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844. 该上路了! 京城.众人 你们行走的到…

买活 844. 该上路了! 京城.众人 你们行走的到…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吱——呀——”

沉闷而让人牙酸的咯吱声响了起来,随着脚步的走动,新鲜空气也随之进入了牢房中,冲淡了此处成分复杂的臭味,伴随着含混的说话声,一群人逐渐走近,一边走一边还点算着牢房中的人数,“报数——牢房七人,答到七人,都还康健,行!”

这样一个一个牢房地点算过来,很快就到了一个有人数缺口的牢房,衙役们吩咐,“这就是你的牢房了吧?行了,进去吧,注意,伤口不要压到了!要留心通风透气,不然,和医生说的一样,发了脓疮,高烧起来,你就活不成了!”

别看此刻牢房里关押满了犯人,但天牢衙役,最是懂得见人下菜碟,除非是那一等犯下死罪,运来京城勾决的恶囚,只要是官身入狱,衙役绝不会私自针对凌虐,毕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别看今日是阶下囚,也许明日就官复原职了呢?

若没有上头的吩咐,京里大理寺、刑部的所谓天牢,其实要比县衙牢房的态度更好,也就是锦衣卫诏狱,背后有大靠山,那里的牢头才是凶神恶煞,不使足了银子,一个好人进去,也能叫你遍体鳞伤地出来。

而且,这一次的乱子,所有的囚犯并没有押去诏狱,而是被分别关押在大理寺和刑部,这处置就很说明问题了,这些牢子们因此对犯人更加客气,他们虽是小卒,却又不是没有脑子,仔细想想便能明白:这些犯官的诉求,是要灭特科、诛田任丘,还有什么别的,太复杂他们也不关心。仅从诛田任丘来说,那就是锦衣卫的生死大敌,把这些犯人送到诏狱里,怕不是送羊入虎口?能活着走出来的怕不是只有三四成!

既然特意避开了诏狱,把人送来此处,还特意找了去买地进修过的大夫,来给这些犯官诊治,这些牢子们也懂得看脸色,自然不会和上头作对。别说牢饭没有擅自克扣,甚至还抓紧时间,打扫了一下牢房的卫生,甚至筹措经费,买了些新床,又换了新的稻草。此时牢房的臭气,和他们关系倒不大,只是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每日便溲,自然有味儿,又有很多犯人是烧伤了被送过来的,伤口溃烂,也有恶臭,这几日下来,因为创口感染,发烧去世,或者是病得不堪,被拉走去医院诊治的,大约也有二三十人。

举事不成,反而闯出大祸,牢房内的气氛十分低迷,这些犯官们,平时虽然共处牢房内,但却也不敢互相多加交言,因为他们实际上对于外头的情况也是一概不知,甚至连多少人被抓进来,自己胡乱说话,会不会影响到还平安在外的至交都不知道,因此,即便是那些逃窜得快,没被烧到的人,也是郁郁寡欢,沉默不语。牢房内一片沉寂,直到今日这被带出去上药的官员回来了,方才都聚过来,低声问道,“怎么样,肖兄,如今外头局势如何了?你在外头,可有收到什么消息?”

这位肖兄,年纪不大,大概二十出头,脸上一侧包了一大块纱布,但精神还好,他算是伤势不太重的,只是被火在面上燎了一下,起了一脸的大泡而已,不过因为看着醒目,也被挑出去接受治疗,不过这人身体好,并未发烧,兼且言谈便给,和牢子们攀谈得不错,又大胆地向大夫搭话,每次出去换药都能带回来一点新消息,被众人视为是重要探子,此时见问,便也不遮瞒,徐徐道,“火是完全救下来了,奉先殿全毁,皇极殿也有一块烧穿顶了,侥幸主柱没有烧坏,还有一多半屋顶还在……清点火场,说是外头传的,至少抬出了一百多具尸体……”

众人一听闻,顿时都是长吁短叹起来,都是不知道这乱子该从何说起:要说皇帝始终不肯妥协,大家举火自尽,以身殉道,那谁也逃不了,也没什么好说的。可人家田任丘都来引颈就戮了,就在这要紧关头,不知哪里来的一发冷箭,刘有良一死,功亏一篑,最后落得如此下场,那上哪说理去?!

若是前者,大家自然视死如归,人固有一死,这就是重于泰山的死。可这会儿呢?死了的人,是意外的死,窝囊的死、糊涂的死!就这些活下来的人,他们不想死的心反而格外炽烈了,或者说,就算要死,也想死个明白——刘有良死了,这个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但他是怎么死的?是中了弩箭?中了火铳的子弹?这谁也说不清!

说什么的都有,有人信誓旦旦,说自己看到了弩箭入怀,也有人说刘有良倒下的时候,身上一点伤痕没有,他是做了悖逆之举,遭到天罚,突发疾病猝死的——但有一点是没错的,那就是他死时骇然回望,说明什么?说明刘有良要么是受到了来自后方的袭击,要么便是认为害他的人,就在他的后方,在皇极殿的一干同党之中!

这样的想法,当然会在幸存者之中引起猜忌,但大家也不能说凶手就一定在彼此之中,因为当时还死了不少人——被烧死的,大家争相逃出皇极殿时,被撞倒在地,当场被踩死的也有,在后头的众人都能看到。而且被抓得最多的也是这批人——有些人很早就奔出皇极殿后门的,有没有乘着天黑下来,大家忙着救火,防守有漏洞时逃出宫去,这就不好说了!

死了多少人,不知道,留下来的人里,逃走了多少,被抓了多少,也不知道,因为这批犯官是被分开关押的,这样就让他们很难准备审讯了——目前,他们只是被关起来而已,没人被允许探视,但审讯也还没有开始,这些官员根本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策略准备审讯!

会不会遭到严刑拷打,还是会被自己的老师亲友营救脱身,只是贬官夺职,或者流放服刑,免去这一番皮肉之苦:目前来说,局面不算太好,但也还没到最坏,从皇帝后续的处理来看,他也害怕犯了众怒,让朝廷分崩离析。本身,如此过激的举动,反应的就是南官的绝望情绪,如果皇帝不能参透这一点,依然不肯让步,还是一味高压的话,那这个朝廷,还能存在多久,那就真不好说了!不肯对买宣战,换来残余江山纷纷易帜,朝廷再无法维持,这个皇帝当不下去,这也是就在眼前的事情了!

这就是死谏了,闹腾出了大动静,让皇帝颜面扫地的同时,往往意见也能得到重视,因为这表达的是臣子们最决绝的利益诉求,不像是大礼议,如今的局势早已大不相同了,皇帝也不可能和当时的天子一样赌气,这也是为何这些犯官们明知道自己犯的是悖逆犯上的死罪,却还保留了一二底气,他们还是有一定希望脱身的,皇帝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否则为什么对他们如此客气,还给他们请医生呢?在皇极殿起火之前,皇帝分明已经准备让步了,虽然随后就发生了那场意外,但是,道理没变,立场也应该不会轻易改变才是。

就希望皇帝能忍下那一时之辱了,这次行动唯一的瑕疵,就是皇极殿和奉先殿的烧毁,必定会登上史书,也会让四方政权都看到皇帝的孱弱,不论有多少原因,在皇帝的统治下,官员居然闹事到了焚毁国家根本大殿的地步……这件事情,瞒不住的,而众人也能想到它的后续影响,鞑靼、高丽这些邻国,必定会更加轻视敏朝,地方官员也会掂量着朝廷的份量,对买活军更加畏惧。至于买活军……他们会如何反应?这些官员们便想不出来了,但愿他们能受到刺激,感受到南官们保家卫乡的决心,知难而退,换个地方图谋吧!就继续往南洋扩张不好吗?

“至于如何处置我等,如今朝中众说纷纭,还没个定论,包括火场和尸体的事情,都是这几日才统计点算出来的,听大夫说,京中议论了一二日,便不再讲这些了,百姓们都去议论别的了——山阳道那里,用买活军的传音法螺传来了消息,那里地动了,因此,这几日京中又换去议论这个了!”

金銮殿烧了,对民间的影响似乎是非常有限的,和官员的极度看重不同,对民间来说,金銮殿被人烧也是烧,被雷劈了也是烧,和他们的关系着实不大,因此,这么大的事,在民间居然没有激起什么波澜,大多数百姓反而更关注前些日子,能让他们有轻微地动感的山阳地动。

“山阳地动了?!”

“我就说前日那阵子,屋舍也晃动了一会!”

对这些犯人来说,现在最烦恼的不是饮食起居所受到的限制,而是消息的滞后,哪怕是这样的小事都要有机会才能求证,而这个消息的确是让他们激动且牵挂的——且不说地动的烈度以及后续的赈灾,光是地动本身,难道就不是对朝廷的警示吗?短短数日之内,皇极殿被意外烧毁,山阳又是地动,诸般征兆都揭示这一点——天子德行有失,该下罪己诏,该更改既定的政治路线啦!

虽然因为他们的闹事,皇极殿、奉先殿被意外烧毁,但想要这些官员们承认自己的责任,这是万万不能的,事到如今,除了继续胜利,实际上大家已经无处可走:一旦把皇极殿烧毁的罪过揽到自己头上,那就只能等死了,包括家族都会被完全连累。只有把责任转嫁出去,形成对皇帝的谴责,才有一线生机。这些犯人们也深信,自己的老师、同年……这些立场和他们一致的官员们,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必然会和他们采用一样的思路,大力攻讦皇帝,营救自身,因为易地而处,他们也必然会这么做,来拯救自己的同盟,这么好的机会都放过的话,再过几年,拿什么和特科党斗?就是要在这个撕破脸皮的当口,把他们一巴掌打死,永不能翻身!

温相这会儿也不能再明哲保身了吧……

不少人都是窥视着最里头牢房里的温老二,如此暗自思忖着,说实话,温二爷的存在,也的确给他们提供了不小的安全感:有他在,温相必定是全力营救南官乱党,否则他自己也会跟着倒台。甚至可以这么说,倘若不是有温二爷登高一呼,等于为大家做了一个保底,这个群体是否能够成形,还真不好说呢!

正是因为有温二爷在,牢房才没有被哭声占据,大家尚能维持一定的体面,以及最基本的组织度,而不是想着出卖身边人,立功自保。当然了,这也和审讯迟迟没有正式开始有关,过了几日,大家从牢子口中也得到了一丝外头的消息——这是他们的家人使钱送进来的,说是朝中众臣正在设法营救他们,让他们在狱中安心养病,这样一来,大家就更安心了,甚至于一些乐观的人,也已经开始编织着名扬天下的美梦:开玩笑,他们可是敢于行非常之事,有侠义之风的‘皇极殿侠客’,不让我活,那我就一把火烧了金銮殿,看你皇帝老儿怎么说!

到了这个时候,皇极殿被烧毁的责任该由谁背负,似乎又显得糊涂了起来,而奉先殿,在想象中当然也是予以模糊处理的,因为烧牌位在什么时候都不太值得吹嘘。但毫无疑问,只要能平安上岸,‘皇极殿侠客’便会成为众人混迹江湖时老得不能再老的资历,就算将来不能再入仕,被流放到偏远地区又如何?走遍天下,只要有南官在的地方,抬出这个金字招牌,就大可以白吃白喝,周旋于当地士绅之间,享受比举人更高一等的待遇了!只要能活着出去,那就是胜利!到了这一步,大家反而根本就不去考虑他们的三个诉求能否成功,倘若要保江南又该如何打仗的事情了,因为这些事情——是不该由他们来想的,他们是文人,只管提出要求,打仗那当然是武人的事情了。至于说三个诉求能否成功……反正他们单人,或者说他们小家已经是有了名声,而名声在此时又可以转化为实惠,只要能平安出去,即便江南失陷,皇极殿侠客们,也等于是通过一场大冒险,为自己的小家庭赢得了可以享用一辈子的资本,他们又怎么会去过多地在意大局呢?那是别人该考虑的问题了。

当然了,这样的小算盘,是不可能宣之于口的,或许一牢房的官员里,也还有人在忧国忧民,但不得不说的是,侠客们中做这样想法的人大概为数不少,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牢子夹带进来的线报越来越多,且牢子本人对他们的态度越来越客气,甚至开始允许家里人送饭……牢房中的气氛也就越来越开朗了,人们似乎完全忘记担忧江南的局势和买活军的动向,完全沉浸有望平安脱身的喜悦之中。他们的豪赌虽然没有完全赢下来,但相对他们自己的下注来讲,如今也算是收获了丰厚的成果了!

以温相为代表的南官群体,正在持续给皇帝施压,以哀兵必胜的姿态,发动对锦衣卫和特科的猛攻……

南官抨击‘代管说’……

田任丘称病不上朝……

皇帝返回禁宫……

一个个好消息,被不断传递入狱,肉眼可见,南官在掀桌子之后,终于取得了罕见的主动,并且立刻联合了京畿官员,加大压力,现在皇帝似乎除了让步以外已经无路可走了,田任丘虽然未必会死,但从此被投闲置散,不能再如从前一样高调,也是可以想见的事情,而狱中的敢死队、君子党们——

差不多也是时候可以出狱了吧?

入狱一个月左右,牢房内的气味已经好得多了,主要是烧伤大多都得到治愈,不再有溃烂现象出现,那些因为烧伤不幸去世的同仁,也都被运走妥善安葬。这时候,大家在牢房内住着已经有点习惯,甚至感到很舒服了:清洁的环境,可口的饮食,少见的闲暇,光明的前途。甚至很多人都开玩笑,认为这样的牢坐一辈子都介意接受,不过,实际上大家深心里也都认为,差不多该到最终胜利——出狱的时间了。他们大概会被革职,被流放,但这不要紧,只要活着走出牢房,就是胜利,留下的战果是一辈子可以吃用不尽的。而就在这天下午,他们等到了盼望已久的消息。

“吱——呀——当——啪!”

伴随着丁零当啷的噪音,牢房的大门又一次被打开了,在这个非放风的时间段,牢子们鱼贯而入,手里拿着钥匙,开始为所有牢房开锁。“都收拾好行李,你们该上路了!”

果然,没有经过一次审讯,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了!

就算明知可以平安过关,直到此刻,尘埃落定,知道自己完全不必审讯,众人还是不禁大喜,一时间牢房中人头攒动,也有人大声打听,“我们的处置已经下来了?!”

“下来了!一会到庭中大家一块说!”

犯人们重新戴上了手铐脚链,被串成了一队,领到了牢房前中庭一大片空地上,四周都是装甲精良的内卫,手握刀柄,冷冷地看着他们。不过,这些君子尚且能维持风度,不动声色,只是有些人还不适应天光,举起手遮掩着日头,勉力睁开眼,望着一个身穿三品补服的太监,走到人群跟前,尖声说到道,“诸位大人,你们的去处已经定了!皇爷是个守约的!既然在皇极殿前答应了尔等,便不会食言!”

这该是好话,但众人听了,却都不由一怔——这太监说话的语气有点太得意了,半点不像是受过重创的阉党(倘若众人的要求被满足),该有的精气神。

“锦衣卫田大人,处事不当,连累朝纲,早已数次请求自裁,奈何他对皇爷还有些微用处,因此便让他割发免死,将功折罪,仍暂代锦衣卫统领一职。”

这自罚三杯般的处置,让人头皮一麻,不过,大太监对此也是一语带过,他冷冰冰地瞟了堂下众人一眼,“至于尔等所言,宁死也要守乡卫土,不能让江南平白落入敌手之语,皇爷也觉得大有道理,如今,我军已对买地宣战,定于武林会战防守,皇爷体恤尔等乡情,念在尔等故乡危在旦夕,便不再追究二殿焚毁之事,你每便尽快上路,前往武林前线,亲自和那买活军作战去呵!”

什么?!

什么?!!

庭中百多人,刹那间竟无一人出言,全都是抬起头骇然望着大太监——亲自和买活军作战?!那不是——那不是让他们去送死么?!

“怎么,难道尔等竟是光说不做,只会高言狂语,叫别人去送死拼命的伪君子么?”

见众人神情,那大太监面上掠过一丝得意之色,语气却是阴毒,活脱脱便是戏文中那最生动的奸角,他未等众人反应过来,便又柔声训诫道,“君子言行合一,可不能坠了读书人的声名,诸君放心,尔道不孤的,京中你们的那些亲朋好友,乃至同乡同年,凡是赞成抗买的,皇爷有话,都遣往前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可寒了尔等护土之心那!”

“这一遭,三省六部十去六七,京中人才空虚,不得已破格启用特进士一干人等,否则几乎朝政空悬,无人可用,这全是为了成全你们的乡情,你们呵,可千万不能辜负了皇爷的一片苦心!”

他面上笑意一敛,一转眼便是满脸的冰寒,尖声喝道,“时辰已到,即刻上路,不得耽搁!若有脱逃推延者,以逃兵视之,即刻处斩!上——路!”

在他身后,内卫们以枪柄敲地,低沉地应和了起来,声波往外重重传导,掠过一干面无人色,或是双腿打战,或是当场失禁的读书人,在肃杀天色之中,荡出了处处哀哭,街街束手的京城,仿佛是敲响了若干人等的丧钟。

“上——路——!!”:,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