改学生交上来的作业,而是在办公室门口不安地徘徊着,远远地刚一见到丈夫的身影,便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和他细声交代了来龙去脉。

“啊?六姐召见?”和沈曼君不同,她的丈夫吴先生却是喜比惊多,“当真?说不准是为了表彰你的成绩呢!这可是大喜事!若是能将你往上提一提,也做个吏目,说不准咱们还能在此处置办个房产,也预留将来的一个退步。”

“……这八字还没一撇呢……”若不是在外头,沈曼君几乎就要掐吴先生一下了,“只会说这些疯话……”

“这哪里是疯话了?我是真想着将彬儿、善儿也都接来住上两年——这不是咱们如今这院子实在是有些狭窄了吗,便是请家里设法,恐怕也出不起两年的租金。咱们的报酬,每月都要还一半欠款,确实也是有些局促了。”

沈曼君和她的丈夫吴先生,之所以在买活军治下逗留工作,其实也算是机缘巧合。他们二人有个孩子,养到五岁上便得了痰症,吴江本地的大夫说可能是肺痨,这是绝症——一家人正伤心的时候,沈曼君的姐夫便说起,他最近收到了当年在京城结识的一个朋友,叫王凌的人写来的信件,说起了他家有个小女,也是得了肺痨,后来到了买活军治下,因为得了药老童子谢六姐的恩泽,因此治好了病的奇谈。

买活军会治病,这一点已是天下知名,他们发明的牛痘,如今卖到二三百文一剂的都有,吴江人都争相购买,这一点吴家也是知道的,有了这一层保障,大家就很容易相信买活军会治肺痨。这么一来,吴家顿时便兴起了到买活军这里来碰碰运气的念头,便请了姐夫给王老爷写信探口风,而没想到王老爷回信得很快,而且人也很热心,不但介绍了买活军治病的规矩,而且也介绍了去买活军那里的门路——

买活军这里,也不是什么人都给治病的,尤其是肺痨这样的病,要用‘仙药’来治,仙药数量稀少,现在还没有仿制成功,因此必须是病人的家属达到了一定的质素,才能给治,这标准倒也简单,要么有钱,要么有人。有钱能搞来买活军稀缺的货物,比如当时的牛,现在的阴干船木,有人的话,病人家属至少要有举人功名,最好还有知书达礼的女性家属,能够愿意接受两人都给买活军做活还钱,这样买活军也给出面治,不过,人一旦到了买活军那里,不管最后治好没治好,有没有动用仙药,都要付诊金。

举人功名,这个是不缺的,沈曼君本家沈家,是吴江学派的创派宗师,家中文采风流,叔伯兄弟十数人,都是吴江一带闻名遐迩的文学大家,其中进士及第者也有五六人,余者均有举人功名,如此人家,教养出的自然也是知书达礼、能吟会诵,可以诗词唱和的才女,沈曼君和姐姐沈宛君都有诗词传世,她下嫁的丈夫吴氏也是举人。

如此门楣,在全国都足以自傲,王老爷一提,买活军那里就痛快的同意了,而且事先开好了价钱——若是肺痨,一个月要三两药钱,但只收筹子,而且只从夫妇二人的工钱中扣取,王老爷还举了自己的例子,他们夫妻现在一个月加在一起也有六千文,一个月的一半开支就可以偿付药费,肺痨的‘疗程’是半年,也就是说,若是一切顺利,半年后吴沈夫妇便可以打道回府了。

当然,能赚多少钱,这也是要看本事的,王老爷也在信里介绍了下普遍的收入情况,不过买活军并不在乎一个月能还多少,哪怕一个月只还一百文,那也是还了,因此夫妇二人的顾虑便也削弱了许多,由于爱子心切,虽然这辈子都没有出过远门,但彼此商议了一番之后,还是勇敢地带着孩子,乘船从吴江出发,经过十数日的航行,到了武林。

吴江是江南道的腹心之地,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吴(吴江)林(武林),吴江的日子,一向还是很好过的,自忖不差给武林太多。但沈曼君听夫君说起,这一次到武林来,便很能感觉到武林的繁华,远胜从前,而且民风也和江南道有很大的不同——江南道对买活军,虽然也久闻大名,但究竟交集甚少,未曾看到什么影踪,

但到了武林这里,一切全都乱套了,这里大街上公然地便走着青头贼,百姓们都谈论着买活军的俵物,还有在钱江边上的私码头……甚至还有许多女娘,自己剪短了头发,穿上了棉袄棉裤,完全便是青贼的模样,在街边大声响亮地说着武林土话,俨然是以此为一种习惯了,这些种种,都让沈曼君夫妇相当的不习惯,仿佛竟到了另一处天地一般。

“朝廷?哪里还怕什么朝廷?”

在他们落脚的客栈中,伙计便用一种不可思议的语气说着,“买活军便是我们的半个朝廷——老爷、太太,连我们之江镇守太监都和他们做牛羊的生意,您要买那些买活军的俵物,哪个不知道走镇守太监的门路,拿到的货最是正宗?您看,山塘街上这家,那家,哪个不是吹嘘着自己是太监府里趸出来的青货?青货都不管,还管得着人剃青头吗?”

这样的话,便让吴江的来客们有些战栗了,沈曼君当时就有些退却,还是她丈夫胆大些,‘来都来了!’

这句话是有魔力的,一家人便按着王老爷信上的指引,找到了码头旁不远的‘买活军办事处’,道明了来意,也拿出了信件,买活军的兵士也没说什么,便给她们发了‘证明’——这不就是路引吗?只是换了说法而已,沈曼君在盖头背后仔细地观察着那胖大的兵士,见他也能飞快地写字,心中的异样感也越来越强,她们即将要去往一个全新的所在,她越来越明显地意识到了这点,那是个连兵士都识字的地方。

从武林去买活军那里,路子是很多的,走海路从云县上岸,走河路则是衢县这里登岸,总归不太会有人走陆路。河路本来是最稳妥的,但此时由于贸易太活跃,婺江经常堵船。武林这一批去买活军治下的百姓都走海路,还好沈曼君几人自幼在水乡长大,并不晕船,也就省去了包船与否的犹豫——若是走河路,也可以乘买活军自己包的河船,收费并不贵,但起居条件很差,是要吃苦的,自己包船又太贵了。沈曼君去世不久的父亲虽然是布政使级别的高官,但一生清廉,两袖清风,女儿都是真正以文字做嫁,并没有什么私蓄,而父亲择选的夫家也多是耕读为业,虽文名极盛,但日用简朴局促,吴家也并没有很多钱,包船对他们是奢侈的开销,其实去金陵请名医也是承受不起的,若非如此,也不会这样轻易地就决定到买活军治下来治病。

既然是海船,一来大一些,二来也没有包海船的手笔,根本就包不起,反而就不犹豫了,走海船二十多天到了云县,一路上倒是安稳。登岸之后,便设法去联络处问了王凌老爷现下落脚的地方,恰好对方有个兄长在云县海关任职,当下便由他出面,穿针引线,并慷慨解囊暂借了一笔银子,帮助行囊不丰的一家三口安顿了下来。

光是从吴江到武林这一路上的使费,对夫妇二人来说便不是小钱,刚落脚不久,又欠了这么一笔银子,接下来还要花药费,沈曼君的心理压力是可以想见的,他们二人赚钱的心思都很迫切,同时又要适应这让人眼花缭乱的新生活——有太多的现象,让诗礼之家的二人看不惯了,首先第一个就是满街的短发,此外还有随处可见的公共澡堂:沈曼君到现在都坚持每日自己抹身,一个是为了省钱,还有一个就是她实在不习惯去看那么一池子白花花的身体。

除此以外,这里和外界不同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简直可以说是目无王法、颠倒纲常。分家、离婚、遗产继承、薄待老人……即便是用最公允的目光来看待,这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中,买活军也只取了信、廉而已,其余一切,在这里是通通没有的,不孝不悌,不忠不礼,不知义,亦不知耻。这里的教材甚至还公然教人计算信期,由此避孕,并且还说出了几番大道理来,哪怕是心学盛行的那些年,也没有这么乱来的,而买活军这里的百姓竟也恬然受之,丝毫都不以为意。

但,没有办法,来都来了……重要的是连回去的路费都很难凑,这还欠了债,只能把一切不服都憋在心里,见机行事,尽早治病还债,赎身之后回吴江去是正经。沈曼君夫妇挣钱的心思因此便格外迫切,他们研读了报纸之后,很快便下了结论——这里高收入的岗位很多都需要政审分,此外还要很高的文化考试分,而且,虽然有些职位政审分有单独的门槛线,但不知道是否买活军的疏忽,还有一些岗位并没有标注,也就是说,如果能把文化考试考到满分的话,政审分即便是零分,也是可以被录用的。

读书吧,这是他们擅长的。沈吴夫妇一开始半个月并未去找工作,专心上学准备考试,扫盲班他们两人三门都是一百分。就这样顺利考进了初级班,一日至少可以拿25文钱,随后吴老爷很快便找到了一个文书的工作,他字写得又好又快,制表手脚也很利落,被大海商包去抄录商品价格制表,海商阔绰,一天开四十文,这里一个月就是一千二百文了。

沈曼君这里,她雅不欲抛头露面,但无奈买活军这里便没有不需要抛头露面的工作,除非在自家后院开托儿所——但一来没有地方,二来这样等于完全放弃入学,为了提升收入,无奈之下,只能去报考教师,刚从扫盲班毕业没多久,便被聘回去做老师:买活军倒也不在乎她一直不肯剪去长发,只要考过了便予以录用,而且因为沈曼君裹脚了,又是已婚女子,倒也可以不被派去乡下轮转,或是异地任教,虽然少了出差补贴,但也在云县学校里安安稳稳地教起了书。

如此日日登台,数月过去,似乎也渐渐地接受了这样的日子,眼看着儿子日日转好,心里总还算是有些宽慰——让沈曼君开心而又不开心的一点是,儿子经诊断根本不是肺痨,只是一种叫支气管感染的病而已,都无须特别吃药,好好吃饭好好锻炼就行了……而买活军做这个诊断还收了六两银子,因为只能用工资抵扣,他们夫妇至少要做一年的工才能还完债赎身回去。

这期间,沈曼君夫妇也逐渐有了一些改变,譬如吴先生现在对贸易大厅相当的热衷,认定其中有不亚于科举的高深学问,更对商贾改观,又忽然对海运极感兴趣。他们一家也曾带着孩子看仙画,前阵子又去海边看大船……

作为自认的看客,对这些神迹不是不赞叹,但总觉得和自己关系不大,读书人自有定力在,但也有些东西能突破心防,和吴先生不同,沈曼君是陪儿子去了几次医院之后,对放足科发生兴趣,逐渐从同事那里听到了一些放足的案例——

此时民间裹足的人几乎百中无一,裹足的基本都是富户、读书人家的子女,而且像沈家这样的人家,是不会允许女儿残害肢体,去裹什么折骨缠的,那多是伎女才裹的。但即便如此,缠足也还是有一些影响,沈曼君是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她不能久走,也不能抱孩子站太久,否则足心疼痛的毛病,叫做‘足弓塌陷’,是她这种裹长脚很常见的后遗症。

在买活军这里住得久了,百姓们似乎都渐渐会有一些改变,至少是变得更加务实。沈曼君在吴家也要做家务,当然更要哄孩子,这个毛病对她是很大的困扰,因此她便萌生了想要放足的念头。吴先生也欣然同意,他对这种东西本没有特别的执着,不过为难点还是在于诊金,他们在这里因为工资减半,还要交房租,存钱还给王家,手头实在是很紧张的。

钱,想要钱,这大概是沈曼君一生人以来最想要赚钱的一段时间,而读书人赚钱的途径是什么?自然,第一个会被想到的……无疑就只有考试了,扫盲班考第一是没有筹子奖的,只有一些文具,但在全县统考甚至是几县统考中,若取得第一,会有不菲的奖金,一般能有五两到十两之多。沈曼君便是抱着这样的渴望参加了考试,并且考到了十县第一名,得到了十两的奖金,她们立刻就还上了王家的欠债——读书人真不喜欢欠钱,并且狠心给儿子买了一个炸鸡腿吃,随后又去医院咨询了放足的事情。

像沈曼君这样的情况,不需要抓药,也不需要做手术,但要穿特制的矫正鞋,放足后要做一些康复训练,年纪轻一些可以恢复得很好——沈曼君还不到三十岁,在买活军这里居然算是年纪轻的,所以她这一阵子的确感到走路得劲了不少,也不再疼痛了。

这是个很可喜的变化,他们现在的欠债,就只有孩子的医药费了,也只剩下一两不到,再一个月就能还清,这时候何时归乡,沈曼君也不知道,因为还要攒路费,但她的确已经很思念故乡的亲人们了,虽然……云县这里也不是一无是处,但沈曼君还是能感到,这里不是她的地方,她要比丈夫更强烈地想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去。

可就在现在,事情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六姐漏夜召见,为的是什么事呢?沈曼君完全想不出来,她也因此陷入了紧张和焦虑之中,丈夫感受到了她的情绪,体贴地陪伴着她,直到那个传信兵再次前来,把她带到了校门口,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徐先生、李先生和张家少爷——并且迅速地攀上了人脉,不止沈曼君,就连吴老爷都放松了许多,虽然徐家人非常的低调,但大家都知道徐先生在六姐跟前很有面子,买活军特意去将他们抢掠过来,是为了修一部新历法,吴老爷抓紧一切机会好奇地打探着传闻的真假。

“或许也不是编造的呢。”徐先生的回应是很积极的,他让吴老爷放心,他一定照应吴太太,而出于对父亲故友的信任,沈曼君终于放心得多了——徐先生还责怪他们怎么不上门走动呢,看来徐家人在买活军这里的确很有地位。

“平日里忙于生计,也是面嫩,便失礼了,还请世伯宽宥。”徐先生在朝的时候,与父亲曾在奏章上互相声援,这在此时是很紧密的关系,沈曼君听说徐家人在此,没有上门拜望的确是要请罪的。

这般相认下来,她终于有心情探问了——自己和另外几人唯一的共同点,便是家族都有一定的文名,绍兴张家,他们也是听说过的,难道谢六姐召见他们,是终于想要大兴教化,甚至是重开科举,网罗江南读书人的心了吗?

“恐怕不是。”

没想到徐先生等人很快便苦笑着答道,“以我们的猜测,此事或许和报纸有关——不过,六姐为何召见沈太太你,老朽等也都是一片茫然了。”

报纸?沈曼君更迷惑了,这东西和她能有什么关系?总不成——

她几乎要失笑了起来:总不成谢六姐强要她入去当那个劳什子编辑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