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435章 接风宴

买活 第435章 接风宴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鞑靼人是不爱吃米饭吗?是不爱吃腌菜吗?是不爱吃汤饼胡饼吗?若是如此,圆朝官宦也不会享受中飞快地堕落下去,战斗力数十年间就跌落了几个档次了。此前草原的食谱中没有这些东西,其实主要只是一点——太穷了,仅有的一些商品,要换取更重要的茶、铁,而茶还在铁前。

甚至连汉人那里的食盐,虽然明显质量比鞑靼人的湖盐要好——鞑靼人吃的都是盐湖天然析出的青盐,吃是可以吃的,但不能吃多,吃多了人会不舒服,不如汉人那里上好的官盐——但,就是贵族也不会都吃官盐的,他们不能助长这样的风气。

按照买活军的说法,是因为这种青盐的杂质很多,有一些矿物质是人不能耐受的,吃多了会有中毒的危险。青盐要经过提纯,才是能入口的食盐,不过,鞑靼人可没心思去做这些,一般他们也吃得不多,鞑靼人不做腌菜,除了菜难得以外,还有就是这种湖盐做出来的腌菜是苦的,压根就无法食用。

当然,菜也的确难得,而且,因为边关的盐是商队送来的,数量很有限,边关的百姓有时候还要到边市来买口外盐,自然延绥镇这里的腌菜数量也不多,不够卖的。所以,巴音一家才会把腌菜煮土豆粉,当作是新鲜的美食献给满都拉图。

这样的局面,随着买活军的商队到来,被完全打破了,买活军那又便宜又好的盐一来,三四个月间,腌菜、咸酸菜之类的商品,在市场上就遍地开花了,百姓们自己过冬都做腌菜吃,这样一来,延绥镇日常的饮食就得到了丰富。

边市上也因此出现了咸菜铺子——这些常年的铺子,都是在房子里的,一个个大肚坛子,上头一半是木板,一半是玻璃板子,可以清晰地看到下头的咸菜:疙疙瘩瘩的榨菜、酸芥菜、盐酸菜、豆豉、泡的辣豆角、茄子、辣椒等等,又有甜辣口的泡白菜,洒满了辣椒粉,要吃时拿剪刀剪成一节节的,有些人家就用泡菜来做汤面,也是很丰富的滋味,又能吃到一点菜蔬。

“买点海带干吧,再带些调料回去,这样王帐能随时做点泡发海带的小菜吃。”

巴图尔建议满都拉图,“这能治大脖子病,海带里有碘,有些大脖子的人,就是因为缺碘的缘故,偶尔吃吃海带干是很好的——不贵,自带咸味,虽然腥臊,但当药吃也没这个讲究了,南边的人还吃海带绿豆的甜汤呢。”

他现在当真是见多识广了,随口说出的谈吐,都叫人钦佩,鞑靼人最佩服的就是阅历广的人,认为他们的智慧本身就是很宝贵的财富。就像是海带绿豆甜汤——满都拉图哪里知道这是什么呢?这里两样东西他都没有吃过,更不说把它们都煮成汤了,但是,巴图尔明显就领略过,那么这就是他强过满都拉图的地方了。

“这些泡菜我都很喜爱!”满都拉图如实说,“价钱也便宜得让人发笑,一袋羊毛就能换一小坛子!”

羊毛的丰盛,使得草原这里多了一个大宗商品出售,鞑靼人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底气也足了,看到一样东西,他们可以想着买,而不是抢了。那么,他们当然看着什么都想要了——也因为有了他们的购买,延绥镇这里的边市可以赚到钱了,有些在整个西北都十分稀罕的吃食,也被商人们搬运了过来,成为了鞑靼人的见识。

“糯米年糕这个东西,也就是在这里吃吃罢了,本身运来的量并不多,而且要吃得现做,留不了几天——后院有现做的,咱们看看去。”

后院果然已经有一群牧民围着了,滚热的糯米饭倒到一个石臼里,两个汉子挥舞着木榔头,吐气开声,你一下我一下,狠狠地捣着糯米饭,越捣越粘,视火候的轻重,能捣出粑粑、年糕、米饼等等,都在一旁晒着,不少牧民看了都用鞑靼语笑着说,“这和我们做酥油一样,都是要靠耐心和手上的力道。”

他们还很好奇地去捣打几下耍乐,后院里的汉家伙计,也会说几句鞑靼语了,便和他们聊几句,夸他们力气大,又教他们说这东西的名字——用拼音写下来给他们看。满都拉图发觉,边市所有人都很乐于传授拼音。

“做生意方便,会拼音、会算数,就可以计算价格是不是公道——就不担心自己被狡诈的汉人骗啦!”

巴图尔哈哈大笑起来,“如果大家都会拼音呢,就能把养羊的一些事情抄写下来,回家给家人看,还有我们这里的商品价格表,也可以抄写回去,作为平时安排家里生产的参考——一年要怎么养羊,才能够得上来年买什么东西呢,这都得筹划呀。”

他的话是有道理的,但,这也确实是草原上从来没有过的变化,哪怕是圆朝,鞑靼人最得意的朝代,他们中大多数人也还是文盲。识字对于鞑靼人来说,虽然不算是一种特权,但拼音在草原上的扩散,似乎也应该引起统治者的不安。

但是……要仔细说的话,买活军推广的是拼音、汉语,而不是汉字,这就又有些不同了——会拼音的话,的确能看懂他们这里用拼音来标注的鞑靼话,这一点是不错的,的确养细毛羊要注意的地方也很多,尤其是备草料这一点——草原的草是有限的,羊群养得太多了,大家都吃不饱,总要有人损失,想要多养羊,那就得听买活军的。

买活军的办法是什么呢?是划分草场,种羊草、苜蓿草,还有买活军这里在大力推广的一种高丹草,这种草长得非常好,羊吃了精神好,不胀气,长得也很快,买活军认为,草原上不能和从前一样,爱长什么草长什么草了,要撒种子,种这些羊吃的草,如此,一处草场可以养的羊,要比从前多得多——如果沿河的地区,能种玉米的话,那就更好了,因为羊是非常爱吃玉米的,吃了玉米,小羊蹭蹭长,产肉、产毛都要比以前多。

口内的汉人,居然要教口外的鞑靼人怎么养羊!如果是几年前,满都拉图会哈哈大笑,甚至不会生气——这笑话实在太荒谬!但现在他可不敢笑了,口内的那个,人家是真神啊,细毛羊、高丹草种,就连他们给的苜蓿草种子都比草原上原有的更好。今年他带来的羊毛这样多,有买活军的一份功劳,仅仅是半年,收成就比以前好了两成——才半年!草场才只设了两个!

“这就是我们在说的单位产值的问题。”满都拉图已经和巴图尔坐在茶楼里吃点心了,巴图尔刚才提到的烤年糕送了上来,还有烤白粑粑,都是一个意思,在火上烤得微黄,皮是脆的,内里软糯,可以拉丝,吃在嘴里甜滋滋的,一小碗浓稠的红糖浆放在茶桌上,巴图尔拿起一个烤粑粑,把上头脆皮弄破,舀起一勺糖浆,加在豁口里,让糖浆和软韧的内里充分接触,随后递给山丹夫,“吃吧,我的宝珠——”

他转过头来,继续说刚才的话题,“现在希拉穆仁草原上有多少羊?十几万?几十万?谁也说不清,但大家都清楚的是一件事,两百只羊差不多就是一个草场一年承载的极限了,这就是单位产值,按照现在的养法,一亩草场一年最多能养活三只羊。”

满都拉图的算学不好,而且鞑靼人没有算得这么细的,他暂且没有说话,而是仔细而且珍惜地品味着烤年糕——年糕和红糖浆,这简直是……简直是绝了!那种香甜的滋味在口中伴着咀嚼不断放大,几乎让他完全无心正事了!

不过,反正他也不是负责计算的那个,满都拉图看向毕力格,毕力格愁眉苦脸,似乎连烤年糕都不香了,他的手指在桌上飞快地计算着,过了很久,才微微地点了点头,小声说,“差不多。”

“如果草场种的是紫花苜蓿呢?一只羊一年吃两千斤草,紫花苜蓿,一亩地一年可以产几乎一万斤,那么一亩地就是四只羊。满都拉图,不要小看这一只的区别,我们的草原是何等的广大,草场是多么的辽阔?就算别的什么都不改变,只要草场里种满了好草,那么每个牧民的羊群都会扩大三分之一,原来养两百只羊,现在可以养两百五十只——一年就多出产了多少羊毛,多少羊肉?多少羊羔子?”

巴图尔的语调变得很有诱惑力了,满都拉图身边的随从们,也都很有兴趣地仔细聆听了起来,鞑靼人没心机,但不傻,战士一定会做简单的算数,他们能听懂这里到底蕴藏了多少利益。“巴图尔少爷,你说的这可全都是好事啊,如果能成真的话,多养五十只羊,那牧民们岂不是天天都能杀羊吃了?”

“何止呢!”巴图尔大笑起来,他看起来太愉快了,“咱们今天吃到的好东西呢?牧民们难道就不能尝尝吗?他们也偶尔想吃咸菜,吃点红糖粑粑吧!”

谁不喜欢吃点红糖粑粑呢?至少糯米的价格并不是贵到承担不起,买上十来斤,在节日时做一盘粑粑吃,似乎也不算太过分吧?大家都看到了制作的过程,也不觉得这有多难,大家都是可以算的,如果多养五十只羊,一年的羊毛是二百斤,二百斤生羊毛是二十四两,如果制成熟羊毛,三十六两,再制成毛线那就是四十两,变成毛衣的话,六十两!

一年就多了六十两的出息!六十两能买多少咸菜,多少江米,做多少红糖粑粑了?能买多少马口铁,买多少好茶叶……当然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牧民们没那么多人手去打毛衣,就连制熟羊毛都未必能全部做到,但哪怕是生羊毛——这也是一年二十四两啊!

满都拉图人并不笨,至少他不觉得自己比巴图尔笨,按照他们从小互相熟识的情况来说,满都拉图觉得巴图尔和他是两块差不多的石头,但巴图尔去了南边以后,就变得很喜欢谈数学,而且,他也的确能让人感受到这里的区别,五十只羊能带来的差别,在计算中变得惊人、诱人。巴图尔说,“这就是数学的力量!

满都拉图,一定要好好学习算数,学习拼音,只有六姐菩萨会这么仁慈地把这两样宝物赐给鞑靼人,如果是以前,我们不知要付出多少鲜血,才能学到里头的智慧!”

羊汤、手把羊肉、羊肉烧麦,陆续都被端了上来,还有汇总成一个拼盘的酸腌菜们,野韭菜花的酱、辣椒酱,泡的糖蒜尤其得到了大家的喜爱——这也是原本没有的好东西,草原产盐不产糖,甜味的东西实在是太宝贵啦。

鞑靼人的味蕾,很少像是今天一样,受到如此丰富的刺激,平时哪怕是那达慕,他们也不怎么吃羊肉烧麦,只有在察汉浩特,这道美食才能屡屡登盘荐餐,这主要是因为希拉穆仁草原比较穷,面粉难得,烧卖也就逐渐成为台吉偶尔才能享用的美食了。

咸奶茶烧得也恰到好处,用的砖茶没有半点霉味,剁了青菜揉成的羊肉丸子、拌黄瓜、拌的烫野菜,食物不算多精致,但却也让草原汉子们大开眼界了,他们都比平时吃得更多,经过十几天的跋涉,今天的这顿接风宴实在让人满意,就是满都拉图也是大为展颜——按照医生的说法,他就是油吃得太多了,但在草原,不吃肉,不吃油大的奶皮子他吃什么?在夏日的延绥镇,他总算吃到了这可口的青菜,确实是草原上吃不到的东西。

这一顿的阵脚,一定是一碗羊汤下的土豆粉,粉条白生生地在羊汤中起伏,大家都加了各式各样的酸菜来配着吃,认为这确实是无上的享受,没有人不爱吃细软的精粮——鞑靼人的草原上,要是种得出大米小麦,你看他们爱不爱吃。

“嗝!”

“从没吃过这样好的饭食!”

羊汤土豆粉,要吃多少有多少,大家都吃得肚子溜圆的时候,又来了好几盘甜点,奶茶也给加满了,除了毕力格一边吃饭,一边还在斜眼看茶馆里其余客人手里的报纸以外,其余汉子们都已经是一副废人般的模样了,抱着肚子,打着饱嗝,瘫在椅子上眼馋地看着凉糕,想着墩墩再吃,还有人问,“这个黄黄的东西是什么?顶上那白白的,是奶皮子吗?”

“这叫蛋糕——在京城也不是什么便宜的东西,往后或许在边市反而能便宜些——”

巴图尔笑着说,同时又起身下楼,取来了几份报纸,递给毕力格和满都拉图,对满都拉图说道,“你的拼音已经学得很好了吧?来,给你看看我从云县带来的报纸——这可是今日才到边市的新鲜货,六姐下南洋的事情,已经说了一年了,你收到了几份报纸,看过了几份版画,听说了几个故事呢?

满都拉图,不是我说,如果搬到边市来住,你的消息一定会灵通很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