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877. 知识教改制与莺莺燕燕 潭州.谢双瑶 …

买活 877. 知识教改制与莺莺燕燕 潭州.谢双瑶 …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1-09 15:36:52 来源:gegedan

正所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创业狗焚膏继晷、夙兴夜寐是再正常也不过的事情,熬大夜对于习惯了996节奏的女军主来说,偶一为之也无伤大雅,就是身边的秘书班子也得跟着熬,随着她的地盘逐渐扩大,谢双瑶的秘书班也在急剧扩充之中,现在已经到达三班倒的程度了:不分昼夜,任何时候都有人接文件写摘要,确保六姐一睁眼就有若干消息放在案头。

当然,平时晚班留一两个人值班也就差不多了,也就是这一阵子出兵江南,动作极大,这才多划拨了人手出来,谢双瑶这里文件一写好,立刻录入电脑,同时印发若干份,送交指定的智囊团,包括军队班组,等谢双瑶休息了五个小时,起床吃早饭的时候,一样睡眠不足的会议成员都已经整齐列席,准备着讨论谢双瑶的决策了。

能成大事者,精力往往异于常人的旺盛,女军主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一样都是熬大夜,在文山会海中跋涉,可谢双瑶小憩之后就还是神采奕奕,其余人则不免呵欠连天,都是饮着浓茶,也有人用手搓脸,神色十分委顿。见到谢双瑶进门,方才肃立起来,随着职位最高的庄素一声令下,众人整齐划一地行了军礼,谢双瑶则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像她这样地位不可撼动的上位者,反倒不追求仪式感了。

“怎么样,文件都看过了吧,说说想法吧。”

没有丝毫废话,一坐下立刻有事说事,这是买活军这里的一大特色,对效率的追求是刻在骨子里的,也是因为事多人少,如果还磨洋工,那就都得加班的缘故。众人也不推让,立刻就开始挑毛病了。

“大的方向,自然是不会错的,引入知识教,于消化边番地区自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民情如水,只能徐徐导引,既然如今番族民心向着知识教,我们又何必白做功夫去禁止传教呢?阻止不了,早日正规化也是不错,只是有一点很重要,那便是番族传教,固然每个村寨少不了他们本族自己人,但地区负责人,如六姐所说,必定要是汉人才好——我们上哪找那么多汉人祭司呢?”

这是很突出的问题,因为这些人只看到了谢双瑶起草的第一份文件,那就是引入知识教来解决新领土的消化问题,至于知识教改制的文件,那不是给他们看的,得拿到南洋委员会,知识教总坛去先讨论过一番。谢双瑶今早已经发信,召集知识教所有轮值大祭司,以及她平时有关注到的一些重点培养对象,全部赶来潭州开会,她预计这些人在路上要走大概一个月,一个月后能拿出成熟方案就算是快的了。不过,作为知识教的最高象征人物,所谓量子神明在人间的代言人,有些决定该下也就下了。

“优选军中、吏目中擅长搞多民族地区开发工作的女吏目,兼任地区祭司,以扫盲程度作为考察目标,如何?”

她问,“我算过了,按现在南洋的祭司区块比,整个江南地区,我们预计铺开知识教的地域也只需要二十三个地区祭司,这二十三个人应该还是好挤的吧?实在不行男人也成,有两个地区祭司我还打算分给传统宗教界人士,所以人手占用应该是还好的。”

只分两个吗……

一些参会人员开始交换眼神了,大概是对她的表态有点儿诧异,越是横跨新旧的吏目,对于她的表态就越有探究的兴趣,反而是庄素这种自小在彬山长大的吏目,对于谢双瑶冷待佛道一点感觉都没有,而是从财政角度挑刺道,“增加二十三个编制当然是不算什么了,但你也要知道,知识教祭司在南洋也是忙不过来的,编制难加,野祭祀到处跑,他们的精力已经不是说去各村传教了,就一直在纠正野祭祀唱歪经,二十三个地区祭司来管江南整个边番地区的话……就等于整个传教体系是要嫁接在衙门这里喽,毕竟,扫盲、农耕、修路,都是衙门在组织,知识教只是包一层皮,敲敲边鼓呗?那还不如让这些人选兼任,不要转制,业务目标还是列为吏目本职工作进行考察。”

行政上的事情,一贯的繁琐,但却必须非常耐心,因为牵扯到的事情,一动就是天文数字的钱财。庄素的问题是非常敏感的:边番地区的开化肯定有预算,也有相应的物资调拨,否则,高产作物的种子秧苗也好,疫苗也罢,甚至是修路的物资,都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就算番族都是拿钱去买,拿货物去换,可要知道,所谓有战略价值的物资,有时候拿着钱也买不到,钱只是这场交易中需要付出的,最廉价的筹码罢了!

这些物资交给谁,在某一区域的话语权其实就等于是交到谁手里了。既然物资不能脱离衙门,那么,还不如让大祭司从衙门兼职,这样既能确保划拨资源,两边工作对接顺利,又能缓解知识教坐大的忧虑:在这些地区,知识教就是衙门的一张皮罢了,随时可以摘下,财政上甚至不必另设账本,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这不行,既然决定了要用起来,那就要相应的给待遇,给报酬,不能让人白干。”谢双瑶索性也就说了一部分自己的构思,“我的意思,是放开一道口子,允许知识教拥有一种教产——印刷厂,专印各种番族教材,允许少量印刷部分商业读物来获取利润。这些教材,地区祭司免费提一部分,往下发放,各村寨如果还想要更多,拿钱来买,其中的利润最后化为基层祭司的津贴,数量应该和乡村扫盲老师相当,或者略少一些也不要紧,这些祭司和扫盲老师不同,在传教中还是能获得很多额外好处的,就算直接到手得不多,他们也愿意做。”

“这就等于是把扫盲也外包出去了?”

庄素的声音略微加大了,眼睛圆睁,她有点儿吃惊,因为这就等于是把买活军一直攥在手心的教育权,在番族地区转移给了知识教。毫无疑问,这是个很大的动作,甚至目前她都说不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扫盲是很花钱的,这块外包出去,在财政上买活军会更有余裕一些,但是是否也会削弱了买活军从一开始就借由重重手段,落实到村寨的统治权?

“扫盲当然不能外包,只是最基本的语言关外包掉,学会拼音和算数,最基本的汉语之后,祭司还能教什么?剩下的教育还是要乡村扫盲老师去完成的,包括读报班什么的,还是要去做,还是要让田师傅、扫盲老师、商队,三方形成一个定期交错拉线的机制,确保一个月总有一半的时间,让村寨处于我们的视野之中。”

一般来说,这个‘视野中时间’能达标的话,也就差不多能确保整个村寨不会有太出格的事件发生了,买地如今比较良好的治安,就多亏了这个机制,谢双瑶当然不会自毁长城了。要不然的话,一个村子一个月也就一两个外地客人经过的话,怎么确保买活军极力打击的旧俗完全消失,不会死灰复燃?一些恶性刑事案件就不说了,光是一个人口买卖,就必须是这么盯着才能禁绝,不然,日子好过了,一村的光棍汉想的就是娶媳妇,有了这个诉求,人贩子应运而生,跑去劫道绑媳妇回来,锁在屋子里,等生了孩子再放出来……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是外人来看见了,哪个村民会跑进城告状?就是要时时刻刻都有人来,都有人在村子里随意走动甚至是住下,一有人敢于做这样胆大包天的事情,立刻揪出来严加处罚,才能让大家害怕,才能形成这种‘买媳妇触犯天条,谁都别干’的氛围。

买媳妇,只是这种观念冲突的一角而已,宗族余痕还深重着呢,就算经过了人口的这么几次大迁徙,只要不是时时刻刻的盯着,一不留神都能泛起残渣、死灰复燃起来。更不要说这些直接从奴隶社会甚至是原始社会跳跃到当今的番族了,光是一个禁绝血祭,都得费大力气,谢双瑶是要快点做事,不是要大甩手,她对知识教的定位不是番族地区的大管家,而是外包的扫盲公司,教材印刷就是给他们的报酬——这就得要酬赏张坚信了,这个清教徒的脑子的确好使,也启发了谢双瑶的灵感,是呀,虽然不给固定资产,但印刷厂为什么不给呢,知识教必然是最有动力做好小语种教材编纂的组织了,科学管理不就是把工作给最适合的人去做吗。

“知识教负责最初步的语言障碍和拼音、数字扫盲,疏导、润滑民俗摩擦,后续转交给我们衙门吗……如此倒是不错的设计,财政上也不用我们多花钱。”庄素明显松了一口气,表示了赞成,归根结底,所有的财务都是一个态度:只要不多出钱,不重做预算,你爱干嘛干嘛。

但是,组织人事有点不愿意了,庄素身边,马脸小吴有点挑刺的味道,“挑人的话,是算彻底转业出去了吗?二十三个大好前途的人才,本来都准备派上别的用场了,叫她们直接去搞教派,等于把前程一下框死了,这……”

这也是谢双瑶准备调整的一点,她也看了之前莫祈平的报告,知识教教士流失的最大原因就是去考公……只能说,当时的架构设计还是太保守了,这搞人事的一眼就能看出不妥来——谢双瑶再次提醒自己,财务和人事必定要放两个刺头在,虽然被刺的时候总不会觉得愉快,但良药苦口,只要不是存心推诿的那种挑刺,其实提出的意见都必定是有价值的。马莲调出去负责人事工作,这个任命谢双瑶还是很满意的,马脸小吴总不能做一辈子的秘书班主任,年份到了,往外调开始走仕途,也是必然的事情,人事口就很适合她的发展。

“之前不想让知识教壮大得太快,所以认为一个流动的教士阶层会比较不容易形成利益团体,现在看,这个架构有点过时了,那就再调整——人出去,虽然不能保留衙门里的职务,但工作经历可以视同参公,也计入工作年限。将来还可以往衙门里去竞聘高职级的岗位,这样如何?又能保证流动性,又能保证吸引力,而且在边番地区传教,肯定是危险地区,也给做一个加分系数。”

“津贴呢?”庄素有点严肃起来了。

“津贴就不给了,传教也有传教的好处。经济上收入和同级别同地区的吏目大致持平即可。”

人事、财务没意见,军事口这里,巴不得有人来代替他们开拓番地,最难的工作知识教接去了,他们跟在后头摘果子即可,为什么不赞成呢?不过就是有了这个调整,之前的战略部署都要重做,而且每个地区的番族情况不同,也就是每个方向的作战细略还要再研究——这就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了。但在谢双瑶这里,她手里的活是暂时告一段落了,开完这个会,再忙上七八个小时,差不多就能休息:算是长久以来最轻松的一天。

这个会花了两个多小时,已经是竭力减少废话了,接下来要开的是江左道和两湖道南岸的经济发展规划会议,又是一听就让人头大的会,中间大概有两三小时的空档,是给她看文件、吃饭和小憩用的,谢双瑶走出会议室,揉着发花的眼睛,忍不住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二哥,去墙头吹吹风吧!”

这些年来,她的贴身安保一直都是谢二哥负责,谢双瑶也是习惯成自然了,一句二哥脱口而出,才想起谢二哥这半年在休产假——这些年来,除了她之外,到年纪的谢家人也都陆续结婚了,就是谢大哥被拖累了,一直没能要上孩子——谢双瑶一离开驻地,谢大哥就是大管家,这情况确实不允许他生。

除此之外,谢二哥、三哥、四哥、五哥都陆续生子,而且还有个把不求上进的,孩子要得很勤快,事业这边心甘情愿地淡出,就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天天带孩子去看仙画。谢双瑶倒也不干涉他们,反正钱要多的也没有,吃喝不愁到老,这个待遇那还是能保证的,老彬山派现在也几乎都有这个经济水准,她爹娘肯定也会不时贴补。做个废物也没什么不好的,总比想弄权来得强呗。

当然,这不争气的哥哥也就是搞修路队的谢三哥一个而已,他也实在是前些年累得很了,谢二哥表现还是挺良好的,谢双瑶也在考虑等他产假休完之后,给他调个职位,让他也在江南战中分点功劳——啧,说起来,之前情报局回馈的,说他和陆大红似乎是有点啥,倒是挺可惜的,这俩的确不合适,现在二哥都结婚了,大红还单着呢,谢双瑶有种感觉,她要不结婚,大红这帮同龄的女官也都不会先动的。

也挺好,这几年正是南征北战的时候,单着好啊,单着就不用休产假了……大红她还是很看好的,少有能跟上脚步的女将,第一任海军大元帅的位置就给她准备着呢……

乱七八糟的思绪刹那间掠过脑海,她也有点走神了,片刻才意识到眼前的笑脸并非谢二哥,而是新提拔上来的守卫班长——长得倒是挺好的,太阳晒不黑,天生的白肉底,大眼睛,眼尾微微下垂,显得特别的傻白甜,谢双瑶心想,究竟是谁着急想看她结婚了,这几年工作关系中,明里暗里接触到的美男是越来越多了,还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看起来心机都不是特别的深,这一看就是可着她的要求来找的,那种狂霸酷炫拽的传统帅哥,好像不说身边少见到,就连平时出门的时候也没怎么在民间看到把自己往那个方向捯饬的小年轻了。

又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吗……谢双瑶心想,不会因为自己的关系,今后民间都流行无害化小可爱的男性审美了吧——救了,但别忘记她对男子体魄也有要求啊!加在一起的话……金刚芭比?

“算了,还真管不了那么多,走吧,咱们到城墙头走走去。”

择偶在她的生活中,毕竟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谢双瑶嘀咕了几句,也就抛诸脑后了,随意让守卫班长带路,和他有一搭没一搭地唠起家常,大家一道往城墙散步过去。“怎么样,你们早上出去晨跑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城里的早市恢复得怎么样,百姓的生活是不是已经完全正常了……菜价注意到了没有,小吃的价钱又是如何,和买地相比怎么样呢……”:,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