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591章 超配的士兵

买活 第591章 超配的士兵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说买地的士兵都是未来将军,在老陈这样半新不旧,还没有打过正经仗的兵丁看来,确实是很可乐的,他禁不住就噗嗤一声,赶忙捂着嘴藏着乐,“曹蛟龙,你这也说得太夸张了吧!啥未来将军啊,就咱们这训练虽然苦,但也不算太难啊,这要都能当将军,那咱们买地的将军岂不是遍地都是了?”

“陈哥,您这还真说对了,敏朝的将军,光论文化水平和个人体能,还真没法和咱们相比——高了我也不敢说,反正千总、百总,不识字那是家常便饭,就算到了游击、都统这个级别,读不明白邸报,要请师爷做谋主给他们读报写信的,也还是大有人在。”

曹蛟龙瞪着双眼,倒是认真地解释了起来,“光这,咱们说,我们买地的兵丁,是不是就要胜过他们了?咱们报纸是都能读的吧,报告也是都会写的吧?没有这个能力,压根就不能被招进来啊。”

这一点倒是的确不假,有能力入选买活军做兵丁的,个人素质都是相当不差——这里就要带到买地现在的普遍文化水平了:如果说敏朝从前的话,文盲率大概是有个九成五,在江南这边也有个七成左右。

江南这里剩下三成识字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镇。尤其是在绍兴、武林这样的州县,文华繁茂,可以这么说,大多成年的男性百姓都能认得常用字,读得懂招贴,看得懂话本,不过,在这些人里,能读懂‘之乎者也’,看得懂邸报,还能分析出里头奏章政治意图的人,还是很稀少的,大概还是只占总人口的3%左右,只低不高。

到了买地这里呢,如果不算周围依附的地区,或者是南洋这样刚纳入领土的地方,就说福建道这块熟地吧,那识拼音率,多少是可以达到90%左右了,同时这批人口也会做十以内的加减法。在这90%里,能够认得常用字,并且直接看得懂报纸——等价于话本的人,又占了一半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不区分城乡人口的,占了总人口45%左右的百姓,认得常用的简体字。剩下的百姓也可以通过拼读,把报纸的意思弄懂七成以上,并且无障碍地拼读衙门的招贴。

要再往上,拥有初级班毕业水平的人口呢,就要锐减到总人口的20%左右了,是的,这是个很残酷的事实,虽然买地拥有很好的学习条件,只要有心,可以反复就读同一年级,磨都能磨到个初级班毕业。但是总有很多人,甚至可以说,总有大多数人,他们只是掌握了常用字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每天上完半天班之后,余下的时间,比起学习,他们更愿意投入在自己的生活里,或者说生活的重担,还是让他们没有继续就读中级班的野心。

既然少了这份紧迫,那么,上班之后,继续的初级班学习也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并且直接放弃了比较艰深的物理、化学和算数了,倒是对于历史、政治、地理这些课程,感兴趣且能继续学下去的学生,人数要更多一些。初级班里的理科课程,能够坚持就读的只有两种人,1家中有一定经济基础,并且重视教育和学历的;2虽然家境贫寒,但对于这些科目有天分,有兴趣的。

不过,即便如此,买地能提供的潜在兵源,已经比敏朝、建州要优秀得多了。至少都是拥有阅读能力的,而敏、建的兵源,根本不必问,全是大字不识的大老粗,只要有人稍微认得一点字,都会比别人得到更多的机会,甚至在建州这里,绝大多数固山额真——也就是旗主,都不认字,敏朝的武将也就是认得常用字的水准,大家属于大哥别笑二哥的情况。根本不像是买地这里,拥有这么好的兵源基础,可以任意的挑挑拣拣。

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买活军挑选兵丁,标准自然也就是十分严格了,因为当兵在买地是第一有前途和有钱途的事情,风险还十分的小,不像是做生意,总要拿本钱出来。所以,每逢参军,百姓们都异常踊跃,和别处托关系不愿入选相比,买地这里是托关系想当兵。每一次募兵,吏目都可以尽情的挑人,不但要进行体测,确认健康体能都很优秀,而且还要进行知识水平测试,一般说来,能入选当兵的,初级班的学分加在一起要超过50分——这大概是把所有科目的学分单元都学了一半的标准。

同时,在入伍之后,他们还有文化课考核,对于数理化的学习是尤其重视的,买地的兵丁都是知道,数理化好,更有可能被提拔,或是被分配到好的兵种——比如砲兵,砲兵班的待遇总是最出色的,哪怕是平常的日子,也能做到顿顿带荤,油酥点心不断,而选拔砲兵第一个标准就是数学要好,尤其是几何要好,要有在多重复杂能力下计算砲击角度的能力。

“这和射箭还不同,射箭算是打猎技能吧,”狗獾也确认了曹蛟龙的说法,“好的弓手,看到一个点就知道能不能打中,得怎么张弓。但是砲手这不行啊,砲击的角度和个人的力道完全没有影响,只能是靠算,而且射程越远,目测的精度就越差,咱们不是都学了吗,得配合量角器和望远镜计算射击角度,而且在第一砲试射之后,还得代入环境误差——算学差了可不行。”

“这倒是真的!”老陈也不得不承认,在买地当兵,要求的可不仅仅是能打、勇猛、敢冲锋,考核的科目可多了。“入选砲兵队特别难,数学不好压根没戏!要是数学特别好,哪怕体格略差一点也能特招。”

这就是了,所以,你说这买地的兵丁,素质能差了吗?任何一个入选的兵丁,还没有经过任何培训,文化素质就已经和敏朝的将军差不多了,一旦经过培训,可以说是秒杀了将军、旗主,这一点曹蛟龙和狗獾都可以打包票,他们都认为,如果说刚入伍的士兵和敏建将军比,有什么点存在悬念的话,那也就是个人体能了。

因为在敏朝、建州,想当军官武功是一定不能差的,再大的元帅也都是从身先士卒、敢打敢拼的小军官开始往上提升,这就要求军官本人拥有过人的体能,不少人还有家传武艺——比如曹蛟龙,自小他就打熬身体,凭着天生的大力,刚从军没有多久,便得到了周围人的看重,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做军官的好料子。

“不过,敏朝军中是没有培养武力这一说的,武力都是自家练,所以这优势即便有,也只是和刚入营的新兵比,还不知道能维持多久——自家在校场里搬个石头,和亲兵们摔打摔打身体,练练□□长拳,可没有买地这里的作训效率高。”

曹蛟龙发自内心地说,“我就感觉入营以后,一举一动,哪怕是一点最小的要求,都是有规矩有深意的,要说改,一丁点都改不了,要说为什么这么锻炼人,却也不能明白,只是觉得这练了三个月下来,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比得上在辽东练个三年呢!”

“这是的。”

三个听众都不得不承认,买地的作训是有特效的,包括饮食的安排,乃至曹蛟龙所说的起居上的小规矩,刚执行的时候你甚至不理解它的用意,但如此三个月下来,就感觉做什么事都快,甚至可以说被锻炼得沉着冷静,性格上的浮躁也被完全洗去,整个人从身到心都更加适应战场,甚至可以说是有了几分超然了。“其实说到操练,无非也就是长跑、学拳,还有障碍跑、负重跑——总之就是又跑又跳,反而对练的时候并不多。”

艾狗獾也不由得插嘴说,“可每次对练,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我看,这主要还是因为有人教,有教材,有课程。”

“你原本是个台吉,难道在建州还少了师父?”

“师父是有,大妃的陪嫁里,骁勇的武士都愿意做我的老师。”事实上,艾狗獾当然也不是孤身南下的,他从母亲陪嫁里带了好几名护卫,他入伍之后,也有父汗派来的臣子在和衙门周旋,毕竟事关建州前景,不可能把担子交给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但那是不同的,和从前的师父学,是见缝插针,遇到了什么学什么,没有章法,也不知道自己进步了没有。”

“但在这儿,是有章法的学,感觉把战场给拆解了,从前在战场,糊里糊涂,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得拼杀过好多次,慢慢地咂摸出味道来。但是从买地的新兵营出来,在战场上,心里明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算一时糊涂,也能很快明白过来。”

“你这人,话虽然少,但却总很到位。”

艾狗獾立刻得到了老陈的赞许,他心底一暖:看得出来,大家并未介意他建州人的身份,还是把他当战友看待。曹蛟龙也道,“这话说得对,虽然我还没有真正见过买地新兵上战场的样子,但我见过敏地的新兵——真和老艾说得一样,糊里糊涂,啥也不懂,千辛万苦塞进去的规矩,全都忘光了,甚至连左右都分不清,没头苍蝇一样的乱撞!”

“其实名将吧,十成里九成都在练兵,兵练得好,临阵要输都难的。就是这个兵真是难练,不但笨,而且固执,又爱跑,每次出征八分力都在路上了,打起来的时候其实要说,还真是操心不多。到那时候,也顾不得操心了,都是尽可能指挥能见得到的地方,眼睛见不到的,就靠副将去发挥,想操心也无处可以操心。”

老陈又眨巴起眼睛了,他笑着说,“那倒是的,没有对讲机,交流太不方便了,也没有望远镜侦查,想要全局指挥我看是不可能的。不过,这边混乱,对面也乱,看来,除了我们买地之外,别处打架,那场面都是乱成一锅粥!也不知道我们买地的兵,打起来会是如何。”

这也正是狗獾和曹蛟龙都非常好奇的地方,这里武宁奇是完全的新兵,见过最大的阵仗就是乡间械斗,老陈是买地的旧兵,他是从闽西回来送报告的,上过一次战场,狗獾和曹蛟龙,在敏、建都见识了多次战争,说句不好听的,敏、建的大多数战斗并不是什么精兵强将的对拼,而是双方都在比烂,就看谁比谁更烂,那谁就输了——

这里的烂,也不是主观摆烂,而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无秩序性,兵制中,最被看重的是募兵,练兵这里,敏地废弛而建州完全没有传统,军备更是敏地贪污克扣,而建州压根就没有太厚的底子,每次都是感觉差不多了就上。

这和买地这里,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氛围,只要亲身在买活军的军营里训练上几个月,就可以轻易地感受到买地的‘规矩’完全是无处不在的:募兵、练兵、决策、执行,都有丰富的规矩,当然,在执行中也是不折不扣的。甚至会让人感慨——原来战争是需要如此精心准备的事情吗?和买地的准备比起来,敏、建之间,本来按说是波澜壮阔的战争,就准备的精心程度来说,简直就像是两个人互扇巴掌一样随随便便……

就算抛开六姐的仙器,以及买地富庶的后勤,光是这些训兵的东西,都已经让人大开眼界,甚至怀疑是不是有必要如此慎重其事了——这么精心作养出来的兵,在战场上的表现会是如何呢?总不可能个个都是以一当十,一个人可以兑掉十倍以上的敌手吧?

倘若没有这个结果的话,那如此复杂的练兵,如此高昂的养兵成本,其实在账面上就不算是赚,甚至是有点亏的。至少,在曹、艾这两个接触过传统战争的人来看,这笔账真得这样算,再好的脑子,也不会让脖子变得比文盲更坚韧些。买地对新兵的教育简直是有点过于精心了,对于士兵这种战争中的消耗品,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呵护——说买地的士兵都是未来将军,并不能全算是一种夸奖,也可以说,只有未来的将军才配得上如此的教育。

站在士兵的角度,他们当然很开心自己无需努力也受到了堪称精英的教育,可若是从全局出发的话,这也是自然而然的疑惑。到目前为止,曹蛟龙还真没见识过买地的士兵在战场上的表现——仔细想想,买地战无不胜的威名虽然已经天下皆知,但是,他们打过的大仗好像还真不是很多。基于六姐的仙器威慑,到目前为止,还没人想组织大军进攻买地,然后用自己的血肉去验证传说中的大飞箭术……

这次去闽西剿匪,是个验证买地兵丁战斗力的好机会——这样的小场面,六姐应当是不会出动仙器的,所以曹蛟龙还算是比较期待。恨不得下一刻车马就进入闽西地界,不过,事实是他们还得在马车上消磨个两三日,再走个两天的山路,才能到达战场。而这会儿尽管众人谈兴未歇,老陈却已经开始忙碌地拉领子、整裤脚,还往自己的嘴里扔薄荷糖了。

“快停车吃午饭了——”他有些含糊不清地说,“还愣着干什么?拍衣服啊,快把皮绷紧点,我可不想被队长骂——怎么傻傻的看着我?”

伴随着让人头皮发麻的混杂怪味,他说出了令狗獾、曹蛟龙和武宁奇都是色变的不祥话语,“难道你们以为行军的时候,就不考核内务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