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89章 不可想象没有经历便无法想象

买活 第89章 不可想象没有经历便无法想象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黄太太自幼是个要强的性子,么事情若是有到了的手上,倒也罢了,只要是过的手,便一定要办得旁人挑不出毛病。只是越是能,反而手中越是无事——们这些中低层的武将圈子,内部婚配,很少外娶,而且女儿照例不裹脚,又习武,因此身体强健,育上就不太艰难,家里虽有一二姨娘,但母亲却一直都是原的母,自然也就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后宅阴私事儿。

母亲不换人,这一点在官宦人家中的确是很少见的,北方官宦家庭中裹脚的主母很多,凡裹脚,因走得少,身体就较孱弱,按黄人给看的那些买活军教材上的法,‘尤其是骨盆,受到脚骨畸形的影响,会发育得更窄,难产率也就更高’,所以此时的官宦人家中,一个男丁一占用三到四名妻,又收用两位数以上的姨娘、丫头是不稀奇的。上层所占用的女性之多,和下层一妻难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的家庭,孩子最依赖的往往是自己的乳娘,夭折率也是居高不下,乳母在事实上取代了母亲的部分职责,母亲只是每见到两三次的朦胧影子。孩子的产和夭折有时都是同时发的,一个老爷的后宅里可能先后有三四个女眷产,而三四个孩子,按现在北方这个瘟疫流行的世,很可能只有一个活得到成年。

按黄太太隐约的了解,这些家庭出的女孩子,倘若不是特别的愚钝,就是特别的刁钻,知书达礼的也很少见。倘若一个人家中几乎所有女孩儿都识字,这是很涨子的事,明这户人家的确很重视子女们的教育,而且对孩子的健康管理也很有一套,有陷入那种无尽的出-死亡循环。这在女儿家的婚配中很加分,‘精通养’。

倒是黄太太这种中低层武将家庭,情况往往和民间富户相近,一夫一妻,二三个姨娘。妻由于不裹脚、习武,多都较寿,姨娘更像是淘汰品,而武将家庭的孩子们得也要少一些——武将要巡边、操练,带姨娘美姬随行的好事那都是主官的特权,们最多是副职,自然不敢嚣张,因此和妻妾相处的时间是较少的。但这些孩子们因母体健壮,自幼也练功,的几率也高。只是这些年北方瘟疫流行,才听到了一些亲友家孩子夭折的事情。

黄太太在家过的是简单的子,练就一身掐尖要强的性子,却无处卖弄,只好闲教养弟妹,出嫁之后又不和辈住一块——父亲有眼光,相中了黄人,年轻有,有才有貌,虽因父辈去得早,被视无福、无上管教,不好亲,但论人品却再好不过,而且有上虽然在时人看是个缺点,但们家却并不在乎,就是要这,女儿出嫁后才少口舌,免得天天回娘家闹饥荒。

嫁妆给得厚,又在职务上力提携,不乏有人讥笑黄人是靠了外家一脉才发起的,好在黄人是阉党,本就么德压力,夫妻二人从不曾受到这些流言影响,又是个无须黄太太督促也上进的性子,虽北方瘟疫逐渐流行,但黄人不久便带到武林住。成婚数年,黄太太的子竟有么可挑剔的地方,唯独一点便是家务简单,随手就发落完了,在家闲居得实在无聊,出嫁的少妇也不能成的走亲戚、回娘家,黄太太且还不喜打醮看戏,像去年黄人出了外差,在家除了打熬武艺之外真是有一点事做。

在文事上才华不如丈夫,只是中平而已,对买活军虽也十分好奇,但原本以随丈夫赴任,那所谓的人质也是深居简出,就犹如从京城到武林,从武林到衢县,是换了地方,但其实所见的都是院子上头那么一点点天地,不论在何处,活毫无差别。不料听丈夫起,到了买活军治下也要出去做事,这便是极的意外之喜了——不论是么辛苦的活计,至少有了些变化消遣,否则人真都给憋疯了。而又听还能参谋事,真丈夫襄助,越发的摩拳擦掌起,心里那股子好强劲儿也就更浓了,这周小娘子的事,就十分上心,当真是设身处地谋划起,又反过向黄人打听买活军治下的种种细务。

“这倒的确是尴尬,扫盲班期间,

一收入只有20文,而临城县已开的托儿所,一便要五文,两个孩子,一就是10文去了,哪怕五文是托儿所包餐呢,余下的10文要付房钱,自己的饭钱,还有的洗澡钱——若是个好强性子,不肯弱于人后,叫人嫌弃身上的气味,这便是必要去的,毕竟临城县人人好洁么。”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这般地盘算着,周小娘子的子的确局促,而且倘若扫盲班无法毕业,便很难从困境中逃脱,一个字不识,侥幸会官话,逃脱了死局的小寡妇,要做工,要上课,要照顾一双儿女,黄太太即便是在蜜水里泡的,也能想象的艰难,而且在未七年——也就是儿子能出门做活以前,这的困境都要持续。哪怕那工是好做的,周小娘子心踌躇,想要找个依靠也能理解。

更不必仔细想,恐怕工也不太好做,黄太太在船上搜刮脑海中的回忆,很难想象女娘做工的情况,当然也知许多百姓家的媳妇女儿都是做事的,譬如帮自家铺子的忙,做洗衣工、绣娘,到别家去伺候人帮办家务,又或是做厨子等等,但仔细想想,这些工作的画中从未有过未受监护的女娘直接和外男对话的情况:帮自家铺子的忙,意思是在铺子里做杂活,看着货,换男人家去吃饭。则期间若是了客人,一般都请左邻右舍中的伙计出交接,往往还要出两个人,即自己告诉邻舍家的女眷一些价格上的事,女眷再告诉自家男丁,伙计出和客人交往。

还有些时候,若女客了,两人才能直接沟通。除此以外,洗衣工、绣娘、家务、厨活,都是和管事婆子沟通,极少数与管家的交集也很有限,黄太太自己掌家,是知的,偶然招的短工倘是女娘,被管家扣了工钱便是不敢争辩的,若是婆子去开工钱,倒还敢上几句。真能和外男随意交流的女娘,在此时人的眼中看身上一定是带了几分桃色——倘若有了发性.交易的准备,们是不可能这么胆的。

总之,黄太太一开始觉得周小娘子不是自立的性子,但一旦设身处地的考虑,便感觉到了周小娘子的难。吴老八一定对过一些买活军的女娘可以从事的职业,就如同黄人的一,买活军的女娘连做吏目的都有,当兵的也有,百业俱可。那也就意味着,有许多职业恐怕必须和男性发交集。

如今仔细想,在黄太太的认识里,成年女子和男性应酬、周旋、谈判、交接,这是不可想象的,哪怕们共处于狭小的空间,如此刻的福船上,黄太太也绝不会和外男见搭话,而寡妇的声名不好就在于此点——倘若是供养不起的人家,寡妇要一直舍了脸去外头做事,必须和男人们打交,哪怕行得坐得直,但一言一行仿佛都会惹不佳的联想,也给一些和不得不发交集的旁人,们的声名带了困扰。

如果周小娘子被工作中的‘男同事’瞧上了呢?甚或是言语撩拨呢?闲言碎语能杀人,一个弱女子,无武艺在身,只有牵累,又是外户,这还是买活军治下有花楼暗娼,否则这的外户就像是浪头的碎花,水一冲一荡,就完消散在人海里了,几乎是有活路可走,早晚要陷入那些拉皮条的帮闲所设的圈套中去。黄太太越想越觉得自己从前所见还是浅薄了,倒并不自怨自艾,而是颇有几分兴奋,因这证明毕竟是见识到了一些在家幽居时不知的新东西了。因有了这桩事,也不觉得船上多么苦闷难熬,成里翻看教材,现在最突出的念头是,一,倘若买活军能周小娘子这的女娘解决一些后顾之忧,哪怕是让们知在买活军治下做工可以免受男人的滋扰,而且有一些帮助能渡过最开始最困难的时期,当会有更多女娘这里,达到们吸引女性的目的。二便是买活军应该印发一些关于们治下的规矩、讲究、忌讳,介绍们民众的普遍活,往外散播,也会起到很强的作用,减少想迁移的民众的顾虑。

关于太太们都必须要出去做事的规矩,也试探了隔壁王家的女眷——隔壁

的人口更多,住处更狭小,因此男人们白都避到板上,这女眷们把这块走廊遮住,自己戴上帷帽,还能出散散心。而两边女眷自然免不得互相往谈天,在到达云县之前便先结交起。

到底是书香世家,处处胜过周小娘子这的人家,王家念要买活军这里也非止一了,们家安排得有条有理,除了太夫人之外,其余几房女眷均已自学了拼音、算学,自言可以通过扫盲班的考试,而孩子们凡是五岁上的,也都读了不少拼音在肚子里,这都是有远见的,到了当地,很快就能落下脚,甚至是受到重用。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这些王家女眷还借给黄太太买活军的扫盲班考卷,黄太太如获至宝,自己做了几次,得分也还不错,想工作的起点也会较高,心里也因此颇得意。又听这些女眷们谈起工作的事,们并不抵触——因早知,也早接受了,也并不太担心自己的岗位。由于家学渊源的关系,王家女眷的算学都很不错,们预备去衙门做账房,“三太太信都得清楚,账房么,家坐在一间屋子里,彼此也很少交言,我们同同去,并不碍着么。按三太太,久了也便都惯了,家都很忙,也心思想太多,么人三四。”

黄太太依然无法想象这的画,因实在有相应的历。倒有些随意的举就被人三四,惹轩然波,甚至坏了女儿家性命的见闻装在心里。除了这些以外,也不免和黄人商议自己的工作,衙门账房概是不能的了,难要去做扫盲班老师吗?那可就是真的抛头露了——一向以能干自诩,之前还笑话周小娘子,此时忽而也担心起,害怕若黄人回武林去办事,自己在做扫盲班的先时被学骚扰,不知该如何应对。人倒是能随意打杀,但后续势必引极的麻烦。

十天左右的航程,转眼便过,因屋舍狭小,周小娘子也要照顾孩子的缘故,无法事先给扫盲。黄太太心里始终装着这件事,这一起,见远方影影绰绰已现出了码头的影子,心下也是一震,忙推开窗子,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那个小黑点,心潮起伏,也算是有阅历的女眷,去了京城、武林,哪个不是天下名城?但眼下这个小小的码头,竟令黄太太也有了一种别的兴奋和忐忑。

且先看看买活军的女娘们都是怎么做活的!

这想着,也就更盼着能早见到买活军的女娘们,看一看们是怎和男性相处的,但又觉得事情不太会这顺利——接船应当是仅限于男人的活……吧?

船行不快,而且福船不好靠岸,这艘船徐徐行驶了半,在近海抛锚停了下,此时已能见到港口隐约的景象——当真是繁忙已极!那黄人叫做是龙门吊的东西,回不断地从运船上吊货,这是所有码头未曾见到的景象,众人都拥在甲板上看得入神。而买活军的兵士已走了出,厉声维护秩序,严禁胡乱拥挤,免得掉下海去,并且当即拿下了几个兴致勃勃不听命令的小年轻。

云县的码头前,此时还有十余艘海船停泊,各自旗号都是不同,明显都是远洋船,单这一处,繁盛便远过于查家私港,查家的鸟船往岸边驶去,那边也有运船过接人,黄太太心里极其好奇这是从哪儿买的船,又好奇这都运了么货。又过了半个时辰,运船到了,家便又忙着收拾行李逐一登船。

黄家、王家行李多,挪得便慢,第二趟方才上的运船,眼看浮桥码头在望时,黄太太忽然兴奋起,低声问丈夫,“桥上站着的那个……也是女娘么!”

其实自己也得到了答案,当下便欣羡而又好奇地,隔着帷帽目不转睛地望向了码头上的身影——当真是好威风飒爽的一个巾帼!

这模果真是从前未曾见过!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