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 第 171 章 还我血汗钱!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第 171 章 还我血汗钱!

作者:白色的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2-29 20:26:37 来源:gegedan

许烟杪摇头叹气:“这也晕得过于早了。”

襄阳公主乐了:“这还早啊?”

许烟杪没吭声。

襄阳公主就知道要出大事了。

还没等她琢磨出来许烟杪看到了什么,就听到许郎在心里仿佛老学究那样摇头晃脑,表面上连连叹气,实则幸灾乐祸:【好歹也要等亲眼看到太子来找你麻烦,再晕也不迟啊。】

许烟杪惊了惊:“权老?权老你怎么了!”

权——现任太子太傅之一——应璋扶着额头:“无事,大抵是站久了,有些晕。”

权应璋:“扶我到那边坐一下吧。”

许烟杪:“那好……”

【等会儿带高襄去看看!太子找麻烦的居然正好是那老古板家,真是巧了。】

【现在一家之主都晕过去了,没个人主持大局,都不知道要怎么办呢!】

【啧啧!】

最后两声,尽显许郎之幸灾乐祸。

权应璋须眉颤动,咳嗽一声:“我也没那么晕了。我看你好像还有事情要干,等我坐下,你就去干自己的事情吧。”

【诶?这么明显的吗?】

许烟杪扶着这位老人坐到茶楼前面的长板凳上,又观察了一下,确定他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这才拱手一礼:“某的确有事。那就先失陪了。”

许烟杪和襄阳公主鬼鬼祟祟走在前面。

权应璋和他的古文学派弟子鬼鬼祟祟跟在后面。

那偷偷摸摸的样子,晃了童心大儒弟子的眼。

弟子突然咳了一声,试探性地问:“老师,我们不跟上去看看吗?”

童心:“维持本心,你想去就去。”

“那老师你……”

童心大儒摸了摸自己的新门槛,说出了让自己后面后悔的话:“哦,不是很想去。跟着香圃那老正经能看到什么?”

弟子琢磨了一下,还是很好奇,遂小心翼翼地跟了上去。临走时还薅走了好几个同样好奇的同门。

而童心大儒仔细观察着自己的门槛,退后两步,欣赏一番后,认真思考:

门口要不要再安一对石狮子?方便平时拿来晒大棉被?

“我跟你说,这可是我费尽心思打听到的消息!”

许烟杪神神秘秘:“高襄,你知道踹匠会馆吗!”

襄阳公主摇摇头:“踹匠是什么?会馆又是什么?”

许烟杪就开始介绍了。

棉布染色之后,须要工人足踏凹字形大石,左右滚动,使棉布紧薄而有光泽。这就是踹布。而包头为此募集工匠,聚居坊中踹布,便称为“踹坊”。

包头募集而来的工匠,便被称为踹匠。

“那和我哥有什么关系?”

襄阳公主发出吐槽:“就他那个腿,能踹吗?”

许烟杪压低声音,尽显神秘:“

他腿瘸确实不能踹布,但他可以做别的事情啊!”

襄阳公主:“什么事?”

两人边走边聊。

走着走着,就到了许烟杪要到的目的地。

“你看下面!”

他们是先爬上了一个土墩儿,斜下方就是一个人堆。他们就站在人堆外面。

襄阳公主兴高采烈地看热闹:“你让我看什么呢!这群青壮年聚集在一起干什么的?”

土墩儿后面不远处是一户普通人家,家门口堆满了咸菜坛子,权应璋和古文学派的人就蹲在咸菜坛子后面,偷偷探出脑袋。

“这好几千人聚在一起,是在干什么?”

权应璋语气郑重:“不会是在起义……”

不好意思,前朝末年那会儿说习惯了。

权应璋咳嗽一声:“不会是在造反吧?”

主要是,三四千人,都是青壮年,而且,一个个表情愤怒,真的很像啊。

——也幸好这不是在苏州大本营,那边的踹匠,至少万人。

古文学派官员压着嗓子:“应该不是。小白泽很惜命。”

真是造反,他就不会带公主来凑这个热闹了——他一定有多远跑多远。

权应璋点点头,又有些疑惑地四看:“说起来,太子呢?”

不是说是太子在找那老古板麻烦?怎么是这三四千青壮年?

就在此时,突然一声石破天惊——

“裂裳为旗!削竿为弋!”

“讨债讨薪!包头还我血汗钱!”

那些踹匠跟着在后面大喊:“包头还我血汗钱!”

“还我血汗钱!”

“还我血汗钱!”

襄阳公主目瞪口呆。踹匠们动了起来,一个个扛着竿子冲击他们正前方的大户人家——也就是包头的家。

那家共有七八间房,奴仆也不少,都吃得膀大腰圆,派两个人往大门口一站,都能驱散邪魔。

但再壮实的人,都顶不住三四千青壮年冲击大门。他们搬了近一半桌椅将大门堵住,不少人干脆脚踩同伴的肩膀,从墙头爬进去。院子里喊杀声一片。

当然,最响的还是:“包头还我血汗钱!”伴随着打砸的声音。

大院当下乱成一团。踹匠人群都冲了,如同潮水退去,慢慢流露出来……一个太子()

襄阳公主差点把自己的舌头吞下去,脸上表情格外惊恐:“你在干什么啊,哥!!!!”

那个混在踹匠里,头捣得像鸡啄米一样,还跟那一群踹匠一起竖起胳膊大喊“包头还我血汗钱”的,不是她那个冤种亲哥,大夏堂堂太子,又是谁?!

土墩儿下面声音很吵很乱,襄阳公主的尖叫声没传到下面。

但是。

许烟杪的心声,完整无缺地传到了每一个能听到他心声的人的耳中。

【哈哈哈哈哈哈!】

【我就知

道,高襄看到这个,肯定会裂幵的!当初我看到的时候也是啊!堂堂太子加入了踹匠会馆,还跟着他们一起去讨薪哈哈哈哈哈!】

太子:“?!”

本来正在喊口号的声音都卡顿了一下。

许烟杪,你突然过来之前能不能通知本宫一下啊!

而且,你怎么把我妹妹带过来了!

本宫只是脸皮厚,不要脸,但不是不怕挨揍啊!我爹他打人可是真打!

旁边的踹匠看太子那萎靡不振的样子,拍拍他肩膀:“第一次来讨薪吧?”

太子勉强扯了扯嘴角。

踹匠:“别怕,俺也是第一次,但是别的会馆都能干,俺们也能!包头都心狠,俺们按件踹布赚钱,他经常说这个没踹好,那个踹得有毛病!少俺们的钱!挑不出错就拖着、欠着不给,还动不动把人从踹坊里赶走!他这么做,俺们就自己来拿钱!”

说着,一簇火星仿佛从踹匠眼里冒出来,黑红黑红。

太子狠狠地骂了一句,大抵是在骂黑心的包头:“不晓得考虑人,有你哭的时候!”

那踹匠一把把太子手里的竿子再往手心里推推:“没错!让他哭!”

太子发现,先哭的可能是自己——老底都被掀了。

【加入的还不止一个会馆!】

【瓦木工人的九皇会,烧盐工人的炎帝会,凿井工人的四神会,挑水工人的华祝会,打铁工人的老君会……】

【绝了,这些会馆都是工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自行组建的,谁敢拖欠工资,会馆的总首就召集人手,上门讨薪。】

【但是,太子殿下,这关你什么事儿啊!你又不是工人,怎么处处讨薪队伍都有你的身影啊!】

【怎么有的会馆讨薪,你还混进去吃人家讨薪前,杀鸡宰驴的鸡和驴呢!】

太子举着竹竿愤愤地想:怎么,我也不是不来参加,吃两口怎么了!

虽然我瘸腿冲得慢,但是一旦有所不测,有我在队伍里,官兵绝对帮会馆的人啊!就这还不能吃个鸡腿吗?

【如果两家会馆讨薪撞到同一天,你还努力劝说其中一个上午出门,一个下午出门,力图一定能赶上热闹是吧!】

太子在心里努力争辩:我那是……我那是怕包头蛮横,工人这边少了我吃亏!我多多少少也是当过将军的!

咸菜坛子后面,权太傅以极为强大的心理素质,才没有杵着拐杖冲出去将太子提溜回来。

对于他这种古文学派的人来说,太子这个行为,太出格了。

礼教纲常呢!!!

你一个太子去掺和人家工人讨薪,算什么事儿啊!

襄阳公主眼睁睁瞅着亲哥嗷呜嗷呜地冲进别人的内宅,眼皮子跳了跳:“我爹他……知道这事吗?”

许烟杪:“我也不清楚,可能锦衣卫早就上报了?”

襄阳公主“哈、哈”干笑两声:“我哥也算是做了好事吧?”

许烟杪委婉地说:“放在前朝末年,算是。”

但是现在……龙椅上那位,思想可能相对来说向着百姓,但屁股终究还是坐着龙椅的。

……

皇宫内。

老皇帝披着奏章,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叫来锦衣卫指挥使:“之前那些会馆暴力讨薪的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该抓的抓了吗?”

在皇帝眼里,就算工人被拖欠工资了,那也应该告官,而不是自己冲进包头家里,烧砸东西啊!

锦衣卫指挥使低声说:“回陛下,这些会馆民间风评很好,往往官府想要抓人,很多人都会通风报信,就连老人都挡在门口,衙役也不敢去碰那些老人。”

老皇帝:“?”

老皇帝:“风评?”

锦衣卫指挥使说:“这也是一件怪事,原先不是这样的,原先工人虽然形成了会馆,却被官府和商人会馆打压。”

——毕竟,工人起来了,商人相对来说就赚得少了。官府的话,主要是为了(维)(稳)。

老皇帝:“那现在呢?”

锦衣卫指挥使:“最近两年,好似有谁在暗地里给他们出主意,那些工人又是开普济院,又是开育婴堂,许多百姓都向着他们。他们还懂得准备了什么罢工准备金,因着这准备金,使得工人们很有底气,之前足足罢工了一年,最后是包头妥协了,重新拟定了工人的薪水。”

老皇帝点了点头:“若是一直罢工,不用暴力,朕也不会计较那么多。”

老皇帝皱眉:“倒也不知是谁,平白给官府添了阻力。”

太子挺了挺胸。

没错,正是在下。

老皇帝:“不过倒是可造之材,只是过于桀骜不驯,若是能收至麾下,便先流放到川渝、云贵、辽东等地磨一下性子,等太子上位了再把人招回来。”

太子……又迅速把胸膛缩了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