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 119.当初真不应该放过他们家祖坟!

老皇帝完全没想到, 会有这么个意外之喜!

小白泽真是他们大夏的祥瑞!

【老皇帝今天怎么那么高兴?】

【因为以为终于可以用西域神医治好太子了?】

【感觉牙花子都咧出来了。】

金台之上,老皇帝迅速收敛了笑容,清咳两声:“诸卿可还记得两年前, 朕开放港口, 并且组织船队出海之事?”

【啊!】

【我想起来了!】

【之前好像看到谢洛水她们已经找到土豆红薯返航了。】

“啪——”

“啪啪——”

京师某处响起鞭炮声, 挂在墙上房梁上,火一点,光焰往上蹿, 噼里啪啦一阵密集炸响,人群笑闹着欢迎新年,彤屑如雨, 落得四处跳蹿的小孩一头灿红。

仿佛是感受到了喜庆, 老皇帝满面庄肃,但那口白牙又一次咧出来。

既然提到船队,提一下大将军也很正常:“快两年了,也不知道秦关如今,可还安好。”

底下大臣们自然是纷纷附和起吉祥话,一个两个说得好像大将军纵横海洋, 毫发无伤。

听得许烟杪都牙酸。

老皇帝显然很受用,紧接着他又道:“这两年开了海路,我大夏的瓷器和茶叶远销海外,同时, 户部增收——自杭、明、广三司舶,收钱、粮、银、香、药等五十四万一百七十三缗。还有……”

说了一堆户部增收多少多少,整个朝廷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许烟杪:【所以……加薪吗?】

老皇帝:“……”

【不加薪他们那么高兴干什么?那几个对百姓好的官高兴也就算了,那些志愿名留青史的也能理解,但其他人不都是为了当官混口饭吃吗?】

白泽困惑.jpg

群臣:“……”

这不是陛下恨不得他们付费上班吗?已经不指望这个了, 只能在精神方面满足一下自己了。

对百姓好的官和志愿名留青史的官脸一红。

咳,虽然他们心怀大志,但……也想加薪啊。

老皇帝目不斜视。

想加薪不可能。但如果干得好,赏赐一些金钱还是可以的。

赶紧转移视线:“近来有欧罗巴人来访,听闻欧罗巴的舰队扬帆海外已有数十载,去过不少奇地。众卿都可听一听——大夏于陆地,已无法再征服更多,往后都是海洋的天下。”

群臣敛容:“是!”

许烟杪记上一笔:【科举时可以出一道海上丝绸之路的题。】

大臣们:“?”

这是什么?

——大夏虽然和其他国家有海上贸易,但并不叫丝绸之路。

他们尽管听得考题,却没一个人敢暴露出去。

大着胆子贪污是为了自己能享受,拿乌纱帽去提心吊胆换别人的前途图什么?他们又不是舍己为人的大圣人。

这个欧罗巴人的确去了很多地方。

他说,有个地方特别热,那里的人不得不居住在地下洞穴里。

他说,有一处海洋,不生波浪,不生水族,不能沉物,名为死海。

他说,有个国家,男女结亲当日会吃一种叫蛋糕的东西,而新郎官和新娘子切蛋糕前,谁先能脱掉对方一只鞋,谁就是一家之主。

他说话时舌尖时不时点在上颚,口音像是跳舞那般转出来。十分异域。

他将国家风俗说得很有趣,一些地域也十分古怪稀奇,引起朝廷官员极大的好奇。

“沉不下去的海,当真有这样的奇地?这岂不是和‘鹅毛浮不起’的弱水相反么?”

“热到住在地下洞穴里,岂不是失去很多乐趣?”

“我倒觉得别有一番滋味。”

“简直荒谬!一家之主怎能用争脱鞋子这种比斗来决定!而且,女子的脚怎么能让人看到?”

“可是很有趣啊。”

谁!谁说的!

扭头一看。那个迂腐的官员顿时懵逼了:“太、太子殿下?!”

太子明显没有在意他的态度,摸了摸下巴,扭头问了一声:“胜仙!你以后找驸马,要不要玩一玩?”

襄阳公主哽了一下:“哥,我是公主,和驸马成亲后,府中本来就是我做主。”

太子想了想:“也是。唔……不知道宫里放出去的宫女,喜不喜欢这样。”

有不少迂腐的大臣急眼了。

这怎么行!

当即就要用七国里,“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来劝谏太子不要这样玩闹。

所谓上行下效!尤其是太子以后是要登基当皇帝的,万一民间很多女子效仿,不就乱套了吗!

话还没说出口,突然听得一声扯嗓子:“殿下英明!!!”

迂腐的大臣们:“?”

扭头一看,发现是工部尚书这个女儿奴。

“……”

没关系,尚书他们也能怼!

又要张口。【这个我喜欢诶!】

【虽然看着有些玩闹,但这样比什么女户传播得更快。】

——中国人天性是喜欢从众且跟从权威的。而且有时候玩笑比法律更深入人心。

小白泽心声一出马,这些迂腐的大臣们当即憋红了脸。

他们相互对眼神。

‘你去?’

‘你怎么不去呢?!’

‘我前些时候刚纳了第八房小妾,和她试了很多姿势,酣战七夜——万一被扒出来,我要脸!’

‘我……我在府里弄了个羊圈……也不能暴露。’

‘养头羊而已,你怕什么?’

‘没什么。’

羊屁股很Q弹,羊叫声很……嗯,这种话就没必要和同僚说了。

这些大臣们快把眼神对抽筋了,愣是没一个站出来的。

充分体现了,‘讲道理我来,送死你去’的文人风骨。

龙椅上,老皇帝的眉头越挑越高,明显对太子的话很不高兴。

但考虑到太子的在大臣面前的威信,还是憋住了没有说话。脑海里已经在考虑下朝后怎么教育儿子了。

还有工部尚书,瞎掺和什么!有女户还不够吗?

继续熟练地转移话题大法,问那欧罗巴人:“听闻尔等对天上星辰也很有研究?”

负责译待来访贡使的通事将皇帝的话翻译给那欧罗巴人。

这似乎是搔到对方痒处了,声音都比之前激动了不少。

说他们测出木星距地一万二千六十百七十六万九千五百八四里余。

又测出土星距地二万五百七十七万零五百六十四里余。

还有火星、金星、水星……

欧罗巴的天文学十分璀璨,听得不少喜欢钻研此道的官员大睁着眼,日光在瞳孔中细小摇动。

本来听得如痴如醉,突然听到有人叹气一声:【欧洲天文学现在的确领先了。】

刚要不悦,判断出来是小白泽的心声后,一时竟是发愣。

许烟杪侧头,看向连沆:“怎么了?”

怎么突然看他?

连沆面上肌肉微作颤动,假作为了商讨:“许郎,我听那欧罗巴人对星辰的研究,竟有些胆颤心惊——这些数字,是如何算出来的?”

许烟杪斟酌着词汇:“我也不太了解,只隐约听闻欧罗巴那边有什么天体运动论、太阳黑子理论、行星运动定律,还研究了天文望远镜,专门用来观察星辰。可能他们能算出来,就是因为重视此道吧。”

【可明明华夏有甘石星经,里面的数据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在测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时用到。】

【华夏还有敦煌星图,欧洲在文艺复兴前,根本就没有能和它相提并论的东西。】

小白泽心声都有些低落。

【但后来,连钦天监都引进回回人了。】

【虽说历朝历代也挺重视天文,要求士大夫最好能对此通晓,要求礼部在天下访取懂天文地理的人,但终究四书五经才是正道。】

如果是别人说,大臣们还能不屑一顾,自认为西学东源,不论如何,东方都比西方优秀,但如果说话的是小白泽,顿时感觉血液都涌上脑门了。

华夏怎么可以不如蛮夷?!

不就是天文吗,他们也重视!现在努力也不晚!

而且,祖宗时期的天文学傲视天下,到了子孙后代,反而落后于人,真不够丢人的!

老皇帝没有放任这种情绪蔓延,他很快哄好了自己。

——赶不上也没关系,厉兵秣马,把其他国家打下来,进度不就是他们大夏的了吗?

唯一能问题是……天文学值不值得?

老皇帝审视起这份重量来。

【算了,这个可能就是历史的必然性吧。】

【毕竟前朝经历过上百年的战乱,历法倒退也很正……等等!不能算了!】

许烟杪的心声一下子紧绷起来。

大夏君臣也紧绷起来——他们很少看到许烟杪这么如临大敌的样子。

发生了什么?

【历法倒退就代表天时算不准!也就是岁差的计算会产生错误……也就是说,现在朝廷计算出来的春分日是不准确的!】

哪怕以许烟杪贫瘠的种地知识也知道,农民是靠朝廷告知他们春分日是什么时候,再进行田地打理。

而老皇帝比他更懂种地,身体下意识地往上一蹿,又强行停住,慢慢坐了回去。

但目光是惊疑不定的。

“原来如此……”

怪不得亩产比之梁楚,少了不少。

就拿小麦举例,春分的时间极其重要。那是麦子拔节之时,雨水充盈还好,但有时遇上干旱,就必须浇好小麦拔节水,倘若周边无水源灌溉,就做好中耕保墒工作,如果春分不准,农人便无法判断何时浇拔节水。

倘若小麦养分不够,打胎里便贫饥,收成时,麦穗又小又少,怎能养家!

——可能经验老道的农人能够凭借直觉判断浇水时机,但天底下,又有多少这样的农人呢?更多的人种地是靠官府提醒。

“从周初到周末,一共二百四十二年,哪怕发现月食失准、历法失真,从来没见周帝派人对此进行调节。”

天统大帝眉头一皱,咬牙切齿:“现在倒要朕来擦屁股!”

当初真不应该放过他们家祖坟!

啊!

好像……现在也不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