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642. 半壁江山全数代管? 京城.众人 连今…

买活 642. 半壁江山全数代管? 京城.众人 连今…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一一如一,一二如二——”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八月底,京城的天气早晚已经很凉了,体弱的人家多要穿起薄薄的夹袄,便连街头巷尾,夹着小木棍来上特科班的顽童们,也不再只穿一件肚兜,甚至是干脆打着赤膊了,各量家境贫富,或者是穿着百衲衣,或者是穿着整洁的短衫长裤,脚上也踩了千层底的布鞋,一早上就大声地唱着‘一一如一、一二如二’的童谣,蹦跳着赶往教室去了。

“娘,我也想去!”

不乏就有孩子羡慕地看着这些同龄人们,转头或是低声央求,或是理直气壮地喊叫了起来——酷暑已过,前些时日在京城流行的瘟疫,逐渐地也到了尾声,之前一段时日里,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上学的孩子们,这会儿也重新感到了学堂的诱惑,甚至还有些孩子无师自通地找到了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说服家长。

“就让我去吧,娘,现在特科扫盲班毕业,便是去扛包都多赚几个哩!”

“听说特科班的教室,到了冬日可暖和了,他们是不缺煤的,炉子燃得很旺!还有蜡烛!”

这条理由,颇为能说服一些家长——虽然特科班并不收钱,甚至还学足了买地的做派,凡是考试优等,多少都有奖励,但哪怕就是在京城,也并非所有孩子都被囊括到特科班里去的。

有些孩子是因为从小学习儒学,这会儿也还继续跟着原本的塾师,不愿弃了科举之道,去考特科——这是有钱的,还有些孩子则是纯粹因为家贫,家长甚至无力承担孩子去读特科班的一些微小开销——连一身衣物,一双鞋都是奢侈,五六岁的孩子,还赤条条地到处跑来跑去,这样的孩子出现在街头巷尾,大家倒还不觉得什么,但若是要去上课,自家也觉得没有脸面,因此便找了各种借口搪塞,不给他们去。

此外,也有些顽童不耐烦上课的,家长也完全放任自流,毕竟他们自己的营生,和学问关系实在不是很大——和买地比起来,在京城这里,读书识字并不能算是一种必备的技能,只能算是各种行业中的一种,完全是可以选择的。不识字,还有很多行当可选,而且活得也还不错,不像是买地,活死人们多少沾染了六姐的习气,认为一个人倘若不认字,甚至不会拼音,不能自己拼读懂得报纸,那就俨然是一种罪过一般。

观念不同,上学的积极性也就不同了,哪怕在特科识字班最多,条件也最好的京城,孩子们去上课的比例都不能赶上买地,就更不说京畿别的州县了——要知道,皇城可就在京城,这里是保皇派,也就是特科派的大本营,当然是开展特科政策条件最好的地方了,只要一走出京城,要开始依赖县衙办事了,那些特科吏目,要办起事来比京城可要难得多了!连京城都是如此,别处也就是可想而知了。

不过,班开起来了,总是会有人去上的,而且,特科班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它背靠着厂卫和皇帝,而厂卫、皇帝有钱啊——这几年来,买地和京城的奢物贸易,是直接和皇帝内库结算的,只有新安的关税递解给户部。这就等于给内库增加了一个极大的进项,而因为买活军包运了辽饷,内库就不用持续补贴官库了,又是节流,又是开源的,这几年,皇帝的内库只怕是一百多年来最丰裕的时刻了。

买活军为内库带来的,远不止是丰厚的进项,还有极强的主动性——在此之前,别看内库挂了个内库的名头,但其实有一多半的开销,还是要被户部挪用走的,皇帝和官吏们在内库上的博弈,自来便是激烈。一方占据了大义,恨不得把内库给搬空了,‘君无私产’,另一方却是看透了‘君无私产’背后的门道——这要自己不留点钱,还怎么差遣人办事?这君无私产,钱都去户部了,真当是去了该去的地方吗?还不是被你们各层官吏给搬回家里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但是,哪怕心底是门清,面对各种索要,皇帝也不能都挺着不给,多少都要给一点的,花出去十两银子,能有一两办到事情上,便算是不错的了。可自从买活军崛起之后,内库这里,便感到腰板直起来了——不是因为有钱了的问题,而是哪怕面对户部官吏的索要,内库这里都不是没有话回——办事真有你们说得这么难吗?真要花这么多钱的话,还不如歇了算了,外包给买活军来做如何?

就比如说河政,和辽饷一样,也是个无底洞一般的大头开支,往昔每年都是要内库拨钱的,否则便是荒废,而内库的钱从哪里来?便是从被大臣们骂得狗血淋头的矿税、皇庄里来,稍加思索,其实很快就能发现这里的猫腻——皇家等于是吃力不讨好,出面盘剥百姓,得的利还要分给朝廷去做河工,然后又在其中被各层官吏层层盘剥,最后河工还是一摊烂泥……恶名是皇帝担了去,最后得实惠的还是官吏,这皇帝岂不成了冤大头,白给官吏们张罗了吗?

可若是以前,再不服气,也得认,因为除了朝廷之外,还有谁能组织起河工修筑呢?现在那就不同了,再别拿河工来说事!要是河工好,何至于年年决堤,大河年年都有水灾?要知道,现在皇帝的耳目,可比从前要灵通多了,不但有国朝旬报,开阔见闻,就是买活周报也时常会说起流民们在北方的所见那——各地下买去讨生活的流民们,都是要组织起来一道走的,由买地的船只沿岸护航,这流民们走到哪里,消息可不就传播到哪里了吗?河工到底修得如何,也就瞒不过人去啦!

钱没少花,修得这么差,这里头的罪过,细追究起来,够死多少人的了?去年,由南河镇守太监首倡,先斩后奏,竟是和在南河境内开设的买活军办事处联手,雇佣他们来整修河工,一笔包了银子,余下事情,全由买活军来办——买活军办事处,在商都是有一片很大的地方,给他们安置整编那些准备去到江南,从江南下买的流民的,这些流民经过简单的扫盲,立刻就拉出去安排在河工上做活,报酬也是给足了的,如此前后四个月,活儿干得很俊,钱一分没有多花,不过是往年南河道河工银子的十分之一!

这消息一出,大河沿岸,各地的镇守太监都是蠢蠢欲动,而地方衙门则更加尴尬,内库这里,又少了一大笔开销,这会儿可是有钱得很那。尤其如今这皇帝,也不好修仙问道,也不好营建园林,内库中的钱粮,除了想建一些水泥小楼之外,大多都还花在特科体系的搭建上。这些钱实实在在是拨下来了,且由厂卫来办,敢于贪污的人暂无从滋生,因此,体现在京城特科班这里,便是他们充足的经费——尤其是采暖上,这些特科班的采暖、照明,都是和买地使团合作的,买地供煤、改造房屋,提升照明,虽然这会儿才是八月末,但坊间都是传闻着,说是今年冬天,街坊里最暖和的恐怕就是这些特科班了。

“等几日的,等手里你这身衣服缝好了,便让你去。”

因此,这些家长们也少见地没有呵斥一心向学的顽童,而是一边飞针走线,一边心不在焉地分派着,“到时候可得给我仔细着,若是撕破了新衣服,小心你的皮!——不成,要不我也去,亲自盯着你!”

“啊,娘你也去?”

“不成吗?我去了还省些柴禾呢——再说了,有谁说不许女的去不成?先生都是女的,我先不去,是家里事多,冬日无事了,难道我还不能去不成了?”

这倒是真的,街坊里的特科班,教授的都是颇浅显的扫盲内容——教科书直接移用的就是买地的,不但不要钱,而且是面向街坊所有住户的,只是之前成年人去的较少罢了。

毕竟,能在京城立足的百姓,多是有自己的一份营生,这些有工作的百姓,不论男女,平日里都是忙忙碌碌,而有些在家不出去做事的妇女,也自觉自己便是认字了,又能如何,也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这半年又赶上瘟疫,天气也热,根本不想动弹,也就是等天冷了去蹭个暖和气,顺便为家里省点儿煤块罢了。

“欧、欧!娘也一起去上课喽!”

小孩子们快活的声浪,穿透了小院半开的木门,传到胡同里,引发了一阵笑语之声,缠着包头的妇人,逐渐被吸引到了这户人家附近,手里的板凳放在了墙根下,一边晒着秋阳,一边高声和还在屋内的妇人搭话了起来。“王家嫂子,你也上课去?我这也寻思着呢,等天冷了,我们这里卖花的活儿也少了,不如就去上起课来——到时同去啊,咱们互相照应着,也免得被人臊皮了。”

“哎,要我说咱们就该一起,那些歇冬的男人们也得去,一屋子男男女女的,多不像话,咱们得坐在一处,别被欺负了去,也不叫人说嘴。”

“到时候你家那小孩儿怎么办?离不得人的时候,还喂奶呢!”

“便坐在嫂子们中间,带个斗篷挡一挡,旁边的人便见不到了——那讲台虽高,好在先生是女先生,倒也不怕什么,咱们这样人家,穷讲究什么?”

“哈哈,坐中间,我们倒是无妨,可你们家大妹儿若是尿了、拉了、哭了,可就难办!”

妇人们陆陆续续的笑谈着,说的多是下个月去上课的事儿,还有些《国朝旬报》上的新闻,也有一二本就识得一些字的妇人,被央着说些报纸上看来的新笑话,这笑语声传入了隔邻客栈的后院内,落入了两个对坐大臣的耳朵里,让他们会心一笑之余,却也不无感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些小妇人,分明却已知道广府道陷落的消息,却无一语带到,岂非是可悲可叹哉?”

这话倒也不假,那妇人说的笑话,是最新一期《买活周报》上刊登的《父子牵驴》,这是个很好的笑话,发噱之余也发人深省,二人之前还议论了一番,既然连这笑话都知道了,怎么可能不知道广府道陷落的事情?只是百姓无知,并不以为此事和自己有关罢了。在这说话者对面,坐了个年轻人,却是为妇人们分辩道,“连今年冬天的煤球在哪还不知道呢,如何能强求这些百姓为天下忧?再者,此事或许还真影响不到他们的生活呢!”

这话是有些没道理的,毕竟失土,尤其是失了广府道这样的熟土,对于朝廷来说,肯定是伤筋动骨的,别的不说,就是财政收入都会因此减少,终究也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活,不过,这年轻人说得却很认真,说完了这句话,又向对面探听道,“张大人,如今朝中对于‘如常递解税银’一策,反响究竟如何?是否已盖过了‘大战’一说?”

听他问起正事,张大人面色一阵扭曲,似乎想到了什么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过了一会,才叹气说道,“何止啊,大洪,如今朝中除了这两说之外,又兴了一个新说法,叫‘半壁江山全数代管’说,这歪理邪说,居然赞成者不少!这件事,你可听到了风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