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201章 信王驻跸云县(二)

买活 第201章 信王驻跸云县(二)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贵主真是这样说的?”

隐隐约约的摇铃声从微开的窗户内传到了院子里,但曹如一时半会还暂且顾不上,只是做着手势,让他的小义子赶快进去支应王爷,自己则仍是在院门口确定着谢向上的意思,“我等可以肆意游荡,再无不可去之处?”

这确实是对使团来说极离奇的待遇——别说王知礼、王肖乾这样见多识广的朝廷重臣了,就连曹如,在宫中这些年来,耳濡目染,也知晓那些外邦使团在京城的规矩:非诏不得擅出驿馆,别说出外肆意游荡了,就是从外头的酒楼里叫一桌席到驿馆里,也要打点好了,说起来都是可能招来宫中责备的。有沟通内外,埋伏探子的嫌疑。

虽说朝廷如今还是占据了大义名分,但强弱之势昭然,使团众人均深悉皇帝、内阁之意,丝毫不敢拿大,因此虽然买活军并未如朝廷一般,派遣四方司郎中来宣读规矩,众人还是安分守己,在房中读书。本以为若能出去走走,也是等谢六姐或在泉、榕召见,或是返回云县,合议达成之后,才能以采办土仪的名义,出去领略一番,不料今日谢向上却走来,将众人聚在一起,宣布了这个消息,“六姐刚回信说了,便如同我们买活军的活死人一体看待,活死人可去的地方,诸位都可去的,不过,活死人可守的规矩,诸位也都是要守的。”

这是自然的,而且话里的意思也让曹如略微安心下来:若是‘再无不可去之处’,那县衙呢?或者是账房呢?工厂呢?甚至是让人魂牵梦萦的育种田呢?不可能都给他们随便看的吧,这么解释一番,倒还在情理之中。“定当谨守规矩!”

“诸位的诚意我肯定是明白的,不过也请诸位体谅一下我们这些小吏目,”谢向上从身后的背包里就取了一叠卷子出来,“使团人口众多,大人们明白了,或许随从们还不是很明白。还是先请诸位做做卷子,这卷子十分简单,若是能做得满分,便可以随意出入,不过在外若是明知故犯,坏了规矩,也一样是和我们买活军的活死人一般责罚。”

又是做卷子……买活军的人是真喜欢考试……

使团众人来此,和外头不可能完全没有接触,别的不说,便是这每日里传递吃食玩物,洒扫庭除,必然都要和外界交接。这些来做事的很多都是十二三岁的孤儿,曹如等人略加笼络,便和他们十分熟悉了,谈起自己平日的生活,他们是做半日工,读半日书的,而且被发来扫地的孤儿,成绩都不太好,对于考试便非常的看重——考试的分数,所上的班级,能够决定他们这半日是扫地呢,还是去帮着算账、批卷子或者做誊抄员。曹如不止一次地看到那几个小听差在跑腿之余,手里还拿着小抄念念有词的背诵,一问都是为了应付考试——买活军是常常考的,这一次过关了,不久又要再考,真是半日都懈怠不得。

虽然是这么喜欢考吧,但也没料到连使团都成了考试的对象……曹如与孙初阳等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彼此的无语,曹如心道,“果然是反贼,行事半点不讲规矩,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们来考你们的试,不成了你们的臣民吗?”

但话说回来,朝廷这番态度柔媚,而且外交中本就有很大的模糊地带,如果做了试卷就能出去游荡,对于朝廷的好处,自然比关在院子里要强得多,至少可以极大程度地接触本地的风物。曹如眨眼间便想到了应对的办法:只要有一二有身份的使者,表示出自己的风骨,宁愿留守不出也不肯考试,那么其余人便可以充分地展现出变通性了。

这个有风骨的使者,其实由信王来充当是最好也不过的,他毕竟是皇亲,不愿受到买活军规矩的束缚,也在情在理。不过小王爷今年才十三岁,曹如很怀疑他的定力,也怕强行拘束了小王爷,他心情郁结,自己好容易从南京起复,展眼就要被打发回去,因此只拿眼睛去看其余几人。

黄谨是指望不上的,他对本地规矩十分的清楚,而王知礼则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仿佛压根就看不懂曹如的眼色,孙初阳面色俨然,直视前方,似乎根本不愿和宦官有什么来往,王肖乾则对曹如报以苦笑:他是必须要出去的,他要搭救打听叶首辅一家人,一并朝中其余官宦的家人啊。

还没见面,使团已是暴露了人心不齐的弱点,气势上输了不止一筹,曹如心中也是气苦,无奈地叹口气,便对谢向上道,“那还请谢先生送来律令,我们也好先研习研习。”

谢向上道,“我们这的规矩,简单也简单,复杂的多是做生意、做工时用的,你们只要做好试卷,便知道得大差不差了。”

便把一叠试卷发了下来,道,“所有要出去的人,都要做的,得了满分之后,我们会制作出入证。若是不认字,便要会拼音,算数必须会简单的加减法,否则买东西容易发生纠纷。”

果然,如他所说,试卷的内容其实非常简单,算数不过是千以内的加减乘除,决不能造成什么阻碍。曹如等人只要是识字的,都可以答出来,只有一些小阉人,还没有识字,只是机灵做些杂活的,只能交白卷。

所有的使者,对于前头的知识都答得很好,不过后头的‘应用情景题’,出错便很多了,譬如其中有一题,【设问,若有女娘对你十分热情,并邀你回家共度良夜,一夜之后,又说丈夫归家,捉奸成双,要你付钱脱罪,否则捉去见官,你当:

1:给钱脱身2:向官府报官为仙人跳3:最开始就不要跟着过去4:让她签署单身、自愿协议书,言明所有责任由她负责,并加以保管5:任何情况不得给钱】

这是一道多选题,而且是不定项,使团内一百多人,除了交白卷那些,其余全都选错了。此时众人分为几拨,地位最高的一批人都在一个小院内,由谢向上亲自批卷讲解,谢向上便把这题抄写在黑板上,苦口婆心地道,“这是一道扫盲班必考的题,而且错题率非常的高,诸位一定要注意了,你们所有人不论是选了多少项,都带了2,但带2的答案全都是错的,本题的标准答案是3、4、5。”

“啊!”

不少人便‘啊’了起来——大多数人倒是不选1的,都知道这个一定是错的,而且几乎所有人都本着好百姓要多报官的心态,以为2在标准答案之中,多数都选了2、3——3是一定对的,至于4、5,倒很少有人选,因为‘任何情况不得给钱’,似乎也显得小气了,怎么能白睡了人家,又不给钱呢?

“不选1和选5,是一个道理,我们买活军这里是不允许皮肉生意的,便是你给钱也不行,她收钱也不行,一旦有了金钱往来,便是触犯了我们的律令,要被送去彬山做活。”

谢向上便掰开了揉碎了讲解,“但不选2,是因为我们这里也不承认仙人跳,并没有这个罪名。即是说,即便这个女娘是因着诈骗、勒索的目的,百般地引诱了你去和她困觉,而你心中知道自己是受了引诱的,是进了她的套子,但只要她说你是强迫了她,那么官府便认为你是强迫了她,要以奸.淫罪论处,送往彬山至少是苦役五年。”

“什么?!”

阉人们还好,这种事情和他们是无关的,而那些素来风流的亲卫们便大惊失色了,“这是为何呢,这不是颠倒黑白了吗!那此地岂不是仙人跳横行了?”

“我们买活军只认可一种情形是情愿的,那便是她在事前出具了协议书,你们双方签署,表明了她完全自愿,对于今晚可能发生的行为有了准备——行为的内容,也要明确说明,并且送交官府存档,那么那一夜的行为便不会被算是奸.淫。过了那一夜,协议书便告无效了,她若是不去官府告发还好,若是去告发了,那便是奸.淫罪。”谢向上冷冰冰地说。

连王知礼都忍不住说,“哪有人在事前便去官府存档的?这样的规定,其实也是无用。”“也不能说是无用,什么事情,口说无凭,只有落于文字才可免去争议,否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怎么判呢?”谢向上解释道,“这便是第四点的选项,而且还要注意这个考点——如果协议书里没有体现她是单身,那便默认了你知道她的婚姻情况,倘若她因为你们的关系,离婚蒙受了损失,是可以向官府主张,要求你共同担责的。”

“我们这里,有许多的客商,都吃了这个亏,又是要去做苦役,又还要分担损失。因此诸位一定要注意了,千万不要孟浪行事,免得影响了朝廷和买活军的关系,于和议有碍。”

虽然买活军的种种规矩,有许多是让人非常费解的,譬如要女娘出来做事,譬如不许有余力的百姓买田,但这样的规定依然超出了所有人的理解能力。便连信王都迷惑起来了,偷偷写了条子给曹如,曹如看了一眼,忙问道,“如此规定,是为了在港口消灭皮肉生意么?此是何道理呢?”

别说信王,就连曹如现在也好奇起来了,自己加了一点,“男女之间如此,那么象姑馆,小倌南风馆这些生意,又如何呢?”

“一体办理,因此我们都奉劝来往的客商,在此地要谨守规矩,尤其是注意清誉,莫被算计了去,现在坊间颇有一种套子,黑话叫作‘一鱼两吃’——先引了你去他家里喝酒淫乐,收了高额的茶酒钱,等到那事儿完了之后,又翻脸说这是奸.淫,要收极高的堵嘴费,倘若你不给,她便立刻叫唤起来,当即来人把你抓个正着,所有痕迹一应俱全,告上官府去,说这是奸.淫。”

“你拿不出协议书,那便不能证明她是情愿的,而茶酒钱她也可以辩解说是她家茶酒本来的价钱——而且你又没有收条,你说你付了多少钱,可有证据呢?因此她便不算是卖的,而你却是实打实犯了奸.淫罪,彬山苦役五年起,还不算要交给官府的罚金呢。若是给了钱,要的至少也是四五百两,都是按着席间套出来,你带来的生意银子来要的,把你的本钱至少掏走了一半,她这才满意,才是揭过此事不提了。”

虽说凡是港口,便少不了三教九流,什么仙人跳、拆白党、杀猪盘是屡见不鲜的,但云县这里的套路,和外头又都不一样,众人此时也不觉得这试卷多此一举了,倒都听得用心,仿佛大开了眼界。王肖乾道,“如此,虽说也是在律令之中,但岂不冤枉哉?只怕这客商回去了之后,大肆传扬恶名,倒有许多船只不敢来这里贸易了。”

谢向上道,“不论如何,官府的规定如此,我们也不过只是在常有此事发生的酒馆门口,钉上告示警戒而已。这种事其中的道理说破了极为简单——从来只听说女子、小倌被人强迫了去的,未曾听说那在上头的人,软塌塌的一根棍子,被人强行弄得硬了,去成那样的事儿。你若真没有那个意思,别人怎么能强迫你呢?”

“要管皮肉买卖也好,管奸.淫诸罪也罢,自然是从源头管起效率最高,因此我们是奉劝所有前来买活军治下的男丁,在我们这里,得管好了□□那物,若是没有管住,惹来的所有麻烦都先要占了八分的错处去,再没有能随意脱身的——也不能推过给酒。”

“六姐不喜饮酒的人,什么酒后乱性,那还要罪加一等,酒后居然能乱性,便说明此人自制力很差,不值得信任,而如此还要喝酒,说明毫无自知之明,更不配受到任何重用。因此我等买活军的吏目平时均不饮酒,也建议使团诸位贵客,在此驻留期间,莫饮酒,莫近男色女色,这可不比外间,糊涂事糊涂了,这事上凡出事必是大事,一定有人要被送去做苦役的,万万要小心。”

众人吃他这么一说,也都各自凛然,暗道果然此处规矩与外头大不相同,居然戒绝皮肉买卖到如此严苛的地步,这在外间几乎无法想象——如信王这般从不接触外务的藩王也罢了,但凡是做过亲民官,又或者是在家乡应酬过的,哪个不知道,如今略繁华一些的市镇,百业中最丰富的便是形形色色的皮肉色艺业,便连曹如都晓得,京城大小馆子,男女各占一半,还有不知多少活不下去的人家,找个有姿色的家人,不拘男女便做了半掩门。

这种买卖,实在的说,乃是最古老、最隐蔽的买卖,要说完全禁止,曹如实在是想不到能有什么办法——这种事说白了,一男一女或者两个男子,找个僻静的角落,一小会儿便能完事的,转头各自走人,官府如何能够完全管制?而且管制下来,收到的好处又有什么?似乎实在是不值得一管。因此虽然知道了规矩,但心中都迷惑不已,完全不知道这条规矩究竟是为何而来,只死记硬背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博戏,这也是相当多人答错的题目,买活军这里不许参加任何有赌博性质的活动,便连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都不许抽签——这里信王又不懂了,是曹如为他低声讲解:此时许多走街串巷卖吃食的小商贩,他不是直接卖的,而是带了签筒,你花一文钱抽签,看签上的数量而定,譬如一文钱最少也能买一串糖葫芦,若是运气好,抽了签王,那便有十串、二十串,而时不时也有人抽了两三串的签子,为的是增加一些趣味,引来顾客的兴致。

便连这程度的抽签都是不许,更不说别的了,只要是在云县周围,哪怕连打马吊都是不准的,虽然说也不是就没人打马吊了,但若是被抓了便只能自认倒霉,不但赌资全部没收,而且还要扣政审分,因此便衍生出一个行业来——因为告发抓赌是有赏钱的,如今黑市中甚至出现了设局的掮客,你若有门路,大可请他出面,去诱惑仇家打马吊等等,随后这人又告发了让官府去抓人,这样两头吃钱。不知多少海商初来乍到,在这上头吃了大亏。

“现如今那些海商也是学乖了,凡是不听话的水手,都不敢带来云县这里,又或者来了也不敢让他们上岸,只有文雅知礼的才能许他们上岸来逛逛,就怕惹来麻烦,要扣船主好不容易攒起来的政审分,便买不得我们最畅销的拳头产品了。”谢向上笑道,“至于什么酒后斗殴、出言侮辱喝骂……我们这里通通都是重刑,虽然是港口,但却也是夜不闭户的,若非如此,怎么敢让贵客们出去乱逛呢?若是闹出什么事端来,岂不是妨害了大势?”

这话绝非无的放矢,千乱万乱,这港口是最乱的,别说信王这个少年了,便是孙初阳这样的青年人,在港口也有被人拉了壮丁,充猪仔卖到外乡去做活的。越是繁华的地方,治安便越是堪忧,自古以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曹如听谢向上这样说了老大一通,也是想明白了,反倒是暗自欢喜起来:信王性子执拗,他自己不想出门还好,他对外界俨然已十分好奇,而买活军又许他们出去,那必定是要出门逛去的,既然如此,云县规矩严厉,反倒是好事了。横竖信王也不至于触犯这些规矩,治安清明,他们这些侍卫跟在信王身边也能少些担忧。

除了酒、色、赌上的忌讳之外,谢向上又仔细分说了许多匪夷所思的规矩——譬如此地的活死人,都是谢六姐的奴仆,既然如此,奴仆之间,便是人人平等,虽说身家、职司有异,但谁也不比谁高级。有些豪商,在老家横行霸道惯了,出门在外,身边的豪奴依旧如狼似虎,一言不合便对伙计、小商贩甚至挡路的百姓污言秽语,还有拳打脚踢的,便是被告上了衙门,不过赔些钱财,不痛不痒,依旧逍遥自在,但在买活军这里,这便是犯了‘侮辱罪’,一样要捉走苦役,谢向上特别提出,希望曹如等侍从注意,护卫信王和诸位使者时,不能和其余活死人发生冲突。

“规矩森严至此!”

连一路上寡言少语的孙初阳都忍不住说道,“不知这街上还有多少客商,这也是捉去苦役,那也是捉去苦役,这开港怕不就为了捉人去苦役的,哪里是招人来做生意的呢?”

这话中多少有些讽刺的意思,谢向上听了,也不生气,反而笑道,“孙使者,还真别说,在我们这里安安分分做生意的客商还真不少呢——六姐有句话,我觉得是很对的,这人呢,凡是能做生意,便没有笨的,哪有管不了的道理?这便是看官府是否高效,是否有管得了的能力,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句话说出来,倒仿佛是把这些规矩的差异,全都归于两地官府的能力上了。众人倒不由一阵默然,孙初阳拱了拱手,却不认输,道,“我尚未眼见本地的治安,不好回答。”

谢向上哈哈一笑,道,“不错,眼见为实,诸位既然已经了解了规矩,那便再做一次试卷,此次若是过了,便可出去亲自领略领略我们云县的繁华。”

说着,便又发下试卷来,这一次虽然题目不同,且依旧十分狡猾,但所幸使者们都还算比较聪明,竟都考过了,谢向上当即便掏出空白的卡纸,为他们制作出入证,笑道,“不愧都是有来历的贵客,我们扫盲班的考试中,颇有不少豪商卡在规矩这一卷上呢。便连有文名的儒生,都未必能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

这记马屁,不论如何是拍得到位的。如此一来,信王、曹如等人便都可自由出入了,只另外几个院子里的护军、阉人,或是不会拼音,或者是思维十分简单愚笨,认了死理,无论如何也不能扭转,并非人人都当即得到出入证。只能之后安排老师过来,在院子里每日开班讲解,什么时候考过了,什么时候才能出门去游逛。

出入证到手,此时天色已将入暮,按道理来说,明日出门会好些。只曹如见信王目光炯炯,又想起下午他想吃土豆搅团而没有吃到,心中便暗道不好,果然,信王一拿到卡纸,便立刻问谢向上,“如此,今晚我们便能在外头用饭了?”

谢向上便笑嘻嘻地点头道,“若是贵客不弃,我可做你的向导。”

信王身份最尊,年纪又小,买活军特殊对待不足为奇。其余人各自都有各自的盘算,如黄谨要去探望妻子,顺便听取消息,而孙初阳显然是很想去拜望老师的,王肖乾自然亦有不少同年故旧要去拜访,而王知礼虽然和曹如一样都是内书房出身,但他是九千岁的干儿子,与曹如有些格格不入……再加上信王也不欲前呼后拥招人眼目,因此最后便只带了曹如随侍,由谢向上引路,牵来了三台自行车,三人一起骑上自行车,在众人不无艳羡的目光中,往城里骑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