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397章 白面包!白面包!(上)

买活 第397章 白面包!白面包!(上)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罗保禄,九十六分——你的最后一个大题又没写‘解’,扣了一分,这很不应该哦。”

“莫祈平,一百分,很好,你差不多可以准备进高级班了,说起来,莫祈平,你现在在做什么工作?有没有打算考算学专门学校?”

“回老师的话,我现在在做通译。”

两个弗朗机汉子出现在班级里倒也并不显得突兀,事实上,算学中级班的教室主要还是以成年人为多,大部分孩童从扫盲班毕业后,要一步步地考出初级班,考入中级班,至少需要三五年的时间,只有已有一定基础,头脑又足够灵活的成年人,才能在几个月内学完方程、几何、数列等一系列知识,并最终掌握简单的立体几何——大部分百姓只要在中级班考了一定的分数也就足够了,没有打算去读专门学校的人,可以不必继续上高级班。

目前来说,只有那些想当吏目,想做账房,想做工程师的百姓,他们是热衷于来上数学课的,大部分人学会九九乘法表,能够计算百位数的加减乘除,也就足够日常生活使用了。像是莫祈平和罗保禄一样,几个月内就从初级班一直上到中级班几乎毕业的学生,已经足够吸引老师的注意力了,年轻的老师手里拿着试卷,饶有兴致地翻动着,和他们闲聊了起来,“也是,现在云县这里的外番,十个里有十个,不是在做通译,就是在做翻译!怎么样,你们的语文学得如何?通译可没有翻译赚钱呢。”

“语文还可以,也进入中级班了,但还没有毕业——我的目标就是做个好翻译,所以我打算集中精力把我的语文成绩再好好的提一提。”

“那你的政审分可是低不了了,如果你会说南洋话,那更不得了,我们现在倒不太缺会说弗朗机语的人,但是,我们很缺会说南洋话的通译。”

确实,这可都是写在买活军的报纸上的。

通译指的是口译,翻译指的是书面翻译,这二者约定俗成有些不同——通译管的主要是商务、外交上的事情,譬如说弗朗机人、红毛番来做生意时,通译可以帮助他们学习买活军港口的规矩,教他们如何通过考试,同时也为他们撰写双语的合同和文书。而翻译呢,则主要是指翻译买活军这里的科学著作,同时也把一些海外的图书、故事翻译成汉语,进行故事、文章的转译。

翻译的难度,肯定要远远高于通译,通译大多数都是口语,而现在大部分通译,不论是华人也好,洋人也罢,都是能说不能写的,像莫祈平这样能够书写一手流利汉字的传教士,已经是非常少见了,但是他也还不能夸口说自己能做汉语和弗朗机语的书籍翻译,这在移鼠会也只有一两个传教士能够做到。

利师傅可以,现在京城的汤师傅也可以,但是他们翻译的速度也很慢,而这还是把西洋的书籍翻译成浅显的汉语,文字可以由华夏教友润色,但是,把深奥的汉语典籍翻译成拉丁文、弗朗机文,移鼠会的教士们几乎没有人能做到,莫祈平正从买活军的教材着手,不过光是算学课本就已经够他喝一壶的了,有些东西他可以理解——通过阿拉伯数字和算学符号,数学的语言就写在公式中,哪怕没有文字,只要能看懂公式的原理就能理解,汉字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但是,怎么把这些汉字的意思解释给傻瓜们听,这就有点难了。

不过,哪怕他还不算是个好翻译,莫祈平这样会说会写,熟练掌握红毛番语、弗朗机语——不过现在红毛番和弗朗机这个词已经有点不够用了,因为在敏朝,红毛番指代了荷兰人,也指代了英吉利人,弗朗机也指代了两个国家,虽然现在合二为一,但语言还是有些不同的。

弗朗机人已经不再封锁华夏海域了!壕镜成为了所有国家的商船都能靠岸贸易的自由港!

这个消息正在往外传递,盘踞在巴达维亚的红毛番因此非常的喜欢,而英吉利人一收到信件,也立刻从天竺扬帆东来,他们是真的一刻都没有耽搁,壕镜在买活军手里封闭了半年,刚一开港,英吉利人的商船便抵达壕镜,进行了规模不大但却意义重大的交易——这是英吉利和华夏贸易之始,那一天还有人来拍照纪念呢!这些有幸被拍到仙镜里去的活死人们,无不荣耀非凡,倒是英吉利商人,虽然已经经过解释,却还是战战兢兢,满头冷汗,显出了他们没有见识的乡下岛民的一面。

莫祈平虽然没有入镜,但实际上,他也是那时被邀请过去的通译之一,他对汉语也很熟悉,这于云县是很宝贵的资源,在这个壕镜大开关,四方蛮夷商船齐至的时候,他想要挣钱那可太容易不过了。莫祈平之所以还回到云县来学习,只是因为壕镜的学校还没有开设起来,而且,壕镜有许多他的老相识,现在都还没有从囚禁状态中解脱——

譬如主教菲力佩,他现在几乎是个很熟练的面包工了,还发明了一款脚踏揉面机,因此受到了买活军的奖赏,但是,还没有商船敢于把他从壕镜带走,莫祈平也不愿帮这个忙,所以,他回壕镜是很低调的,连所谓照片都没有去拍,有意从镜头前溜走了,活儿一完,就立刻回到云县来继续他的学业。

“会说南洋话的华人倒是很多的。”莫祈平他们曾去过南洋,对于现在报纸上的热点是很能和老师聊一聊的,这会儿已经是下课时间了——分数公布完了,学生们自然知道自己是要留班还是可以去进修下一阶段的课程,因此,老师的时间是很充裕的,莫祈平提议请他去校外吃顿海鲜,老师犹豫了一下还是含笑拒绝了。

“师道尊严!”他对两个洋人说,“本该是我来请你们吃,但我确实囊中羞涩——刚凑钱买了一套房,现在一屁股的债,既然还不起情,那我还是老实吃食堂去吧。”

于是莫祈平和保禄就跟老师一起去吃食堂,他们是很热衷于在云县这里结交朋友的,由于他们成绩优异,而且绝口不提传教的事情,不像是一般的传教士那样惹人讨厌,所以半年间已经有了自己的交际圈子,认识了不少洋番通译——徐子先大人也介绍了一些曾经的教友给他们认识,不过现在大家不太说信仰的事情了,一个个都在努力的学习,莫祈平还和使团的孙初阳大人一起上过算学提高班,这个是私人开设,精讲数学的收费补习班。

算学这一块,他和保禄的成绩是很不错的,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家庭教师教过不少,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语文、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学科吸引了莫祈平近乎所有注意力,原本他也得到了扫盲班和初级班的教材,但是,自学汉语教材,总没有听人上课来得生动有趣。

而且,在云县人们还可以做化学实验——莫祈平和所有传教人士一样,对神奇的化学试验非常着迷,这在宗教里可以不叫做化学,叫做神迹制造法,而且他很快也得知,在华夏,有些化学知识也确实是江湖骗子的把戏:这种时候,两个弗朗机人就会心地笑起来了,他们感觉到虽然隔了千山万水,有不同的肤色和长相,但是华夏和西洋之间也有许多东西是完全一样的。“听说云县食堂是整个云县最好的饭店。”

既然说到吃食,当然免不得谈到云县的县衙食堂了,正是饭点,三个人进食堂时门口已排了长龙,有许多小食量的学生便选择去门外的打包窗口,现在云县这里一份饭两人吃的情形,比以前要少见了,有人在打包时还会专门吩咐一句——“少饭,多了浪费。”

这些多数都是在云县好几年的学生,他们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家里的境况要比从前好得多了,或者大家都有工作,或者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手里又宽绰。不再需要打一份饭,回去把那几块炒蛋均匀的分给孩子们,自己吃些炒蛋的汤汁浸润到的米饭——只要是肯干的人家,在云县这里老老实实地卖上一段时间的力气,家里又没有病人,这样的家庭就不用往嘴里抠钱抠得太狠了,也不必占这点食堂的便宜。

“你的饭能给我些吗?”

也有些学生细声而羞涩地询问着要少饭的同学——刚来云县,一穷二白,能省则省,现在天气凉下来了,食堂这里的白米饭,加了同学的赠予,拿回去可以再吃个两餐没有问题,这样一日三餐就都有了着落,等于五文钱管了一天的饭食,住宿上再花个五文钱,按最低一日二十五文算,就能存下十五文,一个月能存上四百多文呢!

莫祈平和保禄当然不必如此了,他们做通译的收入是很丰厚的,只要能和海贸沾边,又是稀缺人才,一个月五两十两银子是轻轻松松的,因为他们是按一单生意来结算,有基本的酬劳,如果服务得好,东西方的老板也会包红包,给小费,回头客带回头客,若是肯舍得来上课的时间,一个月二十两银子怕不是都赚得。

当然,这两个小贵族还是有些眼界的,他们的见识不止于此,学习是现阶段的重点,而且是最赚钱的事——这些都是黄金也换不回来的知识啊!有什么东西能宝贵得过知识吗?钱?知识就是源源不绝的财富!

一个月,一个人能收入五千块钱的话,在云县就已经可以生活得非常好了,如果能赚一万元,那他过的简直就是天堂一样的日子,莫祈平和保禄只有两个人,但是他们租了一套加装了抽水马桶的小院子,还花两千多元重新雇佣了张妈夫妇——张妈他们来到买活军这里以后,就自动失去了奴隶的身份,现在莫祈平要给张妈开工资,管她吃住,还要给她和老张交人头费,他和保禄自己也要交,因为通译是自由职业,并不是衙门给他们安排的事情。

即便是如此,他们也还剩下一万多元可以花销那,由于他们并不打算买房,手头简直松快极了,莫祈平先买了许多书——买活军的书实在是太便宜啦!他什么都买,甚至连《增广贤文》、《鸳鸯错全本》、《何赛花巧种田全本》都买了回来,也不管自己能不能看懂。

其次便买药,千金丸、养生丸、龙虎人丹、清凉油,什么成药只要有出他就大量买入,并且做笔记进行详细的注解和研究,莫祈平认为千金丸是天才的发明,他本人在一次风寒感冒之后,有晨起作呕的毛病,连续含服千金丸若干天后,自然痊愈,再也没有犯过。而且夏天的时候,清凉油兑水这比卖得很昂贵的花露水还要清凉。

花露水当然也买了,但香水已买不到,据说买活军现在敝帚自珍,从前的许多奢物都陆续停止售卖,只能用政审分来兑换,莫祈平他们只能通过花露水加酒精来擦腋下:出门前如果这么擦一擦腋下,体味会清淡上不少,这是谢六姐去过一次壕镜之后,报纸上突然开始宣传的养生知识,莫祈平猜测东方贤人六姐菩萨应该是被臭到了。

高浓度酒精,这也是买活军的特产,它兑水服用的风味非常差,而且说是喝多了会瞎眼——最重要的是卖得比酒要贵得多,所以暂无人喝它,洋番通译们倒是普遍购买,他们发现用酒精打在纱布上,擦了腋下之后,体味的确能够有效的减轻。至于花露水,加不加就完全是个人的选择了,因为它也是很贵的,还有很多不同的香型,什么桂花味、茉莉花味儿、月季味儿,一旦买一瓶,那就由不得想要全买了,莫祈平就收集了全套,这可花了他不少钱。

在吃上,他们的享受也一样多。海鲜锅是天天有得吃的,红酒也能买到,张妈毕竟在壕镜生活多年,莫祈平终于教会她做海鲜炖锅了。

一般来说,他们一周吃两到三次海鲜炖锅,两次意大里亚的通心粉,他很可以欣赏华夏的美食,但这些毕竟是他从小吃到大的东西,莫祈平有时还会想念面包呢——还是酸溜溜的,有点子牙碜,灰扑扑的那种面包,来了买活军这里以后,那样的面包现在吃不到了:买不到面粉。

买活军这里的面粉,质量最差的也比得上领主家筛出来的面粉了,麦麸是几乎没有的,最便宜的面粉叫八五粉,就是皇帝家的面包大概也只能用八五粉来做的,做蛋糕用六零粉,这里的八五和六零是出粉率的意思,一百斤麦子能出八十五斤面粉——用六零粉做的蛋糕,比莫祈平吃过的所有蛋糕都要更加美味得多!

那口感,轻盈得就像是云朵,那入口即化,香甜醇厚的感觉……莫祈平从来没在西洋吃过这样的蛋糕,往常,王公贵族的宴会上才能吃得到的蛋糕,是一块很瓷实,很坚硬,粗拉拉,有点儿木渣渣,甜滋滋,外头披上了厚重糖霜的东西,那东西和买活军的蛋糕差别之大,简直让莫祈平不好意思再搬出自己的‘时间大盗’论了。

唯独的缺点,是这蛋糕并不很甜,至少对弗朗机人来说,他们要在蛋糕上浇糖浆,再配酽酽的苦茶来吃,才感到够味。生物老师说这是人群的区别,亚洲人是全天下对甜味最敏感的族群,一样的糖他们已经觉得足够甜了,但白人和黑人却都会觉得淡。

这样有趣的知识,是让人非常沉醉的,而那浇了糖浆的蛋糕更是花多少钱都值得品尝的好东西。不过,能吃蛋糕的机会很少,因为做蛋糕需要牛奶,而南方的天气很炎热,夏天时并不出产牛奶,保鲜是很大的问题。

但面包是天天可以吃的,两个弗朗机人在食堂外排队时,一个黑大汉恰好经过,他不知道保禄他们和老师一起吃饭,便很热情地招呼了起来。

“喂,杰罗尼莫教士!保禄长官!”他挥手叫喊着说,“你们还吃食堂吗?快和我去吧——云县的第一家面包房今天要开业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