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935.建新大喜

买活 935.建新大喜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4 15:01:37 来源:gegedan

“小心点, 小心点,船要靠岸了!手里东西都稳着点啊,小心颠簸——”

“这就是虾夷地了么?瞧着挺有模有样的呀, 好像比建新还繁华些呢!老七你来看啊, 码头全是水泥路!”

“那是, 虾夷地真不差的,别的不说, 物资可是要比建新丰富——这就在海边呢吗, 上了岸就是城了,运建材多方便那,再说, 人家李城主那也是有备而来,本来就是有名的富豪来着, 肯定比战败的女金人身家要丰厚得多啊!”

站在船头眺望城口的周老七,还没和妻子搭话呢,肩上搭了厚绳圈的水手,刚好从他们身后经过的,便随意地拍了一下马翠英的后背, 和她开起了玩笑,“怎么样,翠英妹子,开眼了吧!你瞧那城墙, 那高大的,肯定比你想得要好得多!虾夷地的日子可不比你们开原差多少!”

马翠英不甘示弱, 也反拍回去一掌,两人打闹了一会,她才问道, “你扛这么重的绳子呢?我帮你一把?”

“不用!你这小身板能帮什么!歇着去吧,这本来就是我干的活。”

“嘿,你说你这人,大家都是能干苦活的姑娘,我下地干的农活可不比你轻省,我这身板怎么就小了,英惠你站住,把绳子放下,我来——”

“行了行了,别闹腾了,人家当班呢。”

周老七不得不把妻子拉回身边,制止她继续和女水手们闹腾——不得不说,虽然建新的风气也相当开明,但马翠英的确是在苦叶岛渡口上岸之后,发现前来的是一艘女船员为主的远洋船只,这才重新活泼欢腾起来的。这些女船员,和叙州、建新、敏朝的女性,做派上截然不同,虽然马翠英和这些女人也不是无法相处,但很显然,在她已经非常熟悉的买地女娘环境里,她才是最活泼自在的。

这不是,上船没有两三天,双方就已经彻底混熟了,姐姐妹妹地叫了起来,甚至还感叹起了命运的奇妙:这艘船其实就是周老七原本预订要等的那一艘,当时周老七错过了上一艘船,可能要在云县等待数月,衙门便安排他往陆路周折,这一走大半年的功夫,没想到最后到达苦叶岛渡口的时候,登上的就是原本定了要往虾夷地走的‘良月号’,在周老七等人因天气滞留参园的时候,良月号也因为秋末台风,耽搁了北上,走到武林就被迫折返。

等台风结束了,北部急冻,苦叶岛的渡口随之关闭,那良月号也就没有继续北上的必要了,船员于是往南洋跑了小半年的来回,等到预算中苦叶岛渡口开放的日期临近,这才动身北上,刚好就在渡口接上了周老七两人,往虾夷地过来,也就是说,周老七这一趟陆路等于是白走了,他如果在云县等待,到达虾夷地的时间也是差不多的。

“可不白走,要不走这一趟,哪来这么喜人的大媳妇儿呢!”

话题每每说到这里,大家就要拿这对小夫妻取笑,因为这段姻缘说起来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而且马翠英口快,很早就把来龙去脉,能倒腾的都倒腾出来了——“他第一次听到炮响,吓得跌倒了(总算知道藏住自己的违规操作),俺爹娘过意不去,就让他在家里养伤,别人都住在学校里,就他住我们家里,我也常去照看。后来他好了,俺爹就问他还想不想住家里,他说都可以,服从安排,俺爹就说,也不是不能住,但要住下去就得有个说法,不然,俺们两个孤男寡女老在一扇窗前说话,被人看去了也不是事,他就请人登门来提亲……”

这样的事情,一向是大家喜闻乐见并且爱好打趣的,马翠英一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后来破罐子破摔,别人这一说,她就点头,“嗯,说得对!是这个理!这都是六姐慈恩保佑,神机妙算,照顾到了我和老七的姻缘,六姐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一边说,还要一边组织大家来赞美六姐,让六姐也保佑她们的姻缘,她这么大方,倒搞得众人不好意思起来,这些女水手泰半都是单身,虽然走南闯北,历练得大大咧咧,打趣别人是无所顾忌的,甚至受了一些旁人的荤话回击,也能笑嘻嘻若无其事,但真要一本正经地求姻缘,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于是在这件事上,都被马翠英折服,公认她最豁得出去,“成亲了就是狠!比俺们还赖!”

也是因为如此,马翠英一下就和这些女水手们打成一片了,眼看这会儿船只到港,就要分离,这些小姐妹们还颇有些不舍呢,约定了几个月之后,深秋再见,那水手英惠还笑嘻嘻地对马翠英道,“若是老七手脚快,到时候你怀孕了,就搭我们的船回开原去养胎,等做完月子开春了再过来,开原的医院比虾夷地的好,其余条件倒是都差不多。”

马翠英有点招架不住了,红着脸说,“哪到哪,我和老七都说好了,别那么快要——虾夷地的医院不成么?你之前不还和我说,虾夷地有一栋专门的医院呢!”

说到三地的情况,没有谁比这些常跑航线的水手更清楚了,英惠一路上也和两人说了不少虾夷地据点的事情,因点头道,“虾夷地是发展得不错,医院里还有专门的医生呢,但是那都是看啥的呀,冻伤、外伤专业,妇产科什么的,肯定还得回开原去啊,虾夷地和建新一样,都是男人国,女人不多的!”

“新生儿更是有限,虽然有些虾夷妇女被吸引过来,找据点的男人婚配,但她们还不习惯去医院,都在自己家里生小孩,听说连三姑六婆都不齐全,上回搭船去虾夷地的一个大婶,还念叨着不知道有没有产钳,你看,连产钳都没有!她们生孩子完全就是听天由命,靠自己的体质,死了就死了,没死就没死。”

别说虾夷地了,就是叙州、辽东,甚至是买地乡下,去医院生产都是非常少见的事情,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概也就是三姑六婆的普及,在买地,至少生孩子的时候一般都会请个产婆来家里,而且产婆一般也都接受过培训,知道要洗手、消毒,同时会使用产钳,也就是如此而已了。马翠英和周老七听英惠的叙述,倒不觉得虾夷地的条件有多么艰苦,反而认为这很正常,他们更留心的还是虾夷土人妇女跑过来和据点的汉人结婚的事情,“果然……事情的道理一样,结果也都类似,这不和建新那儿差不多么?”

“啥?”英惠倒没去过建新,毕竟那里不靠海,但是,苦叶岛和大陆的往返渡口,他们是每一次都要两边停留的,因此对于女金人的现状她也颇为关心。“出什么事了?那里也来了不少土人妇女?都是什么族的?鄂伦春?鄂温克?是他们野人女金自己的女孩儿么?”

“野人女金争着向建州嫁姑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过之前老汗就把海西、野人女金都统一了一遍,全都编进旗内,只有一些零落的部族,隐匿山林之间,本来就和他们关系疏远,现在更少往来了。”马翠英摇了摇头,揭开了答案,“是北海那边布里亚特的妇女,还有一些哥萨克寡妇,在我们离开前,自己找过来了,她们知道建新有饭吃,日子过得好,还有一帮单身汉,都带上孩子跑过来想要再嫁,我们动身的时候,城里一天天的都有不少喜事,金帐内外喜气洋洋,都期盼着来年添丁进口呢!”

这话说来就有点复杂了,因为牵扯到了建新方向去北海刺探消息的事情,要往深了说又要扯到罗刹人,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良月号对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并不陌生,因为她们冬季跑南洋航线的时候,也接到了海事命令,让在从果阿那边过来的洋番里寻找会说罗刹语的聪明人,如果有汉语基础更佳,因此,两边一提起,这就都对上了。马翠英道,“就是因为哥萨克人圈地的事情,建新派人出去刺探虚实。同时也带上了科尔沁鞑靼的同族。到了北海边一看,哥萨克人的确已经准备在建堡垒了,那些布里亚特鞑靼深受其扰,其实也正商议着迁徙的事情。”“不过,他们当时想的不是到东边来,而是往西南去,想要穿过喀尔喀,往延绥边市方向走——他们那一支部落的小台吉,有个妻子叫乌云其其格,她以前就生活在延绥边市接壤的那片草场——我要说起她前夫的名字,你们可能会吓一跳的。”

“是谁,是谁?”英惠一帮人已经开始嗑瓜子了。马翠英犹豫了一下,她看了丈夫一眼,见周老七虽然有些无奈,但却并没反对,想道,‘有不妥老七肯定拉着我’,便甩开顾虑,快活地低声道,“就是在云县也很有名气,延绥边市的大管事虎福寿主任!鞑靼人在云县没有不听虎主任说话的——对了,虎主任听说也有罗刹血统,不知道他会不会说罗刹人的话呢!”

如果会说的话,这不就又合上了吗?大家也都兴奋起来,七嘴八舌地道,“哎哟,那真是几千上万里的缘分了——所以,布里亚特人也都知道有我们买活军咯?”

这肯定是知道的,因为虎主任和乌云其其格有儿女,虽然两人分开了,但儿女会给母亲捎带东西问好,他们自然知道,南边华夏地区的买地,是和天堂一样的好地方,只是,因为自己的日子也还算好过,往年也就走了鞑靼人的草原,到边市去做做买卖,见识一番罢了。布里亚特地区也开始逐渐地流传起了买地的嘎啦吧故事,他们嘴巴里也念叨起了远在东南炎热海边的‘六姐布尔红’……

正是因为这样的贸易关系,让布里亚特人对哥萨克骑兵充满了反感,从未降低过反抗的意愿——如果□□是他们从来没见过,没听说过的东西,或许还有人会认为这是哥萨克骑兵得到了神眷的证据,认为鞑靼人要听从他们的统帅。可他们都是和延绥做过买卖的人了,他们有见识,部落里有人在边市见到过火铳,甚至还有比火铳更加神奇可怕的黑天使,这让鞑靼人怎么能服从这些哥萨克土匪?如果一样要缴税做农奴,那还不如去延绥!

因为布里亚特人并不知道如今辽东的局势变化,不知道建新也算是买地的一部分了,他们没想着往东南来,还想着跋涉去延绥边市找出路,即便知道延绥那里,人口稠密,他们的草场恐怕不会太大,这样的决心也依然是非常坚定的,而等到建新的骑兵一和他们接上头,把建新的情况一传说,当即就有不少生计艰难的家庭愿意跟随他们南下——

延绥更远,人口更多,竞争也更激烈,布里亚特人知道,自己是不占优势的,他们不会说汉语,而延绥那里的鞑靼人已经把汉语当成自己的第一母语了,布里亚特人过去以后自然要处处被人欺负,反而是建新,距离更近一些,而且地广人稀,土壤也肥沃,语言相通,建新的老汗在鞑靼人中的评价也不错……至少现在,他们愿意接纳被盘剥几年后,吃饭都成问题的大量孤儿寡母,那么布里亚特人为什么不来看看呢?!

就这样,一个部落疲于天灾和敌人的盘剥,急于解决这些非战力的吃饭问题,不想让族人饿死,一个部落非常渴望新鲜血液的加入,双方简直是一拍即合,自从建新的骑兵返回,陆陆续续,就有不少布里亚特人沿着他们的马蹄印成群结伴地搬迁了过来,更好笑的是,到后来居然连哥萨克寡妇都来了——说来也是可笑,这些哥萨克骑兵翻越乌拉尔山,自然是成族迁徙,而在北海要征服布里亚特人,也少不了死伤,他们总不可能是数百人就管住了偌大的北海,在北海两岸的各个据点,人数加在一起,数千人总是有的。可以想象,只要死伤人数超过一成,就会有上百名寡妇,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必须立刻找到下一个人依附,否则,光靠她们自己,在北海畔是很难找到足够的燃料和食物,让她们能够过冬的。

哥萨克人本身就是最大的土匪,族群内部说不上温情脉脉,对于这些寡妇来说,沦为族群底层的她们,很难得到庇佑,失去了靠山,反而可能被变本加厉的欺负和抢掠,唯独的解决办法,就是立刻找到下一任丈夫,或者便只能沦为某人的情妇或者倡伎——消息大概就是通过倡伎传递出去的,在哥萨克人的集市,有些寡妇连鞑靼人的客都接!那些关于布里亚特妇女去向的风言风语,大概也就是通过□□的交换而进入了她们的耳朵之中。

语言不算很通,立场更可以说是很敌对,甚至彼此或许就是对面的仇人,我的丈夫杀了你的丈夫,我的儿子杀了你的父亲,这是极大概率的事情,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在绵延荒原、衣衫褴褛、缺衣少食徘徊在饥饿边缘的漫长迁徙中,妇女和孩子们并未互相攻讦,就连鞑靼人的护卫也没有驱赶这些乞丐一样的哥萨克人,他们只是高踞马上,远远地打量着这些哥萨克人淡褐色的瞳仁,深色的头发——这些人长得和他们鞑靼人其实很像,或者说完全就是一模一样,他们本来就是同种的人。

最终,护送的骑兵拨转马头,奔下山丘,默许了这支小小的队伍跟在大部队身后,为建新带来了数百名新迁人口,老汗喜不自禁,立刻主持起了盛大的相亲大会,妇女们也没有丝毫羞涩,立刻打量起了她们未来的丈夫,盘算着在简短的会面中挑出最能干的那一个——自古以来,妇女想要融入一个新的族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结婚,这几乎是跨越所有族群文化默认的常识,也是她们与生俱来的武器,当她们实在没有什么别的可以倚仗的时候,便会自然而然地依靠起自己的身体,以及生育的能力,在很多时候,这都是她们最为值钱,最可出卖的商品。

“这么看,建新这段时间喜事连连啊!最大的隐患也得到缓解,涌入一大批新人了!”

“哥萨克人的妇女都跟来了,哥萨克骑兵也会被引来吧?看来,我们这一次回云县,估计会很快动身了,得快点运砲来——买地不支援小炮的话,要对付你们所说的,那么凶神恶煞的哥萨克人,靠建新现在的城防也有点吃力了。”

发现石油的消息尚未传开,不然,良月号对建新重要性的评估还会再度上升,不过马翠英再虎,对这种被交代过保密的信息也还不至于张口就来,她点了点头,刚要开口,突然觉得丈夫捏了一下自己的手,便也会意地捏了回去,同时说道,“嗯哪,可不咋地,估计还得运不少教师来,你们知道不,就建新这些消息汇报过去,六姐那里最看重的是啥不?”

是哥萨克入侵,罗刹人迁徙,还是建新的喜事、烦恼?建新的矿?药材?大家也都很好奇六姐最看重的是什么,马翠英道,“却偏偏都不是,不是矿产,什么矿产都不是,也不是药材,更不是敌人——说来很怪,六姐最看重的反而是汇报上去一件很小的事,说建新本地的青少年没有教育,游荡在城中对治安有些危害,听说对此过问了好几次,还着重做了批示——”

对那边的反应力度,马翠英是有些想不通的,大家也都大惑不解,因为这的确是很小的事情,港口的治安一般都不会太好,相对比起来,小偷小摸总是多的,就是云县都有一些走歪路的少年,好像,似乎也没有对建新这个问题这么重视——

“这是为啥呢?”

英惠已经把缆绳运到地儿了,这时候一边斜靠着栏杆和周老七夫妇唠嗑,一边等着船锚落稳开始干活,不过,此时,来自岸上的呼喊却打断了他们的对话:以良月号的吃水线,它是不可能贴海岸停泊的,虾夷地也还没有修建突出海面的栈桥,因此,客人只能是换小船上岸,货物则是涨潮时用龙门吊来吊下,这会儿大家距离码头还有一段路程,可却已经有人拿着喇叭,在海边喊叫了起来。

“周主任!周定齐主任在船上吗!”

来人拿着喇叭,很着急的样子,周老七忙挥手喊道,“来了,来了!我到了!就是我!”

“那就好!那就好!”

很快,那几人就划着小船过来了,急切地把周老七夫妇两人接到小船里,往岸边划去,也都是松了口气的样子,对诧异的周老七道,“您可算是到了!您再不来,城主就坚持不住了——”

“这不是!就今儿!今儿早上!城主他老人家又闹腾起来了,闹着说要甩手不干,回云县去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