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277章 军消化十八芝

买活 第277章 军消化十八芝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从新泉县码头到附近的船坞,水泥路最近正在修,要走夜路是很不方便的,水路半个时辰,便可见到前方巨大船坞在海面上投下的阴影:一个一个密密麻麻的作塘闸门龙吊,在船厂前方的沙滩上依次排开,远处是长长的防波堤,这东西是买活军来了以后新建的,为的是让前来鸡笼岛贸易的海船,有一个躲避台风的港湾。

船厂就设在不远处的一片浅水湾中,人们先在沙滩上挖出沙坑,又从别处排掉海水,形成深坑,在深坑中又架起密密麻麻的脚手架,这个脚手架一直往上延伸,直到和‘作台’连成一片。有些轻的工具,便从作台上方往下放,若是有很重的木头要往上运,那就要用到设在作台上的龙门吊,因此,从海面看向船坞,虽然看不到一个个深深的作塘,但还是能看到用来操纵闸门、运送物资的龙门吊那高高的身影。

这个龙门吊,也是买活军兴发出来的新东西,一样样的‘生产工具’,带来的真是奇迹一样的转变,就说船坞的数目吧,听说敏朝的宝船厂,全盛时期,也不过就是七个船坞而已,但新泉船厂却是足足有十个船坞!

这还不是全部,平湖也有船厂,云县也有,至于长溪县、泉州、马尾、鹭岛,原有的船厂,买活军也都把它们修复利用起来,他们的船工学校,已经有学生毕业了,水兵数量也在两三年中不断地增加,买活军从完全没有水军,再到今日已经足以纵横在华夏近海,只把十八芝视为自己重要的补充力量,而非是全部水上力量的来源,说起来也不过是数年而已……

哪怕是一年以前,郑地虎也没想到买活军的海上力量会扩张得这样快,当然,这可以说是买活军吸收了十八芝队伍的结果,但他是十八芝首领,自家人知自家事,十八芝归顺,最大的作用其实是让买活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鸡笼岛,拥有了一个气候宜人偏热的粮食生产基地。要说别的,那顶多是起到了一定的协助作用,是锦上添花,但却不算是雪中送炭。

总的说来,去年的选择并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地方,对谢六姐来说,鸡笼岛是必取之物,只是看怎么去得到而已,结果基本上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是十八芝的命运。十八芝选对了,那便是蒸蒸日上,所谓的‘双赢’,现在十八个兄弟,连着几百个心腹海狼,最大的烦恼便只是考试成绩,其余事情上,实在是没有什么不顺心的。

待遇上,好吃好喝,身家丰厚,前程上,想上岸做富家翁的,悉听尊便,买活军赎买他们海船的银子,足够十八芝在云县过一辈子奢靡的日子,大做交易所的生意了;若是还喜欢走海那自由自在的日子,领着船队走南闯北地做买卖,也有两三艘大船归他们号令,都装配了红衣小炮,让他们或往南洋,或往东洋而去,顺带着还能丰富水文,记录洋流丰富海图。

有了大罗天星盘和世界经纬图,即便迷失了道路,只要天气晴朗,也能勘明方向,找到回家的路,这两样新技术,真是一下便让航海变得容易得多了,这让许多喜爱走海的汉子,便更痴迷于出航了——若不然,住在买活军治下,虽然各式各样的享受五花八门,却偏偏于声色上限制严厉,对很多早习惯了靠海后放浪形骸的汉子来说,长住在这里,让人处处都觉得束缚,还不如航去壕镜、长崎,又或者武林、广府那样的大埠,自有许多买活军这里没有的娱乐在等着他们。

十八芝这几兄弟中,最为桀骜不驯的是李魁芝、刘香芝二人,他们都是自领了一支船队,南来北往地为买活军做贸易,大有‘听调不听宣’的味道,除了学习大罗天星盘,也要来了世界经纬图,求了红衣小炮之外,对于买活军的其余事务,兴趣并不浓厚,总得说来是很游离于鸡笼岛秩序之外的,这大半年来,除了回港补给交账之外,并没有太过问买活军内的事情。

而施大芝等人,虽然也对鸡笼岛的经营很感兴趣,但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和买活军水兵的博弈上——他们还是很希望能维系自己对船队绝对的统治权,就像是十八芝此前一样,虽然名为结义兄弟,但实际上却仿佛合伙做生意一般,个人有个人的船,郑天龙也不会越俎代庖,把手插到别人的船上去。

但买活军这里却不是这样的做法,首先,买活军所有的兵丁都一定要识字,而这就让施大芝等人很不悦了,因为他们现在不被允许抢劫来往商船,水手的待遇肯定是要降低的,若是还让他们识字了,能看报纸了,那他们怎么还愿意做水手?迟早定是要去做别的岗位,这不就等于是在公然地挖他们的墙角?

十八芝有钱,但这有钱,除了他们做海上生意之外,也因为他们给低级水手的钱并不多,而且在人身上严格地限制他们的移动,一般船只靠港时,这些低级水手都是无法上岸的,除了往往是心腹的高级水手之外,这些低级水手只能在母港上岸,回老家渔村去探亲,这里有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禁止他们去打听别的岗位到底收入多少,让他们只能死心塌地跟着自己干。

慢慢地,从新水手变成老水手,运气不好的,不够伶俐的,逐渐都死了,而没死掉的那些,便成为了心腹,得到了好处,也就会更忠心地维系这样的秩序,并且深信这也是为了新人好:“小孩子心不定,知道得太多没好处,谁不是这样苦出来的?”

但现在买活军不相信这些,他们的水手待遇也是很好的,不但吃得好,而且拿得多,一个个都透着那么的机灵,那么的勇敢,从质素上来说,十八芝的水手里八成以上都无法和他们相比。这些兵丁不论是学东西还是办事,那个脑子真不知道是怎么转的,快得几乎是不可思议,倘若还是从海事学校毕业出来的,那就更不得了了,简直就是个多面手,会扬帆,会修船,会开炮,会用大罗天星盘,会看世界地图,算经纬度……只做个水手,当真是屈才了,至少那也该做一艘船的船长才好!

事实上,买活军也正是这么做的,他们培育起来的水兵,很多都被派到十八芝的船队里去,充当高级水手的位置,腾出这些人去接受培训,培训通过之后再回来换岗,还有很多‘实习期’的海事学生,取代的则是低级水手的岗位,施大芝等人便是想要抗拒,却也是师出无名,因为去了的水手是会还回来的——而且他们也的确非得派人去学校不可,甚至自己都要去学校学习,不然,红衣小炮的射击角度该如何算,谁能知晓?有了红衣小炮以后,海战该怎么打,这是不是只能在学校里学?

除了李魁芝和刘香芝之外,十八芝中其余人都去新榕县上过海事学校,他们一边上扫盲班,一边给别的学生上水战课程,可谓是痛苦万状,很多人生平第一次对自己的智商产生了怀疑——要说也都是识得一些字,看得懂账本的汉子,说到水战,更是个个都有心得,但要把这心得总结成课程讲出来,这‘备课’的过程,怎地让人不抓耳挠腮?

直是急得恨不得把学生们装自己脑子里去,让他们自己看,自己学,又或者学了那醍醐灌顶的异能,来一个学生灌顶一次,也省得他们通宵达旦地备课,却还备不出个所以然来!

好在,这样的日子在三四个月之后,总算是结束了,十八芝为了早日摆脱给别人上课的工作,不约而同地努力学习,先后从学校毕业,各奔前程,施大芝他们也开始领航走海,他们手下的儿郎们,也多结束了自己的课程,回到了船上来——虽然还是老船、老人,但其中有多少被买活军笼络过去,却不好说。

而且一支船队中,至少也有一名买活军派出的通讯官,手里拿着‘传音法螺’,在海上没有风暴,天气也不错的时候,可以随时和总台传信——这也就意味着,船队不再是他们的私人王国,在船上发生的一切,买活军都有可能知道,哪怕是到了外港,也一样有一双眼睛,一张嘴巴,可以随时向谢六姐报告他们的动向。

不过,虽然有这样的弊病,但传音法螺的好处也是无穷无尽的,大到完全不可能拒绝——且不说海上船只彼此联络,在战事、商务的便宜了,只说一点,那便是传音法螺可以预告台风,这一点便让所有船主都不可能放弃。

若是往年,台风季出海,只能靠岸慢走,便是如此也有风险,因为望见风,不代表在风来以前能找到避风港。但现在有了传音法螺,那就不一样了,譬如壕镜有了风,而且看风势是往东北走,很可能会路过鸡笼岛,那么壕镜的传音法螺一旦通知过来,鸡笼岛、平湖岛的船只便可以立刻进防波堤中躲浪,而在附近航行的船只,也可以临时折向,避开风口。这里一进一出,每年至少都是数十条人命,两三艘大船,至于沿海渔民的性命,那就更不必说了!

平心而论,如果郑地虎还是个水手,在船主和谢六姐之间,他会更信服谁,他觉得这是完全不用去考虑的问题,倘若他说是船主,那也只是因为好汉不吃眼前亏而已,走海的人,命都在天妃手里捏着,遇到海难,那是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哪怕只有一个名号,都会自然更崇敬天妃,更别说谢六姐还赐下这许多法宝仙器了。

除了李魁芝、刘香芝的船没有传音法螺,水手也不曾去上课之外,其余施大芝等人,哪怕再是一心自主,船队里的水手上学归来以后,按郑地虎来看,其实也就等于是完全被谢六姐消化殆尽,成为了买活军水军的分支。

而郑家五兄弟连着他们的拥趸,对于这大势,还是看得比较明白的,他们比较主动地交出了手下的船队,几乎是完全让渡给了买活军,因此,他们的生活是相对比较安稳的,待遇也最好,颇有几分买活军心腹的味道。比如老首领李旦侄子,李国芝,他是直接去云县做生意,已经俨然是个安稳度日的富家翁,其余人若还有雄心的,也都各居要职。

郑天龙在造船厂,督造船只,这是个要紧的岗位,而且手里有大量银钱进出,可见谢六姐、陆大红对于郑家人的信任。陆大红又安排郑地虎到新泉县等县府去‘观政’,汲取内政的经验,其余几兄弟,也都是在各种部门或者学习,或者奔走,这也符合买活军对郑家人的规划——有朝一日,封建东瀛。若是如此,自然不能只是一打了之,如果不想被架空起来,只做个空头首领,那么内政外务,方方面面,你们得有人会吧?

不能说买活军待郑家不好,接触过买活军之后,郑地虎的眼界大为打开,已经意识到征服不简单,统治更不简单,绝非自己起事前所想得那么容易,至少在征服以前,必须想好了征服之后的治理模式和生产形式。他在新泉县的这几个月,也的确是在试着尽心去学(虽然时而也想烦躁放弃,觉得若不能出海环球航行,那就做个安稳富家翁也不错),但越学却越觉得仿佛和买活军的所谓‘道统’,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这种打深心里并不认可,却还要强迫自己去学的感觉并不好,郑地虎一路话都不多,沿着防波堤驶到码头,下船往造船厂方向走去,一路上遇到几波巡夜人,均是容色严肃,哪怕识得郑地虎的面容,也一样要问过名字,验看过腰牌,这才给他放行。

大哥带兵,还是严整!郑地虎心中不免也有几分自豪,低落的心绪也振奋少许,问过郑天龙正在会议室开会,便去办公楼等他。因他无事经常前来探望郑天龙,造船厂众人都知道他的身份,也并不阻拦,郑地虎在会议室外隔着玻璃窗站着,见到大哥在灯光照耀下,正对着黑板指指点点,不断和手下探讨着什么,雄姿英发、精神饱满,自有一股昂然魄力,郑地虎心道,“大哥倒是乐在其中!”此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郑地虎看了看表,这会一直开到八点半,郑天龙才散会出来,笑道,“二弟怎么来了?叫你久等了,走,陪大哥吃个晚饭,再去看你侄子!”

郑地虎道,“大木应该已经都睡了——大哥,再忙也要定时吃饭。”

郑天龙哈哈一笑,“一听就是跟你阿松嫂子学的口气。”

虽然船厂就在新泉县边上不远,若水泥路修好,不过是多半个时辰的路,但到底来回不便,郑天龙一家平时住在船厂这里,只有学校放假时,阿松才会带着儿子、侍女回新泉县玩耍。二人要去吃晚饭,也没有别处去,船厂外并没有营业到太晚的饭摊,若不想麻烦阿松,便只能在船厂食堂请大师傅开个小灶。

大师傅是郑家老人,本就住在厂里,一听传唤,顿时欣然而出,炒了一盘肥大的花甲,略放了一点辣椒——郑天龙因为谈判时的一场误会,视不能吃辣为奇耻大辱,一直在锻炼自己吃辣,已经可以放少许辣椒酱了,至于东瀛青椒,更是不在话下。

又蒸了几个螃蟹,这都是养在池子里,预备明日给造船厂员工做的菜里挪一些出来的,造船厂的伙食,的确是没的说,因为在海边的缘故,海鲜的确是不缺的,郑天龙一边掰螃蟹,一边说道,“买活军要在新榕县那边兴建一个海鲜养殖场,此事你可知道?还要来这里养海带。”

“有听说,听说连对虾也能养,不知真假——接下来开荒的土地,又要种蔗糖,我看四五年内,岛上怕不是要住个百万人了。土人只怕都要被赶到山那头去住了。”

鸡笼岛上有一点是最好的,那便是有一条纵贯山脉,能够挡住夏季的台风,很显然,若要发展农业,山脉西侧是更好的区域。本地的土人数量不多,而且不善农业,要么在山脉中采集捕猎为生,要么在山脉东侧从事渔业,之前荷兰人、十八芝在岛上时,他们多数是避而不见,很少和外来人冲突。

买活军来了以后,大肆开荒,土人更是都逃到山脉西侧去了,少数胆大的,肯靠近买活军的,买活军也不欺负他们,而是让他们中会说一些汉话的人来当老师——总之还是上课,买活军实在是太喜欢上课了,连土人都教!

而且,说起来,大家都是谢六姐的活死人,都是奴隶……郑地虎和土人,在买活军眼里似乎也没什么分别。想到这一点,郑地虎便觉得嘴里的甜米汁都有些没味了,见四下无人,便将今日和于大郎的一番讨论复述给大哥听,他记忆力倒是很好,口说手比,几乎是全背诵了下来。

又有些愤愤地道,“这也太没道理了,大哥,世上人本就分三六九等,这是一句‘大家都是六姐的奴才’能抹杀的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是说人人都能当王侯将相,又不是说世上哪个人的地位都没区别。若真是如此,那还拼什么?不如回老家做个富家翁去!”

郑天龙先听于大郎的分析,倒是颇为动容,边听边点头,似乎大有认同的意思,但听了弟弟这一番说话,不由也是哈哈一笑,道,“二弟,说什么糊涂话?这又不是什么离奇的话,我们都是上帝的牧民,兄弟姐妹之间,本就没有阶级。”

郑天龙本就皈依过移鼠,甚至还起过一个洋教名,郑地虎几乎都快忘了这点,此时听他引述传教士的布道词,一时大感异样,忽又发觉自己的抵触的确没有什么道理:移鼠的说法不也是如此么?甚至仔细想去,佛、道两家,不也是讲究所谓众生平等么?为何他对这些说法,根本无有丝毫抵触,但却对买活军的平等思想,如此骇然?

或许……或许是因为这些教门的说法,不过是说说而已,郑地虎清楚,甚至于和尚、道士、传教士也都清楚,世俗自有世俗的一套,而买活军的平等,却是已经被贯彻到了世俗中,甚至于,按于大郎的说法,还是买活军做什么事都又快又好的诀窍所在。

郑地虎怕的不是平等,而是平等中蕴含的这巨大的力量,他畏惧着被这平等所解放的芸芸众生——天下间所有受苦的人,倘若都平等了,都解放了出来,他们的力量该有多么阔大,便仿似山呼海啸,这……这岂是哪个英雄豪杰,能够驾驭得了的么?

他所畏惧的,似乎是熟悉的天下的消失——那由少数的英杰来决定天下大势的模式,似乎将随着所有人的普遍识字,民智的开启,而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一种郑地虎极为陌生的游戏,以后,以后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这么简单了,百姓们将难忍耐丝毫的苛待和愚弄——他们识了字,吃饱了,便不再是那些双眼空茫的,半如兽半似人的东西了。

以后,不再会有万人敌了,不再会有一剑霜寒十九州了,能治理这样的百姓的,不可能是一两个人,一两百人——必须是一两百万人,天下将不再是豪杰之间彼此的博弈,而是人群与人群之间的博弈,原本争霸天下的规矩,已经随着民智的开启而完全碎裂。

郑地虎所畏惧的,正是自己在这样的游戏中,和所有人都置于一个平等的起点,他可能多走了几步,但也只是多走了几步而已,曾经浴血打拼而来的,慧眼投机而来的,他以为绝不会失去的地位,在全新的游戏之中,压根就不值一提!

他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高高在上,而郑地虎不得不承认,有时他也不是那样的勇敢,此时此刻,他甚至感到了一丝畏惧,为着即将到来,那浩瀚如烟海的竞争,当和他竞争的人,不再是那么少数一些‘人上人’的时候,郑地虎便完全失去了信心,说实话,他并不觉得自己一定会赢。

这是一种对于未来很遥远的恐惧,他很难完全说明白,但郑天龙是懂得这个弟弟的,他要比郑地虎更成熟的一点,便在于郑天龙经历过的起落很多,他并不以为从前的风光,一定能转化为日后不可撼动的优势,人生就是如此,你冒过险,流过血,得到的一切,也可能随时都转头成空,又要从头开始。

郑地虎以为自己成功进行了一次政治判断,便能永远在买活军体系中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至少是高级奴隶的地位,永远有一批‘人下人’来承托他的成功,但郑天龙却不敢如此托大,他有时的确会过于小心,甚至被辣椒酱吓到,但正是这份谨慎,让郑天龙始终保持着一份谦卑,十八芝的投靠,已经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回报便是他们现在都还活着,没有泡在海里喂鲨鱼,这便已经完全足够了。

至于说,对买活军的政治观,有没有挑剔的余地,有没有不服的资本,在郑天龙看来,答案是很显然的:阿虎需要好好摆一摆自己的位置,另外,还需要将自己的眼光,再放得长远一些了。

“阿虎,你对买活军的吏目,应当是很熟悉的。”

他掰下一根蟹腿,慢悠悠地咬着,“就比如说,陆将军,平日也时常去纠缠她要仙手机——以你所见,陆将军的地位高不高?”

“高。”郑地虎表示自己对陆大红是很服气的,“陆将军应当是军中六姐以下的第二人了。”

郑天龙问,“那么,六姐是菩萨仙人,暂且不问,我便问你,你觉得陆将军会希望买活军这里,真正人人都能平等,她哪怕是作为第二人,也没有丝毫优越可言吗?”

郑地虎其实人并不算很笨,只是对于买活军这种千古未发的谬论,实在是难以去接受而已,被大哥稍一点拨,不由立刻陷入沉思,郑天龙见他面上神色变化,不由也是一笑:这傻弟弟是有些开悟了。

“便是陆将军以为,人人平等是好的,她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活死人,那么,谢二将军呢?谢家其余人呢?我们熟识的连厂长呢?这些买活军的骄兵悍将,这些为了买活军受过伤流过血的人,你觉得他们能接受这样的说法吗?便是立了功,也便只能赏些金银财宝,赏些政审分,除此之外,于生活中没有任何特别,甚至连自己的子女都管不了……你觉得,他们能接受得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