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重回六零之小村医 > 第 129 章

重回六零之小村医 第 129 章

作者:油盐不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3:20 来源:gegedan

褚归在原地守着文具袋子,望着贺岱岳朝服装区走去,他个头高,始终未曾脱离褚归的视线,但供销社的售货员被人挡着,褚归仅能看见贺岱岳肩膀以上,不知道他具体买了什么。

贺岱岳很快买好了,褚归的目光落到他手上,见到他拿着的东西心下一暖,原来是给他买帽子去了。

“县城的供销社没有耳捂子,回头让我妈帮你缝一个。”贺岱岳把新帽子替褚归戴上,略作调整,欣赏地点了点头,他方才一眼扫到了柜台里的棉帽,感觉褚归戴着应该会很好看,果不其然。

棉帽是雷锋帽的样式,两侧带绳的护耳绑在头顶,需要时可以放下来,此时在褚归头上是绑着的,丝毫不显土气,帽子下面是褚归俊秀含笑的五官,贺岱岳不禁联想到了部队里的文艺兵。

取下的大帽子贺岱岳也不戴,勾着帽绳拎在手上,漳怀的冬天对他而言没什么威力,戴着帽子反倒热得冒汗。

褚归早上戴帽子是由于出发时寒气太重,这会儿外面太阳明晃晃的,他走了几步实在扛不住,摘下帽子,脱掉了身上的夹袄。

晴朗的冬日是暖洋洋的,脱了夹袄褚归一身轻松,本白色的毛衣柔软地贴着他的身形,里面还有一件秋衣,倒是完全不会冷。

两人到国营饭店吃了午饭,贺岱岳取了牛车,载着褚归回了公社,返程褚归没再睡觉,同贺岱岳聊了一路。

褚正清说漳怀的报道引起了重视从而有了全国巡诊的推广,其实不然,在此之前上面已出台了许多方案让各级医院组织医疗小组下乡。按上辈子的发展,没有漳怀的环节,巡回医疗队下基层的报告同样会在下个月得到批转。

漳怀的巡诊之所以能上京市的报纸,不过是因为他是由下至上的,领先于其他城市的由上至下,进一步推动了专家医疗队的组建。

上辈子褚正清去世,回春堂上下一片愁云惨雾,褚归三师兄弟无暇参与医疗队,此事后来成为了扣在褚归头上的一项罪证,因此关于巡诊的各项时间点与细节褚归记得特别清楚。

“我爷爷绝对报名了。”褚归语气笃定,褚正清铁了心要做的事,回春堂没人能劝得住。

褚正清身体硬朗,有专家医疗队,褚归并不担心他的安全问题,他在电话里只字不提,褚归猜他是在等最终的名单。

“那你过年怕是得回去一趟。”贺岱岳反应很快,医疗队即将下基层,褚正清今年大概率是无法在家过了,韩永康他们毕竟只是徒弟,在安书兰心中的分量加起来也比不过褚正清和褚归任意一人。

大过年的,爷孙俩总得有一个在安书兰身边陪着。

“对,等最终名单出来吧,左右是这两天的事,我收到爷爷的信再买车票。”褚归抓了抓手边的帽子,“兴许上面考虑到我爷爷的年纪,把他从名单上划了呢。”

褚归故作无所谓,但他跟贺岱岳都清楚,褚正清不在名单上的概率约等于零。以褚正清的性子,最终名单上若是没他,他估计会冲到

卫生部去让他们把名字加上。

作为中医界内的泰斗人物,非原则性问题,卫生部的人真没几个敢跟他对着干。

褚归回家过年意味着他将于贺岱岳短暂分别,两人默契地结束了这个话题。

还了牛车,褚归前往卫生所,他来得巧,张川的调动文件刚刚送到,十号腊月初一正式去县卫生院报道。

褚归道了声恭喜,拿出钢笔递给张川:“祝你前程似锦。”

“谢谢,谢谢褚医生!”张川喜出望外,他珍重地收下钢笔紧紧握在手里,“褚医生,我明天在国营饭馆请大家吃饭,请你务必赏光。”

按张川对褚归的感激,至少得在县城的国营饭店办一桌才配,奈何交通不便,综合恒量之下,公社的饭馆反倒更合适。

“好,我一定来。”褚归变魔术似的掏出第二支钢笔,田勇在一旁巴巴地看着,简直羡慕得眼珠子要掉下来了。

“居然有我的份吗?”田勇眨眨眼,如获至宝,“谢谢褚医生!”

交谈中卫生所进了新的病人,见到褚归他一脸惊喜:“褚医生在啊,褚医生劳烦你给我看看,我口疮反反复复长一个多月了。”

“褚医生今天不上班,我来帮你看吧。”张川即将调动,在卫生所的日子待一天少一天,接诊起病人那是相当的积极。

可是病人不乐意,有褚归在,其他医生全入不了他的眼。

“稍等,我洗个手。”褚归一秒切换了行医状态,田勇熟练地为他打下手,张川楞了一下,没找到插手的余地。

张川说不上是惆怅或是后悔,自己与田勇,终归是不一样了。洗净手,褚归坐下为病人诊脉,随后细细询问他口疮的症状,口疮属于常见病,劳累过度、饮酒过多以及食辛辣上火皆会引发口疮,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咀嚼时不小心咬到,伤口发炎溃烂,基本上每个人都经历过,包括褚归自己。

一般口疮痛上几天自然痊愈,用不着在意,据病人自述,他当初就是这么想的,结果越长越厉害,舌头、上下嘴唇内侧甚至到喉咙,痛得像火烧,闹得他饭吃不好觉睡不着,把他难受惨了。

病人边说边痛得吸气,什么清火的金钱草、栀子果啥的他全找来煎水喝过了,通通没用。

“好了好了,你少说两句吧。”田勇看褚归在写方子了,连忙叫病人停下,那一嘴的疮,瞧得他肉疼。

褚归临时接了病人,贺岱岳无事可做,索性去了后厨,徐师傅尚未下班,正收拾着中午用过的灶台。

“小贺来了。”徐师傅扔了抹布招呼道,“咋样,我那做豆腐的法子你用了吗?”

“最近忙,过两天空了我泡点豆子试试。我前段时间用你给的面引子蒸了回包子,蒸得又松又软。”做豆腐不是三五十分钟能完成的,泡豆子、磨豆子、滤豆浆、煮豆浆、点豆腐,过程极其繁琐,贺岱岳几次起了做豆腐的念头,均被别的事打断了。

“那挺好。”徐师傅笑呵呵的,“你们家腌豆腐乳没?

”()

“腌了,我妈做了一坛子豆腐乳一坛子豆豉。”腌豆腐乳做豆豉算是村里家家户户的老传统,潘中菊的手艺是从娘家学的,贺岱岳最喜欢吃她做的豆腐乳,一块能下两碗毛干饭。

?油盐不进的作品《重回六零之小村医》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上个月底潘中菊买了一板老豆腐,切成麻将大小的块,码在湿布上用稻草盖得严严实实的,发了七八天,豆腐长满了白毛。

做豆腐乳不能沾半点油和生水,否则会长虫,潘中菊一向细致,豆腐上的菌丝洁白细密,在高度白酒里滚一圈,裹上调配的辣椒面,普通腐乳便成了。

潘中菊做的腐乳在此基础上加了一张莴笋叶,晒蔫的莴笋叶大片的卷两块豆腐,小片的卷一块,贺岱岳吃惯了卷莴笋叶的豆腐乳,觉得表面的莴笋叶比里层的豆腐更有滋味。

豆豉是和豆腐乳同期做的,步骤相对简单,煮豆子,发酵,拌盐晾晒即可装坛。贺岱岳眼睛看会了,但没实践的机会,潘中菊老说他沾了手豆子要坏。

“改天我给你带两罐我做的豆腐乳你拿回家尝尝。”徐师傅惦记着贺岱岳一手打猎的好本事,他谨慎地看了看周围,凑近贺岱岳,“你下次进山啥时候?”

徐师傅神神秘秘的,仿佛他说的不是进山而是啥投机倒把的事,贺岱岳受他影响,小声道:“可能过两天吧,你要野鸡?”

被猜中了心思的徐师傅难为情地搓了搓手:“你上回给的两只野鸡我一只送了大舅子,一只炖了干菌,那叫一个香。我不白拿你的,我买,多少钱随你开。”

自从喝了野鸡汤,徐师傅一直念念不忘,贺岱岳答应得干脆,野鸡肉柴得慌,汤香是香,但远不至于到徐师傅形容的那样,不如卖了钱买其他的。

“你要几只?”贺岱岳说出了徐师傅要多少有多少的气势,“野兔啥的要么?”

“要,你有多少我要多少。”徐师傅是舍得为吃花钱的人,他儿子女儿早已成家,媳妇去世几年,他一个月的工资加上儿女的孝敬,荷包宽裕得很。

徐师傅人脉广,他自有办法消化,贺岱岳没问他要那么多怎么处理,徐师傅全收了倒省得他去县城找上辈子跟他做生意的人了。

县城路途遥远,投机倒把抓到了可是要坐牢的,贺岱岳上辈子没出事全靠他自身反侦察能力强跑得快,如今有了更稳妥的选择,他当然不愿冒险。

两人悄悄商定了细节,徐师傅告诉了贺岱岳他家的住址,日后打了野鸡野兔往那送,他早晚都在。

贺岱岳耽搁了片晌,褚归接诊了两个病人,前脚走了患口疮的,后脚来了偏头痛的,田勇忙让人喊了贺岱岳,褚归继续待着该没完没了了。

褚归领了田勇的好意,同贺岱岳离开了卫生所。

到家时大门落着锁,贺岱岳掏钥匙开了门,天麻闻声从窝里钻出来。贺岱岳房前屋后看了一圈,发现家里少了一个大背篓、一把竹耙和墙上的弯刀。

潘中菊趁着天晴上山捞柴去了,后院晒了一地。春种秋收冬藏,繁忙的农事节奏在冬季得以舒缓,地里的活轻了,村里人见天地往山里跑。

今日虽是阳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但乡里人仍多用阴历,不怎么在乎阳历的年份变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