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273章 诉苦大会

买活 第273章 诉苦大会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最开始自然是疼的,每走一步路,便仿佛刀割在心头一般,便是坐着不动,也常疼得想啼哭起来。四十年前,会折骨缠的婆子非常的少,手艺参差不齐,有些小姐妹的脚缠歪了,足尖不能向前,鸨母便不要她了,把她卖给过路的人牙子,所以小姐妹之间,为了活下去,都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脚缠得正一些,万不敢下地走动,有时候一整个月都坐在床上,不肯下地。”

“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上等瘦马便开始物色人家了,我就这样跟着第一个老爷,重新回了北方,那时候脚差不多已经定型了,因为老爷家资富裕,便是外室,也有七八个婢女服侍,几乎不必走路,那几年的脚还算好,虽然疼,但疼得还有限,只消是坐着,有时候便能忘掉这种疼痛,仿佛皮肉已经长好了一般。那时候以为一辈子都可这样下去,虽然走路不便,但也没有什么别的不好。”

“十七八岁起,便不太好了,第一个老爷家道中落,便把我卖去花楼——年岁也大了,做不得倌人,平日里专为调琴拨弦,此时身边已没了仆役,一应使费都靠自己,生活总要走动,便逐渐觉得走路痛,又因为住的房间低矮潮湿,平时常常沤烂了足心,疼痛非常……”

会堂内一片寂静,冯犹龙望着台下众女凝重的面孔,打从心底泛起不忍,几乎难以承受这般重量,他对买活军处反对缠足的文章,本来就是极为赞成的,但却也不太理解采风使那痛心疾首的语气,然则此时听到郝嬢嬢的言语,又见了这么一屋子或长或幼,有许多还稚气未脱的面孔,油然便也生出了一股激愤来——所谓名教之害,岂不就正在此处?但凡是个人,怎能忍心见得这样一个行当?真是磨牙吮血,令人作呕至极!

世道之恶,人心之无可名状,他一向是有所品味的,除了年轻时一段日子以外,冯犹龙也是绝迹青楼,并不以与伎女们诗歌往还、琴瑟和鸣为乐,市井中偶与脱籍女子言谈,也自诩自己是懂得民间疾苦,能品得人心三昧,但今日身临其境,才知道原来此前所谓的近俗,也不曾真正走入那些苦命人内心之中,似乎仍存了几分傲慢,多少有些想当然了。

本以为青楼名伎,便犹如神妃仙子一般,餐风饮露,最大的烦恼,无非是韶华易老,真心难寻。从未想过原来缠足之痛竟如此刻骨,而自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起来,同伴转眼消失,长大后又被数易其手……这些苦难如此真实,甚至隐约都能嗅到其中的味道,这哪里是所谓的风雅能够遮盖的?

“生了孩子之后,有几年还好,这东西总是时好时坏,总的来说,吃的好,便能稍微好一些,便有溃烂,下狠心剪去皮肉,也能自己痊愈,慢慢长好。但若是吃得不好,那么便好得很慢,痛得也是厉害。按照买活军这里的说法,叫做长期慢性炎症,如果附加营养不良的话,便是伤风感冒,也可能引起足部的感染,若是发起烧来,可能人就这么过去了。”

一个瘦马的流离史,被郝君书娓娓道来,从瘦马缠足,到巨贾外室,再到花楼琴师倡人,又被富商赎身,去了川蜀,如何又被逐出门楣,沦为流莺,最后落脚在郝家。从北方连名字也记不得的老家,到广陵,又去了京城,再回到姑苏,最后到川蜀,如今在买活军这里,一个小脚表子四十年来竟是走过了半个天下。她的脚有时好,有时坏,有时疼得轻,有时疼得重,总是离不开的疼痛。

她所见到的,则是折骨缠从扬州瘦马人家,再到姑苏伎家,再到官伎、各地伎女之中那快速的扩散,以及在技术扩散中,不可避免的折损,女子们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感染中死去了,除了同时被养在后院的裹足养女之外,谁也不留心这些女孩儿们的夭折。

在赎身的名伎中,又有多少人死在第一次生产时,除了同行的伎女之外,也没有人会关注,这年代,产育本就是危险的事情,而名伎们至少还好在一点,她们在从良时,已经有了多年的工作经验,至少也结交了一些姐妹、朋友,会去关心她们的命运,那些一开始就被聘做外室的瘦马,若是后院里没有一个也是瘦马出身的姐妹,谁会在意她们的死活呢?

“四十年前,同院子的十余姐妹中,最后被聘去做外室的瘦马,约有五六人,名字我都还记得清楚,童儿、依依、君卿……但当时便已失散,从来再没有听说过她们的下落,至于从前在花楼做琴师时,识得的姐妹,便是赎身出去,嫁做人妇,不几年也总是香消玉殒,说是命薄,其实多数和裹足有关。只是当时并不知晓而已。”

“不过,其实从前便是知道了,又能如何呢?在原来的境地里……诸位姐妹都能明白我的意思,其实活得太明白,又有什么好的?不如难得糊涂,自欺欺人,过得一日算是一日,甚至于有时病死了,也许还算是好命,免去了诸多的搓磨,有些苦仿佛真不是人能受的。便是我有时也不知道我怎么就撑着活了下来——有了孩子,会好上很多,孩子小时,想着不能让孩子没了娘,孩子大了,那也想着你这一死,他们该多伤心呢?”

据冯犹龙所知,郝嬢嬢有个孩子走在她前头,还留了个孙子,大概这孙子也是她新生的牵挂了。不过郝嬢嬢并未说起这事儿,而是平静地续道,“或者来说,人想要活下去,本就是一种不会消失的愿望,只要痛苦还没有压垮了这一层愿望,便总会设法活下去。”

“但,那就是真正的活吗?来了这里以后,才知道,原来并非如此,原本那只能叫行尸走肉、苟延残喘,离咽气也就只有那么一点儿而已。直到在买活军这里安顿下来之后,饭够吃了——脚,脚也能用酒精擦洗消毒,有药粉去肿,缓解了病痛,填补了饥饿,老身才感觉自己慢慢地活了过来。?这都是很琐碎的事情,甚至于过于隐私,仿佛不适合在这样一个有信王、吴秘书这些体面人物参加的场合中,长篇累牍地大谈特谈——当真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这场面或许是能让旁观者感到尴尬的,但不论是吴秘书还是信王,都听得很入神,他们并没有任何反感的流露,这也让冯犹龙心中不由有几分感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个政权的确有一个政权的气质,不可避免地会沾染到在其治下生活的所有人身上。这样的事,在国朝不可想象,但在买活军这里却非常的自然。

“靠做辣酱的手艺挣到钱,是意外之喜,也要感谢贵人提携。”郝嬢嬢说到这里,又向张采风使致意,使得他的脸又红了起来,“由此,有了钱,又有了手术可以做,虽然也有风险,但我活到这个年纪,倒也不会去忧虑那些了……”

她略微地说了一下手术的过程——做手术是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是清洗干净之后,躺上病床而已,随着一条毛巾捂住口鼻,大约一会儿之后,她便没了意识,再醒来时,手术已经做完了,脚上打了厚厚的绷带,有一种熟悉的钝痛,但疼痛之外,又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因为一直以来戳刺着足心的异样感的确是消失了。

“康复用了大约一个月,其实两周后便可以下地略微挪动几步了,一个月后,拆了绷带,伤口便可以碰水,可以站着洗澡。此后要穿着矫正鞋走路,重新建立足弓……”

“大概三个月之后,便觉得很久很久以前,几乎已经遗忘了的感受,重新回来了——可以随意地走路,甚至是奔跑几步,便仿佛是回到了五六岁以前的日子,便是走个一两个时辰,也不会有什么疼痛的感觉,步伐也能迈得很大……我今年五十岁了,可我感觉到如今我才算是真正地活着,所有的欢乐,一整个世界都显得更鲜明更真实了起来……”

其实,这些话许多都是《郝君书放足手术记》里谈过的细节,冯犹龙也是看过那篇报道的,但他仍是听得入神,不知不觉,颊边已是微凉,忙举袖拭去,再看信王,居然也在偷偷拭泪,那张采风使更是早已泪流满面了。台上众人中,反而是叶昭齐和吴秘书并没有流泪,仍是严肃聆听。

“这就是我的故事,说来普普通通,也未曾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若是硬是要说的话,便是靠着运气,红油辣酱卖了一些钱,下半辈子,倒是衣食无忧了,可以做一些想做的事情。”

“我儿对我说,他能出息,用不着我的钱,叫我以我自己开心为要,想怎么花便怎么花,那么我便想,我想做什么呢?回思前程,这一辈子,我最想做的便是两件事,我都是受过了其中的苦,第一件事,是人牙买卖,将人掠卖为奴,此后便仿佛丧失了一切权利……但这是一件很大的事,而且买活军已经为我实现了,我们买活军这里没有人口买卖,我能做的,只有每日虔诚祈祷六姐安康,祈祷六姐早日统一华夏全境,把这样天堂般的福分散播到更多人身上。”

“六姐慈悲!”

“六姐千秋万岁!统一华夏!”

台下的听众便顿时发自肺腑地高呼起来,甚至就连冯犹龙心中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激动,他一向自以为自己来到买活军这里,是‘良禽择木而栖’,属于理性的选择,对于买活军的政治理念,有些他是赞成的,有一些,他还是报以一种观望的态度,似乎并不多么的赞成与投入,但此时此刻,遐想着没有奴隶的世界,亦不由得仿佛涌来一股热血,想要加入台下的人群,一起疾呼——倘若……倘若从此之后,天下再没有奴隶,再没有受苦的人,这……这岂不是做梦也不敢想的好事儿吗?“第二件事,便自然是这折骨缠了。我们都是受过苦的人,我最大的心愿,便是从今以后,天下再不要有人受这样的苦,我们大家都能从缠足布中解脱出来。折骨缠这样的事情,从我的见识里,大概我是第一批这样缠足的人,它在世上已经流传了四十年了——好忍心的四十年啊!这样的事,也能存在四十年之久吗?这真让人觉得荒唐极了……是什么样的社会,能让这样的罪行流传四十年,还不断地往外去扩散呢?”

信王、张采风使,甚至是冯犹龙,还有冯犹龙身边的叶仲韶,都不免垂下了头,他们似乎感到了一丝羞惭,因为他们从前未曾意识到,而现在也无法再否认的东西。

郝嬢嬢缓了一口气,她并不留意这些人的反应,仿佛已经完全投入了自己的思绪里,对着喇叭和缓地说,“我最大的愿望,便是从我们买活军来了以后,往后的十年、百年、千年,那些新出生的女孩儿,不要再受这样的摧残。”

“我是受过苦的,所以我知道缠足姐妹们的想法,官府不能出钱做,也不能借钱做,是因为官府有许多的事情要考量,怕闹,怕惹出事情来,损害了百姓们对官府的信任。但我只是一介商户,我也是缠足女,我想我是无妨的,便是有人反过来怨怪,便怨怪我好了,我经受过这么多事情,又怎么会害怕少许人的议论呢?是以,我便写信请问官府,成立了这个放足促进会。”

台下顿时响起了如雷的掌声,许多女娘脸上是重重叠叠的泪痕,她们似乎想要剖白着自己的真心,表白着即便死在手术床上,又或者死在恢复期的感染之中,也不会怨恨官府,怨恨促进会,但也都不是未经世事的孩子了,正因为尝遍了世间的苦楚,才知道不能去担保旁人的人性,眼下的豪言,只是因为这样的事还尚未发生。

但郝嬢嬢既然这么说,便是对后续的事情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她笑着讲,“这个钱算是促进会给的,还是借的,其实也考虑了很久,若是借了不催,和直接给又有什么区别呢?”

“之所以算成是借,倒也不是因为害怕手术若失败了,要承受什么指责和埋怨,只是因为我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我一个人能帮得了多少呢?若是大家都能来伸一把手,前来的,帮后来的,年长的,帮年幼的,幸运的,帮不幸的……若是有能力的话,把这三十两银子的善良给传递下去,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件事。”

“诸位做完手术以后,不要惦记着这个债务,先去学习,去工作,去安顿自己的生活,过上几年,等你们的工作得了提拔,收入有了提高,三十两银子可以随手拿得出来的时候,若是能想到天下间还有许多姐妹们,还在等着手术——想着把这三十两银子,送到我们放足促进会,便是你们救了一个和你们此刻一样,想做手术又无钱,正在困境中的姐妹……那便是我的一点心思起到了作用。我便觉得这个放足促进会,开得十分的好了。”

“从我五六岁被妈妈收养时开始,便每每都有人讥笑,表子无情、戏子无义,像是我们这些的人,如烂泥一样,哪有什么真心?满脑子想的都是算计,别说对恩客了,便是彼此之间,又存着什么情义呢?可这句话我也藏在心底四十多年了——越是在烂泥里的人,便越是要互相帮助,我们能走到今日,多多少少,都仰仗了旁人的善心,往后,当你们把这三十两银子送回来之后,我想,姐妹们,我们也可以挺直腰杆,说一声,我们也是能帮助别人的人,我们也是有情有义的人,我们也和旁人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曾经在烂泥里,但我们也是顶天立地的人。”

郝嬢嬢将喇叭扬了一下,忽然有几分俏皮地说,“我的话说完了,姐妹们,放宽心罢,明年这时候,回来参加促进会的体育比赛,到时候我们来赛跑——看谁跑得最快!”

台下本早已是哭声一片,此时却又有人被她逗得笑了起来,一张张如花娇容,不施脂粉,又哭又笑,还有人流了些鼻水也不自觉,比往常在灯下招徕客人的娇媚不知要失色多少,甚至可以说是让人有些不忍直视,但便是这样的脸上绽放出了真心的,灿烂的笑容。忽然有个女娘站起身说道,“我本想借款的,如今我不借了,便算是我帮了个后来的裹足姐妹!”

先后不少人都在台下娇呼了起来,表示自己带了有私蓄,不必借手术费,还有人愿意将自己的积蓄捐入促进会中,这其中动静最大的还是那个鼎鼎大名的姑苏庄夫人,她双目热泪长流,起身要将自己带来的全部积蓄,都捐进促进会里,被众人连忙劝阻,促进会又声明了,单笔捐款最多不超过百两。

而至此,台下的气氛,虽然依旧激动,但仿佛也已经不再那样患得患失,那样紧张,仿佛心中久已存在的许多负载,随着郝嬢嬢的讲述,也随之倾泻了出来,不再像是一块大石头一样,永远压在胸口,让自己的一颗心,仿佛从来都轻快不起来似的。

这些女娘们第一次感到,自己和身边的人,和买活军的人建立起了链接,她们都是从烂泥里跋涉出来的人,也都愿意向还在烂泥中的苦命人伸出自己的援手——尽管她们在工作上、生活上,还没有完全融入买活军,但有了这样的情感在心中,她们也不再觉得自己难安其位,是此地的异类,总被旁人用异样的眼神看待,也仿佛建立起了一种信心,她们可以进入到新生活中去,即便会遇到困难,但她们有生以来,第一次不再是孤注一掷、自欺欺人地逼迫自己相信——未来,或许也可以不再是一路向下,滑落进深渊之中,未来也可以往上走去,比此刻更好。

这就足够了,对希望的相信,是在迟疑中不断反复,不断质疑又不断自我说服的过程,或许在今日之后,她们还将陷入烦恼和犹疑之中,但在这一刻获得的喜悦和希望,又是如此宝贵,宝贵到她们愿意流着眼泪来庆祝这一刻。而这复杂的心理,哪怕连她们自己都说不出所以然来,但在这一刻,任何人都可以感觉到她们的欢欣,她们的委屈,她们的希望。

谁能说她们不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呢?

冯犹龙望着台下一张张面孔,心头百感交集,身边叶仲韶附耳轻声道,“风尘之中,亦多英雌。”

他是几乎从不履足这些地方的,因此有此一言,冯犹龙却早知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道理,他轻轻地摇摇头,但却也并非是否认叶仲韶的说法,只是低声说,“迷途半生,终知今是昨非……仲韶,我误了,我悟了……以后我再不写风月情痴了。”

“青楼楚馆,何来情痴?只有一团团的血泪……唉、唉、唉!姐姐,我今日悟了,我算是走出来了……”

他少年时,也曾倚红偎翠,当时倾慕名伎候女,山盟海誓,想要为她赎身,只是银两还没凑齐,候却别嫁富商,这是冯犹龙一生隐痛,自此绝迹青楼,多年后犹然难以释怀,词句中偶见‘姐姐’。其中幽怨之意,犹然缠绵悱恻,或许他几十年也没有想明白,为何自己的一片真心,却换来了候女的如此对待。

叶仲韶对这桩往事是知之甚详的,只不知道候慧卿是否也是小脚,但风尘中人,即便不曾裹脚,所受的限制难道就真的宽松了去吗?如今按郝嬢嬢声口想去,也不由微微叹息:数十年过去,想来候女亦早已不在人世,又或者被富商转卖,又或者难产而亡。而她不信冯犹龙的真心,还有什么可说的吗?对她们那样的女子来说,生活的真相,是竭尽全力却仍难免命运的挣扎,哪还有多余的心思去考量情爱?

仕宦公子,与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上的苦命人谈情说爱,强求他人真心以待,何其傲慢轻佻!

“爹。”叶昭齐忽然往父亲这里靠近了一点,叶仲韶看了女儿一眼,便明白了她的意思。他再没有不赞成的道理,也相信老友也和他一样有类似的想法,对女儿微微点了点头,便看了冯犹龙一言,他也已从伤怀中走出——那毕竟也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两人目光一对,便是各自会意:昭齐定是想要捐出自己的收入,而戏社这里,下一部创作出的作品,也可以部分收益捐给放足促进会,烂泥中的人,都晓得互相援手,站在干岸上的人,倘若还自诩君子,又怎能对他们的苦难无动于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