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968.赘婿大可做得

买活 968.赘婿大可做得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29 05:12:59 来源:gegedan

“慢来, 慢来,大家慢慢来啊,说官话——绍兴话都帮我收起来哉!你们只讲绍兴话的要去你们的相亲小会里找的, 来来来, 女方家长都站到我身后来排好队,小伙子一个个慢慢相, 慢慢相!”

“啊,这个小伙子看着人蛮好, 干净相, 也精神的,你哪里人啊小伙子, 不是绍兴也不要紧,之江道就可以了, 我们么这里也招了不少嵊州女婿的!”

“喝茶来,喝茶来,一大赶早来相亲,吃口薄荷饮子去去火气!”

“香露水要不要,老多人汗臭兮兮的,来身上喷一点花露水,小伙子, 侬相亲大会么来都来了,身上气味不好,不中用的!来,一块钱一瓶, 往身上好歹洒一点!”

“阿姨,吾啊家里也是绍兴的,就是家里没有人了, 现在就我一个,房子也没有,工作么,暂时是在帮人家扫大街的,扫盲班上出来,再做打算。”

“绍兴的扫盲班还没毕业?你是山里厢的吧?啊?你是五夫的?还要再往里走一天?怪道了!那么……你先跟我来好了,叫我家姑娘相相再说了!”

才刚睡醒,早饭一口没吃,上了码头便卷进这样乱哄哄的闹市之中,鲁二几乎要怀疑自己还没睡醒,在人群中东张西望,只觉得这些人说的话,虽然是官话,但地方口音还在,十分难懂,就算是听得懂字,却不能把意思串联成话。张口结舌,被排揎在角落里看了半天,这才有好心人过来问他,“你的号码牌呢?怎么不挂在身上?”

“什么号码牌?”

“啊?连号码牌都没有?那你也要来相亲?”这人立刻挥起手来了,赶苍蝇一般赶着鲁二,“去去,去,你这样没人搭理你的,你往前走,大概第二个街口,有个大门楼,门楼下头是婚介所,你要拿身份文书到那里去登记了,核验无误才能进来的!”

“不是,我——”我是来纺织路厂子里上班的呀!

这句话没说出口,那人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鲁二也是无可奈何,又挠了挠脑袋,踮起脚看了一眼,见这街市后方的院子,大门紧闭,瞧天色似乎也不像是上工了的样子,心想,“刘营对我说,纺织厂也是三班倒的,不过,人事什么的还是如常上下班,我要找人报道,这会儿也找不到人,不如先去吃个早饭,到婚介所问问这帮人什么时候散,若一天都不散,这么乱,叫我怎么去找厂子!”

这样一想,便信步而去,虽然大会人群非常拥挤,但他这样的高大壮汉,于人群中颇有些鹤立鸡群,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纷纷让开路,鲁二很快就走到街角,果然见到一个门楼在街道尽头,上头写着‘雨顺’两个字,这样鲁二立刻就知道这里其实是街头,门楼的另一面当是风调,那里才是从城区而来的方向。

门楼两侧,都是依次排开的气派屋子,毕竟这南边富庶,哪怕这些民居当是入买以前建起来的,还是老式的瓦片斜屋脊,但下头的已经是水泥抹面的砖块房子了,因此建得相当的高轩,窗棂也颇有些雕饰,开的都是玻璃窗,有一个里外三大开间的屋子,挂着《玉成好事》的横匾,柱子旁挂着竖门头,是《绍兴府婚姻介绍所纺织路分所》,门板已经卸下来了,檐下还有一张大桌子,后头坐了三四个人,桌子前写了‘招婿大会号码牌发放处’的招贴。

从这门楼再往外,方才是鲁老二熟悉的早餐档街市,水泥路两侧不少食铺已经开门了,还有小贩在屋檐下推了车叫卖早餐的,混杂着的食物香气扑面而来,鲁二一闻,肚子顿时咕噜噜直叫,当下也不理会那管号码牌发放的几人,大步走出门楼,先到远远就看好的一个热水灶铺面前,问道,“这热水怎么卖的!”

“一文一桶,自然都是这个价的!”那伙计一听就知道鲁二是外地人,立刻就换上官话来招呼了,还殷勤地道,“客官你用不得这许多,不如去旁边铺子坐着,他们热水免费供的,也是从我们这里来打,只要在那里用饭就行了!”

这里的桶不大,不算提手大概到鲁二小腿上头一些,热气腾腾打出来还在冒泡翻滚,鲁二估摸想道,“兑成能洗澡的温水,差不多也就是澡堂子那一大桶的份量,一文钱一桶,没有什么出入。这南边人做生意倒是实在,不弄什么狡狯,心也好,不欺生。”

他们进入买地之后,也被分头安排着洗过澡,打听过买地的热水价格,知道这热水灶往往连着澡堂,而且不论是热水的价格还是井水的价格,都要比京城便宜得多,也不免感慨南方的日子好过——且南方人是真会做生意,看这澡堂,开在婚介所旁边真是开对了,虽说不能泡澡,但从早到晚客人都是络绎不绝,就这么几句话的功夫,就有两三个青年刚从澡堂出来,身上散发着喷香的花露水味道,往门楼下方的婚介所去了。

鲁二这里,虽然无意参加什么招婿大会,却也是有两日没洗澡了,厢军没散开之前,一切行动都是成帮结派的,他要自己跑去洗澡也不方便,这会儿见了大家都清清爽爽,身上也是发痒,先依言到热水灶旁边的店铺坐了,一问早餐价格——比起北方也是想不到的丰盛便宜,一大碗‘泡泡馄饨’也就一文钱!

这里的店铺,但凡是有的商品,都是写了竹牌子挂在墙上的,便是小摊也有价格牌,吊在车头上方,风一吹叮铃作响,只要会读拼音,很少有看不懂菜牌的,别说鲁二一看就是个莽汉,哪怕是女眷独自出行也不怕被欺负了。鲁二看菜牌的期间,便有好些女娘过来买早饭,听声口,哪里人都有,便是说着那拗口的本地方言和伙计聊天,也是付的一个价钱,店小二对所有人一般无二,也就是看鲁二还留着敏头,又是北地的口音,便特地和他说了一声,“大官人,这泡泡馄饨是这个样子的。”

手里捻起了一个小馄饨给鲁二看:指甲盖大小,薄薄的面皮里,裹着的馅料大概就只有指甲里的月牙那么大。“吃不饱人哉!你啊还是搭个油饼,要么再加个米糕、拌粉,还有杂面小笼包!”

鲁二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菲薄的馄饨,吃惊地看了一会,也不得不感叹南方人吃食的细巧,“这也就是尝个味道!吃多少碗才饱!”

“要吃饱,那有猪肉荠菜大馄饨,用的是上好的猪油!”

只是那大馄饨就贵了,因为馅料多,还有猪肉,店小二劝鲁二吃拌粉,“这两年面粉价格高,油饼、小笼包都贵来兮的,拌粉好,粉便宜。”

粉的确便宜,鲁二到南方之后吃得最多的就是各种米粉制品,因为比北方同样份量的面食至少便宜了一半。米粉这东西,在京城是不进入百姓日常食谱的,真不知道这样好的东西为什么在京城打不开销路。在南方,大肚汉吃粉最划算,鲁二要了三两粉,一碗馄饨,不过是三文钱,粉上还有一层厚厚的浇头:

倒不值得什么钱,咸笋、榨菜、黄芽菜、一点点腊肉的丁子,加上大量辣椒,炒得很咸,非常下饭。把碗拿到手上,用筷子一搅和,把店家浇的酱油、醋、盐、辣椒粉,还有一小块猪油拌开了,往嘴里一送,和自己长脚一样,稀里糊涂就滑进去了,那滋味鲜美至极!又有笋香、榨菜鲜,腊肉的熏香,还有到了买地之后逐渐熟悉的海味鲜甜——一看那小贩下粉的大锅里,除了猪骨头以外,果然还有海带,就知道买地这里用海带干来调味有多么普遍了,怪道任何小吃都比京城多了滋味。

“这几年粉便宜了,比原来还更跌了价,这三两粉也就要两文钱,若是以前,猪油拌粉,一两半也要两文钱了,三两粉怎么都要三四块的。”“哎,南洋的米粉实在是便宜!”同铺的早餐客也有人在和小二闲聊,又有人好奇地问鲁二是不是也来相亲的——见他形容实在不像,鲁二先痛吃了半碗粉,有点咸到了,这才端起茶碗来,大口喝店家免费供的热水,闻言摇头道,“我是来纺织厂干活的,到得早了,厂子还没开门。”

“哦哦,那是!要到相亲大会散了,他们夜班工人才出来,厂子才开大门,还有一个多小时来!”

这相亲大会为什么开得这样早,也是有讲究的,因为绍兴这里厂子多,只要是在厂里上班,多是轮休,就没有一个统一的休息日,所以养成了逢五开相亲大会的习俗,开在白班上工之前,这样想要参加的人,换个班,白班上工前就在厂子门口相看一下,大家都方便,耽误不了上工。倘若是开到别的时间,必然不会有这么火爆。这样也不耽误不从事纺织业的男丁过来亮相,每每逢五,这些愿意做赘婿的男工,东家都准许他们迟到一会儿,也是为了给他们以方便。

“今日逢初五,就是赘婿相亲,每月十五,两头相逢大会,逢二十五,招媳妇大会。除了招媳妇大会不在纺织路开,去城里开,其余两个都在纺织路这里搞,所以这两日,纺织路早市非常繁忙!店家都比平时早起一个时辰,天还没亮,早餐生意就好起来了,澡堂也排队,客官你来都是过了大峰,不然我们店里可没有位置坐的,都要蹲在门口吃!”

鲁二本不是爱和陌生人攀谈的机变性子,在熟地方还有几分霸道,出了门,本打算听从张九娘的指示,寡言少语多听少说的,可听人说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绍兴人是爱做赘婿么!怎么招赘大会这样火热!”

说完了,忽然觉得自己语气凶狠,好像怒气冲冲一般,忙找补道,“也不是不好,只是——在我们老家——”

在京城,做赘婿当然是非常丢人的一件事,也就比那做茶壶王八,做阉人的要稍微高一等,算是贱籍的身份。一般稍微发达一点的人家,都会想方设法地遮掩自己的这个出身,免得连累了儿女婚嫁。鲁二虽然知道买地的婚俗也和敏朝不同,但赘婿大会人头攒动到这个地步,也是真正没有想到。在他看来,有点本事的男人,最多最多能接受的是‘两头相逢’——从字面意义来理解,大概就是双方平等不娶不嫁的意思,反正在鲁二来看,他大概最多也就接受到这里了,有手有脚可以自食其力的男儿,争相做赘婿,反而容易让人有不良的影响,怀疑是不是想要吃绝户,去吞女方的家产呢!

“哈哈!非但北方,便是我们之江这里,从前也是这个说法,这做赘婿的都是没本事的老实人,但凡你有三分的本事,女家都不敢招你!”

这些本地的客人店家,闻言也不生气,反而都笑起来道,“不过,客官你可是不知道,现在我们本地这里,要讨个老婆需要有多少家底!这老婆讨不上,甚至连两头相逢都做不到的人家,想要成亲,不做赘婿哪能办?人都是逼出来的!现在到我们绍兴来做赘婿,早就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了,正经是条讨老婆的路子哩!”

虽然本地的赘婿不少,但在这些人看来,似乎反而证明了绍兴的富庶,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那店小二很善谈,也给自己倒了一杯热水,加了一点糖粉,一边吹着喝,一边叉着腰向鲁二炫耀道,“我们之江道,那是得过六姐称赞的——虽然入买晚,但开化得好!从上到下,我们之江道的百姓接受新风气是最快的,尤其是婚俗,变动得非常快,一下就适应了,比其余省道不知要省心了多少!广府道那些地方,哼,入买都多少年了,还是老思想。我们之江道就不一样了,百姓最求一个实际,这个新婚俗我们觉得很公平!就是要这样搞!”

“我们绍兴这里,本来有不少女娘,做了织工之后,也是打算终身不嫁的,就是因为看了太多嫁人之后,受到夫家虐待的事情。买地的新婚俗一来,这些姑娘第一个拥戴,这样她们想成亲的也能签个好婚书了。因此,我们这里的婚书啊,一开始条款就签得很谨细,而且是最实在不过的,半点都不讲什么虚面子,你想要签什么样的婚书,就要看你自己的成色了,你的成色好,自然可以把条款签得高高的,成色不好,往高里去配,那就也只能在婚书上吃些亏了。”

“这里的道理,是两头都行得通的,客官你说,公平不公平?也只能说一声公道。我们这里还有一点呢,就是说别的地方,年轻人往往接受新风快,上一代还是抱着老思想,更顽固。可我们这里的长辈算计得也很精细,家里有女娘的都坚决拥护新婚俗,要知道之江道本来就是天下织女最多的地方,家家户户生女也喜欢,生女不举的风俗,只在老山村里,实在养活不了。本来家里都有女孩的,新的婚俗岂不是一下就深入人心了?甚至发展出了许多森严的规矩,不亚于旧规矩!”

“譬如说,这一道婚姻,经过媒人说和,是招赘、两头相逢还是嫁人,是有严格标准的。倘若女方家里给造了房子,女方还在厂里担任一个小小的职务,或者更进一步,家里干脆就是开厂的,女孩还很有继承家业的希望。那么,规矩就摆在这里了,男方若拿不出相当的财物,那就只能入赘,这要是心气高不愿入赘呢?

对不住了,眼高手低,家里底子又薄,这样的人不是结亲的好人家,凭你们再情投意合,这个女婿我不要——女方若是硬要在一起,那也可以,家里准备的这些财物,便和你没有关系了,男方出多少,我女方出多少,算是两头相逢,成亲后你们独立出去过日子,将来遗产分配,没有你的份!结婚时候分到的便是全部,余下的自然有其他听话的兄弟姐妹去分,你不听话,我家里为什么要给你钱?”

“这且又还不算完的,两头相逢,生下来的孩子,一家一个,冠姓权是轮流决定的,比如一家张男,一家王女,说好了第二个孩子王家来决定,到那时候这孩子是跟着姓王也好,或者是跟姥姥姓、奶奶姓,又或者干脆为了念恩跟六姐姓都好,就是不能决定跟着张家人姓。如若违反,娘家人较真是可以打离婚官司要额外赔偿的,倘若女方不愿意离婚,那娘家就可以把陪嫁全部索要回去——这婚书上虽然没有写,但在民间大家都支持这个规矩,已经成为了本地的风俗。”

“那娶媳妇的,也是如此,不相配的人家,就是想两头相逢,婆家也不会愿意,男孩子志气低,自己答应了的,那就只好当没有这个孩子了,叫他和他媳妇自力更生去。我们是最主张跟随六姐的,家产都在老人手里,不分下去,就不愁没人养老,分下去了,反而没人来嘘寒问暖哩!”

鲁二才到买地不久,并不知道别处的婚俗是如何,从这些人的口风中听起来,这么严格的婚种分割,大概的确是绍兴本地特有的,别处的婚姻还是听从各人自便的多一些。这里的原因也多,主要是因为绍兴这里,地少人多,本地人也多,很多当时迁徙去买地的本地人,在之江道入买之后又迁徙回来了——绍兴人是很恋家的,认为苏杭都不如自家家乡好。但凡是本地人多的地方,就容易发展出严格的特有风俗。只是绍兴的这种新风俗,很适合买地的新规矩罢了。

再一个,本地是很有钱的——本地的纺织业很发达,这要归功于之前的大地主张家,张家在绍兴做了两件好事,第一件,他们阖家迁徙去买地的时候,把他们家的地都拆散了来卖,这样本地的人家,家家户户都是有些地的,但并不多,不至于被买活军低价赎买走了,现在正好拿来开厂建房子;第二件,就是他们到了买地之后,和绍兴本地的乡亲还有联系,很热衷于在老家推广买地先进的纺织机器,这样,绍兴在之江道松江、武林一带纺织重镇的州县竞争中,就占到了上风,买地入主之后,他们这里开了非常多的纺织厂,本地人个个腰包都鼓得很!还有大量的外地劳工被吸引前来,这样,有钱有房的本地人,没钱没房的外地人交错,便组成了这样一个复杂的婚配市场,以及赘婿盛行的事实。

“我们这里女孩子多呀!在纺织厂里做工的,自己开厂的,都是多得很,想成亲,之江道绍兴机会最大!嵊州、舟山,每年多少小伙子过来!就是为了结婚!可现在绍兴成亲,没有两层水泥小楼,那是谈都不要谈,面子都跌没了的,好一点的人家,上下水、电气化,全都是要准备起来的。”

在北方,那是专属于王公贵族的电气化,到了南边,居然成为新婚夫妇的必备了!虽然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但南面的富庶也可见一斑,鲁二心底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听那小二细数了一番,“若是按娶媳妇算,那就还要准备一笔彩礼,嫁妆是不回的,算在一起,小两百两银子是要的。就算是两头相逢,大家凑凑,一百五十两银子也要的——一般两头相逢,成家银子也还是要拿的,男女各出一笔,算在置办屋子、家具以外,合拢在一处,放在银行存起来,小家庭生了第一个孩子之后,再归给女方处置,倘若在此之前就离婚的话,那就各还原本。但就这百五十两银子,一般人家轻易能拿得出来?”

就算是卖了鲁二都拿不出来!经过挑选工作这么一个环节,鲁二也大致知道买地这里百姓的收入了——一般五十文钱一日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了,就算是不吃不喝,每天工作,一个月一两五的银子,那也要七八年才能存下两头相逢的银子。这要是娶媳妇,得十几年的功夫——这还是五十文一日的百姓,在买地算是中等收入了,一般做力工的,一日二十五文,不做赘婿他的确别想在绍兴结婚!

“那要是入赘的话,这些都不出,还倒拿一笔彩礼喽?”他不禁也跟着较真细问了起来,“这彩礼也是五十两银子?”

“那是自然!啥也不出,男的嫁妆也不要的,工作都可以没有,进门后女方家里安排。”小二认真地说道,“就是有一点,进门之后,就和旧婚俗里的媳妇一样,除了这彩礼的五十两银子之外,其余时间是没有私产的,你去不去做工,要看家里的安排,倘家里不愿意你去做工,那就去不得,在家做事,便愿意你出去了,收入也要上交,同时家里的家务,推诿不了,全都承包,烧饭洗衣、补衣服喂鸡喂鸭,打扫……等等一切都是你的活,有些人家还要求改姓,一旦离婚,净身出户,还要看情况讨回彩礼!就和旧俗的媳妇一样受气!”

就这点,和旧俗的赘婿要求其实也差不多,鲁二听了倒不诧异,点头没有接腔,一旁有人笑道,“吃了这些苦,能省下二百两也值得了,大房子住着,自来水用着,究竟家务能有多少——这一辈子能不能省下二百文都不好说呢!有那些温厚的人家,待女婿也和亲生儿子差不多的,倒没有听起来这样可怜!都不用出去干活受气,只在家里享福便是了,若是不好,为什么这么多小伙子争相来应选呢?必定是见旁人得了实惠,因而心动才来的么。”

这话倒也有理,大家都点头称是,那人便对鲁二笑道,“怎么样,大官人,你若有意,把你的条件说一说。也别害臊,我们不挑你别的,只要性子老实,身子骨好,放得下架子,总能找到合适的好人家托付,你若不嫌弃,相逢也是有缘,我便为你做了这个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