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重回六零之小村医 > 第 183 章

重回六零之小村医 第 183 章

作者:油盐不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08 23:26:57 来源:gegedan

褚归洗漱的功夫,天麻吃完饭又跑了,公猫嘛,是爱往外跑,过了这阵就好了。

潘中菊认为动物是有灵性的,尤其是猫,她拿早饭堵了贺岱岳的嘴:“等会儿长栓来了,你们砍两颗白菜和莴笋让他带回去,小燕他们自留地还没开出来,我昨天看他们桌上全是咸菜疙瘩跟野菜。”

野菜偶尔吃一两顿全当图个鲜,顿顿吃哪受得了,那咸菜疙瘩吃多了更是烧心,左右家里的菜多,他们能帮衬的尽量帮衬。

“嗯,我看着弄一背篓,妈你晚点上工见了燕姐问问她养不养鸡崽,要养的话我搭上几只。”贺岱岳没忘他办的是养殖场而非养猪场,一字之差,里面的区别可大了去了。

“你要孵小鸡了?”潘中菊一顿,“行,我给你问问。”

说曹操曹操到,潘中菊刚放了饭碗,沈家良扛着一大捆竹子来了,他噗通一声将竹子卸到院子里,累得满头冒汗。

困山村到处是竹林,竹子压根不稀罕,开荒地的竹子杨桂平让沈家良他们自行处理,沈家良夫妻俩清早从昨晚砍的竹子里挑了批品相好的,剃掉竹节与顶端,巴巴地给潘中菊他们送来。

竹子用途丰富,最次的做柴烧,一般的编篱笆、箢篼、背篓,最好的可以架屋棚。本地有种叫硬头黄的竹子,密度不输木头,架的屋棚不变形不开裂,任风吹雨打,管个十几l二十年不成问题。

沈家良砍的虽不是硬头黄,但因为选的全是多年生的壮竹,算不上顶顶好,结实度也能排个前列。

“给我们送来做什么,你们自己用啊。”潘中菊叹沈家良太客气,他们家基本不缺啥,甭管多好的竹子,拿来无非是编些箩筐、椅子之类的,纯粹是浪费嘛。

“我们有。”沈家良卸了竹子,不待潘中菊倒水喝转身便走。

潘中菊晓得他忙,飞快喊了声等等,进屋抓上两张饼裹了油纸塞他手里:“拿去跟小燕分着吃,另外岱岳打算孵小鸡了,你们搭不搭窝?”

沈家良接住热乎的油纸包,鸡蛋饼的香气一个劲往鼻子里钻,他犹豫片刻,说得跟小燕商量一起拿主意。

“你们慢慢商量吧,不着急。”潘中菊建议沈家良多多少少养两二只,“养鸡不费粮食不费事,白天放它们出去自己找食,晚上直接淘米水拌点糠壳菜叶喂一顿。”

沈家良听进了潘中菊的建议,认真道过谢,捧着鸡蛋饼回家同彭小燕讲了此事。

之前借住老院子,条件不允许他们养活物,每日的潲水清的倒掉,浊的运养殖场。如今搬了新家,养肯定是要养的,关键是养几l只。鸡蛋能到供销社换钱,村里家家户户没有不养鸡的。

现在的政策是私人猪羊不准成场、鸡鸭不准成趟,供销社有收鸡蛋的指标,若严格禁死了,他们上哪收鸡蛋?

彭小燕决定顶格养五只,缺粮食她大不了辛苦点,每日抽时间去挖蚯蚓、捡螺蛳、网蜘蛛,分家前,沈家的鸡全是她伺候的,一天至少二个蛋呢。

“长

栓,你记得跟贺叔叔说,我们家要六只鸡崽。()”彭小燕理理长栓的头发,把潘中菊给的两张鸡蛋饼分了长栓一张,她和沈家良吃过早饭了,剩下一张留着长栓中午吃。

在贺岱岳的影响下,潘中菊做饭变得十分舍得,鸡蛋饼黄澄澄油酥酥的,估计磕了四五个蛋,搁彭小燕家,属于是改善伙食的大手笔了。

鸡崽存活率并非百分百,彭小燕要六只是为了防止中途夭折。

“我记住了。妈,你吃。?()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长栓撕了块鸡蛋饼抵到彭小燕嘴边,油蹭得彭小燕干涩的唇瓣亮晶晶的。

“你吃,妈——”彭小燕嘴一张,长栓顺势推了推,鸡蛋饼进了嘴,她只得吃下。

喂了彭小燕,长栓如法炮制喂沈家良:“爸,你闻闻鸡蛋饼香不香?”

“香——”沈家良尝到了鸡蛋饼,啼笑皆非地摸摸长栓脑袋,“好了,爸和你妈吃过了,你赶紧自己吃,凉了不香了。”

到了上工的点,长栓独自锁好门,系长绳的钥匙往脖子上一套,跳跳地前往卫生所找褚归针灸。

他针灸的频率从刚开始的每日一次延长到了间隔半月,待本疗程结束,接下来是每个月一次,针灸满半年,如果情况良好,以后都不用再针灸。

“褚叔叔早。”长栓朝气蓬勃地向褚归问早,他转着脑袋看一圈,“贺叔叔出去了吗?”

“嗯,他砍菜去了。”褚归给银针消了毒,长栓轻车熟路地爬上病床脱了衣服,屋里依旧为他烧着炭盆,自接受针灸起,他从来没因此挨过冻。

下针的穴位与顺序长栓已背得滚瓜烂熟,褚归一旦有所变动,长栓立马察觉到不同:“今天不扎谭中穴了吗?”

“今天不用。”针灸前把脉是必要步骤,褚归根据会根据脉象进行调整。

潘中菊是种菜能手,贺岱岳弄了两颗白菜、四根莴笋并一捧连根拔起的苋菜,小号的背篓装得满满当当。卫生所隔间的门掩着,褚归在里面给长栓针灸,贺岱岳放下背篓招呼了一声,隔门告诉褚归菜他砍回来了,没啥事的话,他就去老院子了。

褚归交代过长栓针灸时不能大喊不能乱动,听贺岱岳要走,长栓急得使劲瞪眼珠子,压着喉咙连声叫褚叔叔。

“有事。”褚归喊住贺岱岳,低头问长栓想说什么。

“妈妈让我告诉贺叔叔,我们家要六只小鸡崽。”长栓抓着褚归的衣袖,生怕办坏了彭小燕的事。

褚归扬声转述了长栓的原话,贺岱岳答应了,长栓方松开手心里的布料。

贺岱岳去了老院子,杨桂平下地了,他又寻到地里。杨桂平作为村长,从不搞特殊待遇,该下地下地、该干活干活,跟普通农民一样。

田里的秧苗度过服苗期,于风中挥舞着绿油油的细叶,杨桂平弯着腰检查虫害,他是种了几l十年庄稼的老手,经验丰富,眼睛一瞅一个准。听见贺岱岳叫他,杨桂平涉水上了岸。

淌了淌小腿的稀泥,杨桂平解下腰间的烟斗,卷了截烟叶点燃,他

() 表情惬意地抽了一口,慢慢消化贺岱岳的筹算。()

养殖场的规模不同于自家的小打小闹,贺岱岳计划首批先养上二十只,等摸索清门道了,再追加二十只。

?本作者油盐不进提醒您最全的《重回六零之小村医》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二十只听着多,平摊到村里的户头上,每户不到一只,因此杨桂平稍一思量便同意了。

种蛋跟抱窝鸡好找,村里几l十户人家,总能凑齐的。

二十只鸡保守估计得准备四十个种蛋,杨桂平负责通知村里人。既为养殖场,自是不能让贺岱岳自掏腰包,他让王成才算了下,一个种蛋记两个公分,每家上限十公分。

“对了,村里人托我问你个事。”杨桂平磕了磕烟斗里的残灰,“他们有几l户想自己养猪,你看行不行?”

贺岱岳提出办养殖场,村里人以为他少说得养个几l十头猪,满怀期待地盼着坐享其成,结果转眼四月底快五月,一年度了二分之一了,养殖场的猪拢共才十四头,抵不上往年全村加起来的数。

某些人一琢磨,刨除年底的任务猪,轰轰烈烈地办养殖场,他们的光景怎么竟今不如昔了?

找杨桂平提意见的全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勤快人家,他们倒不是胡搅蛮缠,谁辛辛苦苦不是奔着过好日子。

他们想养猪,完全是因为有那个能力,与贺岱岳的养殖场互不相干,杨桂平没立场反对。

“行啊,为啥不行!”贺岱岳百密一疏,他光顾着他的养殖场,让村里人受了误导,“怪我考虑不周。”

“哪怪得了你,建养殖场确实是你提的,但你从头到尾说过不让他们养猪的话没?”杨桂平是非分明,原因各自心里清楚,若真是贺岱岳的错,那些人早吵吵了。

养猪耗时耗力耗粮食,贺岱岳担了所有风险,不求他们感恩戴德便是贺岱岳人格高尚了。怪他考虑不周?杨桂平没那么糊涂。

他们愿意养养吧,反正不占村里的资源。杨桂平重新将烟斗挂回腰间,鼓励贺岱岳放开胆子去做,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成还有万里大山,过年少不了一口肉吃。

杨桂平小腿干涸的泥痕曲线蜿蜒,如同山脉起伏,困山村的田、困山村的地、困山村的山,皆是困山村民的底气。

聊完正事,杨桂平关心了几l句贺岱岳手脚的伤,马上收麦子了,他急需贺岱岳打头阵。

“杨叔你放心,麦收我一定冲在最前面。”贺岱岳活动活动手脚,距离受伤已过去近两月,他自我感觉恢复良好。

地里的麦子通常在五月初收割,他刚刚掐了粒麦仁,乳白的浆水代表它尚未成熟,接下来的日子怎么都够他痊愈了。

吃了贺岱岳的定心丸,杨桂平笑呵呵地挽裤腿下了田,且不到收工的时候呢。淤泥深深陷着杨桂平的双腿,他费力在田间行走,脊背前倾,花白的头发溅上泥点。

老咯,杨桂平明显感受到了身体的迟钝,他稍稍喘了口气,继续坚定地向前。

贺岱岳长身环顾,和杨桂平一般的人四散于田野,他们用拼命劳作换取温饱,从上一辈到这一辈到下一辈,命运仿佛一条笔直的看得到终点的羊肠小道。

曾经的贺岱岳也是行走在羊肠小道上的芸芸众生之一,前面是终点,他选择了向上看,奋力抓住外界探入的旗杆,一跃跳到了另一条宽阔无际的大路。

视野中的大路崎岖,但贺岱岳知道翻过它,前方尽是坦途。!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