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723. 瓶子的婚事(上) 草原.瓶子 远方的…

买活 723. 瓶子的婚事(上) 草原.瓶子 远方的…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哈哈哈,快把你的话收回去!乌云其其格,再和我犟嘴儿,看我的鞭子不把你的珠花抽掉!”

“就不,就不,宝瓶的马儿跑得就是快,可宝瓶的骑术就是糟蹋了马儿!不信,你就来追我呀!我骑着劣马也能跑在你前头!”

“好哇,你别跑!驾——驾!走起来,快快!你是不是想死啊,你这匹马,怎么不听话呢!”

“哈哈哈,宝瓶,你瞧我说的,这马儿什么都好,就是不听你的话!——哎,这是谁来了?宝瓶你瞧,远方有好长的车马队伍。”

“走,过去瞧瞧去!”

伴随着‘嘿、嘿’的催马声,两个大姑娘骑在矫健的大青马上,一前一后,神气十足地靠近了缓缓前进的队伍,但并不走到跟前,而是在小山包上远远地打量着来客——尽管这是比较安全的东方,按说来的应该是建州的盟友,但她们还是保持了一个可以随时撤退的距离,宝瓶更是坐到了乌云其其格身后:她的马刚到手几天,还不怎么听话,这要真是来者不善,她和乌云其其格两人一匹马,可以跑得快一些,至于这不听话的马,能跟上就跟上,跟不上的话,那宝瓶也就不要它了。

“啊,他们冲我们挥手呢——是满珠习礼哥哥,我说怎么这几天没见着他!”

宝瓶便又换到自己马上,两匹马哒哒地跑到了一行人跟前,“阿哥!”

“哎!你们两个野丫头!”满珠习礼有些无奈地说,示意她们对身后骑在马上的女人行礼,“快下马磕头,这是你们的哲哲姑姑!”

“姑姑!”

两个丫头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惊讶,利索地翻身下马,就要跪下,却被姑姑阻止了,“满珠习礼,过于客气了,自家人无须多礼——上马吧,孩子们,到我身边来。”

她有些慈爱地打量着两个小丫头,“哪个是宝瓶,哪个是乌云其其格?宝瓶还在摇篮里的时候,我时常抱在手上亲昵的,乌云其其格那时候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没有出来呢!”

“我是宝瓶。”

“我是乌云其其格!”

两个姑娘争相说着,向地位尊贵的姑姑问好,但也没有过于紧张——科尔沁部和建州关系密切,从姑姑出嫁开始,一直到现在,双方的贵族互相婚配已成常事,她们的亲戚有许多也嫁给了老汗的兄弟子侄,也就是近四五年开始,双方的联姻没有那么频繁了,但建州的福晋回娘家走动,甚至感情不睦,离开丈夫回到草原的也偶然有听说,总之,福晋是经常能见到的,双方的地位也没有那么的悬殊。

“好,好!”

姑姑脸上也露出了舒心的笑意,她的长相和宝瓶、乌云其其格十分相似,都是如满月一般的丰满脸盘,双眼有神,说不上多美貌,却很有威严,十分强壮精神,坐在马上,仪态十分端庄,并不踏腰拱背,而是上身挺直,腰腹绷紧,有点儿扎马步的意思,用丹田的力气承受了大部分体重,双腿柔和如柳叶,随着马儿走动微微晃动。

这说明姑姑在建州,还是尽量保留了骑马的习惯,而她随手拨弄马头时,更是显露了几分惬意,很显然,离开建州,回到熟悉的草原老家,还骑上马了,这让这位地位尊贵的贝勒福晋,也感到很放松。

“两个姑娘都如同宝珠一样,吉祥如意的长大了!”

回到草原之后,她就换说起了母语鞑靼土话,向满珠习礼称赞着妹妹们的长相,“这样的好女孩,藏在家里,会惹来小伙子饿狼一样在围栏外转悠,觊觎我们家的宝贝,满珠习礼,你要小心地看守她们,可别让她们陷入到危险中了。”

两个女孩都很高兴,乌云其其格大胆地说,“姑姑,我们的鞭子使得可好了!谁来打我们的主意,我们就一鞭子抽死他们!”

这样天真的话语,让周围的随行骑士都一扫愁容,畅笑了起来——姑姑随身带回的护卫,除了建州人之外,也有她带去的鞑靼人口,回到贝勒府的春牧场,那就是回了家,这会儿已经低声和满珠习礼的随从低声交谈了起来,一行人凑在一起,慢慢地走着,队伍的气氛显得亲昵而且随意,让人禁不住微笑。而入城没有多久,哲哲的侄子,宝瓶和乌云其其格的哥哥,现在卓里克图旗的台吉吴克善,便和母亲博礼一起迎了出来,“姑姑!”

“吉祥智慧的福晋妹妹回来了!”欢声笑语,很快就洋溢在了穹庐上空,羊自然已经是宰好了,正在锅里咕嘟咕嘟地煮着呢,已经有熟好的羊肉,被盛在马口铁的盘子里送到了帷帐中招待贵客,而此时,作为主客的姑姑——黄贝勒福晋哲哲,也已经稍微梳洗过了,让吴克善和满珠习礼去招待跟她一起前来的黄贝勒使臣,拉着女眷们坐在了一起,述说着别后的情景,同时也询问着亲戚们的近况。

“瓶子这都十六岁了!乌云其其格十三岁了——都是漂亮的小姑娘!还有满珠习礼,也长成了精神的大小伙子,他们待你可好?吴克善对你可尊重孝顺?”

“好,对我很尊敬。”老福晋博礼不住地点着头,满脸欣慰中不乏感伤,“吴克善也做得不错,把家当起来了,总算是稳住了局面,没让他爷爷和爸爸失望。”

说到这里,黄福晋也不由得低头擦了擦眼睛,“谁能想到阿哈居然和阿布一块去了,收到信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自从离开科尔沁,已经十几年了,我只见了阿哈几面,生我的阿布、额吉,再也没有见到面了。”

这里所说的阿哈,就是博礼的丈夫,宝瓶和乌云其其格之父,黄福晋的哥哥宰桑布和,他走得很突然,在父亲去世后不久,突发急病也随之而去,这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博礼一家的境况十分艰难——支撑汗帐的祖父、父亲接连去世,吴克善还很年轻,四面八方的觊觎眼光,人心的贪婪,是任谁都阻止不了的。吴克善能不能保住先辈留下来的汗帐和草场?在当时要打个大大的问号,而黄福晋虽然不能回草原奔丧,但却在收到了消息之后,立刻派人前来送信,要把当时十三岁的本布泰——宝瓶,迎娶回盛京。而这一次新的联姻,会释放出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深受建州大汗重用,和科尔沁部关系极佳的黄贝勒,也很看重吴克善这个年轻的侄子,愿意为他撑腰。

当然了,这一次联姻背后还有更深远的意义,那就是增加科尔沁女人在黄贝勒后院的份量,因为作为代表的哲哲,和黄贝勒结亲的十二年中,已经生了三个女儿,却始终没有生出儿子,没有一个儿子作为代表,结盟就始终还不够稳固,而此时的哲哲已经二十七岁,在鞑靼,这算是颇有些年纪了,她对自己再生育的信心已经不足,也希望能在后院中有一个自家的后辈,来完成生育的神圣使命。

就这样,吴克善同母之妹宝瓶,几乎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唯一的候选人,吴克善对这桩婚事相当重视,在父亲的丧事结束后没有多久,便开始为宝瓶预备丰盛的陪嫁,可就在他们要动身以前,一场突然的动乱阻隔了道路:敏军当时瞅准机会,骚扰盛京,想要反攻,科尔沁和建州交界的道路,因此变得混乱,而科尔沁部的其余台吉,也前来全劝阻吴克善,认为这门亲事不够吉祥,或许是长生天在反对姑侄同嫁一人之事。

作为收继婚大行其道的草原,这样的说法当然是极其荒谬的,真实的理由非常直白:建州和科尔沁关系虽然紧密,甚至可说是唇齿相依,但那是建州蒸蒸日上时的事情了,现在,建州的运气似乎走到尽头,他们的日子开始难过了,那么科尔沁各部自然也得掂量着,要不要继续和建州如此密切交好,不断用婚事来绑定彼此的关系?

“就是因为关系好,买地的青头汉人不肯和科尔沁做生意,我们只能千里迢迢去土默特,去关陕边市买马口铁,买好茶,买汉人的好药……这些东西来到科尔沁,价格是林丹汗那里的十倍!”

台吉们的使者,话也说得很直接,鞑靼人都是直来直往,从来不玩虚的。“我们也试着和青头汉人交朋友,青头女人对我们说,我们的台吉,娶建州的女人做福晋,我们的女儿一个又一个地嫁到建州去,他们的商队还怎么往科尔沁草原来!”

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能改变,可新的婚事要非常慎重,既然青头汉人把科尔沁看做一个整体,那么沾亲带故的台吉们,就感到自己有劝服吴克善的必要——别再结亲了,不就是担心自己的草场吗?我们给句话,不欺负你了还不行吗?

要在草原上生活,不能不考虑团结,吴克善一家和黄贝勒结亲的心思就是再热切,这时候也不得不冷却下来,仔细考虑了,更何况,叔伯们也不是胡说八道,建州这些年的日子的确过得艰难,而且眼见得还会越来越艰难……

最终,彻底破坏这门亲事的,是远方的一封来信,瓶子那嫁到土默特林丹汗的汗帐之中,却并不怎么受宠的姐姐珍儿,写信向娘家报信,说是林丹汗也看上了美艳的宝瓶,虽然才十三岁,但宝瓶的名声已经传到了土默特,林丹汗想要把这对漂亮的姐妹花,都收入自己的汗帐之中。

再看看脸颊圆鼓鼓,还和个大孩子似的宝瓶,林丹汗的意思,难道还不明显吗?什么艳名远播,没影儿的事,宝瓶的长相就是在一家人里,也不算出众的,林丹汗这是在拉拢科尔沁部呢!

他即位之后,反复无常,除了自己的领地,和邻居们的关系都不好,和科尔沁部更是一度十分敌对,剑拔弩张,几乎要兵戎相见,可自从买活军在他和敏朝的领地交界处,开设边市,林丹汗的行事慢慢就换了风格了,这不是,和珍儿的来信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套珍贵的马口铁餐具——要是在从前,傲慢的林丹汗,怎么会惦记着给小福晋的家人送这么贵重的礼物呢?

都是出嫁的女儿,都想把瓶子拉到身边做个帮手,这下,瓶子有点像是海西叶赫家的老女了,因为几方都在求取,更不好轻易许人。吴克善虽然不像是叶赫老女的哥哥,把妹妹的婚事当做政治筹码使用,却也不敢轻易地将瓶子嫁人。

就这样,瓶子的亲事就拖了下来,这一拖就是三年,今年她已经是十六岁的大姑娘了,妹妹乌云其其格,也到了十三岁,可以开始议亲的年纪了,科尔沁姑娘一般十三四岁就会定下亲事,不过出嫁要拖到十五六岁了,像是哲哲当时派人来接她,其实是为了把她接到身边居住,教她一些规矩,真正圆房也得往后放放,这叫在夫家‘待年’,也是建州的旧俗了。

这会儿还没许夫家,在草原上就算是有些晚了,黄福晋大概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一见面就多次提起了瓶子的婚事,这会儿,和嫂子一起怀念了一番哥哥之后,又直截了当地问了起来,“瓶子到现在没有定亲,是被我耽搁了吗?你们可给她寻到了勇敢善良的好儿郎?”

姑姑和母亲会面,孩子们自然不能插嘴,都是簇拥着坐在毡毯上静听,除了瓶子、乌云其其格之外,还有不少年纪小的弟妹,还有哥哥吴克善的子嗣,帐下听用的女仆……毡包里因此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人味儿,还有马粪燃烧的烧燎味道。

人们热热闹闹,各说各的话,小孩儿都争相要和黄福晋带回来的两个格格玩耍,孩子们闹哄哄的,并不太留心长辈们的闲言碎语,还是机灵的苏茉尔,捅了宝瓶一下,她才松开了手里的羊拐骨,心不在焉地让妹妹们拿去玩耍,和乌云其其格对视了一眼,一起尖着耳朵窃听起了长辈们的谈话。

比起妹妹天真无知,单纯凑热闹一般的兴致勃勃,小姑娘的脸绷得紧紧的,似乎也很有几分心事:对于她的婚事,母亲和哥哥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真的要把她嫁给老姑父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