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621章 不舒服就对了

买活 第621章 不舒服就对了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怎么想的?啊——金市是心疼那五千壮劳力的损失吗?”

“也可以这么说吧!我是主抓农业的,此次来敬州上任,也是因为——此处的地理,你我都是明白的——”

的确,敬州这里,实际上能抓的也就只有农业和航运业了,可以作为韩江水系的一处港口,提供一些货物集散的作用——也就仅此而已,要说设厂发展工业,畜养牲畜,考虑到交通的不便这都并不现实,首先如何把机器运进来就是很大的问题。

之后的维修,产品的运输,也都不如沿海的潮州等地方便,曹蛟龙便是挖空了心思,也只能想到这里还能开设林场而已,其余的经济发展,前景着实一般,他虽然不知道金逢春入仕以来一向是农业口的官,但很容易可以推测出来,主官对于敬州未来的展望,必定是以农业为主,如此,对于一口气水淹了五千人,自然会感到心痛。因此,他便很详细地解释了起来。“来到敬州之后,果然情况和我们想得一样,并不适合挑拨寨子们相斗,拔去最不服气的尖子,留下能老实干活的那些人,主要是因为势力最大的五姓人口太多了,田庄也多为他们所有,不杀掉一些人,找不出第二个势力能和他们抗衡。”

“当然了,马千户被说动了以后,也有要见功的心思,此事我是不好相拦的,从结果而言,如此处置,也便于敬州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倘若州治这里,也是挑拨各处相斗,那今年整个州的秋收就算完了,压根没人能种田,到了冬日,必有饥荒,后续怎么运粮进来还是个问题。既然县治内斗得厉害,州治这里就要快刀斩乱麻,赶紧把局势平息下来,种出庄稼,冬日里还能接济县治一波。”

这是实话,金逢春点了点头:她知道这些使者上路之前,参谋部早已根据各处的局势做了可能的策略建议,因地制宜,策略也是不同。总之多为挑拨、分化,让村寨内斗消耗掉战力,只要瓦解了村寨抱团的局面,买活军获得绝对的主动权之后,工作要好干得多。

当然了,后续要处理的问题也是很多的,多数还要引入輋人过来,继续追猎在山中隐藏的流亡客户,否则人手一定不足,本地还会继续动荡,从经济账来讲,敬州的做法是最为利落的,收效也的确最好,也难怪参谋部会同意曹蛟龙的汇报,并且派来了技术支持,运来了药火,指导马千户的兵丁炸毁了天然生成的水坝——杀敌最高的境界,自然是莫过于己方不损一兵一卒,敌方丢盔卸甲、全军覆没了,不论是参谋部还是曹蛟龙,在这一系列工作中都是站得住脚的。

但是……这就是军、治分家的坏处了,参谋部从自身脚步出发,要考虑尽快拿下敬州,和潮州前来的大军汇合,减少自身的损失,同时也要尽量维护敬州的秩序,否则大军打山城,己方难免伤亡不说,在坚守的时候,城内的百姓也会受到严重的损耗,并因此对攻打城池的买活军产生深远的敌意。在其位,谋其政,他们的选择无可厚非,但在金逢春这里,她就感到自己后续的施政手段受到制约了。

“话虽如此,但当时真就没有除了炸掉石坝之外的手段了吗?”

最让她皱眉的,也在于此,金逢春点着日记真有些苦恼了,“这么一来,我这里就有点难办了——要打通闽西、广北,形成严密网络,韩江是重要的一环,整修韩江水运是一定要用到药火的,否则韩江难以行船,水域狭窄,只能停泊小船的话,水运成本居高不下,此处和外界的联系便照旧不便,没过几年,只怕老规矩又要抬头了!”

“啊……这……”

曹战士便也有些尴尬起来了,他显然还完全停留在军人的思维里——或者说,整个参谋部都没有考虑过后续的治理细节:摆在眼前的,大溪坳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幸存者,都是听到了一声闷雷般的响动,随后水就下来了。结果,还不到两个月的功夫,买活军开始在江里炸石头了,响动、石头碎,水流……三大要素全都齐全了,城中百姓增长了见识,四处去传说的时候,不至于人人都无法把大溪坳和药火联系起来吧?

联想过后,反响会是如何呢?这是不可预知的事情,比较把稳的思路,自然是先缓一缓——先不修航道,集中力量上扫盲班,组织种高产稻,赎买田地,分配耕地进行两季的生产,同时建设医疗卫生基地……就像是买地消化其余城市一样,一年下来,城中的百姓见到了买活军的好处,对大溪坳的真相谁还会落力追寻?五姓人家都是急于迁徙,早被撮弄走了,有什么是非,比眼前的好生活更重要?

但是,如此一来,韩江的航道就得等上一两年了,这一两年间,敬州官府要承担额外的运输成本,忍受低下的运输效率,而且还失去了一个快速弘扬六姐神威,收拢人心的好手段。金逢春的全盘计划也因此被打乱了,她不能不因此不悦,曹蛟龙也意识到,自己最好解释得再深入一点,不能如此笼统了。

“其余还有什么手段,能把石头弄开了?倘不水攻,只靠马千户的二三百子弟去杀敌,二三百人要把五千人全歼那是不可能的事……他也不会答应的,再者说来,他要药火,多少也存了试探之心——他当时听亲友来信中提到了药火和红衣小炮,认定了敬州的确无法抵挡,但却始终还怀抱了一丝侥幸。

如若我们推推拖拖,不肯给药火,那他怕未必相信药火的威力真有那么强,马千户也是不会把自己手下的兵投去和五千人作战的。他有很大可能,会真正挑出两千五百人来守敬州,守到一定时日,为自己攒足名声,再从山间抄小道退到羊城去——能从买活军手底下逃遁出来,并且不损太多的子弟兵,这份军功足以让他东山再起了,若他在守城时优先消耗五姓的人口,我们还得欠他一个人情。”

无可挑剔的逻辑,关键就在于对这五千人的性质认定上,金逢春总有点不舍,认为他们还是可消化,可转化的——这么多年的农务接触下来,她实在是见惯了农户的素质,这五千人虽然细算起来,没有盖不上罪名的,但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在山区能活到买活军过去转化他们的独立农户,很少有不涉及人口买卖、聚众斗殴、故意伤害甚至是抢劫杀人的,真正老实巴交的农民,哪里经得住这样的世道,若是运气好,生在富庶地区还能守住自己的田地,在山区这样严酷的地方早就沦为佃户或者奴隶了,倘因为这些罪名就一杀了之,那就没有多少农户是值得转化的了。

——可在参谋部乃至曹蛟龙这里,他们的理由却是完全正当的,甚至可以说是比金逢春还要更正当,因为这完全是秉持了六姐的指示——金逢春知道,此次出兵广北,除了要把真老母教彻底打掉,让天下人不敢再用魔教为遮羞布来鼓动百姓敌对买活军之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摧毁围屋,而六姐的意思很明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要怕杀人,要敢于消耗掉一批最顽固的,最无法转化的客户男丁——谁反抗得最厉害,那就要杀谁!

根据这条基本思想,买活军先在广北钓鱼,把第一批乡兵诱入闽西截杀全歼,不留活口,随后又在敬州县治,以‘莫须有’之罪在各村寨中挑拨矛盾,激发他们彼此械斗,再以结仇为理由,鼓动众人迁徙……

在这批混乱中,死去的男丁,以及被动乱牵连而死的男女老少,加在一起只怕早就超过了五千之数。那么,参谋部在敬州的决策,金逢春哪来的底气说它是错的呢?而曹蛟龙作为一个使者,事事都是请示过参谋部的,金逢春当然也不能说他要负什么责——一个入伍不过三个月的大头兵,若说他要负主要责任,那买活军成什么了?乌合之众吗?但是,这种理智上的考量,仍无法完全克服她看到叙述时的不适,这种不适,并非是完全基于工作上的困扰,还有对这条计策本身的不适。金逢春发觉她对这计策的反感,胜过了实际上损伤更大,牵连更广的县治村寨械斗——也就是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其实县治都应该搞一搞敬州的这种策略才是最划算的,因为这种策略把损失精准地控制在了六姐亲口说要打击的人群里,还不怎么妨碍生产,而县治的策略,带来的伤亡却不可避免地会扩散到妇孺中去,对后续的生产更有长远的影响……但是,金逢春仍是觉得挑拨械斗也好,钓鱼截杀也罢,她在感情上都是能接受的,并且认为是正当谋略的一部分,而这条策略,却总有些地方让她觉得实在是过于残忍了。

但是,这样的情绪是很难完全阐述清楚的,因为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两次挑刺都被曹蛟龙不卑不亢地顶回来之后,金逢春一面在心底调整着对曹蛟龙的评价——果然能当使者且全身而退的都是狠人,这个人前途不可限量,尽量不能得罪了他;一面也知道不宜再对此事追问下去了,只是情绪上一时还无法完全平息,只好低头反复翻看着笔记,思忖着下一个话题。倒是曹蛟龙,主动把这层若有若无的膈应给道破了。

“金府,是不是心中总觉得此计过于毒辣,但细想之下,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啊,这——”

虽说,刚见面就谈得如此深入,多少有些交浅言深,算是官场大忌,但金逢春正翻看的就是曹蛟龙的日记,也是他的肺腑之言,这似乎也拉近了他们的关系,为两人间营造出了一种亲密的氛围,金逢春略微犹豫了一下,也就坦然承认了这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确实是有点儿,但仔细想想,又挑不出什么,所以才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你会这样问我,是因为——”

“不错,我也觉得此计似乎过于狠毒了一些——虽然斟酌之下,又是最划算的决策,但近日来,也总是耿耿于怀,反复回味之间,亦有些感触——我认为此计最让人不舒服的,并非是水攻也并非是选择全歼五千乡兵,而在于马千户之叛——倘若是两军对垒,敌军水攻,便是这五千人全死了——”

那金逢春也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就譬如被诱进了闽西的广北乡兵,他们是怀着抢劫的心思闯进去的,因此全被杀死,一个活口不留似乎也很应该。不忍的重点,似乎在于这些乡兵,至少在当时来说,不存太多恶意,只是为了保护府城而去。

不管他们从前是否主动械斗,欺压周围百姓,当他们为了守卫家乡而战时,似乎应当拥有一定的尊严,和闯入闽西的广北乡兵不同,得到敌军的一些尊重——至少,金逢春认为,也不是说就不该水淹,真和春秋义战似的,大家约定了时间摆兵阵互冲,在她的设想中,至少该让他们死个明白吧,哪怕炸坝以前叫一声,‘我马某人已反正了,灭敌于此’,似乎都比如今这计策给人的感觉要强得多,光明正大得多。甚至于,如果为了自身安全考虑,不愿喊‘马某人’,就喊一声‘买活军灭敌于此’,又有何妨呢?

当然了,从结果来说,人总是死了,怎么死的,死时是否糊涂其实已是没有意义的问题,但这样的不舒服感还是很难散去,现在它困扰的已经不是死人了,而是活人。金逢春还以为曹蛟龙会进一步开解她的这种不适,但没想到曹蛟龙居然也坦然地承认了下来。

“其实,便是我自己,也觉得心里有点儿过不去,有点儿过于残忍,但我没有记在日记本里——若是写下来,那便似乎是把责任全推给马千户了,这却又不是我的本意。再说……再说……”

曹蛟龙沉默下来了,在烛光下,他的眼神显得很波荡,似乎是往事在他的心头又泛起了波澜。他轻轻地说,“我也能理解马世叔,马世叔是辽东走出的将领,他是因吃亲兵空饷被贬到岭南来的——但其中内情,只有我们辽将自己知道。马世叔是李家提拔上来的将领,李家在亲兵中是不吃空饷的,也不用朝廷粮草供应亲兵……”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金逢春也是微微一怔:吃亲兵空饷,似乎更证明了马千户人品的低劣,但金逢春已经不是闺中少女了,她已是个老成于实务的干吏,多次在繁华州县,组织着数十万人的农业生产,此时此刻她本能地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朝廷不给粮草,亲兵又是实人实饷,那粮草从哪里来?

“那么,粮草从哪里来呢?自然只能是从守军附近的百姓身上刮地皮了……李家亲兵如狼似虎,可背后的百姓,过的日子和建贼包衣农奴也没有什么两样,马世叔分守小盐关时,便是因为善抚军户,宁可吃点空饷,少练几个兵,也待军户优容些。因此不见容于李帅,被撮弄来了岭南。”

曹蛟龙笑了笑,“若说水淹大溪坳残忍么,只怕这残忍,在马世叔心头还排不上号呢……最大的残忍,并非是如此快速的截杀,而是在经年累月的折磨中,把一个精壮汉子的骨血榨出来,把他的脊背打折了,日复一日,食不饱腹衣不蔽体的劳作着,只为了供养着守卫边境的大军——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城破了,会有更多的人过上他们这样的生活,这已经是最划算的结果了,就像是大溪坳一样,牺牲一小部分必须牺牲的人,换取更多人的利益……”

“金府,今日这话多少有些僭越了身份,但也是我曹蛟龙的肺腑之言,残忍吗?残忍的,耿耿于怀吗?确实是难以忘却的,确实是不舒服的——但,这就是战争,金府你自小生长在买活军的天堂里,或许你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战争,从来都是如此让人不舒服,从来都是如此的残忍,从来都是如此的——”

“反人性……”金逢春喃喃地说,她看着曹蛟龙,却又好像在透过他看马千户,看着那冰天雪地中艰难跋涉的辽东百姓,她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战争能带来太多的好处,毫无疑问,金逢春也一直在享受着战争的红利,以至于她似乎忘却了这最重要的一点,战争在带来荣誉,带来人口,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会毫不留情地带走许多东西,他们会永远带走那些浸淫在战争中许久的人,一部分的人性,让他们对残忍感到麻木,甚至于几乎是理所应当,他们的魂灵似乎都会因此有了永久的残缺,他们永远也不会再和常人一样,因为——

“战争,就是如此的反人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