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59章 翻山越岭吴老八对统计学发生兴趣,陆……

买活 第59章 翻山越岭吴老八对统计学发生兴趣,陆……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这无名的隐户小村不是深藏在虎山支脉中的唯一一座村落,由于地势的限制,虎山中的聚居点相当分散个村落最多也就只能容纳二百多人数再多,四周适合耕种的土地就不足了因此座山中的聚居点星罗棋布满了每一座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坳。这里的逃民普遍也过得很苦,很多村庄不但没有铁,连陶器瓷器都没有遍使用木器和石器也让他们的生产效率相当低下,形成了恶性循环为在外间被苛捐杂税、村霸乡匪逼迫得存身不住,但逃入山中后发现自己的家庭也只能在饥饿中慢性死亡。

这样的逃民村落,女眷是相当稀少的,也几乎养不活新生儿,这些稀少的女眷还被严密地保护起来,免得引起村落之间的争端。吴老八这些私盐贩子对村落中的女眷数量一无所知是因此,村长一旦发现他们的行踪,便会通知村民前来迎接,同时也让女人们在自家内藏好不要出来,这倒不是害怕盐贩子打她们的主意,而是怕这些盐贩子到了下个村落,闲谈间走漏了风声惹来两个村子间不必要的摩擦。盐贩子们也无法从晾衣杆上发现女人的痕迹,这里的男男女女穿着的衣物自然在颜色和样式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反正都是一样的褴褛。

由于村落规模虽然不大,但密度还算高的缘故,盐贩子一天一般能走两到三座小村,落脚时他们也会闲谈最近生活上的变化,村民们都围拢过来,请盐贩们谈谈外头的事,盐贩在山里的地位很高,不但因为他们能带来维系生命必须的盐,也因为他们见多识广,是这帮村民最重要的消息来源。

买活军入主许县带来了很大的震动,当然还有陆大红赐予那实实在在的好处,她用白糖水就骗了好几百人下山,不过最让村民们痛心的还是曹驿丞的逝世,这个驿丞不是大善人,从未周济过乡间隐户,但他允许隐户们到驿站去做些小买卖,而且也会代为给货郎传话,转达山民们的需求。这一点恩惠已经让山民们感激不尽了,毕竟虽然告上去也未必会有人管,但告发隐户其实仍是每个官吏的职责,曹驿丞想要告发还是能找到理由的。不管是不是出于懒惰,他毕竟没有告发。

现在曹驿丞死了,谁给货郎传话呢?他们这样的荒僻山村,如若货郎不来,买卖东西就极不方便了,山上没有地方沤麻,也买不起织机,那么除了盐以外,布总是要买的,盐队也不是时常来,那些一次只能买得起一点盐的人家,都得指着货郎每个月来的那么一两次带盐。有些村子住在山里更远处,买货的方法便更曲折,要先托人来山口的村子里传话,下个月再来一次,若有货了,再和山口村长买,少不得还要被吃一点差价。

因为这个缘故,这座山中大家都穷得很平均,靠山里的村子,被外界骚扰的机会小,而且深山鸟兽更多,土地相对更肥沃,但他们多打的粮食几乎都要拿来付商业上的差价。陆大红一路调研过来,结论都是大同小异的,以许县现在的情况,这座山里的村落既没有太多的战略价值,也没有经济价值,完全可以大范围搬迁到许县去。

当然,在山里留些住户自然也不可能完全没有用处,譬如杀死曹驿丞的恶贼,或许便不是从这座山流窜进来的,因为众多村落都没有见到陌生的行人经过,至少他们在山上讨野菜时也没发现什么人迹,而且这座山主要接壤的江西道这几年还算安稳,虽然陆续仍有流民入山,但没有听说闹大匪——农户被逼得活不下去,入山成为隐户这是很正常的事,会骑马、有铁器能杀人,这个恶贼从前在社会上应当是有一定的身份,这样的人家在江西道还不至于被逼得落草逃窜,连本地都呆不住,要逃到外地来。

这样的村子,喜事不见多少,丧事倒是年年都要办的,而且相当的敏感,很不便谈论——没有铁器,光靠套子和石器来捕获野兽,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的,虽然住在山里,但肉食却也珍贵,饿死的人,胳膊腿都只有芦柴棒子粗细,那...

也就罢了,若是受伤了呢?若是被野兽捕食了留下的残躯呢?这是不能细究的。

盐队的人不问这些,只问收成,众人也都是叹息居多,这些年来冬天越来越冷,在山上感受更深,鹅毛大雪逐渐不再罕见,而夏天又更热,雨水也多,蚊虫就多,或许也有稻种退化的关系,如此极端的天气影响下,年年都在减产,日子的确是逐渐过不下去了。

如果没有谢双瑶,在彬山落脚的北方流民很可能也会这样,逐渐缓慢地死在深山之中,除却骸骨,留不下丝毫痕迹,历史不会记载这样无声消逝的人命,他们甚至自己都算是认命了。——在境况还没这么坏的时候,还能接触到铁器的时候,拿起镰刀锄头,或许还能从和他们一样的人手里抢来吃的,但当时良心还在,等到良心不在的时候,连造反作乱的能力都没有了。

陆大红自己就曾是北方流民,她很明白这些流民的心理,这些人只要能吃饱喝足,便会是六姐最忠实的拥趸,因此她非但没有去分辨、审判他们在山里的作为,是不是客串过山匪、有没有吃过死人……而是一视同仁地将村民介绍到许县去做活。反而是翻过了虎山之后,她的态度更谨慎了,主动做起了已婚妇女的装扮,并且指定吴老八扮演她的相公。

如果只是这么一座山的村落,盐队是不会带这么多货的,他们选择带了十几头毛驴的货,主要是因为翻过虎山便进入了江西道——这就又要说到三省交界处的地理了,因为多山的关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明明两县直线距离很近,但交流却相当的少,比如丰饶县和许县,彼此不过是数十里的距离,但大宗货物只能从浙江道的衢江县绕水路运输,从许县码头到衢县码头,走一段陆路之后,再进入信江,从信江到丰饶县的码头,如此算下来,至少要走半个月以上。

而且,水面上关卡重重,又有三省各种衙门的老爷们吃拿卡要,想要打通关节耗费太大,像盐队这样,直接翻过山来,虽然路不好走,但一路上零敲碎打的小买卖也有赚头,平下来,钱是不亏本的,麻烦也减少了许多。毕竟他们运的可是私盐,这是一种极敏感的物资,一旦离开了许县境内,做事便要相当小心,不但要防官面,也要防着道上的兄弟可能的各种盘算敌意。

至此,陆大红已经离开买活军的地盘近半月,和家乡终于拉开了两百里以上的距离,算得上是出远门了。她和盐贩子们已经完全打成一片,甚至不少盐贩都淡忘了陆大红的性别,和她称兄道弟起来——除了陆大红要单独如厕之外,在这些男人看来,她和他们也没什么区别。身上一样有因为不便洗漱和频繁运动带来的异味,也一样善于跋涉、谨慎小心,从不娇气抱怨,虽然是第一次出门,但丝毫不见慌乱,她的见闻很少,但见识上,众人公认,胜过了大多数他们认识的男人。

她逐渐也弄明白了私盐贩子这里头的门道——私盐队之间同时存在着竞争和合作关系,但也有严密的规矩。谢双瑶曾对他们这些年轻的买活军说过,非法组织往往比官府更严密也更有纪律性。随着陆大红经历逐渐丰富,她发觉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官府的规定来自于更上层的考量,遵守官府的规定未必对执行者有利,但非法组织的规定往往从切身出发,破坏规矩一定会让大多数人的利益受损,所以他们都很积极地维系着规矩的权威。

在南方这里,私盐贩子的规矩伪托了白莲教的组织形式,陆大红从前在彬山也听说过白莲教,长辈们会说起那些教徒虔诚狂热的模样,此时她发觉,真正狂热的应该只是底层的农户和百姓,他们相信真有救苦救难的无生老母,也存在有那一定能吃饱饭的真空家乡,但对稍微有些身份地位的人来说,白莲教只是一层皮,装的依然是利

益勾连博弈的框子。

总之,在...

南方几省,贩私盐的多数都信奉白莲教,一旦相见,都以教中的切口暗语对答,倘若被判为是教外民众,便要付出一定的礼金为代价,加入白莲教,否则双方彼此视为仇雠,凡是信奉白莲教的私盐队都会使绊子,这盐队在江湖上的行走难免就障碍重重了。

在陆大红来看,这些人没有一个真正相信白莲教,但白莲教作为魔教,本身便给陌生的盐贩互相取得信任提供了一层媒介,是教外弟兄也不要紧,只要肯付礼金,便说明有合作的诚意。以六姐的传授来说,这里的白莲教便是盐贩交际的平台,促成合作,缓和了冲突。在平台上达成一致的规矩,很容易就能推行开来。

就以许县附近的私盐贸易为例,许县、丰饶县、临城县、衢县,江县、云县,三省交界之地随意就可数出六个县城来,下头也有不少的村落乡镇,这么大的市场自然活跃着不止一支私盐队,因为这毕竟是地下的生意,盐队本身也不是很稳定,有时会随着背后大老板的倒台而销声匿迹,有时也会受到大老板的指示,暂时低调行事。因此盐队之间并没有严格地划分地盘,但大致遵循一个规矩,便是先到先得,他们会用白莲教的暗号在驿站外留下痕迹,用密语交代时间、去向和携带的货量,这样后来的盐队一看记号,便知道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路线,如此一来便可以避免大量无意义的跋涉,以及可能产生的冲突。

他们之间彼此也会互相趸货,这是因为私盐的生产同样也不是很稳定。譬如刘老大,他的核心市场在许县和丰饶县,衢县那里偶尔会去,但丰饶县也有另一支盐队,香主姓楚,有时因为战乱或是饥荒,自己的盐场减产了,便会互相求助调货。还有些盐队干脆都在同一家盐场取货,四处去贩卖,这也都是有的。因为买活军崛起,前几个月丰饶县、衢县都有盐枭过来拿货,让刘老大安享了一大笔收入——买活军的盐好,丰饶县、衢县的盐枭拿了货还可以再往他们周边的县城去转卖,所以这里往来的银钱量就很大了。

刘老大并未特别抬价,而是按规矩来的,三县这里,盐价各有规矩,上门取货是一个价,送到地头是一个价,因为盐场煮盐需要铁器和柴禾,成本大致都能估算出来,一百斤盐‘出场’是三分银子,也就是300元的筹子,往外卖到百姓手上便要卖到八文一斤——也就是筹子8元一斤,官盐私盐都一个价,但官盐肮脏不堪根本无法食用,百姓们被强行摊派买了官盐以后,还要再买私盐。如果都和买活军一样出味道纯正的雪花盐,那么十文、十五文一斤都有人家会买的。

如果是兄弟来取货,刘老大一百斤盐只加2分银子的利,但翻山送到丰饶县,如果丰饶县下的乡镇都已被楚香主手下的兄弟走过一轮了,那么刘老大便可以把手里的货都用6文一斤的价格趸给楚香主,楚香主一定会吃下来,这是规矩。陆大红知道了这些数据之后,拿着根树枝在地上划拉了一下,便算出了往年刘老大这支盐队大致的利润,以及许县真实的人口数,并且立刻用铅笔记在了笔记本上。

这些数字对盐队的兄弟们来说倒并不陌生,如吴老八这样的机灵人,多少总会暗中计较一下香主一年能留下多少银钱,其实除了去年三省近乎无限制拿货的情况,私盐贩子的收入也不能说极高,只能说比一般人要好些,但也有限。他们这支盐队只在许县来说,一年大约是要走五十万斤盐,陆大红说,“我们做过研究,只要是做重活的汉子,一个月至少是要吃一斤盐的,虽然妇人和小孩吃得少,但南方有腌菜腌肉的习惯,算下来许县大约总规模有五万人左右。”

买活军的度量衡和外界也不同,她又教众人换算,“彬山的成人如果要做活——做体力活的话,一天吃七克盐是最少的了,少于七克做活便没有力气,还会抽筋,这叫低钠血症。”...

众人都连连点头,他们走家串户时,经常见到这样发病的百姓,很多人以为这是被精怪附身了,但有见识的人家便知道这其实是盐吃得不够,汗又出得多了。

“七克盐,一年用量是2.6千克左右,这是乘法,我前些日子教过你们的。”陆大红又带大家温习竖式运算,学习基础乘法,她说得很慢,以便所有人都能跟上。“由于我们这里用的是老斤,一斤只有250克,那么一年便是要吃十斤的盐。大家都帮我验算一下,这没有错吧?”

由于私盐贩子要做买卖的缘故,算学是很能上手的,众人都点了点头,吴老八忍不住说道,“还不精确呢,因为并不知道每家腌菜腌肉要用多少盐,只能大概估量人口,却很难算出到底有多少男丁,多少妇女,多少孩童。”

“是,但这已比黄册要准确多了。”陆大红说,“我们拿下许县后,翻看了黄册,黄册上是十年前的,记载许县只有两万多人,简直就是胡闹。临城县、云县也是一般,真实人口和黄册出入极大。”

还有一些贩子不知道黄册是什么的,身旁有人低声解释——黄册便是每隔几年,人口、土地大查之后,登记在衙门里的东西,是要给京城里的老爷们看的。一说到这里,他们便都会心地笑了起来:既然是黄册,那末隐户肯定不算在内的喽?那又怎么可能会准呢?一向以来,贩私盐总是比不上衙门里做公的,今日被陆大姐一点破,怎么反倒贩私盐的,贩的还不止是盐,反而比衙门里做公的还更有了用处呢?

这些私盐贩子虽然还未亲眼见识到六姐的神威,也还没见证许县的变化,但对买活军已是越来越打从心底的亲近和喜欢,这是一种很难去分析的感觉,或许是因为他们在买活军这里感到自己是很有用的,或许是因为陆大红又有本事又和气,为人处世令人实在佩服,或许是因为买活军教授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如他们想得那样无用,他们知道得越多,脑子似乎就越清楚,周围的世界不再是一团危险的混沌,而逐渐分明了起来,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从前过的是很浑噩的日子,这非得是摆脱了无知以后才能得出的结论。

吴老八尤其是受到了算学的吸引,他觉得陆大红所说的这些窍门——通过盐量来估算人数,实在是极为巧妙,对他有一种异常的吸引,他现在就极想弄清楚究竟一般人家每年腌菜要用去多少盐,以便可以精确地计算出许县的人口数量和人口构成。尽管知道这些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实际上的好处,但吴老八却认定了,一旦搞清楚这个关节,便一定能给他的精神带来莫大的快慰。

此外,还有刘老大从前的收入,这个也被计算了出来,在买活军的雪花盐出来以前,盐队一年连趸货带零售,能走近七十万斤的盐,二十万斤是以批发的形式走的,零售的五十万斤能带来2500两的利润,粗看很高,但要孝敬上官、打点关卡,这里毛估估就要花掉八百两,其余1700两中,200两固定是毛驴的支出,手下兄弟近百,一年能拿约十二、十三两上下的辛苦钱,每年都免不得还有抚恤伤亡的开销,余下一二百两——这还不算完,往年白莲教在此地势大的时候,每年还要供奉五十两的香火钱,这是决计省不下来的,也就是这些年白莲教在本地的分坛被连续不断的乱军打得元气大伤、销声匿迹,才能免去这笔开销。

好的时候,一年能余下一百五十两给刘老大,差的年景剩个五十两就不错了,可能还要倒贴,当然这笔收入不能说不可观,但刘老大这样有名气的盐枭也只能拿这些。可见食盐在此时确实是高走量、高流水、高人工和低利润的行业,陆大红把这些数据都很仔细地记录下来,尤其记载了白莲教这个平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她油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六姐一定不会很喜欢,

但在她看来,这将非常实用。而且任何人在她这个境地都会产生...

一样的想法,倘若放弃这个计策,那简直就是很亏的。

彬山女娘的胆子要比临城、云县女娘的胆子都更大,譬如此时,陆大红心里就生出一个想法——她想勉强一下六姐。

“前头就是丰饶县了,”她指着远处天幕中青色的轮廓,“我们已走过两个村子,岔道口都有丰饶县楚香主的标记,看来丰饶县的市场暂时是饱和的。刘香主,现在按规矩,是不是就该去拜会楚香主,请他把我们手里的货都吃下来?”

拜会楚香主,这是当然的了,货怎么说无关紧要,许县的道上弟兄们到了丰饶县,楚香主又怎么能不请一餐饭呢?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了,大家除夕快乐!!!!!!本章24小时内留言有红包!

上一章大红用的那个东西是短波对讲机,国内买不到的,只做接收用几千公里都没得问题,那个年代没有电波污染,从中国可以直接传到美国去,她是在驿站和许县总台沟通的,直线距离几公里都没有……只是路难走而已,不是bug哈

本想多打点字给大家介绍年夜饭的,但我一早起来跑步、吃早饭后吸尘拖地,刚又在搞春联,手有点无力了现在,明天见!祝大家都有个快活的新年!

感谢在2022-01-3012:12:242022-01-3112:02: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深水鱼雷的小天使:挽棠1个;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我是小发发(不是)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鸭鸭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刺得龙血画眉2个;匠心小宝宝、夜色如墨、qtfcl、123123123、茶茶瘦了50斤、哞哞、、焦油爬行者、半透明shi、亚拉那一卡、寒安^3^、武茗雅、、8623911、z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牧唐119瓶;灵机一动80瓶;没有钱的钱多多40瓶;oo、艾什30瓶;哎呀妈呀25瓶;ann、11111、cat、月哥生日快乐!香菜参、阿春、寒安^3^、十四、路人甲乙、橘味盎然20瓶;起不起床14瓶;如月秋、胭脂鱼、玖玖今天欧了吗、、千岁化琥珀、西西、此生蝼蚁、一一、静、217465、等一笔30点的交易、kkkkkkan10瓶;春色七分甜、姜糖8瓶;东风好7瓶;花颜、虾米12903105796瓶;秦瑟、二七、泰利纱熊熊、sidelker、懒人阿醉、海波有蛋、残笺悠悠、流箫、安清明、yiibeih、ixisi、恍然如梦5瓶;毛头的毛`nora4瓶;gsyand3瓶;暖橘晨忆、丹嘟、莲子2瓶;万水、韶婼、xiaoxiao、湘果、大白、晰晰晰晰、低吟浅笑、卿辰、听雨、鸭鸭、我还是个宝宝、富贵儿、山雨不顾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