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224章 建筑女工们逛超市榕城.阿霞 女工们……

买活 第224章 建筑女工们逛超市榕城.阿霞 女工们……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想到永惠超市里的书居然比吴兴县里的几家书店还要更齐全!

阿霞对于林仲轩这个人是有些印象的——白面书生,人矮墩墩的,得还以,他们建筑队中林仲轩是较受欢迎的小伙子,不过阿霞很有自知之明,本得就不咋地,还有个瘤子,她不有男女上的念头,再说年纪也还小,并未会到什么男女交往上的迫切,建筑队的女娘有些男丁拉拉扯扯的,闹不拎清,阿霞从不去参与,她此刻更为眼前的书墙惊喜——报纸合订本且不说,甚至还有传说中的教辅书!

是的,官府曾过一本叫《从基础、专项、奥数到课外阅读》的教辅书,这还是吴兴县的书店老板告诉阿霞的,他知道阿霞的数学很不错,便提到过这本教辅书,说是城里很有志于在算学上有些建树的人家,都有给自己的孩子买这套书。只是这套书似乎只印过一本,便有再印了,也不知是为什么,他这里当时就进了两套,早卖完了,让阿霞到二手店去打听一下,若是有的话,倒是以买下读一读。这很有助于她的算学。

对于阿霞这样的村『妇』说,每年冬乘农闲的时候,把种土豆的活儿托给庄客做,自己进城打工,不但以赚个二、三两银子的积蓄,还上买牛的欠债,而且还增见识,又还以上初级班,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村里的扫盲班,是一直开着的,但初级班便要看扫盲班开课的况如何了,若是村子里大数人都从扫盲班毕业了,那便以开初级班的课。

不过即便如此,效果城里当然也是不比的,第一,初级班的老师良莠不齐,好的老师数还是愿意留在城里,这样不耽误他们去学中级班的内容,第二,初级班便不通科上课了,也就是说,一周往往只学一个科目,这样学习相当的单调,而且效果也那么好。

再者说,每个村子里都有困难户,农民中一辈子大字不识的人很,想要在几个月内学会拼音,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说有那么容易,吴兴县被买活军占据都两年了,阿霞他们村的扫盲率始终有达标——就算年轻人都会了,还有很年老的人呢,还有许从外头被迁徙过的流民呢,初级班一直想开而开不起,这就是大数村落的现状。

当然了,即便是扫盲班毕业,会了一些基础的汉字拼音,也至少就有了自学初级班语文的,实在的说,对于现在的农民,只需要这些知识水平也就够了,再加上扫盲班要求的简单四则运算力,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便有很足够的帮助。他们以自己看报纸了,也有了阅读农书的力,城里人打交道时,也自己验算,不必担忧被贪污了工钱去,其余什么地理、生物,对于农村人说,似乎完全是不必要的东,就连阿霞在翻阅教材时都觉得很深奥,这个初级班,实在是上不上的。

但,阿霞在算学上是有些赋的,虽然不,但她却很喜欢这种感觉,她也喜欢看报纸,对于其余同村都往往忽略的头版大事,也读得津津有味,并且为村人们讲解报道背后反映的一些信息,譬如说《政权、国家、文明》,这篇文章大家看了都觉得很费解,不知道为什么买活军总在头条刊登这种不吃也不喝的消息,但阿霞便以告诉大家,这是为了给买活军正名,买活军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还有朝廷的系。就像是从前的佃户地主一样,每个身份都有每个身份该做的事,买活军也是政权,便以去征服国家下的土地,这是理直气壮的,以去做的事,并不是一种反逆的行为。

这还好已经是买活军治下了,若是在以前,阿霞少不得要被人讥,‘一个女娘,对国家大事胡说八道什么!张得开这张嘴的?’

从前,她们家在村里的确也属于最底层,一个丑女,一个老祖父,连男丁都有,凡事被人欺负很正常。现在是买活军了,因此阿霞的地位便逐渐地高了起,从前对她横眉竖眼的村『妇』,现在也对她有些信服,微张着嘴听着她的析,又着急地去告诉自己家里人。而家里人也不敢再一味地否阿霞的说法了,只是还有些嘀咕,“争夺下的事,还需要理由吗?也放在报纸上随便地讲……”

不过,当阿霞报名准备在冬日榕城打工的时候,这些还有些不服气的家庭跟风得也很迅速,还要公推阿霞做个首领,被她辞谢了,理由很简单——做首领是要负责的,每年都有女娘入城打工后,即便是不要自己的那几亩田,也要回丈夫离婚,这种事闹起是扯不清的口舌。阿霞也不愿意招惹这个麻烦。

虽不做首领,但她如今在建筑工地的女工中,也是有威信的,众人都很听她的管,阿霞的规劝也少都听得进去——离婚归离婚,做事归做事,困觉归困觉,榕城做工,是因为榕城、泉州盖房修路的活一很,报酬相对也更高,既然是做事,那就专心做事,回去后要不要离婚,自己想好,也不要因为困觉的事影响了做工,又或者是带什么麻烦,坏了吴兴女娘的名声。

这其实就是在说收钱困觉的事,总有些女娘想挣两份钱,又或者干脆就是经营两个家,一个是每年冬闲了外做工,在工地里流动的家,丈夫以是不同的人,也给她交钱,两人一道吃喝。

而家里的那个丈夫则是固不变的,冬闲的时候在家附近做工,照顾着家里的地,这样赚的钱不比她们做工少,她带回家的钱也,很时候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单身汉有了短暂的家,而固的夫妻则了一笔钱去开销,生活要宽绰得了。

这样的事,在所有男女混杂的工地附近,都是有的,或不,但也难以禁绝,也闹过不少丑闻,譬如有些女娘逐渐觉得,每日辛苦做工相比,两腿一张钱更快也更容易,于是本职懈怠,或竟主动招揽生意,用免费的招待贿赂主管,最后被更士查,或者是判了嫖宿,一起被送去做矿奴,或是机灵的,仗着有人赃并获,便反口咬了客人强迫,于是客人砍头,她自己逍遥法外。

但这种事的结果往往很差——建筑队里了这样的事,队是要被扣的。为了保险起见,这个队从此后就不收女工了,并且对余下的男工,管束也更严格,平时无事绝对不许外,简直就犹如监狱一般,尽量减少他们外界女子接触的机会。

阿霞去年冬日也去做工,当时并未有这样的事,因大家都还惊魂未,不敢造次,只有听说一两例两处夫妻的案子,还有些城里见识了世面,回去后提离婚的,终究是无伤大雅:在城里是好,但毕竟要有根基,如阿霞这样,一年也只做几个月的活罢了,若是想在城里落脚,钱实在是不够,而且也不知道活是否做一辈子,了田地,总是不让人安心。

今年,听说这种故事就很了,只还登上报纸而已,如此阿霞也渐渐地转变了思想,觉得不再从前一样事不己不伸手了,以后还是要工地中的女工结成互保会,彼此监督,不让她们挣了第二份钱去,做事就只管做事,不想做事的人,不拦了想做事人的路。

因此,她今年的话要比去年,大数人,都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倒不在于名声——名声是一种期固在一处的人才要在意的东,这些四面八聚集到陌生处所的人,转眼又回去了,便是坏事做尽也坏不了名声,而在于大数女娘都想好好做事,不愿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耽误了自己挣钱。倘若因为有人张开腿,自己就少找了工,这自然是很难接受的。

“若是将也有女建筑队就好了。”不知是谁开玩地就这么说,“若是有气力的女大工起了,全都是女子,也有这么糟心事。”

话虽如此,但数人都觉得希望不大,大家做建筑工,只是因为如今就属盖房子、修路要人,纺织厂倒是还好,现在是全职的熟工人在做,并有什么冬闲的兼职缺,若是纺织工也按季节招人,大家还是更愿意去做纺织工——这两种工的收入是差不的,建筑工、修路工要的是死力气,纺织工要的是巧劲儿,绝大数女娘自然还是巧劲儿些。

只今年的确纺织工不缺,许女娘有阿霞她们的力气手艺,便只做饭,又或是打下手推车做杂活,收入是不如做工的的,一日便只差五文,一个月下也是一百文的差距。工地中,瓦匠、抹灰匠、水泥匠,这都是收入较高的大工,其次的便是有一把子力气,以搬重物,夯地基的力工,第三才是这些做杂活的小工。

如阿霞,她是个眼明心亮的人,在县里做工时,学会算水泥调的比例,而且懂得辨水泥粉的质地,她调的水泥总是浓稀得当,再加上自己力气也大,一日便得五十文,这收入是不低的,也有买报纸合订本的勇气,在她看,其实女娘要做建筑工也那么难,瓦匠、抹灰匠、木工所要求的力做农活也差不,吃饱喝足了,自然会滋生力气,只是夯地基,扛大梁,这些力工非得男人里不。真的要说,拉一支女子建筑队也不是什么离奇的事,只在于是否合算罢了,便是勉强拉得起,倘做工比男子的慢,那也是不成的。

但至少说,瓦匠、抹灰匠、水泥匠这些活计,完全以有更女娘做,阿霞是个数学脑子清楚的人,有些道理,一通百通,她朦朦胧胧的意识到,想要降低工队对于女工的顾虑,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女工的数量变,到让队在排除女工时,成本变得更高,高到比风险更高,如此,女工才不会受到就业上的限制。自然,不论男女,彼此之间互相监督也还是必要的手段,双管齐下才是道理。

因此,她平时是很乐意教给女工们于水泥的事,自己也很愿意去瞧抹灰匠做活,想着偷师学点儿,艺不压身,如此日复一日,阿霞在建筑队里的人缘就是极好,她说要逛超市,众女工虽然一样怯场,但有了她的带领,便也愿意鼓起勇气见这个世面。

“阿霞,阿霞!就说你去了哪里,原又是躲在这里看书了。”

因为是在中饭下午上班上课的间隙里,超市人不算,女伴们了楼上便很轻易地找到了阿霞,“要买什么便快些结账,不然下午上课要迟到了!”“好,好。”

阿霞便放下了手里的样书,从样书下头的篓子里拿了一根写了标号的筹子,准备送到柜台去——这个购买办法也是贴得到处都是,想买什么,拿小罐子里的筹子去柜台取货,在楼下买食品,楼上买衣服也都是一个道理,货还在库里,这只是个取货付钱的凭证。不过若是热的东,连筹子都了,那就是断了货,得等再补货才买。

万幸,这永惠超市的货源是很充足的,阿霞抓了两根筹子,同伴因看标价还惊呼,而是兴致勃勃地道,“我们已经有人在底下排队了——这里的东倒也不算很贵!早晓得,便早进逛逛了!”

“你们都买了什么?酱?”

做力气活的人,吃的都很咸口,酱实在是她们的恩物,至于二楼卖的衣服,虽然也眼馋,但尚且不是买的时候,得等年前结算了工钱,准备回家过年了,再量入为,过物『色』新衣。这些女工做活的时候穿的都是旧衣,如果是夏日,她们很只穿一件背心,用白布裹胸而已,每都是沾灰,再好的衣服也禁不住这么糟践几水。

但酱是真的忍不住不买的,哪怕只沾一点儿,那油香都让人满足得不得了,一干活仿佛都有劲儿,阿霞的几个同伴都嘻嘻地说,“是买了几瓶酱。”

“蘸馒头吃——一瓶若吃两三个月,也不算贵的。”

“我买郝君书,买了别家的,一样有油有辣子,香气上差了点,价格便宜了二十文呢。”

“反正先吃吃看吧!”

说话间,她们已经走到一楼,在楼梯上放眼望去,即便刚才已经赞叹过了,也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这世上竟也有这么货卖!从这头到那头,一个人快步走也要一两钟的地,全都是一排排的货架子,上头用铁锁玻璃瓶封着的全是样品。

还有悬牌,了粮食、调料、干货、腌货、甜品、咸货、小吃这七大部,中间是楼梯隔开,而每一部又有细,就说粮食部,按产地年份、成『色』、品种,什么吴兴县高产稻头碾,高产稻二碾、高产稻头碾一年陈、高产稻糙米一年陈,种类繁,让人眼花缭『乱』,都是各自有玻璃瓶装了一小瓶的样品,上头挂着标签,写了价格——比家里的米当然要贵了,毕竟是运过的,阿霞这辈子不曾榕城买米吃,也不知道这个价格在榕城算不算公道。

就这,还不算各种面粉、小米、玉米、红薯、土豆等等等等,调料更是五花八,连价比白银,一斤要价一百五十两银子的胡椒都有,阿霞看到的时候眼睛差点瞪,这个胡椒,样品只是玻璃瓶里孤零零的一粒,黑乎乎的东,这一枚就要卖个几十文罢!实在是贵得离谱,阿霞只去年在中『药』铺听说过这个『药』材,买活军以前,她的生活是无论如何也不这么贵的调料发生系的,甚至连听说的『性』都有。不料买活军这里,居然把它当做调味料卖。

因为时间有限,她只匆匆看了两个货架,便上楼去看书了,此时问问众人,也是一样,一格格顺着玻璃瓶看过,读拼音顺便学认字,还读货架上的标签,介绍不同商品之间的差异,这么点时候连调料区都有走去,而且也不敢继续往前去走——心思倒是所有百姓一样,真不怕这超市卖的东贵了,若贵,那便当是开了眼界,便好似去京城而到宫里走走一样,动不了贪心,只觉得稀奇。怕的实在是都买得起,而又似乎都有买的必要,那就是真的存不住钱了!

这永惠超市的货物,从调料看,价格实在是不算贵的,至少比村里要便宜,而且品种丰富得了,连调料都是如此,更何况那些干货、腌货了?还有甜品,掺糖进去的谁不喜欢?众人都是不敢看的,生怕一文钱有带回家,落了家人的埋怨,却又都想去看——这种矛盾的心,使得她们在购置奢侈品的喜悦之外,还有一点埋怨。

“好东是真的!不知道哪家有福气全买完了!”

“我真不敢这里,我这里就打心底难受,我要不知道这些也就算了,现在知道了,简直活都做不下去了!”

众人半开玩地说着,但其中或许也有一点真心,阿霞理解她,但不赞成,道,“那我还是要看看的,下物产这么丰富,我看了也欢喜啊!再说,陈列这么,又不是要你都买下,而是让那些有需要的人买上自己要的货。这是为了适应五湖四海做工的人罢!别说一般的百姓,我看就是吏目老爷家里也不会都买了吃,譬如那个胡椒,吃上的人有少呢?”

“说得好!”身旁便有个陌生的女娘着赞同起,“大姐真有见识!”

阿霞便冲她很沉着地一——她这几年是被人夸奖惯了的,从前脚底泥的生活也不同,早已练就了得的回应。“过奖了过奖了,随便说说。”

这个年轻壮实的大眼姑娘便着顺势加入到了队列中,打量着阿霞手里的篮子,“大姐爱看报纸啊?”

“这谁不爱看?我们村合订了一份报纸,从前有钱,跟着看了就看了,自己手里是有的,现在有钱了,想买以前的,很难买到,好不容易看到合订本,赶紧买下——这合订本销路应该也很好罢,我看刚才还有个依伯也想买,榕城这才被打下不久,原百姓们收集报纸也不便,一有很人要买的。”

“应该是这样,我也这么想,大姐脑子真灵活。”大眼姑娘便微微地赞同起,不一会大家就聊得投机了。“你们这是去上课吗?”

“是要赶紧去上课了,超市还逛完呢!也不知道回还开不开。”

“还开的,不过黑就得啦。”

这是自然的,这么大的地,入夜了便是有火烛也经营不了,大家都理解地点着头,“这个地,倒是真增见识!”

“也比一般的铺子好吧?”大眼姑娘问,“对了,姐姐们都是在哪里做工?”

“建筑工啊!”她有些吃惊,仿佛便更是肃然起敬了,也好奇地问道,“建筑女工的日子怎么样,好过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