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207章 四方豪杰群聚

买活 第207章 四方豪杰群聚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或能治一事之乱,却将坏百世之风……”看完全文,孙初阳一边喝茶,一边还是不禁念叨着这篇文章的收尾语,“这个张天如是何方神圣?这样的人物,不该没有一点声音才对,且不论才情,此人是当真胆大包天……这真是个折腾人,他这用的还是真名——难道家中除了他之外,再没有别人了?”

他已知道张天如是娄东人士,方才有这样的推断,且先不说谢六姐的反应,这篇文章若是刊登了出去,不就是现成的投敌叛朝的证据么?张天如自己来买活军这里,或者是来讨生活,或者是来搅事,这个且不说了,他家里总还有别人在老家吧?这是一点都不顾家里人的死活么?别的不说,只说自己的老师,自家人几乎都带来了,而且也做了高官,即便如此,在报纸上也是低调得很,压根便没有丝毫的言论外泄,不就是怕连累了家乡的族人?

徐子先道,“他家里不但有人,还是书香高门,他伯父振之老前辈,原是之江按察副使任上去世的——”

“原来是工部张尚书的张家!”孙初阳不禁一惊,这之江、江南的官场,他们师徒俩是很熟悉的,“他们家可是世代仕宦,怎么对自家子孙管束如此不严,叫他跑出来了不说,还发些这样的怪论!我出京以前,还和张尚书见过一面,他似乎对此一无所知,也未曾托我照应张天如——这个张天如,是他的——”

“是张尚书的侄子,”徐子先苦笑道,“年纪很轻,不过刚二十,听他自言,因其母出身卑贱,又不受父亲宠爱,因自幼便受家人虐待,几乎半仆,甚至众人多呼他外号为‘塌蒲屦儿’。娄东话里这意思很不好听。”

各地方言,到了江浙这里,便没有闽南广府一带差别如此之大了,华亭话和娄东话彼此还是能朦胧互通的,这几个字的意思的确是很不雅,塌蒲屦,便是被穿旧了的蒲草鞋,无非是攻讦张天如出身低贱,孙初阳听了,也不由叹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张家代代英杰,大节不亏,而宅中阴私亦至于此。”

凡是信奉西教的读书人,在这种时候说话总是很硬气的,如叶家、沈家那些大族,虽然也少纳妾,但并非完全没有。而信奉西教者,若真正虔诚,都能遵守一夫一妻,家中至少不会有这样的丑事——张天如这般高调,显然对于族中怨恨颇多。这样的人,胆大包天,而又有一股歪才,那真是混世的天魔星,便如同张家族人的报应,将来那些虐待他的人,不知要在他手上吃多少亏呢!

既然知道了出身,孙初阳便明了沈编辑的为难处了,这张天如身份敏感,文章更敏感,若照实刊登,自然要引来敏朝政局变动,张尚书挨参这是可以肯定的,说不定还会对议和带来影响。若是不刊登呢,此事也未必就这样完了,此人看文章便是个胆大的,你不刊登,他若自做揭帖到处地去张贴起来,一样能引来议论,因此不得不将稿子转到徐子先这里来,并发往谢六姐处,要请他的示下。

“若以文章来说,虽然为求醒目,故作危言,但道理是不假的。”

二人感慨了一番张天如的大胆,孙初阳又道,“法无完法,诚然如此,然而非有一法专为一事而设者,这笔帐要算清楚。”

“是了,这便是六姐常说的行政成本和立法成本。”徐子先笑道,“沈编辑的审稿意见里也说了,事有极端,而法应在事前,这篇文章的道理是有的,只是过于极端,语气又颇多煽动,即便予以刊登,也要多加修改,去了其中一些文字为好。”

“这沈编辑……是吴江沈氏哪一位大贤?”孙初阳不觉对这处事稳重,意见精到的沈编辑也起了一丝好感,认为是很可以结交的贤能。“难道是沈氏君庸?彼辈曾往关外游历,我和他有过几面之缘,是个有才干的人,只不知道他除了军事参赞谋划之外,还有政令法治上的能为,又不知什么时候投到买活军这里来了。”

沈君庸和孙初阳都是科考的失意者,却又都有旁的才能,彼此之间惺惺相惜是很自然的,这年头读书人实在少,虽不说个个彼此认识,但名人之间,往往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需要时,交情随时都能捡起来。徐子先道,“却不是沈君庸,而是他的族妹,嫁给吴江吴氏,也是因缘际会,她受了六姐的青眼,现在于报纸上做事,这一期你看到第二版关于泉州农务的报道,便是她撰写的。”

“原来是她!”孙初阳又惊又喜,“怪道文字雅洁简练,视角翔实,发人深省。果然是做得一手好文章——可惜了!可惜了!若是君庸所做,还可把酒言欢,却偏偏是沈夫人,便不能当面颂扬,针砭天下,真乃憾事!”

徐子先闻言也是一笑,道,“若有机会,也没有什么,我们这开会,男女同样列席,彼此并不避讳,女郎拍着桌子和同事吵架的事情也很常见。”

因又说起这张天如和沈编辑大伯吴昌时的渊源,“已是相识数年,年初本来还想起个文会,因为买活军风声颇紧,便暂时没有顾上这一茬,后来沈氏一族要迁徙南下,为女儿放脚,吴昌时跟着护送,彼此就失了联系,没料到他一声不吭,反倒是跑到这个反贼窝子里来了,又用本名来发这篇文章,看来这是铁了心要在买活军这里经营下去,明年的秋闱是不会去应的了。”

朝廷强弱,可见一斑,买活军虽然刚刚取得福建,但治下也可谓是文采风流,老师徐子先且不说,还有沈氏那么一大家子,居然也都暗中迁徙过来,又有张天如这样的投机者,高调为自己谋名,这便是其已经起势的表示,纵然如今才只有一省之地,但已有天下英雄纷纷来投。固然其中不少居心叵测之辈,但不得不承认,此处有才干的人很多,甚而因为买活军重用女子,便等如是倍增人口,能做事的人,岂不是要比外头天然便多了一倍?

如沈编辑这样的女子,在敏朝只能为主妇,在买活军处却堪为喉舌邸报的编辑,这故事若是传扬开去,天下间自负学问的女子,岂不是要将买活军这里当做了心中的圣地?难怪沈氏素来以忠孝文采自我标榜,暗地里却已投靠过来,按徐子先所说,她们家那数十上百的女儿,在买活军这里,既可以治脚,又可以一展长才,甚而可以得到不菲的月俸,哪怕看在银子的份上,她们又为何不来?

更不必说还有张天如这样不甘寂寞的野心家,在乡时便要起文会,可见是个能折腾的,这样的人,只等时势,心中都有‘一遇风云便化龙’的寄望,买活军这里对他来说,不比留在家乡考功名要更有吸引力?

想要赚钱,想要放脚,想要执业,想要功名利禄……这些人才各有目的,而这些东西却又都是敏朝科举无法给予,也难怪犹如百川入海一般,往买活军出汇聚,自其从深山中崛起,不过是四年时间,买活军便已大成气候,其势头之猛,速度之快,海内可还有第二家能够比肩?孙初阳心中百感交集,想到自己亦是下定决心改弦更张,也为敏朝感到一丝悲凉,叹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我们这些人是‘秋蝉偏做春鸭鸣’了,纵是形格势禁,也终究有些势利,却还是少了几分忠厚。”

徐子先哈哈一笑,洒脱道,“初阳,这就要用政权和国家的关系来安慰自己了,天下焉有千年王朝?朝代更替,实属必然,于如今宇内来看,忠于华夏,你我从前奔走呼号,甚而乃至改信西教,无非都是为了谋求机巧工造,为华夏将来谋算,今日改投新主,亦不过强国利民四个字而已,你我相知,尽得此心,俯仰无愧!”

“先生说得是!”

孙初阳也不过是聊做感慨,当真要他继续做敏朝的忠臣,这如何能忍耐得了?他梦寐以求便是能让华夏国有自造利炮的能力,为了此事哪怕脑袋不要了,也是甘心情愿。在他而言,其余一切,还没实现,那都不能做数,真正彻底打动他的,便是已经能看得到的红衣小炮。听徐子先几句安抚,顿时又振奋精神,笑道,“是学生狭隘了,此为前古未有的大变局,便说一事,谁知道十数年前,我等奔走上书,只为了能得一红衣大炮?如今这红衣小炮竟能自产,已是华夏之幸,较从前不知好了多少!”

说到造炮,真是一篇大文章,其中又不知道有多少心酸,这都是徐子先孙初阳所亲历,甚至徐子先下野,也是因此,二人游说奔走,费尽心思,终于说动朝廷拨钱,买了十几门红衣大炮,却偏偏在运炮中出了岔子,船只沉没,大笔银子打了水漂,徐子先只能为此引咎辞职,而孙初阳也不得不再寻门路,费尽周章,终于去辽东造炮。

如此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个中花费的心力、人情,实在不足为外人道。徐子先面上,亦是绽放出欣慰的笑容,他道,“不错,不论那些仙器如何,起码此时,我华夏国也有了自产的红衣炮,还要比外夷更进了一筹!”

数年前,便是最好的美梦,都不敢梦得这样的好,孙初阳心潮起伏,几乎要长啸几声,来宣泄心中的激动,只他毕竟也有了城府,几番吐纳,将心绪沉淀下来,又敬了徐子先一杯茶,“从今以往,再不负平生!”

师徒二人,这一餐饭吃得可谓是宾主尽欢,此时饭已吃完了,夜也略深了,帐篷外夕阳已落,繁星满天,海风越来越强,孙初阳搀扶着老师爬下饭馆楼顶,他要会钞,却被老师止住,老师潇洒地签单会账,并对孙初阳笑道,“初阳,现在老师比你有钱,不用和我客气。”

这是确实的,老师现在,手腕上扣着幽绿色的腕表,原本挂着三事的腰间,现在挂着眼镜盒,穿着买活军处要卖到一两银子一身的薄棉袄——而且成色很新,走在路上便是个殷实老翁的模样。

孙初阳知道买活军这里的吏目,收入都高,想来老师既然能主持华夏历的编纂,这月俸必然也低不了,微一犹豫便没有坚持——他其实倒也不太缺钱,因收了一些田任丘送来的程仪,只是锦衣卫的礼物虽然不敢不收,却也不愿怎么花,这里这种矛盾的心态,便使得孙初阳有少许吝惜起来了。微一犹豫,便坦然领了老师的好意,道,“那我送先生回去。”

“其实我们住处不远,不用送来送去。”徐子先在大堤上指点着孙初阳,与他一起俯瞰云县内外点点灯火,此时华灯初上,不仅民家炊烟袅袅,挑起灯笼吃晚饭,那商肆饭铺更是花灯如昼,县城之大,已非一眼能够望尽,若论光亮,甚至比金陵秦淮夫子庙一带还要更加闪耀,“你我的住处都在云县南侧,学校附近,北侧是他们的衙门、钱庄乃至交易大厅所在,所谓南文而北富,百姓们人家多住在西侧,西北侧还有工厂,至于盐场、海带养殖场,都在东北部沿海,东南部则是码头、船厂,此处富庶,也不止是因为商贸,大工业也颇多可观之处。”

“大工业?”孙初阳不由便咀嚼起这个说法来,“这倒是未曾在报纸上看过,所谓大工业,是指和小作坊相对的大工场?”

“也是,也不是,大工业之说,是我近来正在酝酿,要和如今的手工业,做出区分。大工业除了指规模以外,还要指手段,如手工业便是指只利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而大工业一般都要应用机器,机器也要有相当的结构……”

师徒二人正说得兴起时,突然听到身后铃声叮叮,三辆自行车从他们身边骑了过去,其中一个少年,更是扭过头来,对二人促狭地挤了挤眼睛,其余两人则是一晃而过,孙初阳不禁一怔,徐子先倒是没认出来,不当回事——他离京多年,走的时候信王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彼此也没有什么相见的机会。至于曹如,更是两条路上的人,倒是谢向上若是照了正脸,还能打个招呼。

“这也是你们使团的人?”

“呃,这个……”孙初阳倒有些尴尬,使团一路前来,信王都表现得极为稳重,也很能吃苦,一到云县,出来吃了顿饭,便忽然间变了个人,倒真像个孩子了。

正要说明信王身份时,身后又有行人赶上,却是接连几拨都是刚吃完饭出来的少女,应该是聚餐后四散返回,都有家人来接,如今走在家人身侧,还要彼此言笑打闹,一时间莺声燕语,笑声如珠玉,不绝于耳,如此活泼快意,令师徒两人也不由会心微笑,放慢脚步,让这班惨绿少女先过去。

他们年岁略大,脚步自然也慢,两边速度渐渐岔开,少女们走在前头,也逐渐没入街巷中,只余下一个中年男子,伴着他女儿走在路边,大概和孙初阳等人还是一个方向,那男子待到众人都散尽了,方才扭头对女儿道,“昭齐,你……”

他似乎很少数落女儿,语调也有些徘徊犹豫,并无多少做父亲的威严怒火,扭扭捏捏,拿捏不好发火的度,旁人一看便知道,他是怕说话重了,伤了女儿的心,说话轻了呢,女儿又不当回事,因此吞吐了半日,才不轻不重地道,“你如今心是有些野了,平日里和这些小姐妹来往,我也不反对,怎么居然饮宴入夜呢?这也未免,未免太……嗯,太也不至于,未免是过分了一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