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重回六零之小村医 > 第 117 章

重回六零之小村医 第 117 章

作者:油盐不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3:20 来源:gegedan

一顿饭吃得沈家良百味杂陈,停下筷子,彭小燕抢了洗碗的活,他们一家空手上门白吃白喝,再让潘中菊洗碗,她要羞愧死了。

分家前彭小燕每天得伺候一大家子,洗六口人的碗根本不算事,潘中菊又是个勤快的,彭小燕有心把厨房一道收拾了,却完全插不上手。

临走前潘中菊提了一篮子的米面和鸡蛋,送到彭小燕手里:“这点粮食你们先拿去吃,岱岳你拿背篓给他们装两个南瓜,还有红薯。”

“潘大娘,这怎么行,我们不能要!”彭小燕缩着手不肯接,晚上的饭菜够丰盛的了,她怎么能连吃带拿呢。

“有啥不能要的,自家产的,又不是花钱买的。你跟我推来推去,小心把蛋摔了。”潘中菊作势要松手,彭小燕怕篮子真掉地上,连忙抓住了提手。

竹篮沉甸甸的,彭小燕看着沈家良希望他拿主意,沈家良重重呼了一口气,示意彭小燕收下:“算我们借潘大娘的,哪天手头宽裕了再还就是。”

“对嘛,收着。人一辈子谁能永远没个难处,你们呐是遇着坎了,总会跨过去的。”潘中菊抚了抚彭小燕的胳膊,“岱岳他爸走得早,当年我们孤儿寡母还不是靠别人帮衬着过来的。你们两口子年轻,长栓又懂事,福气在后头呢。”

“嗯。”彭小燕听进了潘中菊的安慰,人家孤儿寡母都把日子过下来了,他们肯定也行。

褚归牵长栓洗了手,刚刚天麻跑出来,长栓双眼放光地喊猫猫,见他喜欢,褚归让他摸了两把。

“长栓的病需要尽早治,你们从明天起上工前把长栓送过来针灸,中午在我这吃,晚上下了工再领回去。”彭小燕似是要推辞,褚归抬手打断她,继续往下说,“该收的钱我会记账,半个月一结,你们能付多少付多少,剩下的写欠条。”

沈家良大费周章的分家迁户,为的便是给长栓治病,碍于一时拿不出医药费,不敢向褚归开口。现在褚归主动提了记账,沈家良立马激动地答应下来。

入夜的困山村山影幢幢,彭小燕提篮子,沈家良背背篓,长栓在中间,前后拉着父母,行走在陌生的小道上,小嘴兴奋地叭叭个不停。

潘奶奶人好和善,贺叔叔做的饭好好吃,褚叔叔好温柔,猫猫好可爱……长栓的脸因过于开心而飘着薄红,长期气血不足而泛紫的嘴唇沾染了亮色,粗粗瞧着与普通小孩别无两样。

沈家良推开虚掩的房门,记下明天要买把锁,虽然他们没什么可偷的。

空房的面积其实与沈家良以前住的屋子相差不大,但放的东西少,显得有些空旷。

老院子的邻居傍晚时分杨桂平一一介绍过了,都是些易相处的,此刻听见沈家良他们弄出的动静,对面的杨三爷家点了灯,杨三爷的大儿子为他们提来了一桶热水。

“我估摸着你们该回来了。”杨桂强放下木桶,“才烧好的水,烫乎着,你们兑着凉水用。”

杨桂强与杨桂平是堂兄弟,但他的性子不如杨

桂平强势,

所以村长一职落到了杨桂平头上。

沈家良看杨桂强外套只草草扣了几颗扣子,

知他是睡下了特意起来的,内心大为感动,若他早些鼓起勇气分家,他们何至于艰难至此。

“要热水尽管上我家提,大冷天的,万一弄感冒了不值当。”杨桂强困得声音含含糊糊的,他拢了拢衣服,道了声你们赶紧歇息,奔波了一整天,怕是累得够呛。

沈家良连连道谢,目送杨桂强踩着布鞋,脚后跟露在外面,拖拖沓沓地穿过院子,视线不经意往上,风恰好吹散了罩着弯月的纱云。

老院子有一口水井,沈家良打来水同妻儿洗漱。长栓擦了脚躺到床铺内侧,头顶是高高的横梁与瓦片,他贴着彭小燕的胳膊拉长了语调:“妈妈,我好喜欢我们的新家啊,我不想回爷爷奶奶家了。”

为生计发愁是大人的事,在长栓的眼中,新家没有偏心的爷爷奶奶,没有自己偷懒把活扔给父母的大伯,没有成天嘲讽他是病秧子、短命鬼的堂哥堂姐,只有爱他的爸爸妈妈,他简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

“嗯,不回,我们以后都不回了。”彭小燕拍拍儿子,“把被子裹严实,乖乖睡觉,明天妈叫你起床,送你到褚叔叔那治病。”

“好。”长栓听话地闭上眼睛,“妈妈我睡了。”

长栓入睡速度极快,呼吸在三五分钟变得细弱绵长,彭小燕摸摸他的额头,确认温度正常:“今天长栓的身子真争气,跟我们走了那么老远都没犯病。”

“他是个懂事孩子。”沈家良端详着儿子的睡颜,“褚医生说中午让长栓在他那吃,我寻思着我们先别买锅了,买个瓦罐凑合使着,省下的钱换斤棉花,你晚上抽空把你和长栓的棉袄拆了重新缝一缝。”在沈家良心里,孩子媳妇是排第一位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结婚近十年,日子苦归苦,彭小燕从未和沈家良闹过矛盾。

要问彭小燕怨过吗?怨过的。彭小燕始终记得,有一年年初二,她和大嫂各自回娘家,沈大嫂挎个篮子遮遮掩掩的,侄子调皮掀了篮子上搭的青布,里面赫然躺着一刀腊肉并两斤白糖,而她呢,包袱里揣了四个鸡蛋。

彭小燕知道沈家二老偏心,但她不计较,大嫂毕竟给沈家生了长孙,可没曾想会偏到这么离谱。大过年的,彭小燕憋了一肚子气回娘家,有瞬间真恨不得跟沈家良散了得了。

散自然是没散成的,抛开偏心眼的公婆,沈家良本身挑不出啥错,结婚前二人经媒婆介绍相看,彭小燕亲自点头承认的婚事。

“小燕!”沈家良的惊呼唤醒了彭小燕的失神,“潘大娘在鸡蛋底下塞了钱。”

沈家良本来准备把篮子清空,明早彭小燕送长栓时顺道带去还了,结果一拿开鸡蛋,三张大团结撞入眼帘。

夫妻俩望着钱愣了半晌,沈家良把钱交给彭小燕,坐在床沿双手颤抖地捂住脸。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前有褚归,后有潘中菊等人,他们已然债台高筑。

什么债?人情债!

“收吗?”沈家良糊了一把脸,家里的钱由彭小燕管,收不收她说了算。

“收吧。”彭小燕叹气,潘中菊一番好意,他们能不收么,“记账,以后我们有一笔还一笔。”

“哎!”沈家良翻出记账本,重起一页写下日期:某年某月某日,收到潘大娘三十元,米面若干,鸡蛋十个。

记账本的前面是他们在老家时借的钱,谁两毛谁一块,加起来一共四十八块五毛,不算建房子,他们夫妻至少要还两年——长栓的病是长期开支,他们年尾能否有结余尚且是个未知数。

无论怎样日子得往下过,沈家良吹了煤油灯,掀被子在床上躺下:“安心睡,船到桥头自然直,像潘大娘说的,这坎,我们总会跨过去的。”

天蒙蒙亮,早起惯了的沈家良穿衣服起了床,他拿着鸡蛋和大米到对面搭锅,乡下人家早饭都吃得早,杨桂强把沈家良给的米倒了一半进米缸,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八两米绰绰有余。

沈家良叫杨桂强全拿去:“不能白用你们的柴火。”

“柴火值几个钱?”杨桂强将米袋子朝沈家良一扔,“搭锅算柴火费,我成啥人了,你想害我爸甩烟杆子抽我呢?”

杨三爷敲敲烟杆:“小沈呐,你这样不行啊,既然在我们困山村落了户,你就得打心眼里把自己当困山村的人,同村之间要守望相助,懂不懂?”

“我晓得了三爷。”沈家良长了脑子,他听懂了杨三爷的弦外之音,默默系紧了米袋子。

早饭的炊烟融入了清晨的雾气之中,山林秋冬多雾,浓时伸手不见五指,今儿的雾薄,吃过早饭便散尽了。沈家良在村口等到了上学的小孩们,村里到公社的路他只走过一次,贺岱岳叫他和孩子们一块。

长栓去岁到了入学的年纪,一来他身体不好,二来沈家良没钱,因此一直未进学堂,沈家良识得几个字,偶尔教他书写。看着蹦蹦跳跳的小孩们,沈家良陡然升起了一个愿望,等长栓好了,他要攒钱供长栓上学。

“到了褚叔叔那听褚叔叔的话,知道没?”彭小燕替长栓理了理衣服上的褶皱,“兜里的鸡蛋饿了记得吃,妈妈中午来看你。”

“知道。”长栓手伸进衣兜,摸到圆溜溜的鸡蛋,嘴角止不住上扬,他在老家时奶奶从不许他吃鸡蛋,说鸡蛋是卖钱的,可大伯家的堂哥却经常能有鸡蛋吃。

衣服整齐了,彭小燕上下检查一番,感觉长栓头顶的一撮碎发东倒西歪的,缺了齿的梳子始终奈何不了它,长栓抬手按住,仰头瞧彭小燕的眼睛:“妈妈,我们能走了么,你上工快迟到了。”

“走。”彭小燕放下梳子,把方才叮嘱过的话不放心地重复了一遍,长栓按着头顶的碎发耐心答应:“妈妈,我保证不会捣乱的。”

彭小燕过于紧张了,她是长栓的亲妈,长栓的品行她最是清楚,全公社再找不到比他更乖巧的小孩了。

长栓不能跑,彭小燕背着他到了卫生所,顺利交到褚归手中。

挥手向彭小燕道了再见,长栓摸出鸡蛋,献宝似的举到褚归眼前:“褚叔叔,给你。”

“谢谢长栓。”褚归哪能要小孩的东西,“褚叔叔不喜欢吃鸡蛋,你留着自己吃。”

长栓的表情很是意外,鸡蛋那么好吃,竟然有人不喜欢吃鸡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