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 第 203 章 退休丞相限时返聘活动

“舅兄,使不得!”

“陛下,使不得!”

“舅兄,此事非你莫属啊!”

“陛下,臣才疏学浅,难以担此重任!”

“好了舅兄,再推下去就没意思了。”

“……”

窦前丞相看了老皇帝一眼,站了起来,弯腰拍拍膝盖上的灰尘,低声问:“对地方大户、富豪勋贵收税这可不是简单就能推行的事,你可有什么想法?”

大多数人会认为土地兼并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灭亡的根源,实际上,收不上税才是。

每个王朝到了末年,各地官员豪绅盘根错节,各种偷税漏税想办法不交税,朝廷收不上税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军队,没有军队就没办法度过各方动荡。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天命所归,上天眷顾,都是忽悠百姓的,老皇帝心里一直清楚,他能当这个皇帝,并且能够一直当下去,靠的就是他能指挥的士兵多。

“山柏,你记不记得梁武帝?”

窦前丞相稍微想了一下,立刻骇然:“陛下!你——这真的不行,国中情形还不到武帝那般恶劣时候,如今还是开国,若如武帝那般,不交税的地方豪强直接抄家灭族,过于酷烈,到武帝末年,也差点压不住民间的沸反盈天。”

窦皇后端坐在一旁,随着丈夫和兄长的探讨,清晰且冷静地回忆起与梁武帝相关的事情。

那是一个比较罕见的时代,从梁(太)(祖)开国后,往下数第五任皇帝,就是梁武帝时期。

经由前面几个皇帝的积累,给他留下了充盈的府库,助他成就盛世。但同时,也给他留下了大量豪族与被豪族兼并的土地。

之所以会是这样,是因为当时的豪强居然可以自己铸币。而穷苦百姓只能用自己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去换豪强手里的钱币。如果粮食不够,只能卖地。而豪强,想有多少钱就有多少钱。

这就导致梁朝才第五任皇帝,就进入了王朝末年才有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景象。

好在,梁武帝有刀子。

——他直接任命酷吏。简单粗暴地将豪强治罪,抄家灭族,抄出来的大量土地再重新分出去。轻易地缓解了土地兼并。而大多数王朝末年之所以没办法那么做,就是因为皇帝已经指挥不太动军队了。

而……天统大帝,他也有刀子。

甚至作为开国皇帝,他的刀子是最硬最锋利的。

“陛下。”窦皇后难得插嘴,满脸严肃:“陛下莫不是要动用酷吏?”

回应她的是丈夫迟疑的眼神,以及斟酌词句的神态。

包厢里的气氛古怪起来。

一道声音突然飘进来,兴致勃勃,带着格格不入的朝气:【我知道啊!锦衣卫!!!】

【那可是皇帝手底下知名的恶犬,想让他咬谁就咬谁,想让他造什么罪名就能造什么罪名!】

有锦衣卫听到这声音,差点哭出来。

我们没有啊!我们忙着造假,伪装自己消息灵通还来不及,哪有时间去罗织罪名。

而锦衣卫指挥使却是嘴角忍不住上翘。

他一直担心锦衣卫的定位,如果是为了搜集消息,成为皇帝监视天下的耳目,固然很好,但在权力上,未免有些单薄了。

可是,酷吏不一样。

尽管酷吏大多数下场很不好,可他们活着的时候,一个个都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鼎盛时期,就连丞相都不敢轻易得罪。

风光个二三十年再惨烈死去,和不功不过,平平安安过完一辈子,他宁愿选前者。

窦皇后却是一惊。

而老皇帝已然高兴起来。

灯下黑啊!他都没发现自己身边已经有一群现成的酷吏人选了,只需要再加一些权力——比如锦衣卫原来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如今再允许他们把刑狱之事绕过宪司,专呈皇帝,并且,能够直接逮捕、拷问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对此无权过问。

如此一来,完美的酷吏人选就出现了。

至于对锦衣卫的限制,他也有了粗浅想法:再设立一个机构,用来监视锦衣卫。

不过,现在先把锦衣卫转型再说。“妹子你猜的没错,我确实想要重启酷吏。”在窦皇后不赞同的目光中,老皇帝慷慨陈词:“妹子你可还记得前朝天波年间,朝廷推行方田均税之法——咱是后来建立新朝后才知道,原来这个法,是想要按土地肥瘠征税,且把田地土质分为五等,有钱人家肥沃田地多,多交税,没钱人家肥沃田地少,少交税。然而,在此之前,咱一直以为那是恶政。”

“这都是因为地方官员阳奉阴违,将山林归纳为当地百姓的旱地,将溪河水洼记作水田,也归给百姓。使得他们承担更多的赋税,却没有多少田地。而真正田地多的富户,其土地反而越量越少。”

“但是倘若有酷吏,他们就很少敢这么做了。”

为什么呢?因为酷吏可以不走流程,不讲证据,直接把人下狱。如果等酷吏发现你这个地方政策好像不太对的时候,他不需要讲证据、讲流程,直接雷霆一击,用下狱和杀人来震慑天下。

而且,如果国库告急的时候,只有酷吏能用非常手段搜刮财富。

——当然,酷吏有用,仅限于皇帝手里有枪杆子的时候。没有枪杆子,你人再暴虐也没有用。

说着说着,老皇帝想起自己家以前被狗官、贪官污吏欺压的经历,语气要多森冷有多森冷:“而且,朕还设了限制,锦衣卫只能用来针对官员士大夫,非必要情况,禁止捉拿普通百姓。”

窦皇后的目光更加忧虑了。

她一直都知道,她的丈夫——天统朝的皇帝,从底层爬上来的君主,因着过往经历,灵魂深处深深印上了“憎恶官僚”的烙印。

哪怕他自己已经是最大的官了,但他还是会不由自主用憎恨、排斥

的态度去面对他那些大臣们。()

“五郎。”窦皇后试着去劝:“你可还记得‘模棱两可’的典故?”

?本作者白色的木提醒您《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梁武帝时期,重用酷吏,使得君不信臣,臣不信君,大臣们虽然做事很有能力,也不敢糊弄梁武帝,但是他们养成了一个习惯,但凡有人询问他们问题,绝不正面回答。

若是一件事可以做,就含含糊糊说:感觉可以做,但是又感觉有些不太行,先看看。

若是一件事不可以做,那也不要直接说不行,还得含含糊糊:这么做好像可以,那么做好像也可以,好像不做也可以。我思考一下。

于是,成语“模棱两可”便出世了。

但大臣讲话这么似是而非,长此以往,于国不利。

老皇帝当然知道这个典故,他也知道窦皇后想说什么,但是……

“我需要一把快刀。模棱两可也无妨。”

窦前丞相很谨慎地问:“陛下认为,我能当这把快刀?”

老皇帝摇摇头:“舅兄虽然也狠,但此时已是功成名就,做不了这把快刀。历来酷吏,必是出身默默无闻,一辈子不顺心,愿意为了野心走捷径的人。”

“那……”

“我已经有酷吏人选了,但其第一次落刀,还需舅兄为他掠阵。”

窦前丞相不怎么高兴:“臣这把老骨头确实还能榨出些许油水来。”

——说是掠阵,其实就是帮这把新刀先顶一顶锅,免得刀还没有作用,就先折了。

老皇帝这个时候倒很好说话,随便窦前丞相怎么阴阳怪气。

窦前丞相无奈地拱手:“如此,陛下要给臣什么官职?”

老皇帝咧嘴,仿佛对着民间那些已经养肥的大户露出狰狞的獠牙:“栏头。”

窦前丞相“咦”了一声,正要往下说,突然听到一句熟悉的声音:【诶?这不是楚朝专管征收商税的税务官吗?后来被周朝废除了,换了个称呼,怎么老皇帝又把它拎出来了?】

窦前丞相猛地怔忪住了。

心中的惆怅和惘然,也好似淡然了不少。

——事隔多月,再一次,他听到了许烟杪的声音。

“七个月,零九天。”

窦青数得清清楚楚。

“好久不见。”

许烟杪。

以及。

别只顾着吃瓜了,你快劝劝陛下啊!!!

酷吏这种东西,绝对不能开这个头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