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307章 必然的诞生

买活 第307章 必然的诞生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这样有赚头的生意,不能让毫无根基的小姑娘做了去——郑天龙的这句话,和范十三娘把她的养生药丸子卖到十文一枚一样,都是让人不舒服,而在此时又很合理的事情。这是一个盐铁专营的年代,几千年来,朝廷一直都在介入民间的生意,养生成药这么有赚头,前景这么好,不行,这生意不能由你一家独大,我官府要在你家入股,或者更直接一点,我官府要没收了你家的生意,只给你们一些小小的官职作为补偿,这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你觉得不合理?那你去告官啊——《卖炭翁》的故事,可不只是卖炭翁而已,单个的商户在朝廷面前是没有招架之力的,就说敏朝那里,前几年国库空虚,以九千岁为首的阉党,开始盯着富商找事,哪怕是身价巨万,被阉党盯上,也是动辄家破人亡。在这个时代,财为势之余,通俗地说,你能赚多少钱,是由你的靠山有多大决定的。

生意做的越大,找的靠山腿就要越粗,如果只是走街串巷的货郎,又或者是一个小铺面的掌柜,那你和衙门中的吏目交好,便可以安稳做生意了,也没得人来谋夺你的那点家产。但若你是一县首富,那你最好祈祷自己的亲戚中有人考过举人,自家是本地大族,足以庇护你的生意。

如果你是范十三娘这样,一出手就造成全境流行风尚,聚敛了令上层都心动的财富,顺便开启了一个极有前景的新行业的话……那么在敏朝,这门生意迅速地就会成为某个达官贵人的专营,很可能被皇帝归入皇庄,又或者成为朝廷的‘专利’,专利最开始的意思,便是‘此行之利,由我所专’,他人是不能前来染指的,在封建社会,你要赚钱,首先要具备的是相应的权力和身份。

这样的氛围,客观上一定是会抑制商业的发展,商人最大的追求,便从无限的利润,转为无限的权力。谢双瑶穿越之后,就有深深的感觉,在封建社会,皇权是无所不在的,商人必然会感到极深的压抑感,也急于摆脱自己的身份。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有许多来自于制度的漏洞,但又时常被制度本身蛮横地抢劫。

这样的情况,是需要去惊奇的事情吗?不是的,在如今的世界上,这就是通行的道理,拥有权力的统治者,甚至连理由都不需要,便可以对被统治者进行公然的掠夺。全世界都是这样子的——除了买活军这里。

买活军这里,之所以吸引全世界的商人,哪怕是被他们从鸡笼岛赶跑的荷兰人,都还来和他们做生意,便是因为买活军的规矩非常的完善,没有什么漏洞可钻,而且,他们也一向很守信用,很遵守自己的规则。

因为这一点,尽管买活军的港口也有非常严厉的规矩,也经常吊死人,甚至于缺少对水手来说有极大吸引力的风俗业,让他们甚至没了上岸的动力,但船主们还是勤勤恳恳地在买活军的港口中四处停泊。

他们也非常积极地阅读买活军的报纸,对于广告那一栏,哪怕是海外的商人,也要让通译仔细地解读着其中的商业信息,买活军的官府,一发布求购信息,他们就立刻去搜求其物,前来贩卖,丝毫也不担心官府会翻脸不认人。这一切,都是因为买活军的官府,通过几年来的行动,在商人中建立起了自己的信誉。

可以说,外来的商人,在买活军这里,对商业环境的感受是很良好的,他们和官府的关系也很不错,商人们来过几次,学懂了规矩之后,大体都能遵守,他们也非常热衷崇拜谢六姐,并且还有些商人自发地在家乡散布着六姐信仰,还有买活军的教材。

这一切,全因为他们感到买活军并不歧视商人,也不欺负他们——直到有了买活军的‘不欺负’,他们才能感受到,在原来的环境中,他们所一直承受的歧视,其实是一种苛待。

但,这是外来的商人,买活军把他们当成了通往他们家乡的触角,也的确是因为结交了这些商人,私盐队才能在那么多地方顺利的建立堂口,一路上也不会遇到太多的阻碍。给予这些外来商人一些特殊的待遇,对买活军来说也的确能收到好处,而且,远来是客嘛,一些款待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而本地的商人,感受到的就又不太一样了,买活军这里,若是要做糊口的小生意,譬如开个早点摊子,做个走街串巷的货郎,那么所感受到的都只有买活军的好处。而一旦想把生意做大,便立刻是束手束脚了起来,规矩不但非常的新,而且相当的多,他们所熟悉的那一套,现在不管用了,甚至反而可能会带来祸患——孝敬长官、打点上下什么的……倒是依旧可以做,但做了以后,要承担全新的风险,可能因为贿赂被送去做苦役。

这是一种在以前几乎不可想象的限制,当然,如果大家都不打点,对商家来说,也是省了一笔开销。但其余的限制,便让人很是无奈了,谢双瑶以及手下的吏目,都有接到类似的反映:买活军这里的生意,相当的不好做,除非是做外销生意,否则,在本地若是想要做生意的话,很容易就会落得亏损的下场。

这是因为买活军的官府,在商业上前所未有的活跃,而且民间的商铺也很难予以竞争的缘故。官府的商铺,如果能做到物美价廉,那么他们的竞争力是非常强的,因为其天然就是一个强大的商业联合体,而且承受亏损的能力要比个人的商铺强得多。

比如说粮铺——当然,说粮铺是有些过分的,因为买活军对粮食的贸易把握得非常严格,时不时因此杀人,但即便真的有私营的粮铺,和官府的常平仓竞争,他们也是竞争不过的,因为买活军官府的常平仓和敏朝不同,敏朝的常平仓,是各府、各县自负盈亏的,但买活军的仓库则是全省统一管理,他们内部发达的交通,使得库存可以方便的调动,也就是说,官府可以近乎无限的以低价吃进粮食,在需要时再近乎无限地用低价出平粮食——粮商又是很本地化的行业,最多能调集一县的粮食,他们是没有办法和集合了一省之利的常平仓竞争的。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也罢,衣食住行也好,甚至是票号、钱庄乃至镖局,所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生意,又哪有能和买活军竞争的?买活军一出手,必定是挟工业化的威力大杀四方,终端销售商还好,换个地方进货,店一样是开的,但生产商几乎就只有被买活军兼并的命运。说白了,买活军其实就是如今全天下最大、最有实力,也最能竞争的大生产商。

这也使得买活军治下的商人,除了终端销售之外,就只能做经销批发的生意,想要丰厚些的利润,便只能从事对外贸易,承担长途运输的风险,辛苦地赚取极力带来的差价——范十三娘的确是个人才,她是第一个找到了买活军弱点的生产商,在中成药保健品这个大有前途的蓝海中,买活军的生产是不占优势的,因为他们暂时还没有掌握大批量出药材的技术,而范十三娘也意识到这一点,抢在买活军之前开始发展这方面的技术了。

范十三娘能不能竞争得过买活军呢?答案是显然的,虽然谢双瑶也不是很懂栽培药材,但很多此时的药材也是食材,比如说山药、黄精、薄荷,这东西在后世是很普遍的食材,现在卖的贵,可能是因为种不得法,或者种子不好,产量上去了,价格不就下来了吗?

这方面的文献她应该是搜有不少,而且是她的专业,她可以自学,比起范十三娘还要雇人慢慢试错,还要找地,买活军的优势是极其显然的。买活军进入这个行业之后,范十三娘也就只能吃些边角料了,若是她自己量产药材的努力失败,她能赚多少钱完全要看买活军的脸色——买活军的同类产品卖多少,她就只能卖多少,如果她从买活军这里进货,买活军要她赚得多,她就赚得多,要她赚得少,她就赚得少。当然,她也可以从老路子进货,只是,那样成本就打不下来了,这且不说,买活军还可以通过种种商业上的手段,向她施压,促使千金堂只能向买活军进货。这种生意上的手段,现代人哪个不能说个一二三四?买活军可以通过这种手段,高级地掠夺走大部分商人的利润,使其最终成为综合体的一部分,对市场几乎毫无影响力。

谢双瑶可以肯定,买活军的厂子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哪怕是一个起点,范十三娘还在为药田选址奔走的时候,买活军的厂子就可以直接在鸡笼岛上圈地了,衙门能提供的方便,是商人完全无法比较的。但问题是,范十三娘恰恰也证明了一点,那就是若市场上完全没有活跃的民营经济,那么市场对于需求的反应,一定就是异常迟钝的。

就譬如说市场对于这种成药的需求,被培养出来多久了?云县这里已经繁华了多少年了,居民手里也多少都有钱了,这一点从房价的上涨便能看出来,但云县的医院,迄今为止也只能说是在外科手术上有些成就,内科上,没有什么突出的进步,还有就是防疫上有些特长而已,云县的居民在医疗方面的需求有多可观,只看千金丸便晓得了。

公家的生意,真能当成自家生意来操持的,又有多少人?谢双瑶也不是说自家的吏目就不尽责了,但为公家忙,和为自己忙,爆发出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倘若市场上没有民营经济,虽然在再分配上,谢双瑶就享有了绝对的主动,可以有效的调动资源,但郝君书辣酱的崛起,以及千金丸事件,不免也让她有所感触,如果完全没有民营经济,那么将来国内的市场,恐怕会有些死气沉沉了。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当,由官府专营也是理所当然。”

谢双瑶和徐子先谈起此事时,徐子先也赞成她的顾虑,“而且,因为这些事是要紧的,能得到上峰的关心,往往也能做得很好,由官府专营,是让人放心的。”

至于其余一些无关痛痒的领域,譬如调味品、保健品,以至于一些基本需求之上,较为奢侈的衣食住行,买活军也不比强求一定都要由自家经营,徐子先以为,如果能解除了关于剥削的疑虑,通过一些手段来限制商家的利润和规模,对于民营经济采取开放鼓励的态度,似乎也并无不可。

“这些东西,无伤大雅,做得好不好,上头也不太关心,只要够用即可,即便在设计中,已经通过地域性的同行竞争,来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但要说如千金堂一样敏捷前瞻,那也是办不到的,做多错多,尤其是如今举报信写的如此方便,大量吏目照章办事、明哲保身,这是可预见的结果。”

谢双瑶认为这是合算的,虽然会牺牲一些创造性,但长远来看,大家都照章办事,整体收益还是较高。因为一旦放开了太大的口子,随着自由度一起出现的将立刻是规模庞大的贪污。不过,这政策也的确会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官营厂子有一大部分整体活力不足,脑子笨,转弯慢,对市场相当的傲慢,是不会如范十三娘一样,完全沉下心去聆听市场呼声。而且,这也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譬如说,对于商户掌握权力后的担忧,在这种制度中就能完全消失吗?权力是始终存在的,不存在于商户手中,它会完全回到谢双瑶手里吗?如果没有,它又去了哪儿呢?

对于这些模糊的担忧,徐子先的感受或许是淡薄得,他从已知的条件出发,只能推出一个结果,“如此,鼓励范十三娘继续经营,甚至给予一些扶持,这不是利大于弊的好事吗?六姐为何一再犹疑呢?”

谢双瑶沉默了一会,也少见地露.出了苦笑。

“大概是因为我始终还有一些顾虑吧——徐先生,如果说,在这世上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我去畏惧的话,那我也只会畏惧这个东西。”

“它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至少,我找不到绕开它的办法,它似乎是社会形态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我又很清楚地知道,它究竟有多么的可怕。”

“六姐怕的是——”徐子先不由有些动容,却也非常迷惑,他和谢六姐已经接触几年了,对于她的一些威能,也了解得很清楚,在徐子先看来,这世上真没有什么人物,能配得上做谢六姐的劲敌,甚至让她也感受到了一丝不确定。

这一定是天人们在仙界也未曾解决的劲敌,徐子先本能地分析了起来,只有这样,才会让谢六姐也有一丝不肯定,因为她并未完全地战胜过它,所以并不知道未来将会如何推演,在事前,也没有全盘的预估和展望。

“是什么东西,竟如此棘手呢?”他不禁便轻声的,不安的询问了起来。

“是一种极其贪婪的东西。”

谢双瑶回答他,“是一种永不休息的东西,是一种近乎无所不能的东西,也是一种天生就蕴含了邪恶的东西,我希望——我也相信……”

她的声音里有一丝叹息,但最后还是刚硬了起来,充满了决心与魄力。

“这也将是一种注定失败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