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321章 农耕陷阱

买活 第321章 农耕陷阱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买活军……那是南方的一股势力。”

这个汉人马奴叫做郑十儿,不过,他更常见的名字是‘狗奴才’!庄园的管事一向这样叫唤他们,不过,郑十儿身上还是比农奴多了一点肉,马奴可以吃马的食粮,只要不太过分,管事们发现不了。

他们的消息也比农奴要灵通,因为马奴得伺候着马,牵着它去做辅兵,女金人的军队在不断扩充,但他们的人数却扩张得有限,作战时,他们不得不大量使用汉人、高丽人和鞑靼人做辅兵,这些马奴去过前线,和其余辅兵混在一起,消息就这样,在奴隶中不断地扩散了开来。

“他们虽然在很远很远的南方,但是,他们有船,去年他们给东江岛运了很多补给……”

郑十儿的声音很低,但是他脸上焕发出了异样的光彩,“还有非常威猛的大炮,买活军来了以后,东江岛变得厉害起来了,他们已经夺下了狮子口,红衣大将军就披挂在墙头,主子们在城墙下丢下了上千具尸体,狮子口,他们打不下来了。”

他的声音里有一种不合适的喜悦,因为这对他们这些马奴来说,其实是个坏消息,战事实在不好的时候,辅兵和民夫是最容易被驱赶着前去送死的,这一点哪个政权都一样。辅兵只能希望主子们战无不胜,这也意味着他们能跟着喝口汤。

但郑十儿还是禁不住偷偷地为东江军的崛起而欢喜,他告诉巴图尔,“现在,东江军依托着狮子口,开始往内陆进来了……他们的行踪一直传到了盛京!”

但这和巴图尔又有什么关系呢?一开始,巴图尔对于买活军的消息是很颓废的——买活军再好,那也是汉人的军队,巴图尔是个鞑靼人,自然,现在鞑靼和敏军结盟了,但这并不妨碍汉人敌视鞑靼人,他们也没什么好为自己分辨的,鞑靼人在边关的行径不比女金光彩多少。

但他还是很愿意听到一些买活军的消息,巴图尔欢迎一切外界的信息,即使郑十儿只能用点来表示地理位置,他先在泥地上画一个点,表示这是农庄,再点一个点,表示这是盛京,最后再点一个点,表示这是狮子口,“我们从农庄出去,走五天,到盛京,在盛京待了十天,又走了十三天到狮子口。”

郑十儿认为,这代表着东江岛很难触及农庄,因为他们要先推平了盛京,不过巴图尔却知道,这只能说明大部队要在盛京听从派遣,从农庄到狮子口的到了可能比郑十儿想得要更近,因为,很明显,郑十儿这次出门归来之后,农庄的看守力度比之前更强了,看来建贼也感到,农庄可能受到东江岛的威胁。

因为这一点,巴图尔感到了解一下买活军和东江岛的事情还是有必要的,只是郑十儿也就知道这些,他还知道一些很玄乎的事情,都是辅兵之中传说的——据说,买活军非常虔诚地信奉着一尊在世的真神仙,这个真神仙赐下了红衣大将军那样威猛的炮火。

而且,他们还会很多其余玄乎的神通,什么千里传音、万里平波,买活军的船在大海上来去自如,走得飞快,而且永远都不会迷失道路,不会遇到大的风浪。甚至于说,谢六姐还掌握了一门神通,即便是远在千里之外,一怒之下,也可以毁灭一城,那种神通叫做‘大□□’,据说谢六姐在降世初期,便牛刀小试地展露过这种神通,轰掉了好几十里外的一座海岛。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哪怕是黄教的上师都不敢说自己拥有这样的神通,巴图尔很不以为然,他觉得这也未免装神弄鬼得太过了些,不过,童奴儿似乎对这个买活军,是很当一回事的,几个月后,连农庄都感受到了氛围的变化:他们的大汗,对于汉人要比从前客气得多了,便连农庄的管事,都收到了晓谕——以后要对汉人农奴客气一些,不能再不顾他们的死活了。

管事们似乎很不以为然,但他们的行动也有了轻微的收敛,至少农奴们可以吃饱了,脸上逐渐地有了一点点血色。因为管事们都得到了告知,明年不会有新的农奴补充进来,大汗要颁布招抚令,此后凡是俘虏,都可以直接编入八旗,直接当个百姓,而且原本的土地也照旧给他们耕种,和朝廷一样,每年缴税就行了。

童奴儿一定是受到了外界的压力,这是巴图尔的第一个反应,他是很有些不可置信的——买活军居然真能让童奴儿,这个硬扛着鞑靼和敏朝两大压力,起兵立国的老寇,都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居然让他都调整了自己的政令,开始对汉人采用了怀柔手段……远在南方的买活军,能有什么办法影响到盛京的童奴儿?甚至,还保护了这些在异域为奴的汉人?

汉人似乎又出现了了不起的大人物了,就像是数百年前,那个讨食的南方乞丐一样,这个统治了中原大地数千年的古老民族,又再一次地强盛了起来。巴图尔心中很难不生出感慨:这就是族裔的力量,当族裔的势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哪怕是异乡的奴隶,都能感受到来自族裔的保护。女金人对汉奴,再也不像是从前那样肆无忌惮了,但在巴图尔看不到的地方,鞑靼马奴或许还在承受着女金贵人泄愤的抽打。

幽居在农庄的巴图尔,对买活军的好奇便日渐攀升了起来,他和马奴们闲聊起了这个南方的新势力,总能听到些新消息——农庄也是养马场,足足养了二十多匹马,这些马经常要被抽调去盛京应役,因为农庄的主人,13岁的小台吉需要锻炼自己的骑射能力,也开始逐渐参加一些征战,而农庄安置的,正是这位受宠的小台吉下属的一个牛录。

这样一来,农庄的消息便比之前要灵通一些了,来往于两地之间的马奴们,可以从盛京设法搞到一些外头的新消息:买活军发了报纸,这是让童奴儿非常恼怒的事情,他发了很大的火,但从此后对汉人比之前更好了,所以,报纸上一定说了什么。巴图尔非常想读一读报纸,但这是办不到的事情,现在的辽东,和巴图尔被俘虏时比,要不太平得多了,马奴们在路上行走要非常小心,因为东江军正在半岛上肆虐,他们到处地攻打农庄,掳掠人口,随后把他们送到东江岛上去,在那里转运,卖到买活军那里——女金贵人说这是在卖猪仔,他们非常卖力地宣传这一点,叫百姓们小心,遇到东江军要知道反抗,不要傻乎乎地就跟他们走了。

但听信这话的人并不多,因为任何人都能打得清楚这个算盘:在辽东的日子已经这么苦了,便是被卖到南方去,也不会比现在更差。辽东很快就乱了起来,马奴们也受到了严格的监视,现在,太多汉人奴隶暴动起来,反过来杀了庄园里的监工以及妇孺,把头颅堆成京观,成群结队地往狮子口方向逃去,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不愿再过这样猪狗不如的生活了。

这样的事情,不需要很多,哪怕是几例,都会带来很坏的影响,奴隶们会更加蠢蠢欲动,而女金人终于发现,辽东如今的汉奴,数目已经多到了让人不安的地步——这些汉奴如果拧成了一条绳,有数十万之众,女金人就是杀到刀都卷起来了也杀不完那!

那么,就只能让奴隶们的日子也过得比以前稍好一些了,但这样的事情,是不容易办到的,因为女金人的后勤非常的吃紧,往年能运来粮食的晋商——他们的头颅就悬挂在狮子口的城墙上,悬挂在锦州城的城门里,现在,辽饷不再是晋商负责,而全交由买活军来运,实报实销,绝不贪污,准时送到,没有任何人能半途抢掠!

就像是敏朝和鞑靼人已达成和约,围剿建贼一样,买活军的立场也是非常鲜明的,他们用粮饷和红衣大将军,给东江军,给关锦守军带来了牢靠的底气,也给他们带来了坚定的决心:

买活军让两系军队联手,对于辽东和内陆的走私商路做了最彻底的截断,让敢于吃里扒外,往敌军走私的晋商付出了血的代价——满门抄斩,家产充公。也让辽东整整一年见不到一粒来自内陆的粮食!

童奴儿几乎要气得发疯了——马奴们说,他在盛京发了很大的火,杀了很多大臣,但是,这改变不了事实:女金人的粮食不够吃了!他们甚至连优抚那些后来的汉民都做不到,许诺中的税负足足加了一倍,而汉奴们,他们吃得比之前好了一些,但这好光景不过持续了几个月便结束了,因为庄园里也没有多少剩余的粮食,原本的积蓄都运往前线,充作军粮,女金人距离吃人肉,也只差这么一步了。

汉奴们是恐惧而幽怨的,这样的情绪在庄园中蔓延了开来,而女金人明知道庄园中的奴隶,因为童奴儿新发的善待汉民的政策而怨气深重,他们也没有多余的举措来疏导这些怨气——汉奴们觉得,自己至少比新投靠的人要来得早,但却无法拥有自己的土地,现在还要重新遭受原本的那些虐待,他们感到女金主子们,对他们实在是太不公平。

确实是不公平,但童奴儿也不可能强令所有旗主、牛录退出汉奴,他这么做等于是自绝根基!

巴图尔从来没有见过买活军的人,也没有听过他们的声音,见过他们的武器,后金的局势,就在买活军一步一步的行动之中,变得像是坐在放满了柴火、浇满了油的毡包里一样,一下就危险起来了,他们缺少的似乎只是一点火星,整个辽东半岛就会陷入动乱之中。

现在正是女金人要拧成一条绳来度过危机,搬掉柴火的时候。面对此起彼伏的暴动,老女金选择了放弃对关宁防线的攻占,仅仅是转为防守、包围,把大量的兵力放在镇压境内动乱,以及攻占狮子口上了,他是打钉了主意,要在冬天来临,狮子口和东江岛的交通变得更为便利之前,打掉狮子口,让辽东汉人少了这份念想,也少了闹事的目标!

但,狮子口是这么好拿下的吗?

被东江岛完全占据的狮子口,似乎就是那点火星,狮子口是通往东江岛的路,是辽东汉人的生路,买活军,这个名字起得真好,买活军用辽饷和大炮,买来了辽东汉人的生路,买来了遍地生生不息的火星。当巴图尔从郑十儿那里听说,马奴们直接从庄园送马去了狮子口,并且又一次见证了后金攻城的失败之后。他知道,这点火星子已经飘到了农庄里。

是时候了。

巴图尔是个懦弱的孛儿只斤,但他毕竟也是个孛儿只斤,一个合格的鞑靼军官。

鞑靼人最擅长的是什么?

不是驯马,不是放羊,鞑靼人祖传的本事,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